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选购 > 正文

特斯拉大战拼多多 反转不断!特斯拉为什么要和拼多多死磕到底?

2023-10-07 22:59:09 | 找车网

特斯拉大战拼多多 反转不断!特斯拉为什么要和拼多多死磕到底?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特斯拉大战拼多多 反转不断!特斯拉为什么要和拼多多死磕到底?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特斯拉大战拼多多 反转不断!特斯拉为什么要和拼多多死磕到底?

反转不断!特斯拉为什么要和拼多多死磕到底?

这场闹剧之中,特斯拉与拼多多双方各执一词,目前来看这次风波还没有结束。但能肯定的是,拼多多不免有蹭热度的嫌疑,而入华六年的特斯拉也该学会放低身段,毕竟这件事不能让消费者买单。

文/蜡笔新 图/来源网络

原本以为“武汉消费者成功提车”就是特斯拉与拼多多这场交锋的尾声,然而事实证明,这出“好戏”的高潮好像才刚刚开始……

昨晚(8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在宜买车与拼多多的协助下,遭特斯拉拒绝交付并取消订单的团购车主已成功提车,并已为车辆上险。

没过多久,该消息就遭到特斯拉中国员工的质疑,称直到当晚9点30分左右,特斯拉还在与该武汉车主进行沟通,并斥责为“赤裸裸的假新闻”,这一说法还得到了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的转发。

而后事件又是一波三折:8 月19日凌晨 1 点,该团购车主突然深夜接受媒体采访,改称提车车辆是使用家人名义下单,因为自己名字被拉黑,无法购买。

作为回应:特斯拉在19日早间公开回应称,武汉车主交付的报道中使用的拖车、签字文件以及交付操作流程均不符合特斯拉交付规范,非特斯拉正常流程。并且还指出,“对这种通过自导自演制造新闻,恶意误导舆论的做法表示强烈谴责,并奉劝相关方遵守基本的商业道德底线,停止为了自身利益玩弄公众舆论和消费大众情绪。”

这场闹剧中最无辜的是用户?

是什么让特斯拉与拼多多剑拔弩张?

其实,自上个月拼多多平台上线特斯拉Model 3团购活动至今,特斯拉、拼多多及消费者的多方之间在平台团购、车辆销售、交付等多方面都有着不小的争议,直到本次“特斯拉拒交门”在网络上热度居高不下。

7月下旬,宜买车汽车旗舰店在拼多多平台上线了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车型的万人拼团活动,售价为25.18 万,相比于补贴后的特斯拉官方售价便宜2万元,预告显示在7月26日0点开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团购消息发出后,特斯拉官方就曾曾发布声明称未于宜买车或拼多多有过任何形式的委托销售服务,如消费者因上述团购活动产生任何争议或权益受损,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而在这之后,拼多多方面表示,已经与商家核实,特斯拉汽车是正品,差额将由拼多多进行补贴,新车保证渠道正规,且带有汽车销售发票。而后依旧按照计划开启了团购,不过虽然名为“万人”团购,最终仅有5位消费者抢到了限量5辆的购买资格。

不过,就在抢到拼多多团购资格的一位湖北消费者准备提车时,与特斯拉的交付专员沟通中无意间透露了第二笔车款是由拼多多缴纳,特斯拉以合同条款中"禁止转卖"拒绝向这位拼多多团购者交付车辆,并在8月14日关闭了该车主的Model 3订单。

也从这开始,特斯拉 “拒交门”开始被广泛关注。

随后,拼多多方面称,车辆系消费者本人与特斯拉签了订购协议,消费者本人自用且无任何转卖意愿和意图,其购车用车也并未有任何“恶意”拼多多与宜买车根据活动承诺,已经为该名消费者提供2万元车款补贴。对于特斯拉拒绝履行与消费者订立的合同表示遗憾,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并将积极落实车辆交付工作,并隐喻特斯拉店大欺客。

然而,8月16日,上海一名参与团购的消费者却声称其已成功提车,并已为车辆办理了保险。在得知上海车主顺利提车后,武汉车主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我要起诉特斯拉,区别对待。”

在这之后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部分,18日晚间拼多多宣布被拒交付的武汉车主成功提车、随后特斯拉回应称拼多多炮制假新闻的一幕……截至目前,拼多多方面并未对特斯拉的声明发表回应。

有趣的是,在这次事件之中无论是特斯拉还是拼多多,都在指责对方的同时,表达了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并愿意为消费者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意愿。

本来,拼多多官方补贴特斯拉购车用户看起来是个多赢的事,电商平台获得了流量、特斯拉卖了车、消费者得到了优惠,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美好。

在这场较量中,特斯拉与拼多多都有各自的小心思,特斯拉是要维护的其定价权和一贯以来的直营体系,而拼多多则是要在汽车电商中寻求更多的市场地位,这样一来整场事件中最无辜的确实是用户。

不过,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在今日(19日)早间特斯拉对外界的回应中,还曾提到:在整个事件处理中,特斯拉都在“优先考虑解决消费者的问题”,但无法获得“被眼前利益所蛊惑的”该车主的理解。

对于此事,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拼多多的活动页面显示万人团购,实际却只提供5台车,通过这种方式大量套取消费者信息,同时活动页面上还注明指导价直降4万元这种会使消费者产生误解的宣传。

除此之外,陈副秘书长还补充说,特斯拉和拼多多的纠纷,不能构成拒绝对车主交付的理由,特斯拉应该依据合同向消费者交付车辆。"然后特斯拉可以向拼多多和宜买车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斯拉死磕到底也要维护的直营模式

事实上,靠着社交+低价火起来的拼多多在近两年来开始布局汽车电商,这次官方补贴拼购特斯拉也并不是第一次,以往其他品牌都没有特斯拉这么大的反应直接拒绝交付;并且简单来看,拼多多补贴的钱又不需要特斯拉买单,卖出的Model 3依旧是全款售出,看起来特斯拉一点损失都没有,还能多卖出去 5 辆车,为什么还要与拼多多死磕到底?

据腾讯新闻《一线》报道,8月17日晚间,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负责人朱晓彤曾在内部作出指示,称此事愈演愈烈破坏了特斯拉的直营模式与价格体系,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每个人都得行动起来。”他说,特斯拉没有庞大的公关部门和预算费用,官方的声音需要每个人去传播。必须全员行动起来,转发朋友圈、参与留言和举报不实信息。

而特斯拉在这次事件中与特斯拉死磕到底的原因就是为了维护其直营体系。

在此前的声明中,特斯拉曾提到,坚持直营模式,能够保证消费者无论走进特斯拉的哪一家门店得到的都是同样的价格,一个首次购车的消费者也不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被宰,不会因为销售渠道复杂而买到来路不明的产品,更不需要为了拿到一个“最低价格”辛苦跨省去提车。

而在汽车行业的渠道销售上,不少品牌商都会严格实行最低价格管控,低于厂商的规定价位,对其他渠道的售卖无疑是不公平的:一方面,加剧了厂商的渠道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定价过低折损品牌价值,反而得不偿失。

区别于传统厂商,特斯拉采用了更加直接的直营模式。入华之初,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公开表示,特斯拉未来的场景,在全球建立最少数量的实体体验店,一切通过线上下订单,由特斯拉的员工直接把车开到客户家门前。

而入华6年后,今年特斯拉才在天猫开了品牌旗舰店,不过仅提供试驾等服务和配件购买,并不卖车,除了在直营门店订车,官网是特斯拉线上的唯一购车渠道。

对于拼多多来说,这次补贴团购特斯拉活动仅仅也只是花了5辆Model 3的10万元补贴,收获的是持续的热度以及电商汽车的新用户;但对于特斯拉来说,想要维护直营模式,就要接受舆论上的伤害。

另外,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未获得授权,拼多多和宜买车便引导消费者去自己平台上购车的行为,悄然破坏了特斯拉直营模式。该种行为虽然不违法,但有违商业道德。因此,将自己直营模式看的十分重要的特斯拉在这次就“拒交门“事件上仿佛要与拼多多死磕到底。

总结

这场闹剧之中,特斯拉与拼多多双方各执一词,目前来看这件事还没有定论,但能肯定的是,拼多多不免有蹭热度的嫌疑,而特斯拉的傲娇与强硬也不利于其品牌长远发展,毕竟这件事总不能让消费者买单不是?总要拿出个解决办法~

话说回来,入华六年的特斯拉也该学会放低身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维护品牌形象及利益的同时,希望特斯拉也不要忘了消费者的感受。

在重要的直营模式上死磕到底无可厚非,但对于消费者的态度上真应该跟国内造车新势力学习学习。例如,与去年特斯拉Model S同期发生自燃事故的蔚来汽车迅速致歉并发起召回,而特斯拉的事故说明在两个月后才姗姗来迟;另外,在被质疑存在质量缺陷后理想汽车第一时间发布调查结果,而特斯拉在今年“减配门”被工信部约谈后也没有正式的致歉声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大战拼多多 反转不断!特斯拉为什么要和拼多多死磕到底?

拼夕夕的特斯拉

特斯拉与拼多多持续了一个月的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上个月,宜买车在拼多多发起了Model3 万人团购活动,为5位购买Model 3的消费者各补贴两万元。

到这周提车过程中,未告知特斯拉自己接受拼多多补贴的上海车主秦先生顺利提到了车,而主动告知的武汉张先生提车被拒气抖冷,吃亏的永远是老实人。整件事正式上升到舆论层面。

因此,拼多多与特斯拉的大战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

# 从拼夕夕到拼爹爹

要想看懂整件事的脉络,就要从拼多多的赚钱逻辑开始说起。

拼多多作为交易平台,想赚钱无非需要两件事:左手 有货源, 右手 有用户 ,中美合拍,文体两开花。用户的问题很好解决,正如各位看到的,只要价格够低,没有人跟钱过不去。 找车网

但在价格压到这么低的情况下,怎么保证货源呢?

拼多多在货源上有两把刷子:一把叫 C2M模式 ,另一把叫 厂商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

C2M指拼多多只作为交易平台,货物由厂商接单后直接发货到买家手中。这种对小品牌或低端产品的售卖方式 减少了物流、场地以及人工成本 ,进一步拉低了本就不高的售价。

厂商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在于厂商控价与经销商串货之间的矛盾。

所谓「控价」即对产品的价格划定范围,依据销售地点,时间等因素不同带来租金和物流价格的不同进而成本不同,将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总体上一致。这种定价方式有利于维持品牌调性,为厂家赚取用户黏度。

从经济学角度讲,只要市场不完善,就存在获利的机会。因此在这种定价方式必然有经销商,尤其是破产的经销商串货以谋求更多利润。所谓串货指将本应线下售卖的产品放到线上去卖,或者本应在A地卖的产品拿去B地卖,通过打价格差赚取更多利润。

在早期,拼多多依靠这两把刷子吸引了大量的活跃用户,也给拼多多贴上了低端电商的标签。但反过来,也正因为拼多多只作为交易平台,不对产品负责的运营模式,导致了假货的出现,使拼多多成为了拼夕夕。

时间来到了2019年,拼多多的用户新增数跌至不到2500万,这意味着继续靠吸流赚钱变得愈发困难,要想继续赚钱就需要提升产品利润。因此对拼多多而言,吸引有更高品牌溢价的大牌入驻显得尤为重要。但拼多多低端的平台调性注定了其很难吸引大牌入驻,而与大品牌进行C2M合作显然是行不通的。

好在拼多多还有另一把刷子。在这种逻辑下,拼多多推出了两次百亿补贴活动,通过对经销商的补贴,吸引大牌经销商入驻拼多多,为经销商提供平台。这样,拼多多绕开了厂商,在保证货源的同时,用低价的高端品牌吸引了更多用户。对用户而言,他们不会关心你的货源有没有打厂家的擦边球,只要能用低价买到正品,拼多多就是拼爹爹。

# 特斯拉为什么敢硬刚拼多多

况且拼多多的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促进销量的作用,因此在没有拼多多卖假货的证据(事实上也不是假货)下,厂商也就没办法与之硬刚。

拼多多一直爽在其中,直到遇到了特斯拉。

传统的 汽车 销售方式与上述品牌本质上无异,都是通过代理商进行销售。比如说达世行就是通用的知名经销商,而去年炒的沸沸扬扬的西安奔驰漏油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经销商利之星的一系列骚操作让奔驰品牌强行背锅。这种传统的 汽车 销售模式也是同样品牌的同一款车型,在不同的经销商手中就能出现不同的价格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建议大家买车时货比三家,不是同一个经销商集团下的三家店,而是三家不同的经销商)。

特斯拉的销售模式则与传统不同,反而更贴近于苹果。与苹果不同的是,苹果除了直营店之外,也有代理经销商,常见的「苹果授权店」就是这些经销商的苹果「4S店」。而 特斯拉的销售渠道则只有直营店

这种经营模式意味着如果你想拿到特斯拉的车,只能从特斯拉公司手中得到。在这次事件中,特斯拉的直营模式给了它与拼多多正面硬刚的资本:你拼多多要是想搞我的定价权,我就能让你拿不到货。


# 高手过招,棋差一招

特斯拉以为自己在第三层,没想到拼多多在第五层。

拼多多的补贴方式是:五位用户以个人名义在特斯拉官网下订单,收到定金的付款码后,由拼多多为其支付定金以表诚意。到付款时,先由车主个人垫付全款,在得到发票后,用户可凭发票得到拼多多的剩余补贴。

这样,拼多多用十万元在特斯拉的规则框架下完成了碰瓷特斯拉的「壮举」:

单是用户在特斯拉官网下的,名义是用户自己的名义,钱是用户拿的,车也是用户提的,整个流程跟拼多多毫无关系。因此特斯拉授不授权也就不重要了。至于补贴的两万块钱,是拼多多拿还是车主的二大爷拿没有区别。因此上海秦先生在提车时毫不费力:特斯拉即使知道拼多多有这个活动,也没办法查购车款的来源。而老实人武汉的张先生不经意间的透露,才让特斯拉意识到自己年轻了。


# 拼多多动了特斯拉哪块奶酪?

从表面上看,拼多多只花十万就赚了个大吆喝,不亏。

消费者少花两万买了车,不亏。

特斯拉冲了五辆车的销量,也没有少赚钱,不亏。

但事实是,这一事件对特斯拉 后续损害 程度可能是难以估量的。

从特斯拉的角度看,一方面,其品牌调性在于 极客与×格 。和苹果类似,特斯拉要卖的不只是产品,还有服务以及体验。为了保证这一想法的实现,特斯拉不惜花高价打造自己的销售以及服务渠道。

另一方面,这种销售方式让特斯拉 牢牢掌握定价权 ,建立自己的价格体系,这样,特斯拉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产能与销量,从微观上自主调节价格,做到利润最大化。这也是特斯拉可以自己随意改动价格,经常引发老车主不满的原因。

总而言之,这种「中央集权」式的销售模式既可以保证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也可以保证自身的 利润最大化

因此,特斯拉一直坚持自产自销。如果你有印象,当初特斯拉和天猫即使合作,也拒绝在天猫上卖车,只是卖钥匙等周边产品。这就是特斯拉为什么一方面拒绝为张先生交车,另一方面表示如果其拒绝拼多多补贴,重新下单后愿意为其提供补偿。

拼多多的这一行为 直接打击了特斯拉的营销模式

一方面,随着第三方的参与,特斯拉「极客」的品牌形象就不再纯净;

另一方面,这种现金补贴的模式可以说 在完全符合特斯拉的条款框架内剥夺了特斯拉对定价权的掌控 。也就是说整个事件相当于拼多多手把手地教会每一个商家如何利用特斯拉自己的规则打败特斯拉。

回顾整个事件,从这个活动上架的那一刻起,特斯拉就已经输了:如果特斯拉对整件事不闻不问,那无疑是打自己销售模式的脸;而进行回应与反击的结果,各位都已经看到了:每位参与活动的拼多多用户都成了特斯拉车主,拼多多赚足了热度,特斯拉只能吃个哑巴亏。

拼多多利用完美的博弈策略,从头开始就利用了特斯拉的直营模式为特斯拉做了一个局,仅花十万块钱,就薅了一大波资本主义羊毛。

真不愧是你,黄老板。

特斯拉大战拼多多 反转不断!特斯拉为什么要和拼多多死磕到底?

特斯拉拼多多提车之争,并没有输家

最近“特斯拉拒绝给拼多多用户交车”这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不仅微博,连知乎都有相关讨论的问题,并且不止一个,可见其热度之高。但是,这个瓜是怎样的,我们又该怎么吃?估计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所以呢,我们今天就来一次复盘。

01??事件回顾

要以正确姿势吃过,我们先要了解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根据现在的消息,我们来稍微整理一下整个事件的时间线。

7月21日,宜买车在拼多多上线了“百亿补贴Model3万人团”活动,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活动页面上使用了“万人团价”、“五人成团”、“251800元”等字样。

随后,特斯拉紧急发出声明,称并没有与宜买车或者拼多多达成合作,也没有委托其它第三方向外出售任何特斯拉车辆。说白了,特斯拉这份声明是为了表达一个意思:我没授权,我没给他们生产,他们有货不关我的事情。

8月14日,特斯拉被曝说拒绝向武汉一位成团用户交付车辆,但拼多多认为这是无理之谈,并支持成团用户维权。

8月15日,特斯拉认定此次拼多多团购活动属于转卖,除了拒绝交付车辆之外还支持用户对拼多多进行维权,但拼多多否认转卖。

8月16日,上海一成团用户避开特斯拉监管,完成提车;8月17日,武汉成团用户表示起诉特斯拉;8月18日,武汉成团用户、拼多多和宜买车避开武汉特斯拉监管,从长沙购入车辆并运至武汉。

以上,大概就是本次事件的时间线。

02??4个主体、2个阵营、不同诉求

在这次事件中,如果你对过程和结果比较熟悉的话,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特斯拉在整个事件中非常被动,车是不可能不交付的,还被人说店大欺客。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还得从这个事件的参与方说起。

这个事件总共有4个主体参与,第一个,特斯拉,生产和销售事件中Model3的主体,其在这事件中的诉求是维持售价以及出售渠道的统一,保证自己对旗下车型生产、出售的绝对控制权。第二个,宜买车,拼多多团购活动中的发起人,既然是活动发起人,那么其诉求就很简单,那就是要通过活动来积攒一定的人气,甚至是提升自己品牌认知度。第三个,拼多多,作为平台方以及百亿补贴参与方,其利害关系与宜买车一致。第四个,成团用户,诉求很简单,那就是低价买特斯拉。

而这个事件主要有两个矛盾。第一个,成团用户与宜买车、拼多多之间的购车矛盾。理论上,活动发起人是宜买车,收钱的也是宜买车,所以成团用户应该向宜买车要回属于自己的Model3,真要起诉的话第一被告应该是宜买车,第二被告应该是作为平台方的拼多多,而非特斯拉。就像之前拼多多百亿补贴活动中所卖出的低价iPhone、Airpods一样,收钱的可不是苹果公司,卖家不发货买家还要去苹果公司闹,怕不是喝多了?

但这其中会引起第二个矛盾,那就是销售渠道问题。iPhone、Airpods这些产品是有分销渠道的,准确点来说只要经销商不违反与苹果签订合同里面的细则,最终价格卖多少经销商说了算,卖多卖少全凭本事,所以在拼多多里面卖家“赔钱赚吆喝”是可行的。但特斯拉不一样,市面上唯一的Model3销售渠道只有特斯拉官方,并没有任何第三方参与,那活动中宜买车所谓的Model3从哪来?市面上有吗?没有。只能从特斯拉那里拿来,而特斯拉不允许转卖,这就是第二个矛盾。

所以说,只要解决了这两个矛盾,整个事件的结果就很清晰。那第一个矛盾要如何解决呢?答案很简单——钱。成团用户的诉求有且只有:我就要低价买Model3,怎么买的我不管,事件后期说要起诉特斯拉,你觉得拿车之后还会起诉吗?只要成团用户依旧维持这个诉求,那就肯定会紧紧与宜买车绑定在一起,为什么?因为只有上宜买车的船才有可能低价买车,拒绝宜买车伸出的橄榄枝甚至去起诉?别闹了,25万的购车款已经付给宜买车了,真要去法院起诉你看看谁先耗不起?

从这时候开始,4个参与者里面就已经划分出了两个阵营,宜买车、拼多多、成团用户为占据主动权的阵营,并已经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之上,矛头已经狠狠地指向了特斯拉。相反,特斯拉已经失去其主动权,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任人宰割的鱼腩肉。这时候只要解决了第二个矛盾结果自然皆大欢喜,而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既然不允许宜买车买了车再转卖给用户,那直接用成团用户的信息下单,由宜买车用成团用户交的25万购车款以及自己的补贴款来付款。这解决方法完全“符合”特斯拉的销售规则,所以结果也很清晰,武汉特斯拉拒绝交付可以,但这里提不了车难道其它地方还不能提吗?用户提车,那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事件到此,可以说是划上了一个句号。

03??但,为什么只有特斯拉这么被动?

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特斯拉没有任何反制手段。在买车卖车这件事情上,特斯拉没有任何胆量去进行“消费者歧视”,特斯拉不可能说你们这些参加过拼多多团购的人我这里不欢迎,我不卖车给你们。要是这样的话不用等明年315晚会,特斯拉早就被约谈了,那时候就真的是名声大噪了。更何况,参加拼多多团购的人员名单特斯拉压根不可能有。

而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唯一能反制的情况只有:宜买车、拼多多一根筋就要把车买过来再卖出去,而这违反了特斯拉销售协议中不可转卖的条款,特斯拉有权拒绝这次交易。除此之外特斯拉不可能有任何反制手段,所以宜买车“协助”用户下单买车这事情特斯拉压根没法管。所有事情都只能往肚子里咽,正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是的,用户买车,付款,特斯拉收钱、交车。这事情是天经地义的,特斯拉没有任何可回转的余地。但特斯拉就永远不能找回场子吗?也不是,根据之前流出来的聊天记录,宜买车可能(注意,只是可能)有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特斯拉也许可以针对这点做文章,但是证据收集也不是易事,最后可能也只是不了了之。

04??宜买车、拼多多获得了赞誉,但这是对的吗?

不好意思,都2020年了,10后都成年了,不要再那么天真了。小朋友才讲对错,大人只讲利益。

【你知道宜买车还有其它车卖吗?】

为什么宜买车拼多多盯上的是特斯拉?为什么不是BBA?为什么不是两田或大众?更不是那些销量不好的标致雪铁龙?因为有且只有特斯拉是自带流量的属性,而宜买车拼多多的目的也有且只有一个——蹭这个流量。

从利益上来说,蹭特斯拉流量可以利益最大化,从结果上来看,蹭流量所获的结果可谓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想这个结果是宜买车拼多多当初也没想到的。

当然,蹭流量这个事情算不上什么好的营销,包括之前好几个车圈热点也有很多车企什么的强行蹭,并且也蹭得非常尴尬。只不过还是那句话,利益当前,这些东西重要吗?能吃吗?不能吃留着干嘛?

05??那,特斯拉输了?

不好意思,这场战斗没有输家。刚刚也提到过特斯拉诉求是维持售价以及出售渠道的统一,保证自己对旗下车型的绝对控制权,但这只是表面诉求,更深层的诉求是:保护自己的品牌、保持自己的品牌调性、不让自己的品牌价值蒙受损失。从这角度来看,特斯拉它做到了。

宜买车拼多多推出团购活动的意图大家都知道,所以特斯拉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切割。本身特斯拉就没有对宜买车拼多多进行任何形式的授权,也不需要这不知道哪来的平台进行推广。所以无论是一开始的声明,还是后来的拒交车,都是在与宜买车拼多多进行切割,特斯拉并不想与这平台扯上任何关系。

最终,虽然成团用户在宜买车的“帮助”下买到了心爱的车辆,但特斯拉的态度也非常明确的展示出来,那就是我,特斯拉,跟你没关系,滚。

06??成团用户有过错吗?

依然是那句话,利益当前无对错。在团购活动中,该用户的确是获取到了低价买特斯拉的权利,不管车是特斯拉售出的还是宜买车拼多多售出的,他都有这项权利。

只不过,客观上,该用户成为了宜买车拼多多在营销上的重要存在,整个事件下来其实他并没有什么主动权,颇有点被利用的意思。

07??最后一个问题,这些羊毛,下次还可以薅吗?

薅。

别人送钱你不要?别闹了。管它三七二十一,有钱不赚傻瓜蛋。

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特斯拉大战拼多多 反转不断!特斯拉为什么要和拼多多死磕到底?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找车网。
与“特斯拉大战拼多多 反转不断!特斯拉为什么要和拼多多死磕到底?”相关推荐
拼多多回应特斯拉 拼多多上也能买特斯拉?消费者拼团后特斯拉拒绝交车
拼多多回应特斯拉 拼多多上也能买特斯拉?消费者拼团后特斯拉拒绝交车

特斯拉拒绝向拼多多交付团购Model3并未有平台团购合作日前,互联网有媒体报道,特斯拉拒绝向拼多多团购车主交付Model 3,特斯拉方面拒绝交付的理由为“这一活动不符合特斯拉的交付政策。”并且特斯拉还表示,如因上述团购活动消费者与平台方产生任何争议或权益受损,特斯拉不承担任何责任。拼多多方面给出的回应为“该活动中售卖的车是全新的特斯拉,补贴也是真的。”事情起因为2020年7月,拼多多

2023-10-06 13:34:07
拼多多团购特斯拉 拼多多上也能买特斯拉?消费者拼团后特斯拉拒绝交车
拼多多团购特斯拉 拼多多上也能买特斯拉?消费者拼团后特斯拉拒绝交车

特斯拉近期为何拒绝向拼多多团购车主交付车辆?特斯拉拒绝向拼多多团购车主交付车辆,实际上是特斯拉与拼多多平台之间的博弈。特斯拉一方事先未授权该团购活动,认为该团购活动不应成立。即使表面上对特斯拉无损害,实际上触动其核心利益。一、团购未取得特斯拉授权虽然拼多多平台声称该团购活动获得特斯拉品牌的同意,但实际上并未取得授权。同时,在团购活动正式抢购前,特斯拉品牌多次发表声明宣称并未授权,但是拼多

2023-10-05 08:16:55
特斯拉拒交付拼多多团购车 拼多多上也能买特斯拉?消费者拼团后特斯拉拒绝交车
特斯拉拒交付拼多多团购车 拼多多上也能买特斯拉?消费者拼团后特斯拉拒绝交车

拼多多上也能买特斯拉?消费者拼团后特斯拉拒绝交车近日,拼多多再次因为卖车被推上热搜,事件起因是特斯拉拒绝交付消费者通过拼多多支付的订单。但本次的最终结果并没有像上次“凯迪拉克事件”如此顺利完满。7月21日的上午,“宜买车汽车官方旗舰店”在拼多多的平台上,上线了万人拼团“特斯拉-中国Model 3 2019款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的限时秒杀活动,并且引起广泛关注。据特斯拉官网查询所

2023-10-07 17:49:34
拼多多团购特斯拉 特斯拉近期为何拒绝向拼多多团购车主交付车辆?
拼多多团购特斯拉 特斯拉近期为何拒绝向拼多多团购车主交付车辆?

拼多多上也能买特斯拉?消费者拼团后特斯拉拒绝交车近日,拼多多再次因为卖车被推上热搜,事件起因是特斯拉拒绝交付消费者通过拼多多支付的订单。但本次的最终结果并没有像上次“凯迪拉克事件”如此顺利完满。7月21日的上午,“宜买车汽车官方旗舰店”在拼多多的平台上,上线了万人拼团“特斯拉-中国Model 3 2019款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的限时秒杀活动,并且引起广泛关注。据特斯拉官网查询所

2023-10-05 08:16:10
拼多多回应特斯拉降价4万:是正品 拼多多上也能买特斯拉?消费者拼团后特斯拉拒绝交车
拼多多回应特斯拉降价4万:是正品 拼多多上也能买特斯拉?消费者拼团后特斯拉拒绝交车

拼多多上也能买特斯拉?消费者拼团后特斯拉拒绝交车近日,拼多多再次因为卖车被推上热搜,事件起因是特斯拉拒绝交付消费者通过拼多多支付的订单。但本次的最终结果并没有像上次“凯迪拉克事件”如此顺利完满。7月21日的上午,“宜买车汽车官方旗舰店”在拼多多的平台上,上线了万人拼团“特斯拉-中国Model 3 2019款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的限时秒杀活动,并且引起广泛关注。据特斯拉官网查询所

2023-10-08 07:51:56
拼多多回应特斯拉降价4万:是正品 拼多多团购MODEL,特斯拉拒绝交付的后续如何了?
拼多多回应特斯拉降价4万:是正品 拼多多团购MODEL,特斯拉拒绝交付的后续如何了?

关于降价一事,特斯拉副总裁是如何回应的?10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宣布,中国制造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售价为24.99万元,中国制造Model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补贴后售价为30.99万元。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价保持41.98万元不变。这比7月22日拼多多推出的“特斯拉中国-Model3准续航”万人团购活动还便宜1万多。随后“特斯拉降价”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榜。特斯拉副

2023-10-08 07:50:49
拼多多团购特斯拉车主提车 拼多多补贴2W让车主买Model3,特斯拉拒绝交车?只是一场商业游戏
拼多多团购特斯拉车主提车 拼多多补贴2W让车主买Model3,特斯拉拒绝交车?只是一场商业游戏

拼多多协助武汉车主成功提车,为何事件迎来反转?首先说一下,此车并不是由特斯拉公司提供的,事情也没有发生反转。但武汉车主确实已喜提新车,车是由拼多多联合宜家车,两家公司从长沙协调过来的,车也确实是新车无疑。一.特斯拉否认与拼多多有相关汽车销售活动。此次拼多多关于特斯拉汽车的汽车营销活动,特斯拉公司表示并不知情,也没有参与,也与包括拼多多在内的其他任何公司在事前没有过任何接触。

2023-10-09 08:02:53
拼多多回应特斯拉团购事件 特斯拉“交付门”事件上了热搜,事情原因是什么?
拼多多回应特斯拉团购事件 特斯拉“交付门”事件上了热搜,事情原因是什么?

特斯拉与拼多多较量背后,带你看清直销模式下团购拼车的风险如果预算只有2万块,想要打造一个全国性的爆款新闻事件,大部分广告公司都会表示这是天方夜谭,而拼多多则给大家上了一课,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性价比营销。事情的起因是7月中旬拼多多在活动中宣布对5辆特斯拉Model 3车型进行补贴,随后特斯拉官方回应未与拼多多有任何活动合作。之后便是双方长达一个多月的拉锯战,近期则围绕武汉车主是否已

2023-10-07 00: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