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6 20:30:38 | 找车网
本文编辑:
写在前面:
本文系车则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车则”,请勿侵权
进入正文:
自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军重创 曹操 后,“ 东风 ”一词就被赋予了新的释义——机遇。也正是因此,求东风、抓住东风,成为人们对于把握时代脉络举措的隐喻。
回到现实中,眼下,中国车市进入了新能源时代,清晰的时代脉络横亘在各大品牌的眼前,它像一条乘风之龙,有高歌猛进。你看得到它,但如何把握它,就成了一门学问。事实上,如今各大品牌也都在想方设法去抓住这条龙的“只鳞片爪”,期待能乘上东风,在新时代收获成功。
东风汽车集团也是如此,作为国内资格最老的汽车品牌,他们在每一个时代,始终保持进取的状态,积极把握每一个时代的脉络。所以在本届 上海 车展上, 东风风神 启动了1258“e启”计划,并发布全新电动系列品牌eπ,全面开启电动化转型发展新篇章。
新技术品牌,开启品牌发展新征程
众所周知,东风汽车拥有军工背景,体量庞大,这也使得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去投入和研发新技术、新平台。目前,东风汽车的技术超过包括:M TECH 猛士 架构、东风量子架构、DSMA节能架构三大平台,推出了覆盖节能、混动和纯电的“马赫”动力品牌,以及“ 东风氢舟 ”氢动力品牌等。
可以说就核心科技方面,东风汽车站在国内前列。
而此次发布的“e启”计划和eπ品牌,则是东风风神十年磨一剑的成绩。
其中“e启”计划包括 1个中心,2条路径 ,5大支撑,8款产品。展开来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混动和纯电齐步走;三大构架和两套动力品牌;包含高效安全的DSMA架构、第三代马赫MHD混动系统、马赫E动力、东风量子架构、瞻智能科技(SOA电子电气架构、更好用的智能驾驶和心有灵犀的智能座舱)在内的科技支撑。
而产品方面,东风风神表示,eπ品牌将从2024年起,每年将至少投放2款新能源车型,三年内至少推出8款产品,实现对全品类、全尺寸新能源产品的全覆盖。
用新理念,打造多元化未来车生活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东风风神的另一个看点便是概念车eπ2023,其象征eπ品牌产品的打造方向。
根据官方介绍,这款概念车中的e代表电子,π则为 发现 与计算过程,当然也可以联想成圆周率,代表无限的可能性,这也是人类发展的主题。就拿交通工具来说,从马车,到蒸汽车,再到燃油车,最后到电驱。而对驾驭而言,则从集中精力把握方向,转变为智能驾驶,给你精神放松的空间。
但从历史进程看,从马车到内燃机,花了上千年;而从内燃机到电驱时代,只有几十年。急速的技术迭代,给所有汽车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东风风神赋予eπ2023概念车给予了诸多前卫却也能实现的科技愿景。比如在驾驭方面,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座舱会升起,以提高视野;在自主驾驶模式下,座舱则会下沉,这一变化可以理解为赛车的竞技座舱。
在动力方面,车辆会配备双模能量舱,可实现纯电和氢能源两种能源的兼容。这
是一个前瞻性的总成,目前对于氢能源的研究,东风汽车有许多成绩。2017年,东风相继推出两款燃料电池厢式运输车,并通过国家公告测试,进行商业化推广。2018年,东风“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开发”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2022年,则自主开发出了国内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舟H·e’。
在氢能源动力方面,东风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覆盖20kW-300kW,可以满足全系列乘用车、商用车需求。
换而言之,在能源转向为氢动力时,东风汽车有能力将之应用于基于eπ2023打造的车型上,引领国内氢能源的发展。
另值得一提的是,发布会上,还启动eπ品牌G20共创主理人计划,招募20名跨行业大咖,加入eπ Group平台。从产品到品牌,从生活到精神,eπ都将以开放的姿态,与客户共创,碰撞出无限可能!而东风汽车也将乘着这股东风,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2024年实现100%电动化、2025年全系销量50万台的目标。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则,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三十为一世,而道更。”这句话出自《吴山录下》,讲的是大约30年就可以作为一个周期(“世”),当这个周期结束之后,就自然而言的会切换路线。
中国汽车产业历经近40年“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并且在2023年开始引领全球新能源车的发展潮流,开始进入到了“从有到强”的大变局时期。
变局,意味着调整,调整就意味着洗牌。洗牌对有些车企意味着机会,对有些车企则意味着危机。 找车网
特别是在2023年上半年,“卷”成为了市场最主要的旋律——“内卷”、“外卷”、“花样卷”,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卷法”。
今天,就来回顾一下2023年上半年的中国乘用车市场。
01
“极度内卷”
2023年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产量1100.77万辆,同比增长7.5%;终端销量959.08万辆,同比增长4.7%;乘用车出口152.36万辆,同比增长87.6%。
数据来源:终端销量 作者整理制图
国内终端销量中,燃油车销量664.72万辆,同比下滑5.8%;新能源销量294.36万辆,同比增长40.4%;新能源渗透率为30.69%,比去年同期增长7.80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终端销量 作者整理制图
总体来看, 2023年的上半年乘用车产、销、出口三个方面均呈现增长态势,但是这样的成绩也是“极度内卷”之后的成果。
今年年初,当大家都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时,特斯拉首先给2023年的市场“当头一棒”,主力产品Model 3的价格下探到22.99万元,Model Y的价格下探到25.99万元,降幅在11%左右。
于是,一场“价格风暴”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上正式形成。
1、卷性价比
与特斯拉选择直接降价的策略不同,大部分自主品牌应对“价格风暴”的策略是比拼配置、比拼价值,比卷到极致的性价比。
比亚迪降价增配推出各类“冠军版”,零跑C11把一个B级尺寸的SUV卖到了15-20万元这个A级合资SUV的价格;中大型SUV智己LS7,更是只卖到30万起步的价格;B+级轿车的飞凡F7如果使用换电模式,价格更是低至15万元以下……
一下子市场所有的定价体系全部被打乱了,不仅仅合资品牌的燃油车开始跟随降价贴身肉搏,就连BBA的新能源车也扛不住了。i3和iX3的价格都比自家同级别燃油车便宜个4-5万元了。
最近,扛不住的轮到了蔚来和小鹏。蔚来第一次将自己的权益打包3万元,交由客户自主选择,并将不含权益的入门车价格下探到30万元以下。要知道30万元是很多人心中豪华品牌与非豪华品牌的一道价格分界线。
而小鹏也再也承受不起再来一次类似G9的上市结果了,这一次的G6诚意满满,精简SKU、降低智驾版本的入门价格、强化800V的宣传、强化城市“通勤模式”的传播……这一系列的组合拳让G6再一次收获了足够多的订单。现在剩下的就是看小鹏如何提升自己的产能了。
可以说,2023年的上半年就是——卷权益、卷配置、卷性价比。
可是有一个品牌似乎活在“五界之外”——理想汽车,虽然临近年中在终端有些许优惠,但总体上没有被这一轮的“内卷”所裹挟。
原因就在于其增程的动力形态,主要抢的是燃油车的客户。
2、卷动力形态
插混包含增程可以说是今年上半年最大的赢家,没有之一。
23年上半年的终端零售数据显示:新能源销量293.64万辆,同比增40.40%;其中,纯电销量200.59万辆,同比增长22.25%;插混销量93.77万辆,同比增长105.73%。
数据来源、制图:乘联会
插混的销量增幅已经连续4个季度超越纯电,成为推动整个市场增长的最核心动力源了。
这样的爆发性增长,几乎是在各个级别的细分市场同时出现。在轿车市场,插混的增速为78.11%,A级轿车的销冠就是比亚迪的秦Plus;在SUV市场,插混的增速为92.25%,A级和C级SUV的销冠都是插混车型;在MPV市场,插混的增速为927.9%,MPV市场的销冠从曾经“万年不变”的GL8变成了腾势D9 DM-i。
为了赶上插混这班高速增长的快车,众多的自主合资品牌开始发力,长安推出了全新的品牌深蓝(2款车型)、启源(4款车型)、吉利推出了全新的产品系列银河L7、长城则一口气推出了全新的枭龙Hi4、H6 PHEV、二代狗PHVE、蓝山柠檬混动和坦克Hi4-T,至少是10-12款插混车型。虽然由于产品推出时间和渠道布局的原因,在上半年各家的插混销量并没有太多的亮点,但是一个“百花齐发”的、插混替代燃油车的趋势已经初步形成。
理想的月销破3万也引发了众多新势力们向现实低头——开始跟进增程这条最快混动化的技术路线,先是零跑和哪吒,接着又传出极氪、阿维塔将会推出增程版本的消息。
在2023年插混变成了整个新能源市场最热的赛道。不过, 从上半年插混绝对增量的角度来看,比亚迪、理想和腾势三个品牌拿走了插混市场全部增量的81%,成为最大的赢家。 预计,下半年,在插混赛道还将是这三家的天下。
而2024年,将会是自主品牌插混全面替代燃油车的“元年”。
02
“卷到全球”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共311.1万辆,再创历史新高,让中国超越了德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的出口107万辆,超越日本(95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中国乘用车也开始从国内市场“卷到全球”市场。
1、海外销量:
2023年中国乘用车的出口152.36万辆,同比增长87.6%成为中国进出口市场表现最为亮眼的产品品类之一。
在今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出口结构中,呈现自主品牌和新能源出口双双快速增长的局面。
数据来源:乘联会 作者整理制表
1-6月,自主品牌出口136.9万辆,同比增长105.56%,占到全部乘用车出口的87.09%,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个百分点。
上半年新能源出口48.19万辆,同比增长154.97%;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出口29.95辆,同比增长226.15%,占到整体出口的额19.05%,比去年同期增长7.7个百分点。
根据中汽协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出口主要流向俄罗斯、墨西哥、比利时以及澳大利亚、中亚等国家地区。一方面,传统燃油车出口俄罗斯、墨西哥、沙特的销量明显增加(特别是俄罗斯市场增幅明显);另外一方面随着中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车出口欧洲(特斯拉和上汽名爵)和东南亚(比亚迪、哪吒、五菱)的比例也在大幅增加。
在东南亚市场,来自中国的新能源车正在席卷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最主要汽车市场,还包括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和缅甸等东南亚新能源市场也都正在被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快速占领。 整个东南亚市场新能源车销量的75%都是来自中国的品牌。
以泰国市场为例,上半年最畅销的三个新能源品牌均来自中国,其中比亚迪销量11213辆,哪吒销量5955辆,名爵销量5097辆。这三个品牌在泰国新能源的市占率达到了70%。
数据来源: autolifethailand 作者整理制图
由于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在东南亚市场热销,该区域的新能源渗透率也在得到快速提升:2022年东南亚上述地区的新能源渗透率为0.3%,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渗透率迅速提升到4.4%。 预计到2023年底,新能源车在东南亚的渗透率将会突破6%。
在欧洲市场,名爵表现亮眼。 EU-EVs的数据显示,在欧洲主要的14个国家的新能源品牌销量中,名爵以31,631辆排名第四,仅次于特斯拉、大众、宝马、奥迪、奔驰的销量 ,甚至超越了 沃尔沃 、 斯柯达 、 标致 等欧洲本土品牌。
可以说,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壮大,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开始“从国内卷到海外”,以领先的产品力、极佳的性价比进军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
2、全球汽车供应链开始进入中国时刻
近日,《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了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上榜的企业共来自16个国家,日本企业上榜的数量依然遥遥领先,共有22家企业入围,与2022年入围数量相同;美国有18家企业上榜,较2022年减少3家;其次是德国,共有15家企业上榜;中国共有13家企业上榜,比去年增加3家——排名第四;韩国有11家企业上榜排名第五(其余国家的百强供应链数量大都在1-3个)。
上榜的中国企业有今年新增的3家企业宁德时代、均胜电子、宁波华翔电子和精诚工科 ,再加上去年上榜的9家中国企业延锋、 北京 海纳川、中信戴卡、德昌电机、敏实集团、诺博汽车、德赛西威、宁波拓普和安徽中鼎。
数据来源:Automotive New 作者整理制图
从最近几年中国企业上榜企业数量来看, 2017年还只有5家中国零部件企业入榜,到2023年已经有13家了,而这还没有计算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弗迪电池。
当全球加速进入新能源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来自新能源体系的供应链入榜,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来自中国的企业入榜。
就在昨天,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CEO康林松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 “奔驰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作为其2025年下一代电动汽车战略计划的核心。”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新能源生产和消费市场,产量和销量占到全球新能源的60%。今年的上海车展仿佛向全球打开了中国市场这个“神秘宝盒”, 三年期间那些让全球汽车从业者眼花缭乱的新品牌、新技术、新概念一下子扑面而来,直接打懵了来自欧洲传统汽车的高管们。
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国,宁德时代+比亚迪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动力电池供应商,他们在全球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超过52%。
在2023年,不仅仅特斯拉希望扩建上海工厂,Lucid、Fisker等海外的造车新势力也在寻求能够在中国落地生产基地,或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
随着全球的品牌、资金、研发以及供应链都在开始逐渐向中国转移——
全球新能源汽车开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的相关内容。
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包括市场重心改变、产业新革命、集群体系建设完善、智能汽车热潮、电动化趋势加快这五个方面。
1、汽车市场的重心将有所改变。
近年来,虽然世界经济发展步伐有所放缓,但全球汽车产销量依旧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且未来这一趋势有望得以延续。
2、技术创新将带来汽车产业新革命。
经过不断丰富和补充,全球主要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推广使用、配套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体系。
3、汽车产业集群体系建设将日趋完善。
国内汽车产业布局将基本完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汽车产业规划布局已基本确定。
4、智能汽车将持续处于一个热潮。
以不同时代的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感兴趣的差别为例,90后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的人超过了30%,00后则更加关注。
5、电动化的趋势比原来预想要快很多。
2014年称之为“电动化元年”,之后几年电动化汽车快速发展。这一轮的变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目前,是在一个高位。
汽车的分类
1、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乘用车分为以下11种车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途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
2、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但乘用车不包括在内。主要有: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
以上就是2025年国内汽车 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找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三十为一世,而道更。”这句话出自《吴山录下》,讲的是大约30年就可以作为一个周期(“世”),当这个周期结束之后,就自然而言的会切换路线。中国汽车产业历经近40年“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并且在2023年开始引领全球新能源车的发展潮流,开始进入到了“从有到强”的大变局时期。变局,意味着调整,调整就意味着洗牌
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2024年1.比亚迪比亚迪品牌诞生于深圳,成立于1995年,业务涵盖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领域。2003年,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并在同年成立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产品设计融合国际时尚与中式审美。2.特斯拉汽车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总部位于帕洛阿托,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
2021铲车工年终个人工作总结一年工作又接近尾声,是时候来一份年终总结,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21铲车工年终个人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2021铲车工年终个人工作总结(1)一、加强训练,提高操作技能为了把自身工作做好,热门思想汇报我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加强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了装卸作业的效率,保证了装卸作业的安全。尤其是在x
东风风神:2024年100%电动化,2025年销量50万本文编辑:写在前面:本文系车则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车则”,请勿侵权进入正文:自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军重创曹操后,“东风”一词就被赋予了新的释义——机遇。也正是因此,求东风、抓住东风,成为人们对于把握时代脉络举措的隐喻。回到现实中,眼下,中国车市进入了新能源时代,清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怎么写?下面是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更多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相关内容请关注工作总结栏目!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一】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
国内市占率超50%长城皮卡上半年再破10万台日前,长城皮卡公布6月销量数据。长城皮卡6月全球销售16523台;1-6月全球累计销售102596台,同比增长8.7%。1-6月国内终端市占率超50%,中国每卖出两台皮卡,就有一台是长城。1-6月,长城皮卡海外累计销售22550台,同比大增15%,保持中国品牌出口销量领先。长城炮6月全球销售12087台,累计34个月销量过万,蝉联
中汽协:2019年国内SUV销量“年度排名”——完整版1-281名中汽协:2019年国内SUV销量“年度排名”——完整版1-281名2020新年伊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19年国内SUV销量“年度排名”的完整版,此次公布SUV车型共有281款,其中全年销量突破10万大关的车型有30款。具体车型销量方面:榜单显示,2019年夺得国内SUV销量冠军的是哈弗H6,全年累计销售38.6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新能源的竞速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4月18日,上汽集团在第二十届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2024-04-08 03:31:57
2024-03-23 10:41:41
2024-03-15 23:38:57
2024-04-11 18:54:29
2024-04-07 22:13:50
2024-03-17 07: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