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 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新能源品牌2月销量:比亚迪近20万辆,新势力冰火两重天)

2024-01-28 04:56:10 | 找车网

今天找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 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新能源品牌2月销量:比亚迪近20万辆,新势力冰火两重天),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 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新能源品牌2月销量:比亚迪近20万辆,新势力冰火两重天)

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 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

汽势Auto-First|柴小娜

3月21日,

吉利汽车

发布2022年财报。营收大涨、毛利下滑、单车破10万、净利53亿元、单车毛利增至1.75万元,全年累计销量143万辆。

整体来看,营收净利双增,是一份稳健上扬的成绩单。

然而,行业竞争加剧、与领头羊

特斯拉

比亚迪

相比,吉利新能源掉队同样显著,转型迫在眉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况更是一种难熬的市场考验。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在业绩会上强调,短期来看,在新能源市场上占有率的提升,是吉利汽车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聚焦财报数据和吉利新能源转型,看看2023年,吉利如何填新能源的“坑”。

开始划重点:

1、高管团队集体自省和反思;

2、2023年卖掉66万辆新能源汽车;

3、未来四个季度推1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4、

极氪

亏钱最多,须加紧上市;

5、新品牌新系列新渠道,做到战略清晰,分工明确;

吉利在财报会中,公开自省、反思掉队新能源的态度,这一点极为少见,且几乎每个高管都表达了对过去的复盘或者思考,特斯拉和比亚迪是重点提及的友商。

吉利控股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对于掉队的反思言辞恳切,他说:“在新能源车发展的道路上,被我们最优秀的同行拉开了距离;我们的股价从最高时候36港元,掉到今天收市的9.5港元,差距不可谓不大。”

2023年,吉利定下了165万辆的销量目标,较2022年总销量增加约15%。我们将165万辆目标做个分解,新能源汽车目标占比40%,即2023年要卖掉66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

领克

、睿蓝目标是销量增长15%,极氪目标完成14万辆交付量。

这意味着今年将不断有新产品上市。为此,吉利品牌将推出4款新能源产品、领克品牌将推出2款新能源产品、极氪品牌将推出2款全新产品、

睿蓝汽车

将推出1款换电纯电车型。

吉利汽车方面透露,2023 年内,吉利品牌旗下银河系列计划发布紧凑型插混 SUV 车型 L7、插混轿车 L6、纯电轿车 E8,两年内推出 7 款全新车型。领克汽车在推出中型插混 SUV 车型领克 08 后,还将推出一款中型插混轿车。找车网

吉利方面在业绩会上介绍,在未来4个季度,将有10款全新车型陆续投放市场。

根据财报披露,吉利的单车销售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极氪、睿蓝等新能源品牌的高端化尝试。其中,极氪旗下首款车型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为33.6万元,极氪009的平均订单金额高达52.7万元。

的确,相较特斯拉和比亚迪,目前的吉利处于掉队状态,吉利方面表示,首先从组织架构上进行变革,在销售领域,吉利品牌分成三大事业部,一个是吉星事业部,第二个是几何事业部,还有一个是银河事业部。

其中,吉星事业部聚焦燃油车市场,新能源转型主要集中在在银河上。吉利集团给与了银河系列全新的标识、全新的三电技术、全新的智能化以及全新的渠道建设。

领克的新能源转型同样激进。据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透露,领克品牌在燃油车这一块不再做研发投入了,将会全面进行NEV的投入。

领克产品矩阵包括即将推出搭载Lynk E-Motive领克智能电混的全新新能源中型SUV

领克08

;在售产品

领克01

、05、06、09将实现全面EM-P化,加速实现全系电气化。

整体来看,2023年,吉利将继续加大新能源转型力度,预计全年资本开支将达到140亿元。

在汽势Auto-First看来,吉利的新能源销量主要依赖极氪、几何两大纯电品牌,领克与吉利等主力品牌并未发力。由于新能源转型不力,盈利能力下滑以及极氪在初期的投入压力,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的两家,标普与穆迪均已下调了吉利的评级展望。

不难看出,极氪品牌被寄予厚望,财报会议还透露了很多关键信息。

首先,极氪亏了很多钱。吉利的财报显示,极氪在2022年亏损约20亿元。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介绍,极氪在2022年录入20.3亿元亏损,以吉利汽车(00175.HK)来计算,有13.6亿元的亏损纳入净利润。

其次,极氪正加紧择机上市。安聪慧表示,后续如果市场窗口时机合适,将择机进行公开递交并努力完成上市。据吉利汽车此前公告,今年2月,极氪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30亿美元。

对于如何极氪如何不再亏损赚到钱,安聪慧介绍,极氪009使用了一体化压铸,吨位、产品体积都比特斯拉要大,今后一体化压铸将全面应用于其他车型,目前正在验证阶段,这将进一步降低极氪的成本。

另外两个好消息,一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将首次搭载在极氪009,续航进一步提升;另外一个是碳酸锂价格截至3月20日已突破30万元/吨,与高峰期相比接近腰斩,这意味着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毛利。

安聪慧表示,碳酸锂每降低1万块钱,对极氪的贡献就是575元,毛利的贡献就0.2%。

因此,吉利财报的数据,不仅有增长、亏损、压力,也有底气和希望。

桂生悦表示,特斯拉和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耕耘了很多年,并在去年实现了巨大利润,这体现出了汽车业最根本的发展规律,即规模才能产生利润。如果缺乏规模,一定前景堪忧。

他认为,像吉利这样的企业,慢慢会在规模上体现出巨大优势,例如

沃尔沃

、极星、

路特斯

smart

集度

汽车等在共用平台的基础上,最终将达到真正的规模效益,只是这一优势还未体现出来,这也是吉利“有信心迎头赶上的底气所在”。

极氪科技CEO安聪慧也表示“今年会有多个品牌和车型使用浩瀚架构,这样的话整个规模化的效应将会形成,这对我们的成本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吉利连续5年成为自主品牌第一之后,在2022年丢掉了自主品牌销冠的位置。事实上,盈利承压、多品牌跟进的吉利,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卷无可卷的新能源车市暗流涌动,需要加鞭,全力ALL IN,晚一步,错一步都不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势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 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新能源品牌2月销量:比亚迪近20万辆,新势力冰火两重天)

新能源品牌2月销量:比亚迪近20万辆,新势力冰火两重天

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陆续披露。由于去年春节假期是在2月份而今年提早至1月份(春节假期所在月份汽车销量下滑明显),因此今年2月份车企销量普遍呈现了同比和环比正增长。但整体市场寒意明显,其中

比亚迪

、广汽

埃安

等品牌形势较好,新势力分化则较为明显。

比亚迪,价格压力挡不住需求强势

2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193655辆,去年同期为88283辆,同比增长119%。近一个月行业热议比亚迪终端价格出现压力开始松动,但从销量数据来看购买需求依然强势。根据乘联会预测,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销量约为40万辆,这意味着比亚迪当月或拿到接近50%的市场份额。

具体来看,DM车型共计销售101025辆,EV车型销售90639辆,插混和EV车辆销量继续保持平衡。具体到细分车系,王朝和海洋车系2月销售184338辆,环比增长28.3%,两者具体数据比亚迪暂未披露;

腾势

品牌2月销量7325辆,环比增长13.8%,前几日腾势宣布腾势D9 EV车型上涨6000元/台,说明订单需求依然较旺盛。比亚迪2月乘用车出口15002辆,环比增长44.1%。

广汽埃安再次站上3万辆台阶

广汽埃安2月销量为30086辆,同比增长253%、环比增长195%,增长幅度非常惊人,居2月已披露数据新能源车企的第一位。必须要参考的数据是广汽埃安在2022年12月的销量为30007辆,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27.1万辆,考虑到去年12月国补退坡订单集中的因素,意味着广汽埃安2月再次突破30000辆是实打实的销售回暖。

新势力分化明显

新势力方面,

理想汽车

2月交付量为16620辆,同比增长97.5%,依然强劲。并且

理想L7

还暂未进入交付期,预计将于3月陆续开启交付。这意味着未来短期内理想有希望实现并保持2万台每月的交付规模。

蔚来

汽车2月交付新车12157辆,环比增长42.9%,同比增长98.3%。具体到销量构成,目前蔚来只披露了SUV交付5037辆,轿车交付7120辆。意味着交付量构成中不乏蔚来对老款ES8、ES6和EC6大力度优惠下的清库销量,而EC7和ES7的销量或不乐观。接下来的3-6月随着老款车型的逐渐停产,蔚来的销量压力或将越发显现。目前

蔚来ET5

、ET7和ES7的金融费率都下滑至1.99%,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的销售压力。

小鹏

汽车2月交付新车6010辆新车,同比小幅下降3.5%,环比1月份增长15%。1月17日小鹏汽车曾下调部分车型价格,最高降幅达到3.6万元,目前来看对销量拉动能力有限,销量压力依然较大。

极氪

品牌2月交付5455台,同比增长87.1%、环比增长75.1%。具体到车型001和009分别的销量暂未披露。极氪今年逆市涨价,目前看回调价格的压力是较大的。

哪吒汽车

2月份交付新车10073台,同比增长41.5%。其中,

哪吒V

车系交付5013台,

哪吒U

车系交付3012台,

哪吒S

交付2048台,环比增长35%。

长安深蓝

2月单靠SL03交付新车4103辆,环比下降33%。

零跑汽车

2月销量3198辆,环比增长180%,同比增长32%。3000+对零跑汽车而言不算是一个特别理想的成绩,毕竟去年高点曾摸高万台。3月份零跑将陆续交付C11增程版,作为一款中型SUV起售价定在了15万以内,预计对零跑销量规模的拉动会比较明显。另外零跑C11纯电、C01和T03的价格体系都有变化,预计今年零跑销量规模回暖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此外,smart 2月交付3616辆,环比增长14%;

创维汽车

2月交付1476辆,环比增长24.2%。

结语>>>

盘点2月新能源品牌交付情况,回暖情况较好的是比亚迪、广汽埃安、理想、蔚来和哪吒,而其它品牌暂未能“驱散寒意”。预计3月份大部分品牌的销量压力依然较大。

文|张局

图|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 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新能源品牌2月销量:比亚迪近20万辆,新势力冰火两重天)

新合资时代!吉利、戴姆勒组建smart全球公司背后

文| 腾马丁博士

车图腾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中国,将成为经典汽车品牌——smart的第二故乡。在这里,裹挟在电动智能化的浪潮之下,smart将重新腾飞。

1月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奔驰”)宣布: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 Automobile Co., Ltd.)正式成立。

“吉利版”国产电动smart,终于要浮出水面了。

这一次,它将以什么方式搅动风云?

▌ smart:在中国,为全球

吉利smart的合作虽然不是新闻,但本次正式官宣还是透露了一些重点信息。

首先,关于钱: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人民币,双方将各出资27亿元人民币,各持股50%,奔驰主要以smart品牌出资的形式获取相应股份;

其次,关于人:合资公司董事会将由6名成员组成,双方各委派3名,由吉利集团总裁助理、领克张家口工厂总经理、领克学院院长佟湘北出任smart合资公司全球CEO,负责统筹市场、销售、研发等smart品牌所有业务模块,向smart合资公司董事会汇报;

再是,关于分工:全新纯电动smart将由奔驰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在此之前,戴姆勒将继续在法国汉巴赫工厂(生产smart EQ fortwo)和斯洛文尼亚新梅斯托工厂(生产smart EQ forfour)生产smart现有车型。

最后,一个尚未确定的问题,全新纯电动smart产地(工厂)在哪儿?

此前,长城-宝马合资公司“光束”已公布,电动MINI将于苏州市张家港市生产,基地拟于2020年开工,2022年建成。相比之下,吉利-戴姆勒的电动smart对产地的消息进行了模糊处理。

2019年5月,有消息称,内部代号“戴姆勒C项目”的电动smart国产项目,将落户成都市龙泉驿区。

一个支持的例证是,2019年8月29日,吉利集团旗下、沃尔沃纯电动品牌Polestar极星公布其成都生产基地正式投入运营,首款车型Polestar 1将在这里进行量产,出口全球市场。如果电动smart国产项目也落户在此,那么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效应也将进一步优化企业制造成本。

另一个猜测是,由于目前吉利形成了BMA、CMA、SPA、PMA四大平台,其中PMA是全新一代电动汽车专属架构,因此全新电动smart很可能基于PMA电动车生产平台生产。

关于新的合资公司,一个不同的意义在于,吉利-戴姆勒的smart,并不是一个跨国车企和一个中国车企在中国境内设厂合资的传统模式,而是双方以50:50的合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这是一次可喜的超越。

同时,合资公司智马达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迅速升温“吉戴合”

至此,戴姆勒在华已经拥有四个合作伙伴,分别是北汽集团(北京奔驰)、福汽集团(福建奔驰)、比亚迪(腾势汽车)和吉利汽车(smart)。但由于吉利smart将生产电动车型,所以并不违反“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车企”产业政策。

在外界眼中,戴姆勒与吉利的感情迅速升温,在2018年吉利汽车成为司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后,双方的合作关系就开始不断深化,截至目前已合作了三个项目:

2018年10月,双方宣布在中国成立高端专车出行合资公司,目前该高端出行品牌“耀出行”已上线运行;

2019年3月,双方宣布组建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目前该合资公司已正式成立;

2019年9月,双方共同投资全球城市空中出行引领者Volocopter,持续探索并引领电动出行和数字化服务等领域的发展。

此外,日前德国《汽车周刊》报道,戴姆勒和沃尔沃计划合作开发燃油发动机,降低研发开支。有知情人士表示,沃尔沃和戴姆勒可能会在下阶段考虑创办合资公司,研发生产纯电力动力系统。虽然双方对此事拒绝评论,但“吉戴合”的亲密程度可见一斑。

针对本次最新的合作进展,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指出,smart品牌具有独特品牌魅力、核心价值和全球影响力,而吉利控股将把研发、制造、供应链等领域的优势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资公司,促进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推动smart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实现smart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商业成功。

在业内看来,吉利与戴姆勒的“联姻”也十分登对:2019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361560辆,连续三年蝉联自主销量冠军。2020年,吉利汽车将销量目标定为141万辆。综合来看,吉利汽车旗下产品布局均衡,且高端化进程的代表领克、星越,纯电品牌几何均表现不俗,具备与戴姆勒联合打造全球车型的体系能力。

▌产品策略:微型or紧凑型?

“吉戴合”如火如荼,双方各取所需,吉利得到了戴姆勒光环下的smart品牌,戴姆勒则脱手了亏损不止的smart项目,以减轻自身日益加重的财务压力——美勒茨银行预计,smart品牌累计亏损达40亿欧元(约合303亿元人民币)。

那么,涅槃重生的电动smart,将如何参与竞争?

在官方公布的信息中,有一条关键内容,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紧凑型细分市场。

应当指出,smart品牌的两大定位——一是电动化,二是微型化。其中,电动smart本就是戴姆勒集团电动化进程的一部分,将与奔驰EQ、腾势共同发力系能源市场;而微型化,可以说是在吉利的参与下发生改变——向紧凑级车型进军。

盘点近几年两个细分市场的变化,2017年微型纯电动车占比高达69%,2018年下降至49%,2019年上半年仅剩26%。相比之下,紧凑型纯电动车2017、2018和2019年上半年占比分别为23%、33%和54%,市场份额逐年增长,且已经远超微型车。

这不仅是消费升级的结果,更在于“技术性补贴”的结果:微型车所搭载的小容量电池拿不到任何补贴,微型电动车遭遇断崖式下滑。

2022年以后,“吉利版”电动smart将销往全球,包括中国市场。届时,哪一种车型,到底是微型电动车还是紧凑级电动车更受欢迎呢?

理想智造的“小而美”SEV项目宣告失败后,可以为国内市场的风向做一个反面佐证:至少短期内,微型电动车(尤其smart售价高昂,与紧凑级车型相当)不会出现规模增长。

但是,全球范围内,风向未必如此。

(大众ID.4续航里程分别可达330km、550km)

我们看见,对于刚刚成型的电动车,各系别车企在做着完全相反的选择:通用汽车、大众汽车以及自主品牌专注于开发包括SUV在内的大型长续航里程的车型,而日系车企则更偏好于更便宜、更小尺寸的电动车型。比如日前,丰田推出一款超小型电动车BEV,可容纳两个人,续航仅100公里。

无论如何,全新的“吉利版”smart都让外界充满想象,无论是其在全球市场的征战,还是与“长城版”MINI的对峙都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找车网整理的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 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新能源品牌2月销量:比亚迪近20万辆,新势力冰火两重天)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找车网。
与“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 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新能源品牌2月销量:比亚迪近20万辆,新势力冰火两重天)”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