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2 05:34:00 | 找车网
在五大合资汽车里的日系汽车占有率一度最高,德系汽车与其在伯仲之间,美系汽车占比较低,法系和韩系汽车已经被边缘;可是现在的日系汽车也是表现堪忧,销量呈增长态势的只剩下 丰田 ,日系三强的 本田 和 日产 汽车下滑趋势明显。
然而“两天一产”最前还算在第一阵营,或者说至少还在,不少日系汽车品牌已经退场。
那么谁知道日系汽车有多少品牌,现在还剩下多少品牌吗?
已经败退的品牌有:
年轻的司机可能并不知道这五个品牌,尤其是大发汽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火的面包车可不是五菱或 长安 ,而是天津大发Hijet,那时候叫做“黄面的”(黄颜色面包车/的士/出租车);之后的大发还造出了经典轿车 夏利 ,以及 众泰2008 的原型车丰田 特锐 ,在拳皇游戏里就经常出现这台小车。
下图就是丰田特锐。
斯巴鲁现在虽然还以进口的方式销售,但是斯巴鲁其实在1002年就与贵航工业集团进行过合资,打造的是微型车云雀;不过后期的贵航工业集团和斯巴鲁的合作出现了问题,斯巴鲁作为日本企业自然想要用日本供应商,贵航作为中企当然想要扶持本土供应商企业,结果闹了个不欢而散。
铃木汽车退出的时间节点比较晚,是在五年前,可是冷门的时间却很长;而且铃木所打造的车辆主要是小型车和微型车,燃油动力的微型车在铃木退出前后已经全数停产。所以主攻小、微型车的铃木汽车自然是没有办法改变结局,现在铃木汽车的重心已经放在其本土市场和其他印太地区。
讴歌是本田汽车旗下的高端品牌,销量一直很差,销量差的原因并不难解读;有人认为讴歌的失败在于设计,其外观和内饰设计偏另类,在同期的合资汽车里确实有些前卫的感觉。不过真正的原因并不是设计,而是本田汽车的品牌力和技术力,说穿了就是其打造的车辆只能在日系汽车里算是高水平;可是选择中高端车辆的消费者往往不会局限于某一个车系,选车是会全面对比的。
马自达并没有退出,现在还有长安马自达,不过马自达最初是与海南汽车厂合作,其所打造的车辆由于生产资质的原因导致一度只能在海南岛销售;后期的马自达选择与 一汽 集团合作,随后狠心的放弃了海南汽车厂。结果恼火的海南汽车厂打造出了自主品牌 海马 ,一汽集团也放弃了马自达,现在只有长安马自达了。
这是五个已经退场的品牌,现在可能要多出一个,而且还有两个也在边缘挣扎。
广汽三菱已经确认工厂停产和全面裁员, 广汽集团 为了避免员工失业,决定让旗下子品牌 埃安 汽车接手三菱合资工厂;埃安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只造电动汽车,现在的销量是新品牌里的第一名,在推出高端汽车 昊铂 系列之后的销量预计会进一步增长,所以埃安汽车消化掉这座工厂的产能是很轻松的。
只不过三菱就知道该何去何从了,因为这座合资工厂是三菱在华唯一的工厂。
所以月销量只有几百台的三菱汽车基本确定会退出了,只是这个品牌的退出一点波澜都掀不起来。
为何日系汽车会排着队的离场呢?
从大发汽车开始,斯巴鲁、铃木、讴歌、三菱等品牌陆续退出,这确实有些奇怪,然而质押开过这些车或了解这些车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日系汽车品牌不断退出的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做不到与用户需求同步成长。
说白了就是汽车市场用户对车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车辆的尺寸、性能、操控、智能和能耗都会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可不论是大发、铃木还是讴歌,其能打造的车辆总是固定的水平,车辆的综合品质没有进步,所以只要车辆的品质不再对市场用户的胃口那就必然会被淘汰。
三菱汽车的失败也是相同的原因,动力羸弱的发动机,传动效率低且不耐用的无级变速器,这种组合打造出的车仍旧定位于中端;这就等于把肉包子定出狮子头的价格,你可以去造、但也得有人去买?所以三菱汽车的失败早已经注定,就像是小、微型车纷纷停产阶段里看铃木一样。
长安马自达汽车的销量很低,推出的新车也没有竞争力;比如CX-50这台全新SUV,其搭载的发动机还是老掉牙的2.0和2.5升自然吸气机头,匹配6AT,用扭力梁后悬架和前驱平台,定出中端车的价格。
马自达是真的搞不清楚状况,但也许是真的研发不出来具备高水平的动力系统。
日产汽车和英菲尼迪相同,诸多知名机构都给出了日产汽车一个相同的评价,那就是打造不出具备竞争力的新车;现在的主力车型在陆续淘汰自然吸气发动机,可是换用的增压机水平一般,主力车型全数使用无级变速器。搞出的增程汽车还是冷门的非插电增程车,这种车只是用增程技术来节油的燃油车,不属于新能源汽车哦。
英菲尼迪是日产旗下的品牌,母公司依然如此,子品牌可想而知,所以月销量也是只有几百辆。
也许日系汽车最终只能剩下一到两家车企,无法进步就是退步,持续的退步必然会被淘汰。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氢能汽车的概念以及难以普及的原因播报文章
序:氢燃料_指液态氢,作为汽车能源并不是以“热机”的燃烧模式转化动能。普通燃油动力汽车装备的是「内燃式热机」,气缸内燃烧燃油产生热能(推动力);这一模式并不适合氢能,因其燃烧温度可以接近3000℃(摄氏度),以目前的材料学技术储备还无法找到低成本的耐高热材料,所以“氢能热机”没有普及的基础,剩下的方式则为“化学发电”——损耗很大。
01
「氢能汽车」_概念解析
化学发电·增程式电动汽车
如上所述,氢燃料不宜应用于内燃式热机,剩余的方式为「氢氧反应发电」。所谓的“氢能汽车”的本质只是「电动汽车+增程器」,增程器的概念是在行驶中利用某种机器发电,在汽车行驶的耗电过程中为动力电池组充电,实现续航里程的增长。氢能汽车的增程器是【燃料电池堆】,是利用氢氧反应产生电流的化学电源。(车辆结构特点参考下图)
知识点:增程式电动汽车早已经大量普及,只是车型以中大型客车为主,C端个人汽车用户关注的往往是小微型载客汽车,所以会感觉这种车型很冷门。不过氢能汽车确实冷门,因为主流的增程式电动客车均为「柴电增程系统」;指利用小排量柴油动力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在行驶中即时发电并供电。这种模式能够让内燃机始终以中低转速恒定运转,状态相当于车辆的小排量发动机始终“定速巡航”,节油效果还是相当理想的,但氢能为什么没有本认可呢?参考第二节吧。
02
转化&损耗
氢要如何获取?
氢能增程电动汽车的「燃料」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常规获取氢的方式是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获取,而以这些传统能源制造氢必然会加大排放量,这与新能源汽车「减排」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氢能的获取方式只剩下了【电解水】,概念是利用电能的巨大能量打破氢氧键而获取氢,然而以任何方式刻意制造氢的能耗都会非常大,因为氢氧结合的强度是非常高的。
矛盾点:通过电解水的方式制造氢,在利用汽车的燃料电池组实现反应产生电流,这一流程说白了不就是“用电制造电”吗?其本质只是以氢能作为介质,实现在汽车上加注氢以便于在车辆上的发电器上随时发电,实现续航里程的增长。如果「电·氢·电」转化模式的能量损耗不是很大,甚至消耗多少电就能产生多少电的话,那么这种车一定能火爆全球,但事实却是有极大的损耗。
知识点:以电解水制造一公斤的氢,消耗的电量约在60kwh(度)上下。而一公斤的氢在燃料电池堆上只能发电20kwh左右,这不是巨大的浪费呢?这就是氢能汽车无法普及的核心因素,因其能量损耗实在太大;而且制氢的成本无法控制也会造成「氢价」很高,参考海外某些加氢站的氢价,平均超60元(人民币)一公斤的氢,其用车成本已经相当于燃油动力汽车的“2.0T标准”,C端用户有多少人能接受呢?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找车网
03
制造成本&产品定位
燃料电池堆的关键材料_铂(也称白金)
这种材料的价格有多高想来不用赘述,一枚小小的戒指或吊坠也要几千元。而燃料电池组即使是小功率选项也要用数十克的铂,所以非常普通的电池堆也要三四万元一组。重点是电动汽车还有动力电池组,电机以及电控系统,这些核心总成的制造成本本就不比低燃油车低,加上电池堆的高成本,结果造成了性能非常普通的氢能电动汽车的价格也要三四十万元,还有意义吗?
知识点:LFP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带来了行业变革,全新型的铁电池不仅有百万公里的使用寿命,同时有针刺短路不起火的高安全水平;特殊的长方形结构能实现足够高的「体积能量密度」,重要的是这种动力电池的成本可以非常之低——低至1kwh/300元左右是没有问题的。那么一组只能发电的燃料电池堆的成本即使按照3万元计算,直接换装LFP动力电池可以增长容量“100kwh”,再加上原有50kwh左右的基础容量,“150标准”似乎能让B/C级电动汽车的续航达到800/1000公里区间,普通的燃油车也是做不到这种水平的——还需要氢能电动汽车吗?
04
安全问题&能量密度
氢燃料普遍应用于航天领域,为什么普通机动车型很少选择呢?
原因无非是安全问题的影响,在高精尖的航天领域一切都是谨小慎微的,或者说是几乎不容许有差错。但是在公共道路上随意行驶的汽车就要“毛糙”的多了,如果让这些车辆使用氢能,对于道路安全也许会是巨大的考验。因为车辆使用的液态氢罐,其贮存的液态氢能量密度约为等量TNT(三硝甲基苯/黄色炸药)的30余倍!
核心知识点:普通的手雷装药量为50克,车辆的液态氢罐容量约为5公斤(普通代步汽车标准)。那么这组氢罐的能量就相当于170公斤以上的TNT,也就是3.5万颗手雷的威力!这应该是一个令人有些“肝颤”的数字,驾驶或乘坐这种车辆等于什么呢?要知道液态氢罐一旦在碰撞中破损泄露,氢的迅速蒸发过程中如果遇到明火,那么燃爆就会以从上部到下部的顺序开始并瞬间结束,这就像能瞬间小范围耗尽氧气的“云爆弹”一样可怕,总之是没有逃逸机会且破坏面极大的。
总结:氢能汽车在测试验证之初,行业内就已经普遍不看好了。原因自然是高能耗、高成本以及高风险,所以氢能车在几乎所有区域都没有得到认可。未来的汽车能源只有一种,那就是「电」!过渡期内的研发方向涵盖并联式或串联式增程,以及氢能增程汽车,其原因无非是动力电池成本高而影响了续航里程;那么燃料电池堆的成本比动力电池还要高,将这种车辆作为研发方向难道不是错误的吗?自己斟酌吧。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喜欢大车吗,看这几款长超5米的旗舰车,动力强,档次高,价不贵的相关内容。
每个人的性格和喜好是不同的,比如购车时,有的人就喜欢那种驾驶轻盈,看起来萌萌的小车车,而有的人还是更倾向于有档次的大车,并且目前大多数人是更喜欢大车的。喜欢小车简单,微型电动车或者微型燃油车几万块就能搞到手,但大车就不一样了,车越大越贵,奔驰S级、奥迪A8这种D级车就算了,即便大众辉昂、宝马5系等C级车也不是常人所能奢望的,那么喜欢大车的人怎么办?那就看看今天介绍的这几款车长超5米的旗舰车,动力强,档次高,关键是价不贵。广汽传祺GA8指导售价:15.68-22.68万GA8是传祺自16年上市的一款C级车,也是国产车中为数不多的C级车型,凭借高端的定位以及亲民的价格,GA8满足了很多消费者的大车梦,曾经一段时间还时常月销过万。虽然现在GA8已经变得很冷门,但整车实力却愈发的强大,今年6月份全新上市的新车型全系标配自主研发的第三代2.0T发动机,并匹配爱信6AT,7.8s即可破百,性能之强,可以说是冠绝同价位车型。作为一款C级车,GA8的车身长度也已然超过了5米,达到了5003mm,配上充满中式韵味的五幅凌云前脸,整体气质不说媲美奔驰E级、宝马5系,但强过雅阁、帕萨特等常规B级车是没问题的。同时,GA8的轴距为2900mm,带来了十分宽敞的乘坐空间,加上齐全的舒适性配置,乘坐体验可称享受。在内饰方面,GA8的整体设计也是十分成熟,一些地方还借鉴了其他豪华品牌的设计元素,在大量缝线、软性材质、麂皮以及金属饰板等的加持下,给人的档次丝毫不输于几十万的豪车。值得一提的是,GA8采用的还是这个价位罕见的双叉臂式独立前悬,有助于提升操控性。别克君越指导售价:21.98-28.98万知道有人是看不上自主品牌,所以再推荐别克君越这款合资车,应该能让你满意。君越是入华十多年的老将车型了,虽然只是B级车的定位,但实际上完全可以看作是C级车,因为其车身长度为5026mm,轴距也到了2905mm,完全超过了C级车定位的传祺GA8,看起来和坐起来都有大车的那种上档次的感觉。在动力方面,君越除了最低配是1.5T发动机外,其余搭载的都是2.0T发动机,并匹配换挡够平顺的9AT变速箱。同时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37马力,最大扭矩350Nm,因为轻量化车身设计,君越可以做到7.2s破百的同时,还能有6.9L的百公里油耗表现,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是相当完美的。当然,君越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其乘坐舒适性,采用的是比较常见的前麦弗逊式独立+后多连杆式独立的悬架结构,底盘调教水平高,减震舒适且支撑到位。另外,君越高配车型还配上了CDC全时主动液力减震系统,进一步提升在铺装路面上的动态乘坐舒适性。同时,君越全系标配主动降噪以及前排隔音玻璃,保证车内静谧性。福特金牛座指导售价:22.89-28.89万金牛座和君越一样,在B级车中也是出了名的大个子,甚至部分网站已经把金牛座列入了C级车范围内,可见一斑。金牛座长宽高分别为5018*1884*1506mm,它不仅长,还比E级、5系等C级车还要高且宽,美系大车名副其实。同样的,金牛座的轴距也长达2949mm,带来了比较宽敞乘坐体验。有人说金牛座不过是大号蒙迪欧,看起来档次不够,中低配的确如此,但顶配的Vignale臻享版车型前脸栅格中间采用的完全不同的镂空V形飞翼镀铬修饰,加上全车各处的Vignale标识,辨识度和高贵气息并不缺。不过有一说一,金牛座的内饰设计过于平庸,好在用料和做工比较好,稍微弥补一点缺陷。在动力方面,作为一款美系旗舰车型,金牛座全系采用2.0T+8AT的动力组成,发动机最大功率245马力,最大扭矩390Nm,参数相较于其他2.0T,已经算很强。但因为金牛座体型太大,整车自重在1.8t左右,所以需要8.5s才能完成百公里加速,实际性能不如GA8和君越,同时油耗也会略高一些。总之,以上介绍的几款车型都是大多数消费者所能负担得起的大车了,便宜的GA6才十多万,最贵的金牛座起售价也不到23万。并且这三款车作为自家的旗舰车型,在外观、内饰以及配置等方面的档次也足够高,喜欢大车的不妨多去了解一下。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找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车长超5米1,还有V6动力可选,起价不到30万,大众揽境大众在国内市场中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德系品牌,旗下的车型也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本篇文章咱们就来聊聊一汽大众出品的揽境,作为中大型SUV阵营的热门对象,凭借大气的外观设计以及出色的实用性,俘虏了不少奶爸朋友的芳心。今天笔者就针对揽境的产品力表现进行解读分析,看看预算30多万的情况下,买它到底划不划算呢?说起揽境的外观设计,给
油价太贵怎么办,不如看看这几款新能源车油价太贵怎么办,不如看看这几款新能源车一、欧拉闪电猫欧拉作为长城集团旗下第一个走向欧洲的纯电品牌,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欢迎,它旗下的欧拉好猫、欧拉黑猫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量。今年欧拉又给我们带来了一款重磅产品闪电猫,闪电猫在外观造型上一如既往的继承了家族复古可爱的设计风格网格状的封闭式进气格栅,搭配V型镀铬装饰条,尽显优雅时尚。汽车车尾
新能源汽车猎豹CS3小伙伴们基本都知道,每年都会举办车展,展示各大汽车公司新开发的汽车。最近,一年一度的车展又开始了,但与往年不同的是,在2018北京车展上,聚焦新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汽车越来越多。那么今天,边肖汽车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新能源汽车猎豹CS3BEV!新能源汽车猎豹CS3BEV外观如何?猎豹CS3BEV是一款五门四座SUV,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前脸看起来很运动
别看哥们儿小,满电挺能跑,续航501公里萌系新能源,欧拉好猫大家好,这里是Panda车评,我会在这里发布新鲜的汽车资讯,帮你选到适合自己的车型。最近老发新能源车,不知道你们看烦了没有,这事也不能赖我,人家厂家最近流行造电动车,我也没办法。你们以前看车评都是关注发动机性能,现在得养成习惯看续航里程了,新能源汽车是个趋势不假,卖的也很火,但现在出门充电不方便还是个客观事实,长城旗下
同样是15万,买合资车真不如看看这几款时尚且动力还不错的国产车比起SUV的全民开发,厂家在轿车中投入的精力显然弱了很多。对于精品轿车的研发,更多是国产一线厂商才会去考虑的事。毕竟大多数国产厂商还是处于靠SUV赚温饱的阶段,而唯有一线大厂有远见和财力来完善自己的产品线。与SUV一样,国产轿车玩的也是降维打击,即B级车的尺寸卖的却是合资A级车的钱。与十几年前的粗制滥造不同,现在的国产轿车
中型SUV销量最新排行榜出炉:探岳丢冠,昂科威前五,冠道很意外导读:近日,从中汽协方面了解到,国内中型SUV销量最新排行榜出炉,数据显示,2月份中型SUV竟无一款车型突破4千大关,整体表现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具体方面,大众探岳丢掉榜首,取而代之的是奔驰GLC,而捷途X70和别克昂科威紧随其后。而突破1000台的车型还有长安欧尚X70、奥迪Q5L、奇瑞瑞虎8、宝马X3和丰田汉兰达。而一月份的销
长安福特七座的价格长安福特6万一7万车长安cs55plus价格图片长安福特6万一7万车(长安福特七座的价格)长安福特6万一7万车(长安福特七座的价格)1、官方降级后,一辆中型7座SUV不到6万元就能买到,同价投放,不言而喻;长安CX70的座椅采用2+3+2的7座布局,符合一个家庭两个老人两个孩子两个年轻人的家庭格局。2、这款车最大的优点就是乘坐空间大空,不仅座位多,而且腿
合资车就一定贵吗?不,这几款就很便宜,最低还不到5万合资车就一定贵吗?其实不尽然,随着国产车强势崛起,不少合资厂商都推出了价格比较便宜的车型。就好比笔者今天要说的这5款,有SUV又有轿车,它们都是经济实用,适合家用的车型。虽然是来自不同厂商,但每款车都比较经济实用,其中最低的一款起售价还不到5万元。第一款,起亚奕跑指导价:6.98-8.28万韩系车向来以性价比著称,就好像
2023-09-11 16:57:23
2023-09-30 20:14:01
2023-09-12 09:56:47
2023-10-03 09:41:15
2023-09-01 13:44:30
2023-09-19 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