2025-01-27 19:05:54 | 找车网
新能源的 竞速 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
4月18日, 上汽集团 在第二十届 上海 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这一计划可谓雄心勃勃。
上汽今年的新能源销量目标是150万辆,350万辆意味着未来两年复合增长率需超过50%;2021年上汽宣布的2025年新能源计划是270万辆,新目标直接增长了30%。
上汽要如何实现这样高速的增长?如此大幅提速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01
面向350万辆,四大自主品牌再定位
销量,从来都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在来看,中国正处于新能源市场的上升期。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在战略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3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25%,今年预计将超过35%,到2025年将超过45%。
更重要的是,用户购买因素正从燃油车时代的’功率、马力、油耗’等,向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上的’电力、算力、体验’等逐渐转化。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容、用户认可的背景下,上汽近年来已经完成了面向智能电动化转型的的自主品牌体系搭建和产品矩阵的初步构建。
本次三年战略中,上汽对智己、飞凡、 荣威 、MG四个自主品牌进行了更为细化的排布,使其形成合力,成为未来350万辆目标的基石。
在新战略中,智己定位“高端纯电智能汽车品牌”,飞凡和荣威将成为中国消费者“首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MG定位“全球知名汽车品牌”。
其中,智己将率先搭载上汽最新的三电和智能化技术创新成果;飞凡和荣威将提供纯电、插混等多种新能源解决方案,MG将传承百年经典,赋予动感、潮流、时尚等全新理念,让全球用户爱上中国车。
今年下半年,智己第三款车型全新智能中型城市跨界SUV C车即将亮相;荣威品牌首款搭载全新架构、全新电池技术的新一代中高级电动轿车则将上市;继中国首款全球电动车 MG MULAN 在3月份突破单一车型海外销量万辆大关后,纯电跑车MG Cyberster也将在年内全球同步上市。
未来三年,智己将推出4款全新车型,飞凡、荣威、MG将发布13款以上新能源产品。
至2025年, 智己汽车 将力争完成整车年销量30万辆,进入全球新能源车企的第一阵营。
包括飞凡、荣威、MG在内的上汽乘用车体系实现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70%,突破100万辆。
02
根技术支撑多品牌发展
一个集团,有四个专注或深度覆盖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品牌,在中国汽车集团中是十分少见的。
事实上,今年上海车展正显示出智能电动的多品牌趋势。 广汽集团 在 埃安 品牌之外,成立了高端化的昊铂品牌; 长安 集团旗下的深蓝则首次独立参展,改名 深蓝汽车 ,与 阿维塔 并肩作战。
但多品牌策略成立的前提是拥有强大深厚的根技术支持。
在此次新战略中,上汽显然加快了对根技术的落地和应用。
在电池领域,上汽魔方电池通过“预、导、卧、隔、疏”的电池包创新设计,已经实现动力电池系统的零热失控;
在电驱上,“碳纤维转子电机+800V高压电驱”构成的全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使上汽的产品能够轻松进入“2秒加速俱乐部”,并实现快速补能;
由此,上汽将挑战9.5km/kWh的行业整车能耗新纪录。至2025年,智己品牌车型将成为上汽首款搭载固态电池的量产产品;
而上汽计划在2025年将内燃机的热效率从目前的43%提升到47%,从而实现更好的混动能好表现。
在决定整车智能化水平的电子电气架构上,上汽将推出“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全栈3.0智能车解决方案,包括自研智能车广义操作系统,实现车内、车云间软硬件资源的跨域融合,由此将车内控制器减少一半、线束减少1/3、系统反应速度提升至毫秒级;
在汽车控制领域,上汽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技术,将制动、驱动、转向、悬架控制等功能全部纳入其中,实现车体6自由度集中控制,使车辆在不同驾驶模式和各种路况下,始终保持车身稳定,将安全和舒适带到新的高度。
智己将于2025年上市的E和F车型将率先应用3.0智能车解决方案和VMC技术,实现智驾、智舱和车控全新的智能化体验。
在生产制造方面,运用CTB、一体式压铸等先进制造集成技术,创新电动智能汽车的软硬件生产流程,将实现简约化、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2025年,上汽临港电动车专属全球样板工厂将建成投产。
03
明确规模竞争策略
新的品牌阵容,扎实的根技术,成为上汽改变竞争策略的基础。
在此前的电动智能市场竞争中,许多车企延续燃油车时代高研发投入到先进技术产出到高品牌溢价的技术竞争策略,但却未能充分奏效。
究其原因:电动化已完成了初期用户认知阶段,用户群高溢价的尝鲜者向更广泛的主流用户渗透,价格成为用户痛点,市场进入“快鱼吃慢鱼”的份额争夺期;
智能化仍在技术探索阶段,未能形成真正的用户爽点,难以对价格和销量形成有力的支撑。
于是,上汽快速拿出了适应当下电动智能市场的竞争策略:为用户提供同等车型“价格最优”、同等价格“配置最优”的整车产品,形成规模竞争优势。
“让用户用一样的钱,享受更安全的出行体验;让用户用一样的钱,跑更远的路;让用户用一样的钱,拥有更全的功能体验。”祖似杰在演讲中表示。
这一策略目前已在 智己LS7 、 飞凡F7 身上开始验证。
目前智己LS7每周交付量呈快速单边上涨趋势,4月第一周的销量已经稳居中国30万以上纯电SUV市场的第一名,成为该细分市场的新黑马。
飞凡F7上的巴赫座舱已成功出圈,其应用业内首创的双向双区独立影院场景、会拐弯能跑步的3D矢量音效技术、获得中汽研“舒适之星”的巴赫座椅都成为重要的卖点。
“上汽集团将自我加压、自我革命、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推进创新转型。”在演讲结束时,祖似杰说道。
显然,即使有技术、有品牌,350万辆对于上汽也绝非是一个轻而易举就能达到但却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淘汰赛已经开始。
上汽,正在为通向未来的入场券,全力以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我们从外媒获悉,宝马汽车正在大幅增加旗下电动汽车产品车型,新车计划在2025年将推出9款新电动汽车,该计划承诺到2030年底销售超过70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
这项重大举措也旨在使宝马在与奥迪,捷豹,雷克萨斯,梅赛德斯·奔驰和特斯拉等竞争对手的高端品牌竞争中,成为电动汽车销售的领导者,并帮助其实现日益严格的目标以削减其新车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宝马iX3】
迄今为止,宝马集团已售出超过500,000 辆BMW和Mini品牌的电动车型,但随着新的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推出,该数字预计到2021年底将翻一番。该公司还提高了由合资企业生产的电动汽车的产量,例如合资企业Spotlight Automotive,该公司最近由Mini和长城汽车在中国成立。
【宝马i4】 找车网
宝马预计在未来10年内将售出460万辆纯电动汽车,平均每年460,000辆,比去年售出的42,249辆(全部为i3)大幅增长。它还预计将销售24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为此,它最近推出了六缸汽油电动545e xDrive,该产品针对车队市场,是第五款电动5系车型。
【宝马i5】
宝马已经承诺提供其阵容中每个现有车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因此新计划要求大幅增加纯电动车型的范围,最初将至少包括九种新车型。这些包括最近发布的iX3,并将继续使用明年的i4五门双门轿跑车和iNext SUV的量产版(可能称为iX5)。
【宝马iX5】
宝马还确认了电动版的X1小型SUV,标有iX1,将间接取代i3以及分别基于下一代5系和7系轿车的新i5和i7 。
【宝马i7】
据熟悉生产计划的消息人士称,制造商还将使用即将来临的i4的行走装置,推出最新3系列轿车的电动版本。消息人士称,由于目前的i3掀背车已停产,基于3系列的轿车可能会采用腾空的i3名称。
尽管对Mini的计划没有明确定义,但Autocar可以确认这家英国品牌正计划在其最近推出的Electric三门掀背车的基础上,至少生产两款新电动车,包括基于iX1和iX3的风格独特的SUV 。
宝马雄心勃勃的战略的基础是在2011年成立i电动汽车部门。但是,虽然宝马最初的电动汽车计划以专用平台为中心,但第二波电动模型已经围绕该公司当前的FAAR和CLAR体系结构构想了。
【宝马i3】
“选择动力”模型计划要求从X3开始在其同一条生产线上建造的每条主要模型线中最多包含四种不同的动力总成变体:汽油,柴油,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
【宝马iX1】
宝马表示,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将继续在其每条主要车型系列中同时提供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此举旨在为购买者提供公司所描述的“在任何给定使用场景下最合适的动力传动系统”。
【宝马i1】
在中国最近的发展推动下的一项先前宣布的战略中,宝马还确认,它将从明年的X5开始,在某些型号和市场的扩展租赁计划中提供氢燃料电池电动动力总成。
【宝马将采用电动7系列取代梅赛德斯·奔驰EQS(由上面的汽车设计)】
迄今为止,宝马唯一的电动量产车是i3。但是,尽管这是定制的EV,但该公司现在承诺在未来几年内提供现有车型的电动版本,从2021年的iX3开始。这里有一些正在开发中的汽车-有些已经确认,有些还没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丰田计划2025年将售出50万辆电动车 竟然是因为中国的市场的相关内容。
丰田在纯电动车领域一直没有太多的动作,但是根据最新的信息显示,丰田将推出许多电动车,但这似乎仅仅是因为欧洲和中国的市场法规迫使它这样做。
丰田正在慢慢转向纯电动汽车,但核心仍然放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丰田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全球实现 50万辆电动汽车的销售,这仅占550万辆电动汽车(主要是混合动力)的一小部分。增加纯电动汽车背后的原因是欧洲的排放要求更加严格,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配额要求太高,以至于仅使用常规混合动力汽车或氢燃料电池汽车无法满足要求。
丰田汽车电气化事业部执行副总裁茂树茂重(Shigeki Terashi)说:“混合动力汽车无法通过即将颁布的法规,而电动汽车和其他技术将是必要的。
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来自丰田的纯电动汽车——Lexus UX 300e。预计到2025年将至少有10款车型。相比之下,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到2025年每年生产300万辆纯电动汽车,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积极的一面是,丰田公司正在开发新的e-TNGA平台,这是增加产量的第一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2025年电动 汽车 丰田计划2025年将售出50万辆电动车 竟然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找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东风风神:2024年100%电动化,2025年销量50万本文编辑:写在前面:本文系车则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车则”,请勿侵权进入正文:自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军重创曹操后,“东风”一词就被赋予了新的释义——机遇。也正是因此,求东风、抓住东风,成为人们对于把握时代脉络举措的隐喻。回到现实中,眼下,中国车市进入了新能源时代,清
中国一汽发布“十四五”战略规划2025年营收过万亿元1.中国一汽在2021年的新闻年会上公布了“十四五”时期的战略规划。2.根据规划,到2025年,公司目标销量超过600万辆,年均增长率为8%左右;实现营业收入过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9%。3.在“十四五”期间,中国一汽将聚焦六项关键工作:首先是自主品牌的增长和升级,其中包括红旗品牌的强势崛起,力争销量达到一百万辆,进入全球高端品牌
东风风神:2024年100%电动化,2025年销量50万本文编辑:写在前面:本文系车则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车则”,请勿侵权进入正文:自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军重创曹操后,“东风”一词就被赋予了新的释义——机遇。也正是因此,求东风、抓住东风,成为人们对于把握时代脉络举措的隐喻。回到现实中,眼下,中国车市进入了新能源时代,清
现代汽车2025年试生产固态电池电动车2030年全面实现量产易车讯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现代汽车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电池技术,并且根据企业规划,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预计在2025年试生产配备固态电池的电动车,2027年部分批量生产,在2030年左右实现全面批量生产。与此同时,现代汽车正在与LG、SK以及三星在内的公司进行合作,促进开发符合各个市场需求的电池应用。现代
北京2025年底前免收公用充电桩基本电费北京市发改委近日发布通知,自8月1日起实施针对电动汽车集中充换电设施的环保产业用电支持政策,旨在推动绿色出行和环保产业的发展。该政策采用两部制电价体系,即结合容量基本电价和用电量电价,特别之处在于,免除了直至2025年12月31日的电动汽车集中充换电设施的基本电费,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充电联盟的数据显示,北京市已广泛布局公共充电桩,该举措将为电
大众将年产10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提前至2023年1.大众汽车宣布,将2025年年产电动车100万辆的目标提前至2023年,同时设定新的2025年目标为150万辆。2.大众汽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ThomasUlbrich指出,2020年是大众汽车转型至关重要的一年。品牌ID.家族的首款车型ID.3将上市交付,后续车型也将陆续推出,标志着大众电气化战略的市场攻势正式展开。3.大众的调整步
大众suv有哪几款途锐(进口);Tiguan(进口);探歌T-Roc;探岳;途观;途岳;途昂;途观L2018年10月22日,一汽大众第二款SUV车型--探岳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了10款车型,官方指导售价区间为18.88-31.98万。探岳则定位为入门级中型SUV,途观L则定位为中型SUV,两款SUV车型互为互补关系,进一步丰富了大众SUV产品线,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车型选择。大众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新能源的竞速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4月18日,上汽集团在第二十届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2024-04-08 03:31:57
2024-03-23 10:41:41
2024-03-15 23:38:57
2024-04-07 22:13:50
2024-04-11 18:54:29
2024-03-17 07: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