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4 21:27:07 | 找车网
2018年,当意气风发的迪斯从穆勒手中接过大众这艘巨擘的桨舵时,他或许怎么也想不到,两年后自己会走上困难重重的“续签”之路。 找车网
12月1日,在德国北部“狼堡”的大众集团总部,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监事会小组会议落下帷幕,外界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任何可能被称为“重磅”消息的传出,而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迪斯是否能够延长合同。
但遗憾的是,这场会议最终没有给出结论。据了解周二会议结果的人士称,集团在下周召开全体监事会会议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谈判。包括将继续讨论迪斯的去留以及挑选高级管理职位的问题。
距离7月1日,大众集团宣布“卸去”迪斯大众汽车CEO的职务,仅保留集团首席执行官一职才刚刚过去五个月时间,这位现年62岁的大众“掌门人”再一次站在了集团内部权利斗争“漩涡”的中心。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
“强硬”的工会手腕
在2018年4月接任大众集团CEO之际,迪斯曾被成为史上“责任最重大”的领导人。这位履历干净的掌舵者不仅要带领大众尽快走出“排放门”阴影,又必须加快电动化等新兴技术的转型,让大众在下一个十年变革之际稳立汽车工业之林。
而从近几年来的表现来看,要带领大众这样一家巨型车企集团实现“大象转身”,迪斯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了。
自他接手大众以来,大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迪斯不仅砍掉了持续亏损且投入巨大的辉腾业务,还一直推动削减成本,以帮助支付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340亿欧元投资,以及500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电池采购。
当然,削减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绕不过“裁员”,为了快速实现转型,迪斯试图比计划中削减更多的工作岗位,并提高其他方面的效率,但这也引发了劳工代表的不满。
值得注意的是,劳工委员会在大众集团管理层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大众集团监事会由19位成员组成,分别来自属于波尔舍家族、皮耶希家族、下萨克森州政府以及劳工委员会,其中工会代表占据监事会9个席位,接近一半。在大众工会方面看来,大众高成本与低利润之间的矛盾完全是因为高层管理失误造成,而非业务赘余。
此外,在高管的任命问题上,迪斯与工会同样存在矛盾。迪斯主张由安诺?安特利茨(Arno Antlitz)和托马斯?施马尔(Thomas Schmall)分别接任首席财务官和首席采购官。这一提名却遭到了大众工会代表的坚决反对。
事实上,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7月1日,迪斯被卸去大众汽车品牌CEO就已经是工会对其的一次严厉“警告”。
据悉,迪斯与大众集团的合同将于2023年到期。其实,就算按照现有合同,迪斯也能够安然的在这个位置上坐到2023年4月。但迪斯显然并不满足于此,在其看来大众的改革势在必行,甚至带着“不破不立”的毅然决然。
于是,今年5月,迪斯曾经向监事会申请延长自己的工作合同到2025年,但遭到了拒绝。据德国《经理人》杂志报道称,迪斯的申请遭到大众集团监事会、保时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的“三重否定”。
这其中,虽然拥有大众53%股份的皮耶希和保时捷家族整体上支持迪斯的改革,但他们希望避免与工会和下萨克森州产生直接冲突,这也导致他们的立场其实并不足够“坚定”。
从这一点上来看,迪斯与当年的穆勒甚至也有几分相似,穆勒大力主张德国政府取消柴油车补贴而加大电动车补贴,直接触及了保时捷家族内部错综复杂的利益,最终导致下台。在不少人看来,大众是铁打的“家族”与工会,却是在夹缝中“流水”的CEO,而迪斯,又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大众的“内忧外患”
除了权利争夺的“内忧”,大众如今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也并非一帆风顺。
其中,围绕在迪斯身边最大的质疑之声无疑就是集团首款纯电动量产车ID.3上市之前,一度为处理软件问题而推迟了在今年夏季向公众交付新车的计划。直到9月,大众在德国德累斯顿的透明工厂(Transparent Factory)才交付了第一辆限量版1代 ID.3,并在欧洲全面上市。
而在 大众ID.3的缺席之下,特斯拉市值却乘上了火箭,早已突破5000亿美元,比大众集团(924亿美元)的五倍还要多,在特斯拉的带领之下,不论是新造车还是传统车企都纷纷加快了电动化改革。
虽然,ID.3迅速在10月占领了欧洲最畅销电动车的榜单,但不得不说,在如今的市场中,大众电动车的竞争力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威胁。
这同样反应在大众最“赖以生存”的中国市场上,毕竟欧洲市场体量有限,中国才是大众电动化所瞄准的最大的战场。但根据规划,大众ID.3明年才能国产,并分别落户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而在这一段空窗期,不论是特斯拉,还是中国造车新势力,都在迅速蚕食中国纯电动车市场。
很显然,ID.3事件的发生虽然不至于让大众的电动化战略一败涂地,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压榨了本就不大的试错余地,接下来,大众必须踏准每一步。
另一方面,在今年的中国市场上,随着市场进入持续增长的快车道,以及日系合资车企普遍上涨情况下,处于头部车企的上汽大众失速明显,与市场整体形成较大反差。
事实上,从数据上来看,大众确实存在效率较低且人员冗余。截至2019年底,大众拥有67万名员工,相比之下,丰田汽车在本财年末的员工人数为40万名,而特斯拉同期仅为4.8万名。可见,大众的改革之路仍在龃龉前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不知道是不是在中国刚看完车展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回德国后半个月不到,大众董事会就干了一件狠事!
根据路透社5月6日报道,大众汽车集团的软件公司CARIAD整个高管团体将被集体炒鱿鱼!据悉,这一决定将在本周的大众股东大会上宣布,而在CARIAD高管团队中,只会剩下一名负责人事的HR部门负责人(可能是为了负责开除?)这将是大众历史上最惨烈的高层地震事件。
CARIAD的董事会一共有4人,包括首席执行官Dirk Hilgenberg,首席技术官Lynn Longo,首席财务官Thomas Sedran和首席人事官Rainer Zugehör。这种大换血让人联想到很多种可能性:比如对迪斯的旧部进行清除,其次是软件上不干了,找人来做;第三种可能是对目前高管不满意,进行大清洗后再重建。
高管集体更换还只是开始,据悉这一次CARIAD可能将全面重组。软件关系着大众汽车在电动车时代的竞争力,也是目前大众集团旗下各个品牌发展中最头疼的问题。那么这一次CARIAD因何发生如此大的冲击,而大众将如何改革这个灵魂公司?
CARIAD:摆脱软件困境的努力
CARIAD对大众来说太重要了。这家公司的前身是大众汽车集团于2020年成立的软件部门Car.Software,他整合了旗下12个品牌分散的IT部门,集中到Car.Software这一新部门中。后来,随着软件业务的强化,Car.Software部门成为了一家独立的软件公司,即CARIAD,由大众前CEO迪斯亲自领导。
CARIAD是大众集团未来几年追赶特斯拉计划的核心部分,但这家公司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与困难搏斗,导致重要项目落后于计划。CARIAD在大众内部不仅地位高,投入也特别多。大众汽车集团在每年的投资计划中为其划出了大量投资。按照计划,大众每年会拿出20-25亿欧元的力度持续投入CARIAD,CARIAD的花费超过大众集团总研发投入的六分之一。这种特殊的地位在于,大众被软件严重的“伤害”过:
作为大众转型的第一款车,ID.3就因为软件延迟上市,而后又因软件无法通过OTA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人工手动刷机引发热议。其次,大众经典车型高尔夫8也曾因为软件问题陷入生产延缓状态。这使得在CARIAD成立后一年了,迪斯还曾痛心疾首的说道:“几乎没有软件能力。”
在软件将决定谁能获得多少市场份额的时代,这真的令大众感到头疼。也正是如此,在CARIAD上,它的任务可谓是相当重要:为集团旗下所有品牌构建一个统一的软件平台,包括一个统一的、可扩展的架构,支撑大众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 VW.OS,并连接至大众汽车云VW.AC。与 大众 在生产硬件上的成功一样,构建一个统一的软件平台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形成事实上竞争力。
但对于大众来说,必须要加快其步伐。按照当时的计划,到2025年,由 CARIAD开发的软件将在大众全部产品上使用率占比30%,2030年这一比例提升至60%,且人工智能、大数据、安全系统等核心功能必须100%自主开发。当然,这个目标也是分为三步来实现的:
第一步:E³ 1.1(2022 年完成),这是一个在大众集团面向大众市场电动汽车的MEB平台上运行的软件,以实现基于MEB平台的车型通过OTA的方式进行软件更新。目前大众ID.4、斯柯达Enyaq等车型已经实现该版本。
第二步:E³ 1.2(2023年完成),并基于安卓开源系统打造智能座舱系统,将首次支持第三方应用市场;并且开发相应的辅助驾驶系统,在奥迪、保时捷品牌等车型上实现相关功能。
第三步:E³ 2.0(2025年-2026年完成),这将作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所有车型通用的软件平台,且支持L4级自动驾驶软件的运行。
目前,E³ 1.2正在开发的收尾之中,似乎看起来可以如期发布。不过,E³ 2.0 已从2026年推迟到2029年。因此,大众最高端的电动车平台SSP 也将比原计划晚几年。CARIAD的麻烦导致大众汽车集团不得不推迟关键产品的上市,如奥迪Q6 e-tron和保时捷Macan EV,以及即将推出的大众Trinity。其中,Macan EV 原定于2022年和2023年推出,但现在已推迟到2024年。
此外,大众旗下的宾利原本计划2030年转型为纯电汽车品牌,但现在也没法给出明确的时间表。外界猜测,这可能也与软件问题相关联。
逼宫!宾利高管将接手
钱给得足足的,地位给得高高的,但是效果这么差,这样不奇怪大众董事会对CARIAD大动肝火。而从业务板块来看,CARIAD的亏损还特别严重。从大众集团财报来看,CARIAD最近两年都在亏损。2021年亏损13.27亿欧元(约101.32亿元),2022年亏损20.68亿欧元(约157.91亿元),是大众亏得最多的子公司。成立两年时间,就亏掉了约260亿元,这可比中国的新势力们还烧钱。
亏这么多还不见效果,难怪大众之前想收购华为的自动驾驶业务板块。去年2月18日,有德国媒体报道称,大众汽车正与华为公司进行谈判,有意以数十亿欧元收购华为的自动驾驶部门或达成合作,双方已就这笔交易进行了几个月的谈判。这个收购最终不了了之,未能成行。不过,大众对华为的兴趣并不低。在CARIAD于中国成立分公司之后,大众将华为汽车BU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首席架构师苏箐招致麾下。
如果从几十亿欧元的收购价格来看,这相对于目前亏损并不高。这也难怪CARIAD在去年直接入股了中国初创公司地平线,或许相对于自己在软件中挣扎不如收购来得快。
在接下来,新的管理层将很快到位。根据彭博社的报道,新管理仍会来自大众集团内部,并不会从外空降职业经理人。这也使得外界有传言认为,这次人事地震只是对迪斯旧部的不满。但这只停留在猜测的层面。
据报道,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正在引进宾利的生产主管Peter Bosch,以扭转其陷入困境的软件部门。Handelsblatt周一报道,Peter Bosch将于6月取代Dirk Hiligenberg担任CARIAD首席执行官。Peter Bosch也是大众集团的资深人士,他于2017年被任命为宾利的制造主管。
据媒体报道,Peter Bosch还将接管CARIAD的财务管理,目前担任CARIAD高级副总裁的Thomas Guenther将加入董事会担任技术职务。彭博社报道称,保时捷的软件主管Sajjad Khan将加入CARIAD的董事会。消息人士称,大众汽车将于周一晚些时候宣布这些变化,并详细说明该部门将如何重组。
据报道,Peter Bosch将重组CARIAD,并探索与科技公司的新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还将扩大大众集团与英特尔Mobileye的自动驾驶合作。此次改组将是奥博穆自去年9月接替迪斯成为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以来的首次重大重组举措。另外,外媒报道指出,这次改组与包括奥迪、宾利等品牌的高管向奥博穆施加了巨大压力有关,这些品牌高管要求他重组 CARIAD并将更多的软件开发权力交还给各个品牌。
如果真是这样,那将意味着大众软件统一平台的计划将正式分崩离析。这对于大众而言,又将是一次极其重大的变化。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明镜Pr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你也许听过有趣的“渗透率法则”,当一件新产品的市场渗透率高于5%,代表它已经打开了消费场景,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如果渗透率到20%-40%,就会开启一个新时代,但同时“量增加跌”,行业竞争加剧。
对当下新能源车渗透率达28%的中国汽车市场而言,确实处于这么一个风口,消费者肯定了“新能源车是个好选择”,同时对汽车的认知和心态,也发生微妙变化,除了品质、安全、可靠的口碑为大前提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注重产品个性、品牌带来的体验和人性化服务,一言以蔽之,就是希望车企全方位“更懂我”。
但遗憾的是,即便行业竞争越演越烈,此刻绝大多数合资车企的营销方式,跟不上市场消费潮流变化,仍停留在销售部负责销售工作,市场部负责宣传、网络部负责渠道各自为政的“老套路”。想要在新能源时代“卖好一辆车”,新零售改革刻不容缓。
今年初,上汽大众完成了大众品牌对全国销售服务中心网络的调整,两年时间完成了“营销全面ToC,直联用户”的前瞻性规划。用新的组织、新的业态和新的阵地,革新原有的销售渠道和模式,通过“修炼内功”,展现出强大的上升势头,也为合资汽车品牌在智能时代,利用新零售模式“卖好一辆车”,提供破局创新的新思路 。
上汽大众提速“新零售”
都知道当下卖车一定要创新,品牌年轻化让市场感受品牌的独到魅力,但很多汽车品牌只是“嘴上”说说,市场部先做新车的产品定位,到上市前办几场年轻感强的活动,不愿意、也不敢触动根源改革营销体系。对比之下,敢于自上而下地变革, 是上汽大众大区销售变革独具魄力和创新之处 。
据了解,年初上汽 大众 营销大区的改革, 由原来的12个降至8个,同时将“战术资源”下放到大区,给到区域更多营销策略制定以及向总部呼叫资源的权力 。
的确,全国区域不同,消费者对车辆的诉求和感知都不一样,“ 战术资源”下放到各个营销大区,意味着把更多资源投放到市场一线 ,让“看见市场硝烟的人指挥战斗”,充分发挥遍布全国的区域经销商能动性,知己知彼作出最佳反应。
新营销体系的灵活高效之处不仅于此,上汽大众还对各地不同体制的经销商,提供差异化培训内容,同时补强市场一线作战人员,改变以往一线团队只有市场营销的单面功能,形成市场、销售和售后的“铁三角”。正是这种强大的差异化赋能,擦亮了大区手中最强的武器,让各个大区制定整体性营销策略时,多维度参考当地品牌市占率、商圈情况、用户需求,更有的放矢。
如果将“战术资源下放”给8个大区,比作提高神经协作灵敏度,那么2022年上汽大众在总部层面进行的“战略资源集中”,就是升级控制神经的中枢系统。在燃油车时代,传统的销售、市场、网络部职能界限分明,但各自扫门前雪与一线互动不多,若彼此遇到分歧,离用户就更远了。 而这次上汽大众总部To C改革,则以车型为牵头主线,形成ID.、高端车、主流车三个前台机构 。
向三个最核心部门的动刀子需要勇气, 上汽大众此举核心目的,就是要真正实现用户核心的组织与流程优化 ;可以说“与消费者玩在一起”是考核三个新组织最重要的KPI。根据一位上汽大众ID.前台机构研究人员跟车厘子透露,“战略集中”已进行了2年,团队在做车型的决策时,都会自觉把用户放在首位,“我们距离消费者近不近?我们从市场中获取的信息准不准?对于销售拉动强不强?”在2023年疫后复苏期,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做出更多更贴近消费者的创新玩法。
一方面,“战术资源下放”赋能8个大区,实现快速响应,带给用户产品革新、新服务体系的创新体验;另一方面,为了品牌统一性、全局营销和区域间的公平性,将总体目标、政策和标准制定集中在总部手上的“战略资源集中”,两者并不矛盾,而且在相互协调中更凸显新架构的先进优势——顺势而为,满足用户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
重塑品牌、经销商和用户的新关系
当上汽大众进行新一轮营销体系迭代,消费者们又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上汽大众呢?
一位生活在广州的消费者,周日一家大小逛天河商圈时,他被商场里的上汽大众ID. Store新能源城市展厅吸引。家人们体验完虚拟MEB智能工厂感觉很震撼,让本身也是上汽大众车主的他,觉得选择ID.系列做第二辆车很是适合。后来恰逢电商节拿到当地经销商的优惠券,他在线上下单一辆 ID.6 X ,开启美好的ID.纯电家庭生活。
而另一位居住在四线城市的“00后”年轻人,在刷抖音的时候,被上汽大众ID.卫星店直播所吸引,经过连番的体验、对比,终于选定了一辆蓝色ID.3,也从此变成了ID.社区爱分享的达人。
这些都是发生在全国200家ID. Store、1000家4S店特许经销商和卫星店的故事。而且不拘泥于4S形态,ID. Store、卫星店、“上汽大众超级APP”、ID.车友会甚至私域流量,都变成了上汽大众与千万粉丝用户直联的阵地。 环顾市场,大众品牌的“复合型渠道形态”,先锋开拓精神值得称道,通过精确的数字化驱动运营,重塑了品牌、经销商和用户的关系,对提升品牌粘性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 。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户对上汽大众的支持会越来越高。从ID.系列进入中国市场起,上汽大众就是最会卖新能源车的合资车企。2022年,上汽大众ID.系列全年销量7.5万辆,而在上市20个月内,累计销量达到10万辆,展现出韧性稳进的强大势头。
车厘子观察
新组织、新业态、新阵地。
用两年的时间在“修炼内功”,上汽大众用“三新”作为答卷,真正实现了以用户核心的组织与流程优化。在消费市场逐渐畅旺的当下,无论是产品还是营销,都是变则通,通则久,一定会走得越来越快。这份率先求变的魄力,对汽车行业也弥足珍贵,上汽大众是第一个在新能源转型期,重塑了品牌、经销商、用户之间三者关系的合资品牌,当之无愧成为合资品牌突围新零售的新典范。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厘子,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众 改革 夹缝中的迪斯与“内忧外患”的大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合资车企新零售范本!上汽大众“三新”锐化营销网络你也许听过有趣的“渗透率法则”,当一件新产品的市场渗透率高于5%,代表它已经打开了消费场景,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如果渗透率到20%-40%,就会开启一个新时代,但同时“量增加跌”,行业竞争加剧。对当下新能源车渗透率达28%的中国汽车市场而言,确实处于这么一个风口,消费者肯定了“新能源车是个好选择”,同时对汽车的认知和心态,也发生微妙变化,
敞篷版的探歌见过吗?大众T-ROC敞篷版实车开箱我想很多年轻朋友在选车的时候会倾向于SUV,论“时尚”和“活力”绝对比三厢家轿要强不少。但是道路上的SUV太多了,担忧买到街车怎么办?大众给出了最新的解决方案:把SUV造成敞篷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众T-ROC(一汽-大众国产车型中文名称为‘探歌’)新推出的软顶敞篷版车型,如何来把个性演绎到极致。和国产的一汽-大众探歌相比,此次发布的T-R
大众汽后面有字母LAVIDA是什么车型是朗逸。LAVIDA是一个西班牙语单词,表示生命、生活和希望,代表了奔放动感的生命力量与乐趣横生的生活形态,宣扬了一种从内心深处迸发的生命潜质,以及朝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前进的激情与动力。朗逸是由上海大众生产一款轿车,2008年6月上市。在延续了A级车市的设计语言的基础上,LAVIDA朗逸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DNA——“融合”。LAVIDA朗逸
作为最美大众车,大众CC到底值不值得买?大众CC一直以来都带着“最美大众车”的称号,从最早进入国内售卖的2010款CC开始,无框车门、溜背造型的轿跑外观就俘获了不少人的心,打破大众一直以来规矩安分的设计,造型惊艳。随着时代发展,这款车经过了改款、换代,但它一直都是家族中的颜值担当。在近日,2023款的大众CC上市了,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新CC到底值不值得各位“外观控”考虑。
一汽大众试用期工资您是想问一汽大众试用期工资是多少吗?一汽大众试用期工资是6000元。根据查询BOSS直聘知,一汽大众工资待遇较好,试用期工资是6000元,上六休一,还会有租房补贴,缴纳五险一金,有节假日福利,有定期的员工活动和团建出游,培训很多很全面完善,待遇优厚。大众中国和奥迪中国薪资大众中国6000/月,奥迪中国7000/月。根据大学生就业信息网查询,奥迪一汽公司的工资为7000
2020北京车展丨24.6万元至30.6万元上汽大众途观X开启预售9月26日,2020北京车展盛大开幕,在车展现场,有车智联前方团队拍摄到了一组上汽大众途观X车型的实车图片。这是该车首次在大型车展上展出,同时还公布了预售价格:24.6万元至30.6万元。新车定位于一款中型SUV,采用了轿跑SUV的造型设计,据了解,该车将会在2020年四季度正式上市。与现款途观L相比,新车主要的区别在
2020款大众cc海外版亮相大众被别人吐糟最大的除开发动机烧机油便是外观设计了,但当大众开始玩起外观设计就没他人啥事。说的便是大众CC。大众CC是一汽大众集团旗下的一款中级轿车,现阶段正在销售的车型是2018年发售的样式,2019年5月开展的一次国六升级谈不上哪些改款更新换代,因此在2020年将要来临之际大众CC也现在是时候开展改款了。大众CC的国外原型车是大众Arteon,现阶段网
touareg大众v6是进口车吗是进口车。大众v6touareg是途锐汽车,途锐是大众集团旗下大众汽车推出的一款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也是一款低调而奢华的豪华型SUV。该车长宽高分别为4878mm、1984mm、1717mm,轴距为2899mm,最高车速每小时为229千米。途锐(Touareg) 是德国大众所产SUV,Touareg的名字来源于撒哈拉沙漠周边地带一个叫T
2023-09-13 19:16:16
2023-08-22 11:12:45
2023-09-11 00:38:30
2023-08-27 14:00:28
2023-08-19 13:28:25
2023-09-06 11: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