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8 02:13:00 | 找车网
其实随着前几年 汽车 行业的改革,新能源 汽车 已经成为了现代很多年轻人选择的目标,因为价格便宜,挂牌方便等原因,现在的很多城市中都能看到各种绿牌的新能源 汽车 行驶在路上,但是为什么在近几年有关于新能源 汽车 的负面舆论越来越多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前几年的数据,在之前几年中,新能能源 汽车 的销量明显处于上升地位,且在将近不到半年的时间中,就已经售出了20多万辆,其中纯电动车的占比达到了将近80%,而对比前几年新能源 汽车 的销量,近几年来同比上涨了将近150%左右,销售前景如此可观的 汽车 ,居然还有人说卖不动?
没错,确实卖不动!
即便是现代销量如何可观,但是在大部分的人眼中,购买新能源 汽车 无非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条件限制而导致不得不选择新能源 汽车 ,二是因为前两年国家对于新能源 汽车 的补贴,所以在瞬间就拉动了很多新能源 汽车 厂商的销量。
而评比近几年新能源 汽车 的销量依旧在上升地位,但是上升的幅度却小了很多,随着国家对于新能源 汽车 补贴的减少,不少人还是将新能源 汽车 看作了一个比较鸡肋的存在,那么如今影响新能源 汽车 销售的点在哪儿呢?
首先就是由于补贴减少而产生的新能源 汽车 价格的上涨,虽然前几年国家对于新能源 汽车 补贴的政策确实不错,但是随着前两年政策减免额度的减少,低于150公里续航的新能源 汽车 无法享受补贴,而即便是高于150公里的,也只能享受几千左右的补贴政策,所以 汽车 价格的上涨势必会减少用户购买的需求。
第二就是如果购买了新能源 汽车 ,那么充电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首先,如果想要在自己的停车位置充电,就必须要有一个停车位,而在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有个地方停车就很不错了,况且即便是有了停车位,当地的物业也不一定会欢迎你安装充电设备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续航问题,即便是现在 科技 发展以后,新能源 汽车 的续航里程也早已超过了300公里,但是对比同样的汽油车续航的里程还是太短了,而且新能源 汽车 的电池使用年限也是有限制的,随着充电次数增多,续航的里程也会逐渐变少,基本上现在所有的新能源 汽车 充电1000次左右就需要更换,所以也就意味着这种车基本上只能在市内跑,不过大部分人买车的需求都要比这大得多。
为综合来看,如今的新能源 汽车 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最主要的就是要解决充电和续航里程的问题,如果在此之后能够研究出更加强力的新能源设备,那么这样的 汽车 也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大神们是怎么看待新能源 汽车 的前景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吧。
2月23日晚,吉利品牌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
吉利银河
”正式发布,现场除了常规化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展示之外,更是让吉利的一众高官“站台唱戏”,做得声势浩大。而主导此次“吉利银河”发布的
吉利汽车
集团CEO淦家阅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
极氪
突围以后,整个大吉利要全面向新,而银河的到来意味着吉利开始全面向新,要快速向新能源转化。银河的‘新’,包含全新的造型设计,全新的产品技术,全新的渠道,全新的服务,我们接下来的新能源产品,也是要围绕这四个全新来推进。”
但是整场发布会下来,我们不禁会产生一种疑问,当下的吉利旗下已经布局有极星、几何、极氪、睿蓝等众多的新能源品牌,那么此时再推出一个“银河”新能源品牌究竟意义何在?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线来看,对吉利新能源发展之路的总结就是“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软绵绵”。
“蓝色吉利行动”沦为业内笑柄
2015年,吉利汽车就决定大举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并雄心勃勃的发布了“蓝色吉利行动”,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五年期计划。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要达到吉利整体销量的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35%。当时,大家都深信吉利汽车的转型决心,也期待品牌通过5年的时间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翘楚。
在大家的翘首期待中,然后呢?可以说就没有然后。5年时光转瞬即逝,在“蓝色吉利行动”的最后一年,吉利公布了2019年的销量数据,全年销售汽车超过136万辆,但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1.3万辆,占总销量不足10%,说好的销量达到90%以上成为一句空谈。
事实上,吉利在发布“蓝色吉利行动”之后的两年里,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并无任何建树。要知道2016-2017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当时市场上的小型和微型电动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就是在这大好形势下,吉利却只发布了
帝豪EV
300与
帝豪PHEV
两款产品,主打目标错误的瞄准了主流家轿市场,最终结果就是被
比亚迪
和北汽远远抛在身后。随着前期关键的市场争夺失利,吉利离自己设定的销量目标越来越远,“蓝色吉利行动”宣告彻底失败,而此前的壮志雄心不仅没能化为动力,反而成为了业内的笑柄。
几何汽车再次败走麦城
在谈到“蓝色吉利”战略时,李书福曾在内部谈话中表示,失败不是战略问题,而是历史时机没有成熟。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120万辆,行业发展一片向好,李书福口中的良好时机俨然到来。2019年4月11日,吉利全面摆脱了“蓝色吉利计划”失利的阴影,再次踌躇满志,风光无限的在新加坡正式发布吉利高端新能源品牌“几何”,并且底气十足地喊出了“致力于成为全球用户纯电出行的首选品牌”的口号。
结果是品牌调性被拉得很高,但“口号响,行动弱”的老毛病依旧没有治好。整个2019年几何品牌只有
几何A
一款车型在撑门面,到了2020也只多了一款
几何C
来助阵。车型少,车价贵,体系转型匆忙,让几何车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缺少声量,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也不如同级对手。
根据乘联会之前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2020年11月,
几何汽车
的累计销量只有区区的8911辆。这样的表现不仅与其它竞争对手差距巨大,就算和2019年品牌同期的11592辆相比,也是大跌了26.8%,同2020年新能源汽车总量上涨的势头完全背道而驰。
几何汽车再次重蹈覆辙,究其原因其实显而易见,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造车技术方面基本没有拿得出手的“家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品牌带来的车型就是通过简单的“油改电”,相比竞争对手开发的新能源专属平台毫无竞争优势可言。市场就是最好的“试金石 ”,国内汽车市场经历多年的发展,消费者早已不是“吴下阿蒙”,选择产品他们会用脚来投票,并不是说口号喊的有多响、造势的声音有多大,消费者就会傻傻地跟着,时代变了!
吉利银河又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吉利不管是宣布未来发展规划,还是新能源新品牌的推出,高调叫嚣“永不出戏”,豪言壮语“荡气回肠”,听的人热血澎湃,看到的结果却内心拔凉。这就不免让人想到小时候耳熟能详的“狼来了”的故事,一次次给到希望,却又一次次铩羽而归,让人心生倦怠。
此次“吉利银河”的阵仗更大,除了吉利高管们一起“搭台唱戏”,朋友圈也是各种刷屏,引发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相信经过前面几波的折腾,这次大家在心底应合的力气恐怕都没有了。银河品牌的“上线”给人一种“仓促上马”的强烈感觉,从之前的宣传推广看,吉利首次放出“要推中高端新能源系列”的消息到正式发布,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这种“高效”不免让人心惊胆战。
按着时间线走,吉利官方首先在春节期间宣布会推出中高端的新能源系列。两周后,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内部年度经营工作大会上宣布,吉利品牌将于2月23日在杭州亚运会主场馆正式发布“吉利品牌新能源战略”。活动当天,吉利宣布要在2年内向市场投放7款新车,包含纯电和电混两种动力。
纵观整场发布会,总结下来就是一个仓促上马的新品牌带来一台“似曾相识”的新车型和一台有着抄袭嫌疑的原型车。当大家看到
银河L7
的那刻,心中残留的期许被无情地戳破了,这是什么?熟悉吉利车型的小伙伴一看就知道,这台银河L7不就是找车网
博越L
插电混动版嘛!除了格栅做成封闭式,大灯采用分体式之外,完全一模一样,也难怪有人吐槽银河L7就是“美妆版”的博越L。
现场吉利银河推出的原型车“银河之光”也好不到那去,初次亮相的时刻有那么一丝惊艳,不过仔细端详之后感觉不对啊!这造型和
长安深蓝SL03
实在是太像了,毫不夸张的说遮住车标,单从车头来看让人傻傻分不清。同时,吉利银河原型车与
长安
VISION-V概念车在尾灯,车头的设计方面也有一些类似。对此,长安汽车目前已经给吉利发律师函,内容指出吉利银河发布会上“银河之光”概念车与长安之前的概念车和量产车非常相似。长安汽车认为,吉利涉嫌侵权,并要求停止侵权行为。
面对长安汽车发出的律师函,吉利汽车集团官方也做出了及时回应。吉利表示,吉利银河之光为吉利原创设计,完全不存在抄袭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孰是孰非相信吉利最清楚状况。而我们看到品牌发布会上的两款车型,银河L7是博越L的“同体”,“银河之光”又身缠抄袭的嫌疑,由此可见银河新品牌的落地是多么的匆忙。只能说面对持续向前的电动化浪潮,和全面崛起的新能源车企,昔日的绝对龙头这次可是真的急了。
淦家阅难以助力吉利新能源之路
我们知道吉利在新能源赛道上始终举步维艰,淦家阅在出任吉利汽车集团CEO之后自然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希望在如此重要的职位上为集团做出成绩,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表现。从他的履历来看,淦家阅在2003年加入吉利,到今年刚好20年,早先从仓库管理的基层位置做起,随后一路向上发展,担任过吉利汽车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经营管理高级总监、集团财务部部长等职务。自2020年6月起,担任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负责集团的采购工作。2021年3月25日,淦家阅接替安聪慧,正式出任吉利汽车集团CEO一职。那么,作为李书福一手提拔上来的80后当家人,注重企业管理,但缺乏产品研发经验和市场推广经验的淦家阅面对时下波云诡谲的新能源市场能否带领企业走出荆棘,一路向前呢?综合来看基本不可能,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淦家阅为何难以助力吉利的新能源之路。
首先就是吉利汽车集团的自身原因,在上文中我们也讲到吉利迈开新能源的脚步其实挺早,但是2015年“吉利蓝色行动”的失败,已经让企业错失了发展新能源的最佳窗口期。早期吉利为了迅速抢占市场,可谓急功近利,甚至跳开技术研发这个关键步骤,过分依赖于“油改电 ”的新能源布局。所谓“油改电”模式就是在不改变车身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将发动机、油箱等传统动力装置全部拿掉,将其更换为电池、电机等部件。这样就可以让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创造先机。
可是当吉利沉浸在“油改电”带来的短暂欢愉中时,国内其他汽车厂商已经开始埋头研发纯电平台。暂时的良好销量表现让吉利在随后几年的发展策略上出现了严重误判,企业不去潜心研发纯电技术,还是将大量精力倾注于没有
前途
的“油改电”,推出的几何A、枫叶等基于“油改电”模式的新能源车型,投放市场后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最终失去“自主一哥”的地位。
所以从宏观层面上看,淦家阅接手吉利之后,也难以摆脱企业自身多年来的“顽疾”,没有出众的技术支撑和优秀的车型产品,发展吉利新能源就如同建造“空中楼阁”,无法经受市场的考验。
其次,吉利汽车的新能源转型速度大大落后于当下汽车行业的转型速度。面对汹涌而至的新能源浪潮,曾经的“自主一哥”吉利由于自己的短视行为,正在沦为新时代的后进生。当新能源车企都向着纯电化昂首阔步的时候,此时此刻的吉利还在为自己的混动车卖力吆喝,可见其在新能源赛道上落下的何止一个身位。
由此不难
发现
,银河品牌的“上线”多少有种 “赶鸭子上架”的意味在里面,用一个月时间仓促上市,相信对于淦家阅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被逼无奈的感觉,最后依然还是回到了吉利之前失败的老路上。当下,吉利更需要的还是整合集团力量提升技术储备,这确实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不过一旦在行业中形成技术创新与突破,将会为后续投放市场的产品带来强大的竞争力。而吉利没有选择后者主要还是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感觉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
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上升,传统车企也在转型后迎来了销量上的增长,自主品牌中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
埃安
等不断有新车型推向市场;
特斯拉
通过降价手段,让主力车型价格下探至20万元左右的中端市场;造车新势力更是一股崛起的中坚力量,颠覆我们对新能源车的认知。在如今白热化的新能源市场上,没有太多技术储备的吉利基本看不到出路,所以银河品牌的到来可谓得不偿失。
第三,还是回到吉利多品牌战略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上。在集团层面,与吉利并列的十多个品牌各自发展,有限的资源被分散了,难以形成合力。现在又多了银河品牌,势必又要在品牌的技术研发、宣传推广、渠道搭建等方面做出投入,让有限的资金变得更加分散。从吉利的财务状况来看,2022年上半年,极氪造成7.6亿亏损,同期吉利汽车净利润为15.5亿元。而今年再大规模投入银河系列的产品,净利润将进一步受到侵蚀。反之,如果把对新品牌的支出部分投入到薄弱的技术研发环节,从长远来看会为吉利集团注入更强的助力,提升旗下车型的整体产品力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在品牌层面,吉利旗下不同品牌的同价位车型会拥挤在同一细分领域,造成相互间的拉扯和冲突。银河系列出来后,将主打15-30万元的价格区间,从这个价位区间来看,
领克
的位置就显得异常尴尬,目前领克旗下除了旗舰09之外,其他新能源车型均处于15-30万这一区间。同时,该区间内还分布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AutoVide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造成起热的原因有三大类:电机内部故障,控制器故障和
制动系统
故障。
第一、电机内部故障。电机内部故障导致电机发热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
1、轴承所致,轴承承载滚动转速,一旦钢珠间隙增大,就会造成电机内部扫堂,定子摩擦转子,费力起热,
摩擦力
增大,温度升高。
解决方法:更换高质量轴承。
2、定子变形所致。有的电机厂商为降低成本,定子钢性差,易变形,转起来就会偏离正常轨道,受力不均匀,温度升高。
解决方法:更换钢性好的定子。
3、线圈所致。
纯铜
线绕阻,不光省电不起热,且动力强劲,但是市场出现电机铜包铝,铝包铜,会致使电机温度升高。电机发热与电机匝线的粗细也有关,线圈内部材质不一样,动力,费电,起热度也会有差别,线越细,
发热量
越大。
解决方法:更换纯铜定子。
4、磁铁所致。
磁钢
磁性大会让其效率更高,速度强劲,力量大,行车安全,性能稳,但有的磁钢不达标,磁性弱,易失磁,在高温下行驶退磁快,时间越久,温度越高,温度越高,失磁越快,车动力不足,动力弱。
解决方法:更换优质磁钢片或更换电机。
5、电机内部有水所致。并不是每台电机的封闭都很好,遇到水的进入好进难出,即使进水的电机也有可能能骑行,但是水的到来会影响电机的效率充分发挥,致使电机动力缩减,温度升高。
解决方法:清理内部“积水”,做好密封。
第二、制动系统问题。电动车制动系统摩擦电机发热有可能有以下故障所导致:
1、刹车线不回。由于长时间使用刹车线两端进水生锈或底端将刹车线外皮刮破都会使刹车不回伴有刹车使电机温度升高。
2、
刹车片
磨尽。有的顾客刹车不灵,紧了又紧,紧到头还要在紧,致使刹车与电机摩擦力增大致使电机温度升高。
3、刹车簧已断。涨闸刹车弹簧断依靠外部簧很难让刹车片弹到位,簧断刹车片“合拢”不反弹,使刹车制动促使有滚动阻力,使电机温度升高。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08-19 12:48:04
2023-11-20 16:34:52
2023-08-27 14:00:28
2023-08-24 05: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