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9 22:49:00 | 找车网
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包括市场重心改变、产业新革命、集群体系建设完善、智能汽车热潮、电动化趋势加快这五个方面。
1、汽车市场的重心将有所改变。
近年来,虽然世界经济发展步伐有所放缓,但全球汽车产销量依旧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且未来这一趋势有望得以延续。
2、技术创新将带来汽车产业新革命。
经过不断丰富和补充,全球主要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推广使用、配套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体系。
3、汽车产业集群体系建设将日趋完善。
国内汽车产业布局将基本完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汽车产业规划布局已基本确定。
4、智能汽车将持续处于一个热潮。
以不同时代的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感兴趣的差别为例,90后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的人超过了30%,00后则更加关注。
5、电动化的趋势比原来预想要快很多。
2014年称之为“电动化元年”,之后几年电动化汽车快速发展。这一轮的变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目前,是在一个高位。
汽车的分类
1、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乘用车分为以下11种车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途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
2、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但乘用车不包括在内。主要有: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 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找车网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接近800万辆
2020年10月,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其中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前瞻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进行预测,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02万辆,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到783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汇总Model 2信息分析之后,结论是这辆车不太可能热销的相关内容。
一台只有假想图的轿车能让汽车爱好者津津乐道一两年,貌似也就是 特斯拉 有这个能力;从渲染图发布到实车谍照曝光,Model 2一直备受关注,该车被视为特斯拉冲量的筹码,能否完成对赌协议,以高销量达到目标以避免承受损失,这就要看Model 2能否拉起来销量了。
最新网传信息:
1.Model 2将于2025年分别在 上海 超级工厂和美国墨西哥工厂投产。
这个说法基本否定了Model 2的推出是因为对赌协议,因为对赌协议必须在2023年完成;特斯拉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这台车的推出有特斯拉其他的考量。有可能是特斯拉对汽车电动化的宏观分析后,基于对特斯拉品牌发展和定位预测,不得不对产品线进行的重塑。
2.Model 2将搭载 比亚迪 刀片电池。
目前特斯拉和比亚迪两方面都没有对网传信息进行正面回应,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在国内市场生产销售的Model 2大概率不会用刀片电池;目前使用比亚迪电池的特斯拉汽车也只是在欧洲产销,这并不难理解,因为比亚迪也有一系列的电动汽车,与其选择和使用比亚迪电池的特斯拉汽车,不如直接选择比亚迪。
Model 2到底是“MINI Model Y”还是“Model 3 Hatchback”?
之前的假想图基本都把Model 2描绘成紧凑级的 Model Y ,车子看起来挺饱满,跨界感十足,当然好不好看的就见仁见智了;但如果Model 2就是小一号的Model Y的话,那这台车的竞争力不会太弱,毕竟SUV是两大主力家用车型之一;跨界SUV虽然是小众车型,可是特斯拉这种新势力品牌主打的就是另类和新潮,这种设计语言还是比较对年轻人胃口的。
可是从谍照来看,Model 2并不是紧凑级的Model Y,而是 Model 3 Hatchback。
说白了就是两厢版的Model 3。
这点从谍照的车头和尾灯都能看出个大概,客观来说真的不太抢眼,而且这不仅是国内汽车爱好者的观点,很多美国汽车爱好者也普遍认为这台车的设计比较一般。看到谍照的第一眼就联想到了吉利 帝豪 和两厢帝豪,设计水平貌似也就是那么回事。
且不论Model 2的设计水平如何,亦或者是不是两厢Model 3,就算搭载了刀片电池。
这台车的竞争力如何?
关于价格的网传说法有很多,有些观点认为起售价是15万,有些观点认为起售价是18万。从谍照来看,作为Model 3 Hatchback确实不会很贵,但Model 3毕竟还要22万起售;所以这台车的后驱版起售价有可能在18万左右,四驱版本应当会超过20万。
两厢轿车是冷门车型,Model 2已经有一个冷门但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
运动型的两厢轿车没有热销车,比如 高尔夫 、 福克斯 和两厢版的 标致408 ,后两台车都停产了,现在的高尔夫销量也是不太理想;销量很高的两厢轿车只剩下比亚迪 海豚 ,但这台车的热销的基础不是性能与操控,而是足够大的空间、偏可爱的设计风格和相对低的售价。
反之,预算高一些就不如选择大空间的三厢轿车或SUV。
而且现在15万左右就有后驱且动力不错的中型和中大型轿车,以及中型后驱SUV,并且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增程车。
所以一台定位于20万左右的两厢轿车即便有不错的性能,想要实现热销的可能性也会很小。
这不是唱衰Model 2,看一看 MG MULAN 吧。
Model 2并不新鲜,作为驾驶爱好者根本不会对这台车有什么期待、更不会等待;因为 名爵 旗下的MG MULAN就是一台紧凑型的两厢电动轿车,提供的选项自然是后驱和四驱!其后驱版本有125kW/250N·m,参数虽然不高但实际加速性能还是不错的,配合前麦弗逊、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也有不错的操控体验。
四驱版本采用双电机驱动平台,能实现的是3.8秒破百,Model 2的极限也就是这个水平了。
MULAN的后驱版指导价12.98-16.38万,续航425-520公里;四驱版本指导价18.68万,续航460公里,这个标准与网传的Model 2续航相当,但价格大概率会低不少,而且现在还有限时的降价,虽然是限时但只要价格降了也就涨不回去了,也就是说MULAN的实际价格只是10-16万级而已。
现在还缺一台Model 2吗?
要知道MULAN的销量也只是勉强突破一千辆,MG品牌是跑车的鼻祖哦,也许廉价版特斯拉创造不了奇迹。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找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新能源产销规模翻倍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40.70%,仅比欧洲少3.1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17.92万辆,排全球第三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我国也在这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2023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据调研机构恒州诚思(YH)研究统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约3788亿元,2018-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1370亿元,未来六年CAGR为16.8%。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厂商有TOYOTA、Tesla、
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紧缺问题的加剧,汽车行业不断地探索新的能源替代方案。在这种背景下,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节能的交通工具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国内电动汽车制造的领先品牌,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经开发出一系列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车型。其中,EU5是北汽新能源的旗舰产品之一。该车采用了比亚迪提供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
2024-04-08 03:31:57
2024-03-23 10:41:41
2024-03-15 23:38:57
2024-04-11 18:54:29
2024-04-07 22:13:50
2024-03-17 07: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