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7 12:07:02 | 找车网
新能源的 竞速 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
4月18日, 上汽集团 在第二十届 上海 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这一计划可谓雄心勃勃。
上汽今年的新能源销量目标是150万辆,350万辆意味着未来两年复合增长率需超过50%;2021年上汽宣布的2025年新能源计划是270万辆,新目标直接增长了30%。
上汽要如何实现这样高速的增长?如此大幅提速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01
面向350万辆,四大自主品牌再定位
销量,从来都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在来看,中国正处于新能源市场的上升期。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在战略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3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25%,今年预计将超过35%,到2025年将超过45%。
更重要的是,用户购买因素正从燃油车时代的’功率、马力、油耗’等,向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上的’电力、算力、体验’等逐渐转化。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容、用户认可的背景下,上汽近年来已经完成了面向智能电动化转型的的自主品牌体系搭建和产品矩阵的初步构建。
本次三年战略中,上汽对智己、飞凡、 荣威 、MG四个自主品牌进行了更为细化的排布,使其形成合力,成为未来350万辆目标的基石。
在新战略中,智己定位“高端纯电智能汽车品牌”,飞凡和荣威将成为中国消费者“首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MG定位“全球知名汽车品牌”。
其中,智己将率先搭载上汽最新的三电和智能化技术创新成果;飞凡和荣威将提供纯电、插混等多种新能源解决方案,MG将传承百年经典,赋予动感、潮流、时尚等全新理念,让全球用户爱上中国车。
今年下半年,智己第三款车型全新智能中型城市跨界SUV C车即将亮相;荣威品牌首款搭载全新架构、全新电池技术的新一代中高级电动轿车则将上市;继中国首款全球电动车 MG MULAN 在3月份突破单一车型海外销量万辆大关后,纯电跑车MG Cyberster也将在年内全球同步上市。
未来三年,智己将推出4款全新车型,飞凡、荣威、MG将发布13款以上新能源产品。
至2025年, 智己汽车 将力争完成整车年销量30万辆,进入全球新能源车企的第一阵营。 找车网
包括飞凡、荣威、MG在内的上汽乘用车体系实现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70%,突破100万辆。
02
根技术支撑多品牌发展
一个集团,有四个专注或深度覆盖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品牌,在中国汽车集团中是十分少见的。
事实上,今年上海车展正显示出智能电动的多品牌趋势。 广汽集团 在 埃安 品牌之外,成立了高端化的昊铂品牌; 长安 集团旗下的深蓝则首次独立参展,改名 深蓝汽车 ,与 阿维塔 并肩作战。
但多品牌策略成立的前提是拥有强大深厚的根技术支持。
在此次新战略中,上汽显然加快了对根技术的落地和应用。
在电池领域,上汽魔方电池通过“预、导、卧、隔、疏”的电池包创新设计,已经实现动力电池系统的零热失控;
在电驱上,“碳纤维转子电机+800V高压电驱”构成的全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使上汽的产品能够轻松进入“2秒加速俱乐部”,并实现快速补能;
由此,上汽将挑战9.5km/kWh的行业整车能耗新纪录。至2025年,智己品牌车型将成为上汽首款搭载固态电池的量产产品;
而上汽计划在2025年将内燃机的热效率从目前的43%提升到47%,从而实现更好的混动能好表现。
在决定整车智能化水平的电子电气架构上,上汽将推出“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全栈3.0智能车解决方案,包括自研智能车广义操作系统,实现车内、车云间软硬件资源的跨域融合,由此将车内控制器减少一半、线束减少1/3、系统反应速度提升至毫秒级;
在汽车控制领域,上汽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技术,将制动、驱动、转向、悬架控制等功能全部纳入其中,实现车体6自由度集中控制,使车辆在不同驾驶模式和各种路况下,始终保持车身稳定,将安全和舒适带到新的高度。
智己将于2025年上市的E和F车型将率先应用3.0智能车解决方案和VMC技术,实现智驾、智舱和车控全新的智能化体验。
在生产制造方面,运用CTB、一体式压铸等先进制造集成技术,创新电动智能汽车的软硬件生产流程,将实现简约化、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2025年,上汽临港电动车专属全球样板工厂将建成投产。
03
明确规模竞争策略
新的品牌阵容,扎实的根技术,成为上汽改变竞争策略的基础。
在此前的电动智能市场竞争中,许多车企延续燃油车时代高研发投入到先进技术产出到高品牌溢价的技术竞争策略,但却未能充分奏效。
究其原因:电动化已完成了初期用户认知阶段,用户群高溢价的尝鲜者向更广泛的主流用户渗透,价格成为用户痛点,市场进入“快鱼吃慢鱼”的份额争夺期;
智能化仍在技术探索阶段,未能形成真正的用户爽点,难以对价格和销量形成有力的支撑。
于是,上汽快速拿出了适应当下电动智能市场的竞争策略:为用户提供同等车型“价格最优”、同等价格“配置最优”的整车产品,形成规模竞争优势。
“让用户用一样的钱,享受更安全的出行体验;让用户用一样的钱,跑更远的路;让用户用一样的钱,拥有更全的功能体验。”祖似杰在演讲中表示。
这一策略目前已在 智己LS7 、 飞凡F7 身上开始验证。
目前智己LS7每周交付量呈快速单边上涨趋势,4月第一周的销量已经稳居中国30万以上纯电SUV市场的第一名,成为该细分市场的新黑马。
飞凡F7上的巴赫座舱已成功出圈,其应用业内首创的双向双区独立影院场景、会拐弯能跑步的3D矢量音效技术、获得中汽研“舒适之星”的巴赫座椅都成为重要的卖点。
“上汽集团将自我加压、自我革命、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推进创新转型。”在演讲结束时,祖似杰说道。
显然,即使有技术、有品牌,350万辆对于上汽也绝非是一个轻而易举就能达到但却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淘汰赛已经开始。
上汽,正在为通向未来的入场券,全力以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奥迪SPHERE系列概念车消息 L4级自动驾驶/2025年左右量产的相关内容。
易车讯 近日,我们从官方渠道获得了 奥迪 SPHERE系列概念车的更多消息,三款概念车分别命名为SKY SPHERE、GRAND SPHERE和URBAN SPHERE,展现 奥迪 聚焦全新内饰 理念 的设计、全方位数字生态系统,以及全新的驾乘体验,它们将在2025年左右成为量产车型,拥有先进的L4级自动驾驶能力。
今年8月,三款概念车中的首款车型 奥迪 SKY SPHERE概念车将在加州蒙特利汽车周完成首秀。几周后,第二款概念车 奥迪 GRAND SPHERE将在2021慕尼黑国际车展期间公开亮相。2022年上半年,第三款概念车 奥迪 URBAN SPHERE也将与世人见面。
奥迪 全球品牌高级副总裁Henrik Wenders表示:“这三款概念车充分彰显了 奥迪 品牌战略,是 奥迪 对未来高端移动出行愿景的表达。”对他而言,未来汽车将成为一个设计空间,为人们提供全新出行体验。
奥迪 将这些用户环绕式的全新汽车内饰设计称为“SPHERE”。在未来几年内,随着汽车向电动化和L4自动驾驶的方向转型,汽车行业将发生数十年未遇的大变革。由于内饰和空间架构的发展,以内部空间成为新车设计核心的全新整车 理念 也将应运而生。数字生态系统还将使超越汽车本身的个性化服务变成现实。
三款 奥迪 概念车SKY SPHERE、GRAND SPHERE和URBAN SPHERE以不同方式诠释了这种设计 理念 的转变,并呈现了对于果决动感、超凡性能或是远距离出行场景的满足。但无论哪一种场景,乘客的需求和高质量的体验都是这三款车设计 理念 中最重要的部分。技术创新、至臻材料和精湛工艺让乘客获得全身心沉浸式享受。
在车上,人们可享受自行驾驶的自由,或在可能的情况下,享受完全自动驾驶带来的惬意,摆脱交通纷乱及外部环境的干扰。车内空间将成为人们放松、社交甚至是主动交流的自在天地。
与 奥迪 AI:CON 或 奥迪AI:ME 等概念车不同,此次推出的全新概念车并非是对遥远未来的展望。相反,这三款概念车将在2025年左右成为量产车型,展示 奥迪 的前瞻设计、科技及驾乘空间 理念 。
GRANG SPHERE
预告图的轮廓看起来是一辆四门豪华轿车,它应该就是代号“Landjet ”的豪华轿车,也就是未来全新A8纯电版产品,拥有 大众 集团最先进的纯电动车制造技术,以及先进的自动驾驶辅助技术,有望于2024年亮相。
SKY SPHERE
预告图轮廓看起来是一辆标准的GT跑车造型,拥有长长的发动机舱,虽然电动车并不需要这么长,但是仍旧保持了传统GT跑车的长车头短车尾经典比例,有传言称它可能会是全新A9纯电版,该车也将拥有先进的自动驾驶辅助技术。
URBAN SPHERE
预告图轮廓看起来是一款介于SUV和MPV之间的跨界车,毫无疑问会主打拥有大空间的跨界车市场,只是目前还不知道 奥迪 会如何定义这款全新产品。通过三款概念车的预告图可以 发现 , 奥迪 Artemis项目将会涵盖所有乘用车市场。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 奥迪SPHERE系列概念车消息 L4级自动驾驶/2025年左右量产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新能源的竞速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4月18日,上汽集团在第二十届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新能源的竞速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4月18日,上汽集团在第二十届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新能源的竞速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4月18日,上汽集团在第二十届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
东风风神:2024年100%电动化,2025年销量50万本文编辑:写在前面:本文系车则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车则”,请勿侵权进入正文:自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军重创曹操后,“东风”一词就被赋予了新的释义——机遇。也正是因此,求东风、抓住东风,成为人们对于把握时代脉络举措的隐喻。回到现实中,眼下,中国车市进入了新能源时代,清
北京2025年底前免收公用充电桩基本电费北京市发改委近日发布通知,自8月1日起实施针对电动汽车集中充换电设施的环保产业用电支持政策,旨在推动绿色出行和环保产业的发展。该政策采用两部制电价体系,即结合容量基本电价和用电量电价,特别之处在于,免除了直至2025年12月31日的电动汽车集中充换电设施的基本电费,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充电联盟的数据显示,北京市已广泛布局公共充电桩,该举措将为电
现代汽车2025年试生产固态电池电动车2030年全面实现量产易车讯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现代汽车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电池技术,并且根据企业规划,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预计在2025年试生产配备固态电池的电动车,2027年部分批量生产,在2030年左右实现全面批量生产。与此同时,现代汽车正在与LG、SK以及三星在内的公司进行合作,促进开发符合各个市场需求的电池应用。现代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新能源的竞速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4月18日,上汽集团在第二十届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2024-04-08 03:31:57
2024-03-23 10:41:41
2024-03-15 23:38:57
2024-04-11 18:54:29
2024-04-07 22:13:50
2024-03-17 07: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