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4 19:35:15 | 找车网
从“反思”到“自信”,仅仅隔了五个多月, 吉利汽车 (HK.00175)高层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
8月22日,吉利汽车公布了2023年半年报,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累计销售69.4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3%;营业收入达到731.82亿元,同比增长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7亿元,同比仅微增1%。
销量增长带动营收增长,但却增收不增利,单纯从这组数据看,吉利汽车上半年的业绩似乎说不上好,可相比起3月份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时高层的“反思”,半年业绩沟通会上,吉利高层们却表现出了明显的“自信”。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CEO桂生悦表示,吉利汽车已完成全面新能源转型的基础性投入和生态建设,在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吉利汽车有望迎来发展的第二次腾飞。
仅仅五个多月时间,高层态度就有如此明显的转变,这半年吉利汽车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极氪 快速上量,助推企业营收猛增
吉利今年上半年销量和营收的增长,都离不开极氪的快速发展。
销量方面,吉利汽车上半年累计销售69.4万辆,同比增长13%;其中,吉利销量(含吉利、几何品牌)55.33万辆,同比增长11%; 领克 销售8.2万辆,同比增长6%;睿蓝销售16125辆,同比下滑7%;极氪累计销售42633辆,同比增长124%。
今年上半年,极氪为上市公司带来了23620辆的增量,乍一看这点量并不算什么,但考虑到极氪远超吉利汽车平均单车收入的售价就能明白,极氪为上市公司的营收增长起到了多么关键的作用。
财报显示,上半年吉利单车平均售价达到10.12万元,同比增长7%;单车毛利1.5万元,比去年同期的1.6万元略微下滑;吉利汽车整体毛利率为14%,与去年同期持平。单车平均售价的提升,说明吉利销售结构在持续改善,而平均订单金额超33.6万元的极氪001和平均订单金额达52.7万元的极氪009,功不可没。
营收层面,上市公司上半年总营收731.82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极氪上半年营收212.83亿元,同比增长141%,按照上市公司持股45.17%计算,极氪上半年为吉利贡献了96亿元的营业收入。
同时,分业务营收也能体现其作用,上半年吉利销售汽车及相关服务收入602.84亿元,同比增长22.52%;销售零部件收入41亿元,同比下降13.26%;销售电池包及相关零件收入59.55亿元,同比增长253%;研发及相关技术支援服务18.84亿元,同比增长2.45%;知识产权许可收入8.23亿元,同比增长13%;加工收入1.35亿元。
极氪带领下的吉利新能源车销量的增长,使得销售电池包及相关零件收入大增,同比净增42.68亿元。
三重因素拖累利润,转型期不可避免的阵痛
销量营收双重增长,净利润却保持不动,是否是吉利的盈利能力出了问题?实际并非如此,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还是吉利仍身处转型期。具体看,拖累吉利上半年净利润的主要有三重因素:
第一,新能源车占比提升,在新能源车实现一定的规模之前,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几乎是所有车企转型期不得不面对的尴尬局面,吉利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吉利新能源车累计销售15.79万辆,同比增长44%,渗透率23%。
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下跌,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一大利好,这极大减轻了企业新能源车的成本压力,也有助于企业更快通过新能源车实现盈利。
第二,转型期投入居高不下,无论是 吉利银河 系列还是极氪,今年上半年都在不断加码新产品、新渠道布局,而这些都会让上市公司的费用增长。
财报显示,吉利上半年销售费用47.68亿元,同比增长44.35%,主要是受极氪直营渠道建设和运营影响;行政费用48.67亿元,同比增长4.4%,主要是投资新能源业务所致;研发投入59.1亿元,同比增长62.8%。
好在费用率不算高,上半年销售费用率6.5%,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行政费用率6.7%,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成本控制能力依然不错。
第三,极氪和领克的“拖累”,虽然极氪自从诞生起其毛利水平就一直领先行业,2021年毛利率为正、2022年达到了5%,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已经升至两位数,但其毕竟还处在相对早的发展阶段,还未实现盈利,所以其投入还是上市公司一笔不小的负担。
财报显示,上半年极氪营收212.83亿元,同比增长141%;净亏损8.09亿元,同比扩大6.59%。不过,从单车净亏损的角度来算,上半年极氪单车净亏损已经从去年同期的近4万元降低至1.9万元,放在新势力企业中来看,极氪这样的表现可以说很出色了。
领克的处境则有点令人担忧,上半年领克销售8.2万辆,同比增长6%;营业收入124.62亿元,同比持平;净利润则由去年同期的盈利2亿元转为亏损6.6亿元,拖累了上市公司净利润。
官方表示,领克的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其主力燃油车型受新能源车冲击所致,再加上领克自身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略显迟缓,所以比较被动。
综合来看,吉利汽车的经营状况和业务模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增收不增利只是转型期难以避免的阵痛。值得注意的是,从其目前的发展来看,吉利已经完成了“转向”。
转向已经完成,静待新能源车规模化
今年上半年,吉利的转型主角是极氪和吉利银河系列,而这两个品牌很可能都要在下半年才会展现出“真正的实力”。
极氪上半年上市了一款新车——极氪X,该车4月中旬上市,6月中旬才开始正式交付,所以对于极氪上半年的销量实际贡献不大,但该车终端热度不错,7月交付量已经达到了4367辆,随着产能爬坡,交付量下半年会继续攀升。
极氪001销量则比较稳定,目前在6000+的水平,而且一直是30万级纯电轿车的标杆车型,在应对市场价格战方面,也颇有心得,7月初发布了7-9月限时权益、前不久又发布了新一轮限时立减的政策,最高降幅3.7万元,政策发布后,终端反响热烈,相信下半年销量会有明显增长,或将重回月销万辆。
下半年,极氪还会推出一款全新 纯电动 轿车,尺寸小于极氪001,瞄准更为主流的细分市场,或许会成为极氪未来的上量大招。
吉利银河系列的发力来得更晚,首款车型 银河L7 于5月31日才上市,但极具爆款潜力,6月首个完整交付月就销售了近万辆,7月更是成功破万,预计下半年月销过万将成为常态,新车还将冲击更高销量目标,哪怕其只是维持月销万辆的水准,今年也能为吉利汽车带来最少7万辆的新增量。
第二款车 银河L6 已经确认将于8月25日开幕的成都车展公布预售价,并于9月正式上市,只要延续银河L7的定价策略,银河L6的销量表现也值得期待。
四季度,银河系列将迎来首款纯电动车型——银河E8,该车将与比亚迪汉展开竞争,抢夺合资B级车的市场份额。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车型是领克08 EM-P,这被认为是领克转型的关键车型,其于8月8日开启预订,截至目前订单量已经突破一万台,新车或将于8月底上市,有望带动领克品牌下半年业绩实现反转。
写在最后
从极氪到吉利银河再到领克,吉利用一款又一款“爆款”车型证明了自己的转型实力,而且这些以新思路、新技术打造的车型的成功,意味着一条条可行路径,吉利后续只要沿着这样的可行路径,迅速复制更多车型投入市场就行了。
这就是壹姐为什么认为吉利已经完成“转向”的原因,方向已经转过来了,下一步就是按部就班的实现新能源车规模化,实现盈利,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中,而一旦这个良性循环开启,吉利距离第二次腾飞就真的不远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壹条,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3月21日, 吉利汽车 发布2022年财报。营收大涨、毛利下滑、单车破10万、净利53亿元、单车毛利增至1.75万元,全年累计销量143万辆。
整体来看,营收净利双增,是一份稳健上扬的成绩单。
然而,行业竞争加剧、与领头羊 特斯拉 和 比亚迪 相比,吉利新能源掉队同样显著,转型迫在眉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况更是一种难熬的市场考验。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在业绩会上强调,短期来看,在新能源市场上占有率的提升,是吉利汽车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聚焦财报数据和吉利新能源转型,看看2023年,吉利如何填新能源的“坑”。
开始划重点:
1、高管团队集体自省和反思;
2、2023年卖掉66万辆新能源汽车;
3、未来四个季度推1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4、 极氪 亏钱最多,须加紧上市;
5、新品牌新系列新渠道,做到战略清晰,分工明确;
吉利在财报会中,公开自省、反思掉队新能源的态度,这一点极为少见,且几乎每个高管都表达了对过去的复盘或者思考,特斯拉和比亚迪是重点提及的友商。
吉利控股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对于掉队的反思言辞恳切,他说:“在新能源车发展的道路上,被我们最优秀的同行拉开了距离;我们的股价从最高时候36港元,掉到今天收市的9.5港元,差距不可谓不大。”
2023年,吉利定下了165万辆的销量目标,较2022年总销量增加约15%。我们将165万辆目标做个分解,新能源汽车目标占比40%,即2023年要卖掉66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 领克 、睿蓝目标是销量增长15%,极氪目标完成14万辆交付量。
这意味着今年将不断有新产品上市。为此,吉利品牌将推出4款新能源产品、领克品牌将推出2款新能源产品、极氪品牌将推出2款全新产品、 睿蓝汽车 将推出1款换电纯电车型。
吉利汽车方面透露,2023 年内,吉利品牌旗下银河系列计划发布紧凑型插混 SUV 车型 L7、插混轿车 L6、纯电轿车 E8,两年内推出 7 款全新车型。领克汽车在推出中型插混 SUV 车型领克 08 后,还将推出一款中型插混轿车。
吉利方面在业绩会上介绍,在未来4个季度,将有10款全新车型陆续投放市场。
根据财报披露,吉利的单车销售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极氪、睿蓝等新能源品牌的高端化尝试。其中,极氪旗下首款车型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为33.6万元,极氪009的平均订单金额高达52.7万元。
的确,相较特斯拉和比亚迪,目前的吉利处于掉队状态,吉利方面表示,首先从组织架构上进行变革,在销售领域,吉利品牌分成三大事业部,一个是吉星事业部,第二个是几何事业部,还有一个是银河事业部。
其中,吉星事业部聚焦燃油车市场,新能源转型主要集中在在银河上。吉利集团给与了银河系列全新的标识、全新的三电技术、全新的智能化以及全新的渠道建设。
领克的新能源转型同样激进。据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透露,领克品牌在燃油车这一块不再做研发投入了,将会全面进行NEV的投入。
领克产品矩阵包括即将推出搭载Lynk E-Motive领克智能电混的全新新能源中型SUV 领克08 ;在售产品 领克01 、05、06、09将实现全面EM-P化,加速实现全系电气化。
整体来看,2023年,吉利将继续加大新能源转型力度,预计全年资本开支将达到140亿元。
在汽势Auto-First看来,吉利的新能源销量主要依赖极氪、几何两大纯电品牌,领克与吉利等主力品牌并未发力。由于新能源转型不力,盈利能力下滑以及极氪在初期的投入压力,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的两家,标普与穆迪均已下调了吉利的评级展望。
不难看出,极氪品牌被寄予厚望,财报会议还透露了很多关键信息。
首先,极氪亏了很多钱。吉利的财报显示,极氪在2022年亏损约20亿元。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介绍,极氪在2022年录入20.3亿元亏损,以吉利汽车(00175.HK)来计算,有13.6亿元的亏损纳入净利润。
其次,极氪正加紧择机上市。安聪慧表示,后续如果市场窗口时机合适,将择机进行公开递交并努力完成上市。据吉利汽车此前公告,今年2月,极氪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30亿美元。
对于如何极氪如何不再亏损赚到钱,安聪慧介绍,极氪009使用了一体化压铸,吨位、产品体积都比特斯拉要大,今后一体化压铸将全面应用于其他车型,目前正在验证阶段,这将进一步降低极氪的成本。
另外两个好消息,一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将首次搭载在极氪009,续航进一步提升;另外一个是碳酸锂价格截至3月20日已突破30万元/吨,与高峰期相比接近腰斩,这意味着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毛利。
安聪慧表示,碳酸锂每降低1万块钱,对极氪的贡献就是575元,毛利的贡献就0.2%。
因此,吉利财报的数据,不仅有增长、亏损、压力,也有底气和希望。
桂生悦表示,特斯拉和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耕耘了很多年,并在去年实现了巨大利润,这体现出了汽车业最根本的发展规律,即规模才能产生利润。如果缺乏规模,一定前景堪忧。
他认为,像吉利这样的企业,慢慢会在规模上体现出巨大优势,例如 沃尔沃 、极星、 路特斯 、 smart 、 集度 汽车等在共用平台的基础上,最终将达到真正的规模效益,只是这一优势还未体现出来,这也是吉利“有信心迎头赶上的底气所在”。
极氪科技CEO安聪慧也表示“今年会有多个品牌和车型使用浩瀚架构,这样的话整个规模化的效应将会形成,这对我们的成本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吉利连续5年成为自主品牌第一之后,在2022年丢掉了自主品牌销冠的位置。事实上,盈利承压、多品牌跟进的吉利,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卷无可卷的新能源车市暗流涌动,需要加鞭,全力ALL IN,晚一步,错一步都不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势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从关键几个数据面上来看,吉利汽车上半年的表现还算尚佳。无论是营收或还是销量同比增幅都达到了两位数。
图片来源:发布会截图
文|车事小说 无花果
8月22日,吉利汽车2023年上半年财报正式对外发布。据这份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总营收731.8亿元,同比增长了25.8%。该营收也创下了其历史同期新高。实现净利润15.71亿元,同比微增1%。上半年,吉利汽车毛利率14.4%。比去年同期减少了0.2个百分点。
在上半年,吉利汽车共实现销量69.4万辆,同比增长13.1%。其中,出口实现销量12.1万辆,同比增长38.3%,出口占比达到17.5%;新能源车型销量15.8万辆,同比增长43.9%,新能源车型占比达22.7%。 找车网
从关键几个数据面上来看,吉利汽车上半年的表现还算尚佳。无论是营收或还是销量同比增幅都达到了两位数。
基于此,在当天举办的中期业绩报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CFO戴庆表示,吉利汽车维持全年销量目标165万辆不变,其中极氪全年销量目标14万辆。
图片来源:财报截图
从去年吉利汽车管理层对彼时中期业绩的评语“未如理想”,到今年“基本符合预期”。一年来,吉利汽车在业务层面显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车事小说在细读上述这份上半年财报后注意到,表面数字背后,过去的这一年来吉利汽车的进步并不足够显著。换句话来说,单纯从财报来看,吉利汽车这艘大船并未完全对准航道,仍然处于调整期。
从营收上来看,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的581.84亿元多收入了近150亿元。但从净利来看,比去年同期15.52亿元却仅仅只增加了1900万元。收入增加了利润却几乎没有变化,这也就意味着经营成本开支大幅增加或者产品客单价大幅下调。
从财报来看,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销售成本为626.4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支出了近130亿元,增幅达26.02%。
细拆来看,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行政费用支出为48.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42%;分销及销售费用支出为47.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4.31%。
对此,吉利汽车在财报中表示,尽管继续执行严格成本管控,但新能源转型以及推行新型销售业务模式以增加竞争力所带来的费用增加仍旧导致了相关费用支出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
图片来源:车事小说/摄
其中,针对分销及销售费用的大幅度增长,吉利汽车给出解释称,主要是受极氪直营渠道建设和运营的影响。而行政费用增长则主要归因于大力发展投资新能源业务所致。
在研发费用支出方面,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支出29.90亿元,比去年同期32.65亿元略有减少(降幅9.20%)。对此,吉利汽车在财报中表示,由于大多数正在进行中的研发项目针对尚未上市的新产品,因此大部分相关开支已进行资本化,仅在该产品投放市场后逐步以费用形式摊销。
在研发投入方向上,吉利汽车将持续专注新能源整车及关键技术,特别智能互联及数字化等前瞻性技术的创新。
图片来源:财报截图
此外,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在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开支方面比去年同期也有着27.54%的增幅。
对于“成本把控”,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在中期业绩报发布会上表示,“吉利成本供应链体系非常强大,从全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如果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企业将会失去所有机会”。
除了费用成本开支增加外,吉利汽车旗下领克和极氪今年上半年亏损也给吉利汽车毛利率带来了影响。
据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领克实现销量8.20万辆,同比增长6.2%。除了国内市场之外,截至今年上半年,领克还已经进入荷兰、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典、比利时、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市场。
图片来源:车事小说/摄
不过与销售端正向增长相反的是,在财务账面方面,领克并未能够带来正向增长。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领克实现净亏损达6.6亿元。
对此,吉利汽车给出解释称,领克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加速新能源转型的大量投入,以及领克在欧洲市场的业务拓展所致。
图片来源:财报截图
除了领克之外,极氪汽车上半年在财务层面也继续着亏损。据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极氪汽车净亏损达到8.1亿元。
从市场表现来看,极氪上半年共实现交付4.2万辆,同比增长124%。在30万元以上的纯电动市场中,极氪市场份额占到了27.4%。其中,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超过33.6万元;极氪009的评价订单金额达到了52.7万元。从市场端来看,极氪汽车表现并不差。
但基于直营终端销售模式,以及全场景充电补能服务体系建设,现有销量规模显然难以支撑财务层面上的盈利。
图片来源:发布会截图
对此,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在中期业绩报上表示,目前极氪仅有3款车型,随着浩瀚架构其他产品推出,规模化效应将迅速形成,对降成本更有信心。据其透露,今年极氪将推出一款全新轿车,明年将推出两款全新SUV,全新的三款产品都将覆盖主流细分市场。在安聪慧看来,“(极氪汽车的)销量规模一定会起来,规模一样毛利更高,毛利一样规模更大,这是我们对经营质量的考量”。
对于极氪下调售价,安聪慧在发布会上表示,“用现金抵了一些权益,对毛利影响不大”。安聪慧称,“(用现金抵扣权益)这样用户选择的开口就增大了。从目前来看,起到了比较好效果,订单得到比较大的提升”。
针对外界关注的极氪IPO进展情况,安聪慧则表示,资本市场变化很快,将持续跟踪资本市场动态,选择合适窗口择机上市。
另据财联社报道称,极氪拟于8月底开启新一轮和投资人的试水会议,计划未来IPO募集10亿美元左右资金。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极氪直营门店数量为306家(包括极氪中心、极氪空间和交付中心等线下门店),覆盖全国75个城市。在补能充电站方面,已经全国120多个城市建有750个极氪充电站。
图片来源:车事小说/摄
下半年,在新产品层面将推出6款新车型。其中,吉利品牌将推出4款:吉利银河L6(基于CMA架构和雷神混动系统开发的一款紧凑型插混轿车)、吉利银河E8(基于纯电模块化基础架构开发的纯电轿车)、吉星系列(油电混动版全新星越L+油电混动版全新星瑞L)。
极氪汽车将于下半年基于浩瀚平台(SEA)推出一款纯电轿车;领克汽车则将会推出领克08。
对于接下来展望,吉利汽车在财报中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增速放缓,但仍然认为其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机遇。上述即将推出的多款混动和纯电车型将带来新的增长契机。此外,还将持续优化燃油车产品组合,推出少量战略性升级车型来刺激市场需求。同时,也会加强成本控制,确保燃油车业务持续稳盈。
图片来源:发布会截图
对此,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CEO桂生悦表示,随着吉利银河产品的上市,吉利汽车旗下的所有品牌都吹响了全面向新能源转型的号角。伴随“全面向新”战略的逐步深化,目前吉利汽车已经全面地完成了向新能源转型的基础性投入与生态建设,吉利汽车旗下的产品也完成了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在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吉利汽车有望迎来发展的第二次腾飞。
不过,吉利汽车也在财报中表示,总体上集团正处于向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经营层面仍面临转型期的种种挑战。
———— / END / ————
|车事小说 AutoNovel 原创文章|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事小说,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吉利2023年半年报解读:增收不增利,但“转向”已完成(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 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找车网。吉利新能源汽车有哪几款吉利新能源汽车的车型款式有吉利新能源汽车的车型有博瑞GEMHEV吉利帝豪GSe吉利帝豪EV500帝豪新能源星越新能源等以星越新能源2021款ePro揽星者纯电动续航56KM为例,这款车长宽高分别为4605mm1878mm1643mm。吉利有新能源汽车,其车型有帝豪gse帝豪新能源星越新能源缤越新能源博瑞ge新能源等以2021款帝豪新能源为例,其车身结构是四门五座三厢
吉利汽车推出的一款家用紧凑型轿车,价格是多少?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一直专注实业,专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打基础练内功,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现资产总值超5100亿元,员工总数超过12万人,连续十一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2022年排名229位),是全球汽车品牌组合价值排名前十中唯一的中国汽车集团。
吉利公司是国企还是私企吉利控股集团为私营企业。吉利控股集团成立于1986年,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沃顿的私营企业,主要从事汽车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业务。吉利汽车是其控股的上市公司,于2005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虽然吉利汽车曾获得政府投资支持和政策扶持,但作为企业主体,吉利集团属于私营企业。中国的企业通常被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不同类型。其中国有企业和集体
如何解读吉利汽车将迎“第二次腾飞”如果说“宇宙的尽头是铁岭”;那么平稳的尽头,会是“腾飞”吗?对于李书福操心的业绩与股民关心的股价,吉利汽车2023上半年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和规划?很多投资者和机构可能都在期待,0175什么时候能再次腾飞?也有人问,7年前吉利汽车“K线图”那条美好的曲线,还有机会再勾勒一次吗?8月22日,吉利汽车(HK.0175)召开了一场久违的线下202
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汽势Auto-First|柴小娜3月21日,吉利汽车发布2022年财报。营收大涨、毛利下滑、单车破10万、净利53亿元、单车毛利增至1.75万元,全年累计销量143万辆。整体来看,营收净利双增,是一份稳健上扬的成绩单。然而,行业竞争加剧、与领头羊特斯拉和比亚迪相比,吉利新能源掉队同样显著,转型迫在眉睫,
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汽势Auto-First|柴小娜3月21日,吉利汽车发布2022年财报。营收大涨、毛利下滑、单车破10万、净利53亿元、单车毛利增至1.75万元,全年累计销量143万辆。整体来看,营收净利双增,是一份稳健上扬的成绩单。然而,行业竞争加剧、与领头羊特斯拉和比亚迪相比,吉利新能源掉队同样显著,转型迫在眉睫,
吉利8月销量超15万台,新能源站稳脚跟,银河系列出其不意吉利8月销量超15万台,新能源站稳脚跟,银河系列出其不意短短几年时间,比亚迪已经蜕变成为真正的自主品牌领域老大,尤其在新能源圈子里统治地位基本奠定。不过其他自主品牌回过神来也在快速跟进,最近8月份吉利汽车总销量152626辆,虽然相比比亚迪单月超27万台的销量还有差距,但增长的势头也很明显,特别是同比去年8月大概增长了2
吉利2023年新款车型2023年新款车有:东风日产轩逸、广汽本田全新雅阁、长安逸达、全新MG7、东风标致408X。1、东风日产轩逸作为东风日产的王牌车型,轩逸在市场中的表现相信不必多言。新车即将在上半年迎来中期改款。新款轩逸将拥有两种不同的格栅设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新车在尺寸方面有明显加长。动力部分,新车预计将搭载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另外,新车还将拥有
2023-09-13 19:16:16
2023-09-14 17:38:28
2023-08-22 11:12:45
2023-09-11 00:38:30
2023-08-27 14:00:28
2023-08-19 13: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