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2 13:25:35 | 找车网
撰文 / 温 莎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赵昊然
特斯拉 的再一次降价虽迟但到。
7月,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透露,若整体经济环境不稳定,特斯拉还会继续降价。很快,《香港经济日报》预告, Model 3 、 Model Y 多款型号在中国香港将于8月4日,也就是今天再次降价,部分车型的降价幅度高达 11.9%。
2023年,正是特斯拉的降价拉开了血雨腥风的一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卷”成为汽车市场常态,将近50家车企,上百款车型被拉下水。就这样熬过了大半年,传统意义上的“金九银十”已经在向汽车人招手,但有些车企已经等不及了。
8月1日,上汽 大众 官方针对旗下9款SUV车型进行降价, 途昂 系列优惠最高,优惠幅度为6万元。同一时间,零跑C11和 零跑C01 部分车型进行优惠,最高降幅2万元。一家是燃油车时代的巨头,一家是造车新势力的后起之秀,两家企业再次拉响了下半年车市冲锋的号角。
价格战的本质是惨烈的淘汰赛,在这场兵不刃血的较量中,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愈加凸显。7月,零跑销量达1.43万辆,其中C系列交付超1.2万辆,占比约85%。
新时代到来之前,汽车行业加速洗牌。零跑选择在此时乘胜追击,背后是技术的支撑,更是能力的体现,正如 零跑汽车 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曾说:“造车是一场长跑,最终的竞争是核心技术能力、成本的竞争,基于核心软硬件的全域自研,才能具备更强竞争力,打价格战,中国人没输过。”
全域自研,不惧价格战“特斯拉的降价,是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竞争后所采取的方法,但它在中国并不具有定价权 蔚来 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特斯拉在美国市场具有定价权,因为其拥有60%~70%的市场份额,但在中国,特斯拉只有7%的份额。
后来的事实证明,在全球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特斯拉的价格波动总能引发行业震动。在坚持了一段时间的不降价策略后,6月蔚来官宣全系降价3万,7月订单就历史性突破两万辆。
降价对销量的助力立竿见影,可怕的是,特斯拉仍然有降价能力。7月,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透露,特斯拉的单车平均利润是 比亚迪 的8.5倍,可以达到10426美元,约合75524元人民币,而去年比亚迪的单车利润为 8854 元人民币,两者之间利润相差巨大。
2023年,特斯拉的交付目标为180万辆,这将进一步带动成本的下降。换句话说,特斯拉一降再降且还能再降,中国品牌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而零跑汽车通过全域自研筑建起了自身的品牌护城河。
目前,零跑已实现整车成本70%的自研自造能力;除电芯、内外饰外购,底盘、汽车电子电器为自研及外包生产外,其它所有零部件均为自研自产。
“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强调全域自研,核心零部件全部自制,像C11、C01,哪怕10万块钱的成本,其中有7万块钱零部件是我们自制的,如果外购有10%毛利空间差价的话,我们就比别人有7000块钱的竞争力,是显而易见的,随着规模越大,所产生的价差会更大,平摊更多的研发成本。”
纵观全球新能源车企,具备全域自研能力的有且仅有比亚迪、特斯拉和零跑,三者均在汽车的不同核心软硬件上做到了。 基于全域自研,零跑不仅在价格战中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对自身产品拥有充足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且实现了研发成本可控,平台化复用率更高,整车的性能更强。
当初颇具先见之明的决定不仅让今天的零跑更加从容,成为少数不惧价格战的品牌,也为中国品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
一降再降,15万元价值新标杆来了从去年9月开始,零跑汽车已经充分遇见到了2023年车市的“卷”,并着手以最大的能力降本,“跟供应商一起降低零部件的成本,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把成本降下来,我们过去一年就做了这一件事。”朱江明说。
降本只是第一步,如何将研发能力以及汇聚出来的价值和核心能力返还给用户,让消费者真正受益,才是根本。今年3月的2023零跑全新新品发布会上,零跑汽车发布了全新的15-20万的选车价值标准,瞄准大众化市场发出坚定信号,要“做用户的代工厂”。
以此为目标,零跑C系列提出了“颜值标准、续航标准、空间标准、舒适标准、智能标准、操控标准”六大价值标准。全新价值标准之下,2023款零跑C01正式上市,起售价低至14.98万元,进一步降低了准入门槛。
价格大幅下探的同时,2023款零跑C01实现了配置上的升级。三联屏,皮质座椅,辅助驾驶功能,后驱电机……从硬件到软件,零跑C01的入门版将配置拉满,让消费者在15万元的价格区间,有了更新更好的选择,而轿车和SUV同价,也充分尊重消费者个人喜好。
这一次,零跑再次官降,目标瞄准了17万级别的市场。从8月1日调价的车型看,零跑C系列智享版/四驱性能版均属于高配版本,进一步缩小了高配车型与中低配之间的差距, 让用户以70%-80%的行业价格获得100%功能、配置和体验。
以零跑C01 606智享版为例,调整后的售价为17.38万元,配置上丝毫没打折扣,超大空间,606公里续航,7.5秒百公里加速,单机后驱,前交叉臂后五连杆悬架一应俱全;智能化上更是搭载 高通 8155芯片,实现了FACE ID,自动变道辅助,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自动泊车的全系标配。
随着零跑C系列的热卖,零跑的销量结构已经实现跨越式发展,卷完15万级别市场之后,开始卷向17万级市场,品牌进一步提升。
计划中,零跑在20万左右的B级车市场巩固后,将在下半年B系列亮相以后,开启中级C级和后续的D级市场。
智能化如何降本?7月26日,一则有关“大众汽车与 小鹏 汽车宣布达成技术框架协议”的消息,引发了汽车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震动。当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确定的发展方向,中国汽车终于迎来了技术输出的历史性时刻。
无独有偶,零跑汽车透露,已具备将单个核心零部件以及整车架构对外出输出的能力,目前确定达成技术合作的海外汽车品牌有两家,分别达成整车技术授权和下车体技术架构授权。
凭借行业红利和先发优势就能取得销量的过去一去不复返了,在已经饱和的汽车赛场上,价格战只是竞争白热化的表现, 降价是一种手段,降本才是一种能力。
汽车行业的百年变革期,中国市场已成混战之势,中外品牌,新老势力之间的边界被打破。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理论上拥有了规模降本的可能性,而通过全域自研,自建产业链,零跑汽车也带来了技术降本的想象空间。
一个行业共识是,造车是一场马拉松。在电动化的上半场中,零跑汽车站稳了脚跟,在智能化主导的下半场中,零跑汽车也秀出了自己的实力,开启了下一阶段的降本增效。
进入2023年以来,各大品牌先后发布电子电器架构,以助力企业实现领先高效且低成本的持续进化,降低整车综合研发成本,缩短智能体验迭代周期。7月31日,零跑发布全域自研的“四叶草”架构,打造更极致的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
全新架构以1颗SOC芯片+1颗MCU芯片打造中央超算,实现四域(座舱域、智驾域、动力域和车身域)合一,通过高算力、快通讯、低时延,达成智能电动车的核心部件高效协同。
在零跑汽车看来,电子电气架构决定了电动汽车的智能化上限,全新架构的发布将进一步给与零跑定价和降本的底气。
“不管对于零跑汽车还是其他车企,2023年都是背水一战,必须要冲的一年。”朱江明曾经说过。行至年中,零跑汽车已经按下了加速键,但在汽车这场马拉松中,淘汰赛才刚刚开启,未来汽车市场的价格战还将继续,零跑汽车和中国汽车将走向何处,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商业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今年,消费者们应该都见到了各大车企打价格战的决心,新能源领域的 比亚迪 都开始降价还加量,传统豪车市场比如BBA旗下的主销车型优惠幅度也很惊人,不过在高端市场,一些车仍然还在加价销售,为何它们如此受欢迎呢?
丰田 全新埃尔法/威尔法
厂商指导价:89.90-90.90万元
6月21日, 丰田 全新一代 埃尔法 / 威尔法 正式上市,由于这两年国内中高端新能源MPV市场涌现出众多新车,很多消费者都认为这俩不仅不会加价,可能还会降价,毕竟丰田如今的品牌影响力也大不如以往。但没想到新车起售价涨到了89.90万,并且首批车型还得加价20-25万,如此一来它们的实际价格达到了百万级,“加价神车”名不虚传。
这倒不是因为全新埃尔法/威尔法产品力有多强,它们更大的价值在于社会属性,毕竟对于购买它们的消费者来说,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身份的象征,较少的配额让它们产生了稀缺性,而稀缺性正是提高身份和地位的重要属性,只能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然,全新埃尔法/威尔法有着足够的豪华感、空间和舒适性,和老款相比,在设计、智能化以及动力上均有提升,作为MPV绝对是合格的。
更重要的是,全新埃尔法/威尔法一旦卖便宜了,无疑会挤压到 赛那 以及 格瑞维亚 的生存空间,作为在国内耕耘多年的车企,丰田自然是懂得市场尺度的,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能在各大高档场所见到这两款车了。
奔驰 G级
厂商指导价:142.48-189.90万元
作为 奔驰 人气最高的车型之一, 奔驰G级 凭借着出色的越野能力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备受土豪们的喜爱,就连此前推出搭载2.0T发动机的G 350都供不应求,虽然它此前因为排放问题而停产退市,但今年换装了符合国6B排放认证的2.0T四缸发动机后又杀了回来,当然,加价依然是主旋律。
不过新款G 350刚上市,其加价幅度并不明朗,而G 500目前的加价幅度在25-35万左右,办完下来也得两百几十万,但和G 350相比,它拥有4.0T V8发动机,光是这一条就足够了,而且中规的G 500即便加价后的价格相比平行进口版也是更有优势的。至于AMG G 63,目前加价基本都在40万以上,落地三百多万,不得不说在顶级豪车这方面,奔驰要比 宝马 和 奥迪 更有自信。
至于G级值不值得加价买呢,还是和前文一样,对于目标群体来说,它可以称作是当今“有钱人的入场券”,其灵魂则是奔驰的豪华品质与强大的技术实力,即便它未来电动化了,这个属性也不会改变,你认为呢?
路虎 揽胜
厂商指导价:142.80-332.80万元
在几十万的豪华车市场, 路虎 可谓是打折狂魔,优惠十多万的情况很常见,但即便如此销量依然距离BBA很遥远,而在高端市场,路虎的 卫士 和 揽胜 可谓是两棵摇钱树,不过卫士从最初的加价抢购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优惠,全新揽胜则依旧需要加价,并且幅度还不少。
要注意的是,揽胜的基础版目前倒是有小幅优惠,不过因为销售区域限制,可能要做转籍操作,但是4.4T版本尤其是顶配的SV尊荣创世加长版,依然需要加价50-60万元,只能说有钱人还是多啊!入门车疯狂打折,高端车却加价出售,这种割裂感也可能就只能在路虎上见到了,当然,揽胜对于路虎来说也不是一个走量的产品,它更多是代表路虎的态度和追求,树立了品牌标杆。
而且这一代揽胜在各方面都有着大幅提升,它基于全新的MLA-FLEX架构打造,内饰和用料和科技配置均有更新,长轴距车型上还首次提供7座版,并且搭载了来自宝马的4.4T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拥有出色的全地形能力,这也是它的号召力为何如此之强的原因。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懂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01
特斯拉车型降价
8月14日, 特斯拉中国发布最新购车福利,开启了新一轮降价优惠, 涉及 Model 3 和 Model Y 车型。
Model Y车型:
Model Y长续航版降价1.4万,售价为29.99万元(降至30万以下)。
Model Y高性能版本降价1.4万,售价为34.99万元。
Model Y后轮驱动版价格维持不变,售价为26.39万元。
Model 3车型推出限时保险补贴,8月14日—9月30日期间,购买Model 3后轮驱动版现车,完成交付并通过合作保险机构购买相应车险, 可享补贴8,000元。
在7月份 特斯拉 2023 Q2财报会上, 马斯克曾表示:“如果宏观经济继续下行,特斯拉将不得不继续降价。”
8月4日,香港地区的特斯拉车型也进行了一轮降价,主要涉及Model 3和Model Y车型,降价幅度约为6%—12%。
除了宏观经济状况以外,特斯拉内部车型产品更新迭代,也可能是降价促销的原因之一。据知情人士透露,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将于近期,全面转向代号为“Highland”D的新款Model 3生产。
02
NIO Day 2023落地西安
8月13日晚,NIO Day 2023城市申办投票通道正式关闭。最终, 西安以领先第二名广州884万票的优势,成为本届NIO Day的主办城市。
本届NIO Day共有大连、广州、哈尔滨、海口、杭州、金华、昆明、天津、西安、郑州,共10座城市申办。
经过筹委会的综合评分,最终提名广州、哈尔滨、西安三座候选城市。
在8月11日21:00—8月13日21:00,48小时的投票时间内,全社区的用户 共计投出了1.90亿票, 三个候选城市的票数分别是:
1、西安 87,793,311票,得票率 46%;
2、广州 78,952,987票,得票率 42%
3、哈尔滨 23,281,233票,得票率 12%
2022年NIO Day,合肥以42%的得票率获得了最终的举办权。
在NIO Day 2022上, 蔚来 发布了全新一代ES8车型,以及品牌第二款 Coupe SUV —EC7。同时,还发布了蔚来500kW快充桩和第三代换电站。
03
宝骏云朵订单突破5,000
8月10日晚,预热了将近2个月的 宝骏 全新A级轿车——云朵,正式上市。
共推出共推出2种续航里程、5款配置,分别为:
CLTC续航360km的360 Plus、360 Pro, 售价为9.58万、10.38万。
CLTC续航460km的460Pro、460Max, 售价为11.58万、12.38万。
而460灵犀版尚未公布售价,但目前已经开启盲订,将于10月上市并交付。
动力方面,云朵全系均采用前驱单电机布局,电机功率100kW,提供经济+、经济、标准、运动4种行驶模式,最高行驶速度为150km/h。 找车网
360km续航版本,搭载能量为37.9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配备直流快充和3.3kW交流慢充。460km续航版本,搭载能量为50.6kWh磷酸铁锂电池组,配备直流快充和6.6kW交流慢充。
全系标配LED自动大灯、自动雨刷、自动空调、17寸轮毂、电调+加热后视镜、液晶仪表、10.1英寸中控屏(搭载 Ling OS 2.0系统)、倒车影像、电子手刹、Auto Hold、ESC车身稳定系统、前排双气囊。
除了最低配以外,其它车型还配备了LED日行灯、云朵沙发座椅、主驾6向+副驾4向电动调节、前排侧气囊、15.6英寸中控屏、全景影像。
在上市当晚,宝骏云朵车型订单就突破 5,000辆。
而在发布会后,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 周钘表示,云朵第一个月产能为6500辆,后续几个月会扩展到1万辆。 而灵犀智驾版将在10月正式与大家见面,预计价格不会超过14万元。
04
方程豹豹5发布外观图
8月14日, 方程豹 汽车发布了旗下首款车型—— 豹5 的官方外观图。
豹5采用了方程豹汽车全新的“豹力美学”设计语言,整体造型方正,车身条线相当扎实硬朗。
车头前脸配备了电流矩阵大灯,大灯组与前格栅的横向装饰条相连。保险杠采用了大面积黑色防刮材质,保险杠下方还有护板设计。
车身侧面,采用D柱黑色肩嵌入式设计,配备常规式门把手,车顶设有原装行李架。
车尾配备“电极环扣”尾灯和全包覆备胎罩,尾门采用侧开设计。
在行驶性能方面,豹5是首款 比亚迪 全新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的车型,最大功率500kW,搭载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具备16种越野模式。
方程豹豹5将于8月16日晚正式发布, 售价预计在40万元左右,将在年内上市并交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车实验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汽车降价最新消息2023 特斯拉降价1.4万,新一轮降价潮要来了?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汽车降价后为什么会涨价?汽车降价结束后是否会迎来报复性涨价,这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和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如果汽车销售市场供应量较大,而消费者购买欲望不高,市场需求相对较低,那么该时期很可能会出现汽车价格上涨的情况。因为厂商需要通过提高售价以维持其盈利水平。但是,如果市场供求关系相对平衡且经济环境稳定,那么很可能不会出现报复性涨价。另外还有因素也可能导致价格上涨,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
为何宝马奥迪低配车越来越便宜?你所问的问题是,宝马和奔驰的低配车都越来越便宜了。这个是肯定的,所以这工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快,汽车的制造成本也越来越低。1.其他品牌的合资车价格也都在下降。不仅是它们便宜了,连大众丰田等车也是价格逐渐下探的。雪佛兰迈锐宝之前都卖20多万的,现在13万就能拿下,还有别克的君威之前也是20多万的车,现在低配车,十三四万也是可以拿下的。他们都是合资的
合资依旧强势,第一还是比亚迪!5月份国内轿车销量分析!国内汽车市场公布了5月份的销量,我们简单看看轿车方面有哪些大的变化。首先最大的变化就是轩逸成功的拿回了第一的宝座,销量为35396辆。不过我们在这里并不是夸轩逸,它是由经典款现款和电驱款凑在一起构成的销量,没有多少含金量,不信我们来看第二名。排在第二的是秦PlusDMI为32071辆,别看他排在第二,但是他的同胞兄弟秦Plus
为何合资车越来越便宜,而国产车却卖出“天价”?如果把时钟拨回几年前,国产车和合资车简直就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板块,国产车基本上都是5~10万元这个区间,而合资车则是10~25万元,更高的价位属于豪华品牌。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十几年,而就在近些年,很多人发现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地位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过去大众是当之无愧的国内第一合资品牌,身后的本田、丰田以及现代等日韩车型紧随其后,不过随着
特斯拉中国市场5月订单被曝“再腰斩”,特斯拉的销量为何连连下降?特斯拉公司选择将自己5月份的订单量公布出来,很明显就已经认可了。现在这个结果主要就是因为订单的腰斩,跟特斯拉公司的公关处理是有一定原因的,而特斯拉公司现在基本上已经不想要再因为公关问题跟我们消费者闹矛盾,所以才会不断的做出妥协。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特斯拉的销量为何连续下降。第一,特斯拉的销量到底下降了多少?如
深圳理想汽车突然降价遭车主集体投诉,车主为什么这么做?车主认为理想汽车存在消费欺诈问题,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车主才会选择投诉。深圳理想汽车突然降价遭车主集体投诉!在电动汽车行业占据不少市场份额的理想汽车,在近段时间内却频遭消费者投诉。有购入理想one的消费者表示,在订车时,销售人员并未提及该车辆的升级换代产品以及降价销售等相关事宜。但在不少消费者刚刚提车后,就得知该车辆将升级换
威马汽车ex5几座5座,威马汽车ex5是5座的补充:威马汽车(WMMotor)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公司名字取自德语世界冠军(Weltmeister),是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自创立以来,威马汽车制定了明确的集团发展“三步走”战略:做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成为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成长为智慧出行新生态的服务商。(前身为联合创始人杜立刚的三电系统研发企
9万买电池6万造台车?别急着夸小米汽车,因为太不现实800km卖14.99万,最近小米汽车的定价被网传出来了。这份定价的公布,并不是经过小米的官方口径公布的,而是小米自家的智能设备小爱同学公布的。根据曝光信息,标准版14.99万元起,WLTC续航800km;pro版17.99万元起,WLTC续航700km。大概在2021年的时候,也有过这么一份报价,但最贵的产品是29.99万元起
2023-09-21 20:05:41
2023-08-04 07:28:14
2023-09-01 06:29:42
2023-07-17 23:00:37
2023-09-08 11:11:51
2023-09-12 16: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