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09:55:05 | 找车网
导语:在电动汽车中,电机和电机控制器都属于B级电压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属于电驱动系统安规(Production Compliance )的重要内容,同时,这两项内容对电驱动总成的可靠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本文重点阐述下面四个问题,相信读完本文,这四个问题会有答案:
1. 什么是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参考标准有哪些,影响因素有哪些?
3. 如何确定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4.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如何验证?
1. 什么是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在不同的标准和材料里的表述略有不同,参考几个标准里的定义,笔者给出下面的定义:
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可导电外壳沿空气测量的的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可导电外壳沿固定绝缘表面测量的的最短距离。
可以简单的理解,电气间隙是一个带翅膀的蚂蚁,飞的最短距离,而爬电距离是一个蚂蚁爬的最短的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在具体计算时,涉及很多场景,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下面两种场景,爬电距离和电气计算的方法。
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参考标准有哪些,影响因素有哪些?
当前没有专门针对电动车高压部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参考标准,现在行业内参考的标准主要是工业产品的一些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来自于IEC,GB一般也直接引用,具体如下:
针对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工作电压和工作环境(参见GB/T 16935)。在设计时,两者需要同时考虑,同时满足。影响因素上这两者存在差异性。
3. 如何确定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如下两张图,基于GB/T 16935展示了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方法及流程。对于电机在GB 14711-2013 中小型旋转电机通用安全要求对于电机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也有要求,可以参考。
为了阐述清楚确定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流程,需要对于一些主要的专业名词进行解释和说明,如下表供参考。
4.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验证
一般可以对电气部件进行耐电压和绝缘电阻测试来验证电气间隙,对于电机控制器和电机有不同的测试方法,具体参见之前的文章解读:《新能源电驱系统标准解读与拓展:绝缘电阻》和《新能源电驱系统标准解读与拓展:耐电压测试》,需要说明的是测试通过不一定就代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一定没问题,环境气候变化对于绝缘性能影响较大,试验室条件不能涵盖所有整车应用场景。一些耐久类的试验如带载温变循环试验(PTCE),高温耐久(HTOE)需要比对试验前后及试验中的一些绝缘性能来判断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设计的是否合理。找车网
5. 拓展
开篇放了一个中国部分地区海拔分布图,而本文讲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这有什么关联呢?相信通过前面4个部分的叙述,读者已经有答案。整车在设计的时候对于目标市场是需要定义的,比如目标市场只是江浙沪,海拔都不到1000米,与目标市场是贵州、四川、西藏等地,对于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设计是有明显差异的。
集成化、一体化、高功率密度是当前电驱动系统发展的方向,如何保证有限的空间有足够大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之前国内某合资厂的某款接近批产的控制器因为电气间隙太小导 新能源电驱动系统标准解读与拓展: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致电机控制器IGBT模块打火烧损,由此可见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对于电驱动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是如此的重要!
最后说明下如果空间紧凑,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无法满足要求,要保证足够的绝缘性能,是可以通过增加挖空、加强筋、涂三防漆或涂胶等方式来解决的。当前这些可能对于成本带来一些压力。
最后做个统计,臭皮匠试验室暂定年底前举办一次线下培训交流会,人数不超过20,地点在上海,培训主题:电动汽车三合一电驱动系统标准解读与试验开发。
具体暂定以下几方面内容:1)结合项目经验,从整车需求角度,对三合一系统试验标准进行梳理,建立试验标准思维导图;2)理解FMEA与试验的关联性;3)讲解项目开发不同阶段下的试验如何分布;4)路谱的采集与转化,以及对三合一系统和部件的影响;5)对系统疲劳耐久、环境适应性、高低压电气负荷适应性中的关键点、难点做解读。
详细交流会信息后续会正式推送给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私信。
最后,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感谢有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网约车最便宜的纯电动汽车
近来有很多意向要跑车赚钱的人,在后台私信问,新手小白要想跑车,哪一款新能源车最合适?
新能源车是网约车行业这几年的新宠,因为其省成本的优势,被广大网约车司机追捧。相比加一次油动两三百的燃油车,新能源车每天的电费,撑死也就一百多,足足两倍的成本差价。
那么,如果真的想跑车,到底哪一款新能源车最合适?
一、比亚迪秦
一、比亚迪秦
比亚迪的电车做的是相当不错,尤其是朝代系列,而秦的设计更为两眼,售价也在普通范围内,在10万到17万左右。
比亚迪的电车做的是相当不错,尤其是朝代系列,而秦的设计更为
两眼
,售价也在普通范围内,在10万到17万左右。
续航根据规格在400-600之间,实际续航大概在380左右,会根据天气、地域、行驶时间等有不同的变化。
至于颜值,那是它的主要亮点,平时跑车,过年过节带家人出去游玩之类,都算是不错的选择。
二、吉利帝豪
二、吉利帝豪
吉利牌新能源车,在网约车市场上真不少见,可以说除了比亚迪之外,也就是它了。
作为一款经典的车型,算得上纯电车销量里的领军人物,最主要的是价格便宜,基本在14万左右就可以拿下。虽然内饰略显过时,但是用来跑车也算是绰绰有余。
至于续航方面,大概在400-500公里左右,跟比亚迪也是不相上下。
三、比亚迪D1
三、比亚迪D1
这一款是比亚迪的定制款网约车,它的设计就是专门面向网约车市场的,车辆轴距不高,仅满足了网约车的标准,但是后座空间给了相当大的容量,充分考虑了乘客的需求。
还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和服务,比如车辆后座配备的出风口、水杯放置处,以及座椅加热功能,处处彰显了网约车定制款车型的服务理念。
如果你想买一辆专门用来跑车的新能源车,D1绝对算得上一款性价比蛮高的选择,因为其还搭载了滴滴专属的智能系统,方便司机及时接单,还有剩余电量的提醒。
尽管这几款车在新能源网约车界都相当受欢迎,但是笔者还是要在这里提醒一句,现在网约车市场不好跑,各地都在饱和预警。如果只是短期过渡,建议租个车跑几个月先试试,能扛得下这个强度,再考虑入手。
一旦贸然买车,动辄十几万的成本,按照现在的流水情况来看,能收回本简直堪比登天,到时候再后悔,可是来不及了,相当于被彻底套牢。
跑车需谨慎,切勿冲动!
首先,祝朋友们端午节安康!
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行榜。
根据CleanTechnica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了2,569,127辆,同比增长28.5%,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3%,其中纯电动车占9%。在头几个月中,哪些品牌和车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哪些品牌和车型面临挑战?新电客将为您带来全面回顾。
全球新能源车品牌销量榜
比亚迪和特斯拉依然稳居品牌榜的前两名,两家公司共同占据了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市场份额。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15.5%增长到了20.4%,令人印象深刻,领先于第二名的特斯拉。宝马排名第三,而大众汽车超越了放缓的五菱并回到了第四位。广汽和长安也实现了崛起,分别从第12位上升到第6位,从第14位上升到第9位。
回到特斯拉,除了Model Y夺得冠军,其它车型的销量都不容乐观。尽管大幅降价,但特斯拉轿车的销量同比仅增长了4%,这证实了Model 3目前处于“成熟过头”的阶段,老旧的面貌难以在新车浪潮下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只有大幅更新才能再次刺激销量。
但至少Model 3的交付量没有下降趋势,而作为旗舰的Model S/X车型则不能这样说。尽管上个季度也受益于大幅降价,但这些更大、更高端的特斯拉,在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断崖式下降了27%。
第三名属于大众汽车集团,市场份额为7.4%。排名第四的吉利-沃尔沃则略有下降,低于6.2%。上汽集团保持了第五的位置,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失去了3%的市场份额,排名下降了两个位置,跌至第五。
纯电动汽车方面,特斯拉从2月份的22%上升到了23.6%,相比于比亚迪的14.7%,仍处于领先地位。看来比亚迪今年之内仍然不太可能接过特斯拉的纯电动汽车头把交椅。
新能源总体方面,大众汽车集团为7.5%,超过了上汽集团(7.4%,较于去年同期下降3.4%),而去年同期上汽集团排名第二,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为10.8%。
吉利-沃尔沃排在第五位,从5.6%上升到了5.7%,其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也正在为超过上汽集团而作积极的准备。
总的来说,2023年开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打了个大胜仗,而除了特斯拉以外,放眼全球也未能有与其掰掰手腕的存在。毕竟过去一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水涨船高,看看这张图,新能源的未来已经板上钉钉。
以上数据来源于CleanTechnica,若对文章内容及其数据有进一步兴趣,欢迎私信,微信和邮箱联系!Email:EVthinker@163.com;微信:EVthinker。
公众号:新电客。
2024-04-30 18:36:29
2024-03-23 10:41:41
2024-03-16 03:29:10
2024-04-11 19:25:05
2024-04-29 17:23:26
2024-04-14 17: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