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1 23:18:53 | 找车网
大众ID.4X的前部配备了盘式制动器,后部配备了来自大陆集团的鼓式制动器,这在同级别电动车中是首创,也是全新尝试。与盘式制动器相比,它的散热能力较弱,但在维护周期和维护成本方面具有优势。当然,我们也期待实际的驾驶表现。
实拍的顶模配备了21寸轮圈,横幅的面积比较大。考虑到降低风阻和保持精致外观的因素,配备固特异轮胎。 找车网
百万购车补贴
众所周知,这几周最热的车可能就是南北大众的ID.4兄弟,作为大众MEB平台的力作,拥有555公里的续航里程、25万预售价(实际价格肯定比这低)、大众SUV必卖爆BUFF的这二位,从头到尾都是一副上和特斯拉比智能,下和宏光MINI EV拼销量的态度。
按理说这俩车应该火起来的,不过火的有点偏离路线。最近,它俩后轮用鼓刹的事儿在微博上闹得可high了,我就不多描述了,精选几位“阴阳怪气”的老哥给大家看看。
俗话说管中窥豹也可见一斑,这几条评论和点赞数也侧面反映了网友对鼓刹的态度——不OK。
■ 鼓刹就低人一等?
那么为啥网友觉得鼓刹不OK呢?
这要从鼓刹的原理和优缺点说起。鼓刹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踩刹车的时候,刹车片就会被向外推,去摩擦随着车轮转动的刹车鼓,车轮像是被撑停的。看下面的动图可能会更好理解一点。
它的优缺点也很明显,优点是成本低,制动效能好;缺点就是整套刹车机构塞在轮子里面,散热不好,尤其是在连续刹车的情况下,一旦刹车鼓膨胀,会让你感觉明明拼了老命踩刹车,但是制动效果对不起自己付出的力气,也就是传说中的制动热衰退现象
而盘式刹车是在踩下刹车的时候推动卡钳夹紧刹车片,通过与刹车盘的摩擦力制动,车子像是被夹停的。
对比一下:
它的优势正好弥补了鼓刹的劣势——散热性好。因此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连续踩刹车造成刹车失灵的问题,另外它反应快,比较好和ABS配合。
因为结构上的劣势会影响刹车效果,使得盘式刹车逐渐成为主流,目前的趋势是,只有低端车和货车才用鼓刹,而家用车基本都是四轮盘刹。这里引用下百度百科,这个“大多数汽车”真是冰冷而又有杀伤力,建议后面加个括号,20万以上大众ID.4系列和日产途达除外。
在这样的潮流下,为了追求极致的刹车性能,以及好看和高级,中高端产品们开始使用Brembo的卡钳,尤其是自主品牌们。你看汉EV这套卡钳绝对是可以吹的卖点,哪个静态体验文章不提一嘴领导肯定骂你不长眼;就汉EV这个32.8米制动距离,要说没有Brembo刹车系统抬一手我是不信的。这也侧面证明了盘刹的高端化,毕竟没见过哪个鼓刹有这个待遇。
甚至两轮电驴都是前后盘刹,比如这货(没有给它打广告的意思)。
最搞笑的是,写这篇文章时我偷偷摸鱼,刷朋友圈看到一位主机厂的朋友突然夸自家的四轮盘刹,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内涵ID.4兄弟。但我估计不太可能,毕竟它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完全构不成竞品,甚至还都是上汽旗下的~
总之,就国内这个风气,鼓刹确实不如盘刹高端,现在只要是有车评人或者大V为大众的鼓刹说一句好话,就马上被打成“跪舔”、“领五毛”。
■ 大众怎么说?
对于这个问题,大众表示,因为新能源车有制动能量回收,只有在紧急制动时才会用到后轮制动。而盘式制动经常不用可能会腐蚀生锈,所以他们改用了鼓式刹车。
根据我领导在现场传回来的图片显示,这回大众可谓是“重新发明鼓刹”——这是全球首个带电子机械式驻车的鼓式刹车。
另外我还找到了一篇大众ID.4在欧洲发布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说是盘刹会在行车过程中给车轮旋转带来小小的阻力,鼓刹则没有这个问题,而且鼓刹在长期不用之后也能保持性能。
■ 大众的解释成立吗?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鼓刹有优势也有劣势,那么大众解释自己用鼓刹这句“因为新能源车有制动能量回收,只有在紧急制动时才会用到后轮制动。”合情合理吗?
我认为这句话前半句没问题,但也涉及一个用户愿不愿意开高档位动能回收的问题,有人觉得动能回收开高了容易晕车,上车就会调低甚至完全关闭弃用。
但后半句就有点离谱,我更倾向于大众的发言人表达错了或者翻译有问题,哪有汽车制动纯用前轮的,难道不是制动力分在四个车轮上吗?只能简单理解为因为惯性,前轮受到的制动力大,后轮受到的制动力小。
虽然大众努力地解释了自己用鼓刹,是充分分析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后的做法,但目前看来这只是大众的一厢情愿,广大网友并不买账。很多网友直接指出大众就是想降成本,很多媒体也直接称“都是被年轻且不讲武德的Model 3逼的”,可怜Model 3天天被碰瓷,明明你自己家低端产品,Polo、桑塔纳、捷达用鼓刹都是传统节目了,怎么赖到我身上!
■ 问题到底出在哪?
总结上面几个部分,我们能看出,虽然大众觉得他们自己的鼓刹老厉害了,但在“大众”的认识里鼓刹确实low了点。
也就是说,不是说用鼓刹有问题,而是“大众ID.4兄弟用鼓刹”有问题。
你看人家宏光MINI EV是四轮鼓刹;欧拉黑猫的低配前盘后鼓(哦对了人家高配四轮盘刹,才8万块),有人骂吗?影响人家在10月新能源销量排行榜上砍下第一和第三了吗?
而ID.4,我再把它这一套贯口念一遍:大众电气化转型的力作、MEB平台第一个引进国内的新车、全新的外观、全新电子架构……从头新到尾,结果你用了个鼓刹。
这感觉就像你约了个985毕业全身爱马仕的美女,最后关头发现她的内衣是都市丽人10块钱3件淘的,虽然可能不影响啥正事,但给人的感觉就很微妙。
碰巧ID.4兄弟的车窗控制逻辑也有点神奇,没有单独的后窗控制按键,如果你要操作后排车窗,你需要按一下REAR键切换控制。然后有些网友又开始借此黑大众简配,其实人家并没有减配啊,只是降成本降得极致了一点而已,只不过降本降到刹车系统这块有点让人难以理解。
■ 邦点评
其实两个鼓刹影响不了ID.4兄弟的销量,购车条件中优先级排在它前面的多了去了。但也希望大众爱惜自己的“羽毛”,不能因为多年在国内深耕站稳之后就飘了,信任虽然不会在一朝一夕崩塌,但这样一次一次伤消费者的心也不是个事儿啊。
好了,关于ID.4兄弟后轮配鼓刹的事儿,各位读者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南北大众”同时国产大众ID.4CROZZ&X国内首发亮相11月3日,大众正式发布旗下纯电动SUV- 大众ID.4。新车与ID.3一样都是基于纯电模块化平台MEB打造,定位于紧凑型SUV。除此之外,这台全新的电动车还将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国产,其中一汽大众的版本命名为ID.4 CROZZ,而上汽大众的版本则命名为ID.4 X。在发布新车的同时,大众官方也宣布ID.4 CROZZ
预售25万,大众双版本ID.4能否合围特斯拉?10月26日,一纸加强版的上海《限外牌令》,成功点燃,更严谨些,彻底引爆了当地的新能源车市。因为在新政之下,想要用车不受影响,摆在你面前的无非就两条路:要么准备10万的预算,而后加入拍牌大军;要么选择一台免费送沪牌的新能源车。考虑到10万元并不算小数目,尤其短时间内拍中沪牌还是小概率事件,所以不少人权衡之后,选择了转投新能源车。
大众全新电动车ID.4发布,南北大众各有一款,售价不超25万11月3日晚间,大众汽车纯电动ID.家族在深圳完成了国内首秀,南北大众各有一款——上汽大众ID.4 X和 一汽-大众ID.4 CROZZ,同步开启预售,补贴后预售价不超过25万元,计划于2021年初上市销售。发布会上,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表示,大众相信ID.家族能够彻底改变汽车
“南北大众”同时国产大众ID.4CROZZ&X国内首发亮相11月3日,大众正式发布旗下纯电动SUV- 大众ID.4。新车与ID.3一样都是基于纯电模块化平台MEB打造,定位于紧凑型SUV。除此之外,这台全新的电动车还将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国产,其中一汽大众的版本命名为ID.4 CROZZ,而上汽大众的版本则命名为ID.4 X。在发布新车的同时,大众官方也宣布ID.4 CROZZ
三城已布局40座超级充电站大众充电站部署计划曝光近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上,大众中国 CEO 冯思翰对外透露大众在中国充电桩领域的布局情况,开迈斯(CAMS)已经在北京、成都和深圳三座城市布局了 40 座超级充电站,并计划在年底前,在全国 16 座城市建立 255 座充电站,包括1800个双枪直流充电桩。据悉,开迈斯(CAMS)是由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南北大众合力出击电动化,预售25万以内的ID.4纯电SUV双车首发就在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方向之际,大众汽车电动化在中国市场进入新阶段。11月3日,大众汽车ID.家族的两款中国车型—— 一汽-大众ID.4 CROZZ和上汽大众ID.4 X正式发布,预售价25万以内,最大续航555公里,将于2021年初上市。在
大众全新电动车ID.4发布,南北大众各有一款,售价不超25万11月3日晚间,大众汽车纯电动ID.家族在深圳完成了国内首秀,南北大众各有一款——上汽大众ID.4 X和 一汽-大众ID.4 CROZZ,同步开启预售,补贴后预售价不超过25万元,计划于2021年初上市销售。发布会上,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表示,大众相信ID.家族能够彻底改变汽车
大众ID.4系列发布,不到25万,大众的野心不止于纯电动车!大众汽车作为燃油车时代的霸主,如今在新能源时代下,地位正在遭受极大的挑战。但是大众汽车毕竟不是吃素的,MEB平台虽然姗姗来迟,但总算是来了。近日大众官方正式首发了国产版本的 大众ID.4系列车型。可以看成是大众汽车,正式向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军。而且为了达到一炮而红的效果,这次大众ID.4系列车型分成了两个版本。分别被一汽-
2023-08-15 15:50:42
2023-08-25 14:09:50
2023-10-03 19:32:47
2023-08-18 03:23:10
2023-08-23 03:58:02
2023-08-18 17: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