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8 15:23:05 | 找车网
先说比亚迪:
比亚迪放在这里是不合适的,首先比亚迪不是造车新势力,它已经能算老牌车企了,而且是能够掀翻传统燃油车的生力军。旗下不仅仅有纯电汽车,更有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动。产品线较为齐全,而且连续多年新能源销量领先。
把比亚迪和这些造车新势力放在一起,可能是题主对比亚迪并不了解。这是一家传统车企,它造出了中国第一台1.5T发动机,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离合变速箱,掌握着ECU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唯一一家可以制造车规级电控芯片IGBT的企业。比亚迪的研发投入是国内最高的,掌握专利算是最多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独步天下,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车企。比亚迪的插电混动,DM3.0,甚至是明年将要上市的DMi4.0,领先其他车企至少两代以上!
哪怕没有新能源,比亚迪凭借燃油车依旧能够在国内占据一席之地。1.5L的骁云发动机日效率高达43%,是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发动机,和马自达的创驰蓝天能打个平手。用在燃油车上1.5T的发动机日效率38%,依旧是国内一线水平。
现在汽车按照动力系统来分,可以分为三种:燃油车、插混车和纯电车。像是48V轻混,日系双擎弱混,电的参与程度不高,所以归为燃油车范畴。毕竟国家也是把双擎归为节油车而已,不算新能源。而新能源领域,主要就是插混和纯电,其中有增程式,虽然算是增程式电动车,但是也有内燃机,可以归为插混。日后可能会有氢动力新能源,但是我并不看好前景。我赞同王传福的观点:老百姓不会为环保买单,只会为省钱买单。氢动力除非能做到纯电一样的用车成本,还需要像加油站那样方便,还要解决安全性问题,这才有可能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现在虽然新能源发展迅速,但目前仍旧是燃油车的天下。纯电汽车因为续航和充电慢的问题,短时间肯定无法得到有效普及,哪怕现在续航已经达到了700多公里,可是因为充电慢,续航焦虑依旧无法解决。除非电池技术得到质的突破。
目前来看,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是可以完全取代燃油车的,这一点和纯电不同。大部分家庭用车都是以市区短途为主,插混车纯电80Km左右的续航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应用了。如果续航里程超出,用燃油当成混动车开,一样没问题。增程式其实也是如此,只是和插电式混动比,内燃机无法参与驱动车辆,多了一次能量转换,不管是动力和油耗,都略逊一筹。所以竞争力也很有限。
在纯电车全面取代燃油车之前,插混车是最好的过渡,这个过渡会持续多久不知道,但是在过渡期间,插混车是最好的选择。而在插混领域里,没有人是比亚迪的对手。如果说笑到最后的话,别和这几个新势力比,和丰田大众比较,比亚迪都不虚。
再说恒大恒驰
说新势力,可是这也太新了。我们点评年轻人朝气蓬勃,谁日后更有发展,一个小BABY混了进来——说婴儿都不对,车没有正式上市,只能算个胎儿。我不敢说恒大造的车未来没有发展前景,可是三岁看老,这还没出生呢。
就这几天的事,恒驰1亮相了,在他们自己的产业园里转了两圈,发了几张官图。结果网友一看,轮胎装反了……这里小科普一下啊,恒驰1采用的是马牌265/40
R22的SUV轮胎,轮胎是有花纹的,不同花纹和地面的摩擦力肯定不同,而且还涉及到一个排水性的问题。所以轮胎给你标注了正反面,内侧叫Inside,外侧是Outside,这是一个修理厂的学徒工都不允许犯的错误。然而恒大,投了450亿要造车,却犯了这么个低级的错误!从上至下,官方图曝出来了谁都没发现!
不知道这算不算出师不利,但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车企不怕犯错误,可是不能犯这么业余,这么低级的错误!就冲这一点,我不看好它。
我还拿比亚迪说事,比亚迪为什么要请奥迪的设计师来设计外形?为什么要挖来奔驰的底盘专家来调校底盘?哪怕是品控,都斥重金挖来一个专业的品控团队。这些积累不是光投资砸钱就能做到的。而且450亿放在车企里投入算多吗?
威马、小鹏、蔚来,甚至包括埃安、特斯拉。
把他们放在一起,因为他们都只做纯电汽车。我们不能说错,既然要弯道超车,你再在发动机领域和人家较劲显然是不明智的,你不可能再去研发一个自主产权的发动机,买别人的发动机攒车有限的很low,所以上来就纯电汽车,这样的决策不能说错。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纯电汽车的门槛真是太低了。
我本人是比亚迪一代唐车主,作为消费者来说接触新能源算是比较早的了,也有很多人问我关于新能源车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只要预算够,买插混没错,因为现在插混哪怕不充电也比同价位的燃油车强,在各方面都可以完美取代燃油车——我不是比亚迪的托,但插混领域还真没有谁干得过比亚迪。但是……纯电车,只要超过20万,全都不推荐。包括比亚迪唐、汉。
为什么?因为目前的纯电技术尚不成熟,你花20万,只能买到一个不成熟的产品。比如说汉EV,比如说特斯拉,20多万,续航600Km,或许两年后电池技术突破了,续航1000Km的纯电车只要十万。而且毕竟存在续航焦虑问题。平时充电桩倒是好找,可是扎堆了怎么办?前面五辆车等着排队,你续航还有30公里了,你等不等?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低价纯电车可以,只为了市区代步,长途我干脆不开。或者家里有两台以上的车。 找车网
我的观点可能有些偏颇——20万以上的纯电车都是割韭菜。
所以,威马、蔚来、小鹏,甚至是特斯拉,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关键看电池技术谁先能做出突破,谁先能解决续航焦虑问题,第一个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通吃,其余不说一无所有,也只能拾人牙慧,苟延残喘!
当然,这里面特斯拉财大气粗,已经从玩资本到玩技术达成了完美的蜕变,人家在自动驾驶领域,电控领域的技术都是这些造车新势力望尘莫及的。但是,现在的纯电车依然是不成熟的,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性。
这几家造车新势力,我都没向粉丝推荐过。如果想要买纯电车的话,我甚至推荐长城的欧拉好猫(女性适合),或者奇瑞的大蚂蚁,终身保。毕竟是长城,毕竟是奇瑞,说终身保我相信能保终身。而这些新势力,现在就只有一两款车型,而且销量也不稳定,基本上年年赔钱,要不是金主爸爸在后面撑着,或许已经轰然倒塌了。
不过话说回来,小鹏在自动驾驶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和广汽埃安都能算是国产中的领先水平。蔚来这几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换电模式我个人并不看好,不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有独到之处的。我不太喜欢蔚来的那种运营,与其说卖车,倒不如是卖服务。或许是我观念跟不上了,但我还是觉得产品力依旧是第一位的,靠服务来弥补的产品力依旧难以长久。
至于威马汽车,呵呵,我不太了解。
理想One所代表的增程式
增程式有内燃机,不过因为内燃机不参与车辆驱动,所以只能叫增程式电动车,而不是混动。这样的优势是节省了变速箱等一系列发动机所需要的传动部件,可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多了一次能量转化,动力不足——和内燃机可以参与驱动车辆的插混相比。
我们拿唐DM和理想One来比,不谈车身大小和空间,只说动力模块。唐DM让发动机和电动机一起工作,可以爆发百公里4.3S的加速。理想One和燃油车比当然也不慢了,不过6.5S,其实都是电动机在工作。唐在高速运行时,发动机是主力,可以驱动车辆的同时给电池充电,尤其是在高速上,内燃机的优势明显。而理想和所有电动车一样,电动车只能通过提高电机转速来加速,高速时电量消耗明显,这时候还需要内燃机工作发电,这才导致理想的油耗偏高。你说理想那么大车身,百公里9—10个油已经不错了,这要分怎么比,如果不是增程式这种动力模式的话,油耗完全可以更低。
另外,能够买自东安动力的三缸1.2T的内燃机也的确过于孱弱了一些。这也侧面体现了新势力的底蕴不足。
我否定的并不是理想One,也不是理想,而是增程式,比亚迪的DM3.0系统就已经把增程式作为一种工作模式了,DMi车型能在亏电状态下达到3.8L油耗也是因为增程式的关系。所以我的观点不变,增程式没有前途,在纯电车全面普及,替代燃油车之前,插混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说一下个人预测吧。比亚迪拿出来,人家一定是会笑到最后的,这场新能源的革命可以说是比亚迪凭借542一手掀起来的。(当然也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它和这些新势力造车没有可比性。
恒驰现在还没出生,所以没办法下结论,可是会不会胎死腹中呢?会不会呢?总之轮胎的事情不是个好兆头。如果我是恒大的高层,一定会说是受到了竞争对手的恶意针对,买通了工作人员云云。真的是太丢脸了,无解。
四个造车新势力里,我猜——强调是我猜哈,可能是威马,刚刚曝出自燃门,本来就没有什么底蕴,还自燃了,所以我真的不看好。威马可能是第一个出局的。
第二个是小鹏,虽然我说小鹏在自动驾驶领域有一定的建树,软件方面不错,但是硬件层面……我感觉小鹏就不像是造车的,更像是玩资本的。
第三个是理想,毕竟目前只有一款车,而且是比较过时的增程式。理想One的驾乘感受还算不错,但是问题也不断。前景我一样不看好。
说句实在话,比亚迪汽车从我使用的近5年的秦来看,质量还是可以的。
2015年买的比亚迪小秦,配置表续航里程是70公里,在2017年的时候衰减异常免费换过一次动力电池,换完电池到现在我的小秦续航里程还能达到70多公里,表现还是非常优秀的。性能方面(尤其是动力和车内静音)也确实比燃油车要好很多,真心让人喜欢的一款车,虽然在款式上比较落后,远比不上比亚迪现在的车型秦pro、宋pro、唐、汉等车型的颜值,但我觉得早买早享受吧,至少我买小秦的时候,补贴比现在要多好几万,我觉得自己真的算是在最恰当的时间买到了这款车。至于品质,我觉得在国产车里面,这款车算得上是比较优秀的了。
至少在我所用的小秦来说,表现就相当不错,基本上除了日常保养外没有也过什么问题。如果非要吐槽的话,前几年总会因为一些原因出现扎胎或剐蹭引起的轮胎鼓包等情况换过3个轮胎外(听说比亚迪的秦很多车主都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但比亚迪的轮胎用的是米其林,算得上是非常有保障的品牌,为何还会这样,我也很纳闷)。
很多人没有开过比亚迪的车,只是看到网上看到或听到别人说比亚迪不好,人云亦云者有;还有的确实碰到了一台不合意的产品,毕竟车无完车嘛,说比亚迪不好的也有;还有的就是单纯的不喜欢这个品牌,说比亚迪不好的也有;甚至还不缺乏同行之间恶意竞争故意抹黑的。我觉得一个品牌到底如何,需要自己去试驾去看实物,而不是在网上找答案。可以说比亚迪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比亚迪汉插电式混动车怎么样的相关内容。
好。比亚迪汉插电式混动车好,比亚迪汉插电式混动车外观设计非常大气、时尚,采用了比亚迪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前脸采用了大尺寸进气格栅,两侧的LED大灯组与进气格栅相连,视觉效果非常出色。车身尺寸4975x1910x1495,车身侧面采用了流畅的线条设计,车顶向后收窄,视觉效果非常动感。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比亚迪质量口碑褒贬不一,比亚迪到底怎么样?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比亚迪元混动口碑怎么样?对于“比亚迪元混动口碑如何?”的问题,我将通过详细的分析给出直观的答案。首先,比亚迪元混动的外观设计堪称亮点。其采用了家族标志性的DragonFace龙脸设计语言,巨大的前格栅造型赋予了车辆无比的气场,让整车前脸显得异常大气。同时,灯组设计独特,配合一条横贯前脸的镀铬装饰条,在彰显大气之余,又增添了运动气息。这种设计风格使比亚迪所有车型都
比亚迪混动车哪款好?比亚迪混动汽车比较好的有:秦PLUS、驱逐舰05、比亚迪汉、比亚迪唐、护卫舰07。1、秦PLUS秦PLUS其实就是秦系列中的“DM-i”车型,价格便宜、油耗低是秦PLUS的最大竞争优势,因此这款车也受到了网约车用户的广泛青睐;秦Pro则属于秦系列中的“DM-p”车型,虽然售价比秦PLUS略贵,但车辆的动力性能更出色,比较符合年轻人的购车需求。
适合小姐姐们的五款“萌兽”,质量稳、实力强,最低3万可买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驾驶已经变得越来越简单了,自动变速箱也不再是曾经那般遥不可及。正因如此,现在的女性司机也越来越多,那车市中都有哪些车,是比较符合小姐姐们的气质呢?今天,笔者就找了几款"萌兽",其中既有新能源,又不乏传统燃油车,它们分别是:第一款,本田飞度指导价:8.18-10.88万全新一代飞度的
比亚迪唐二代混动口碑怎么样?大家所关注的“比亚迪唐二代混动口碑怎么样?”下面我来为大家进行讲解:比亚迪唐二代混动口碑不是很好,具体就是:1、这款车尺寸在4.87米,款1.94米,实在比较大,长度和宽度超过众多竞争对手,1.72米并不高,所以显得比其他车小,虽然有自动泊车功能,但小区停车比较难;2、这款车在长途行驶比较省油,但市区拥堵路段由于还处在磨合期,基本油耗在10个左右,市区
比亚迪混动唐质量怎么样?比亚迪混动唐的品质确实表现出色。其外观设计,特别是采用DragonFace标识的前脸,极具辨识度,让人一眼难忘。这种独特的设计在中国国产车中独树一帜,尽管比亚迪引入了国际设计师,但车型的风格依然深深烙印着中国元素,让人对它的外观设计赞不绝口。更令人瞩目的是内饰部分。唐车型配备了两块大尺寸屏幕,一块是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另一块是令人惊叹的1
比亚迪秦油电混动的真实口碑比亚迪秦油电混动的真实口碑整体上是积极的。这款车型采用了先进的油电混动技术,结合了电动机和燃油发动机的优点,从而实现了更高的燃油经济性和更低的排放。在实际使用中,许多车主表示,比亚迪秦油电混动在市区行驶时能够充分利用电动机的扭矩,提供流畅且响应迅速的驾驶体验。同时,在长途行驶或高速公路上,燃油发动机能够无缝介入,为车辆提供持续的动力输出。除了动力性能外,比亚
比亚迪秦是插电混动还是油电混动比亚迪秦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它可以直接使用家用220V或380V电源进行充电,无需安装充电桩或经过电网。充满电只需两小时,非常方便。该车型属于工信部新能源车中的一种,购买时在一些地区可以享受政府补贴。比亚迪秦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稳定性很好,能量密度为13kWh,纯电动模式下可以行驶70公里。该车提供ECO和Sport两种模式,动力输出有EV纯电动和H
比亚迪混动汽车哪款好在比亚迪混动汽车系列中,哪款车型更值得推荐呢?比亚迪的混动汽车种类繁多,以下几款车型备受关注:1.秦PLUS作为比亚迪秦系列的“DM-i”车型,秦PLUS凭借其经济实惠的价格和低油耗脱颖而出,特别受到网约车市场的青睐。而秦Pro作为“DM-p”车型,虽然售价略高,但其动力性能更加强劲,吸引着追求性能的年轻消费者。2.驱逐舰0
2024-01-13 23:45:58
2024-01-03 15:03:43
2024-01-08 17:00:16
2023-11-13 10:21:39
2024-10-30 12:07:07
2023-10-14 19: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