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0 01:43:44 | 找车网
为何宁买合资车,也不买国产车?
有些朋友宁可买减配的合资车也不买高配的国产车,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对国产车的认可度还没高到那份上。
就好比电视机好了,分辨率很高,屏幕也很大,「咦」国产的牌子?怎么也得来个SP牌的、S什么Y牌的等等的,你怎么不用这种进口的、厉害的这种?
就是牌子没人家响,有些朋友还真的就不去买了。
预算不够,却看不起国产车
首先这种现象有个频发区间的,也不是什么车什么地方都是这样的,20万以下的购车预算区间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叫做什么?“预算不算特别充足”。买不到贼贵的、好的合资车,但是这个区间又比国产车的价格区间又上来一点,又贵一点,然后国产车也在越卖越贵。
重叠在一起了,互相PK了,这个区间特别能出现这个问题。
李冰鑫等人在期刊《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了篇论文,《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自我调控机制及实证研究——基于“大我—小我—国货”平衡的视角》。
这标题是真够长,内容也是有点道理,大家不妨听听看。
虽然中国消费者的国货意识日益增强,但是还存在显著的面子观、攀比和炫耀性消费心理等等社会规范压力。
导致一部分人出现社会认知偏差,从而对国货抱有偏见,是偏见。
简单讲就是:还是有这么一部分的朋友的,虽然口袋没有那么充裕,但是就觉得还是国外的好,好的理由在哪里呢?不知道。
但是周围的朋友一比一聊,聊的过程中我的体验好像是:你别说我车子买多大,我买个好点的牌子,聊起来就有面子,状态就不错。
如果聊起来我这个是国产的或者怎么样的聊起来,心里就不行,就有种这种感觉。
其实这种心理很普遍的,不光是买车子,不太恰当地讲:我去老家便宜点、大一点的大别墅来一个,和去1、2线的特别发达的城市买个小一点的地方。
我找对象要找个好一点的城市里面的这些人,或者说找对象要找个本地人,和条件差点没关系,和另外一个条件是挺好,但是他是个外地人。
类似这样的心态在不同的领域好多来着,这种东西都和消费心理社会压力都是有关系的。
觉得合资车的标签高于其他购车因素
58同城汽车研究院发了一个《2019城镇汽车市场消费趋势报告》,上面讲。找车网
15万以上的车子,消费者关注度最高的就是品牌因素,第1名叫什么?
“买了个什么车子?”你想想是不是都是这么问的?
“哦,你买了个奔驰”,“哦,你买了个国产车”,你有没有发现国产车连具体牌子都没说上来?
问的问题的第1句直接就体现这个东西,排名第1的就是品牌因素,配置、空间、动力这些很实用、很客观、很真实的因素,全部往后靠,就是这种感觉。
同时参考麦肯锡发布的《2021麦肯锡汽车消费者洞察》,上面讲:非豪华品牌里面,消费者对各项车辆属性的认知当中,合资车仍然占据优势。
消费者还更愿意选择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目前还只能与2线合资品牌来做一定的抗衡。
「嗯」就是要牌子好,第1句话要回答得上来。“哎呀,你买了个什么车?”
“我买了个保时捷。”你不要管我是十八手的还是多少年的,还是说是配置贼低的,听起来都很爽,对不对?
慢慢地,人家会觉得:我买个合资的,我买个什么车?大众,大众也很好,进口车,我买个丰田,丰田很棒的,就是为了这么句话。
哪怕动力差一点、配置低一点,我认,我接受,这样的朋友真不少。
反过来讲,看到国产车配置高:「哇」这个都有,那个都有,「哇」这10万的车子怎么配置看起来和30万一样的。
不是说它竞争力强、性价比高,反而反过来想:你们做的这种东西是不是品质哪里不太行?
「哎呀」以前我们自己也是开厂的,做其他生意的,有时候为了节约成本,也是没有太大底线。
你们造汽车卖得那么便宜,配置那么高,是不是也动过手脚了或者怎么样?
就是不承认国产车子越来越好了,要么是诚信有问题,要么就是偷工减料了,要么就做出来品质不如人了,真有这么一批人的。
看中合资车的稳定性、保值率
最后,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不少人愿意买减配合资车也是因为看中合资车的稳定性。
许多人的消费观念更趋于保守
汽车这个东西不是一支冰棍,吃完了就扔掉,你觉得不好吃是扔掉,觉得好吃也吃掉了,是吧?
要用很久的,属于大件耐用消费品吧,消费观念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这商品的选择的。
董雅丽等人在期刊《软科学》上面发了篇论文,《区域消费文化观念差异性研究——基于广东省和甘肃省的实证分析》,上面讲。
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大部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还是比较偏保守的,更愿意选择稳定、主流的物品。
简单讲:以前的概念就是国产车你不要管性价比,开久了容易坏,老一辈都是这么个概念,要买就得买进口的,是不是?
现在有可能是大家都在买这个牌,潮牌,我也去买这个牌,为什么我要去买这个牌?因为潮嘛,为什么潮要去买嘛?因为大家都在买嘛。
你回忆一下,除了车子之外,是不大家也容易这么去想?
合资车在保值率方面还是优于国产车
我之前视频里面也和各位朋友讨论了好几次,国产车近几年进步是神速的,各方面的水平都接近合资车了。
你想想现在国产的电视机、手机,哪里差了是不是?
你要是觉得现在国产车3大件质量还不太行,真的是有点刻板印象了,人家合资的、海外的评测媒体都不是这么说了。
不要光认合资品牌的车,合资品牌的汽车报告也可以看一下的嘛。
58汽车联合J.D.Power发布的《2021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上面讲:2021年国产车平均保值率45%,合资车的保值率51.5%,依然是合资车更高。
但不是一个51.5%,一个是5.15%,好吧?国产车已经很努力了,保值率上依然还是有差距,关键是差距有多大,对不对?
所以说,你看,在这种情况下,愿意选合资车,选得更稳一点,有错吗?没有错。花钱买个安稳、省心,有错吗?没有错。
同样我买个国产车,就相差这么一点点,配置多你个7、8个,价钱便宜个2、3万,好不好?也很好嘛。
买国产车还是合资车,无对错之分
所以说,买国产车还是买合资车没有对错之分,怕就怕买反了,我们的需求其实想要配置多,你去买了个合资车。
我们想要稳定性比人家高个3个点、5个点,结果你买了个国产车,而且还买了个国产车里面稳定性偏差的。
我们其实怕的是错位,怕的不是定位。
等价位国产车安全性.配置颜值比合资车要好,油耗也不高,所以觉得国产车并不比合资车差,你出这种题目觉得你挺无知,,我们一家老少用车心态:我们开国产车没觉得低人一等,也没现在同等价格的车,合资车比国产车,差的不止一个档次了。不论质量,还是其它都不可相提并论。
第一辆车比亚迪,第二辆车奇瑞,国产车很好。自己能力范围多支持国货,第三辆车还继续国产品牌。比如隔音效果,国产车在发动机舱,车门等地方都用厚厚的隔音棉隔绝噪音。而合资车,要么没有,比如捷达VS5,车门跟发动机舱一片隔音棉都没有,车主就吐槽噪音大,胎噪强,这就是简配的结果。
十万以上的话就得买合资车了,毕竟人家的造车水平要高于国产车,这个价位的合资车该有的安全配置都有了,还能兼顾省油、皮实耐用。其他的舒适和娱乐方面的配置也有了,合资的优现在国产车质量直追合资,虽然国产车还有点差距,但是作为家用,性价比超高的,对百姓来说非常不错了!我支持国产车进步。
现在国产一线十万块的车就很好了,如果20万的就更好。合资十万的车就是乞丐版,塑料感很强。不知道你属于哪个年龄段,这种问题太没有意义了,国产车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对家用车来说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日常使用,合资车现在只剩下吃上一代的口碑了帝豪、星瑞等,SUV有哈佛H6、吉利博越、长安CS75,新能源车刚起步就不说了。谈保值与否前,先看看同样配置的合资车比国产车贵多少。更不要说三大件,日系的那CVT是省油点。
合资车的乞丐版应该是配置降低的车型,不管是大众还是别克福特等,在性能、材质等方面都有变化!而合资车的乞丐版应该是配置降低的车型。只是那些买车的人不了解,也不仔细看汽车说明书上的配置细节! 因此,就会出现愿意买丐帮品牌的合资车,也不愿意买国内顶级配套车的现象!
其实,国产汽车品牌已经在车辆性能和配置上接近一些甚至已经超过了合资车,尤其是乞丐版的合资车!但是,国产汽车品牌却没有这样做。我们是否应该从世界三大汽车出口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人们只买自己的品牌的态度中得到一些启示?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事实上,你的问题非常简单。
随着汽车的普及,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一辆汽车。这个要慢慢说,在中国制造的质量越来越好,配置越来越高,性价比很高的情况下,由于合资车早年进入中国在人们心中积累了口碑,如大众、本田、丰田等汽车厂商,所以很多人买了汽车品牌,这就是买合资车的人的心理状态。
主要原因是有十几年前刚刚起步的国产车质量很差,包括现在一些汽车公司做的也很差,虽然这些年国产车的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但绝大多数美国人的想法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的国产车上,那时的车真是锈迹斑斑,千疮百孔,那么糟糕;但现在中国人的思想还是停留在这个时候。质量差,变速箱、发动机等都是淘汰的三菱产品(只有三菱愿意给我们提供技术,德国人拒绝提供,其实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日本人有很大帮助)但目前国内生产商已经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发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技术,虽然与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美国有差距,但已经领先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国产大已经非常稳定,相对又耐用,相对于合资车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不比合资车商差,目前国内,哈佛、长安、吉利、奇瑞四家公司都成长成熟,已经是世界上的生产商,比亚迪是电动车的领导者,这说明我们国产汽车已经被世界和人民认可。
2023-09-21 20:05:41
2023-09-01 06:29:42
2023-09-11 21:09:44
2023-10-03 18:29:29
2023-09-02 06:27:20
2023-07-11 0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