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5 13:26:04 | 找车网
不一样,相对而言,合资车的使用寿命更长些。
国产车和合资车的使用寿命
1、国产车:
问题主要出在底盘悬架系统上,平心而论国产车在底盘悬架的调校上与合资车还是存在一些差距,既要有好的操控性、车辆的支撑性还要考虑舒适性,在调校方面合资车还是有国产车值得学习的地方,国产车3-5年就可能会散架,其实说的就是底盘。
2、德系车:找车网
德系车一般从五年就开始出现身体不适了,十年基本就该换车了,就算不换车,维修费也是很贵的,这里主要是指那些带涡轮增压的或者那些性能车。
3、韩系车和美系车
这两个系列的车使用寿命差不多,韩系是师从日系车,但是毕竟自己是学生,还没有学的那么极致,所以质量和日系比起来是有差距的,但是性价比还是不错的,按时保养还好,如果不按时保养后期也就不太好开了,美国车到最后换车很大原因是因为变速箱和油耗问题。这些车估计过来七年,毛病就会很多了,一般超过十年了也就快该换了。
4、日系车
日系车由于其我只想说,设计理念和技术问题,所以日本车一向是省油和耐用的代表,很多日系车的车龄都可以超过十年。
理论上,国产车的设计寿命是15到30年,国家并没有说15年后就强制报废。
就里程而言,就是行驶到60万公里。理论上,只要正常驾驶和保养,不会出现重大事故和质量问题,车子可以使用30年或60万公里。没有问题。一般来说,私家车一年跑一万到三万公里是正常的。
按照60万公里的极限,可以跑20到60年。只要你的车没坏,国家不在乎你跑了多少年,只要不超过60万公里,至少理论上是这样。据统计,美国汽车的平均使用寿命是11.8年,日本是12.8年,中国是4到5年。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一辆汽车将在 4 到 5 年后被更换。好面子,当然也有人从不换车。不换车的最大原因应该是缺钱。反正只要你的车能开,年检合格,行驶里程不超过60万公里,就可以一直开。现在环保越来越受到重视,机动车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
《国六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于2020年7月1日实施,国5标准实施仅2年多。从这个频率来看,国7标准已经在路上,用不了一两年,国7就会再次到来。在国内一些大城市,为了保护环境,汽油车要排队上牌,理论上只有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机动车才能抽签排队上牌.国五机动车不再上牌。机动车可以继续行驶,但很大一部分机动车在没有新牌照的情况下,其使用寿命受到了限制。今天的汽车已经是成熟的工业产品。只要正常使用和维护,发生故障的概率就比较小。
至于小问题,不管是合资车还是国产车,都不影响正常驾驶。经常发生大量事故。只要发生事故,就有好几辆汽车要报废。有些人看到车出了事故就想换车。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无要求私家车的使用寿命是考虑到有的车可能里程少,使用寿命长,但这并不意味着15年以上的车就不能用了。如果是这样,一辆私家车至少可以运行20年。
最近一两年的时间里明显体现出,同价位下国产车用料厚道,合资车减配加价。
质量是要开几年才看得出来的。五年前的国产车质量真心不咋地,不过近几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国,任何东西都是谁造的多谁进步快的。
但是五年以内的国产车都没开到五年以上,到底质量好不好,没有几年看不出来。从用料方面来看质量肯定有很大的提升。
两三年前的国产车现在用的车主基本没什么大问题,更早的国产车那时技术、质量真心不行。两三年前的国产车也就用了两三年,两三年没问题也说明不了质量没问题。
但是合资车里这这些年重大质量问题事件真不少啊!大众断轴门、大众DSG事件门,丰田刹车事件门、福特断轴门。些都是合资车减配、使用劣质配件造成的。
国产车技术真心不如合资车,但是便宜的合资车人家也不会给你用多好的技术,所以同价位方面合资车也别提什么技术优势。现在可以肯定的说25万以内的国产车的技术不会比同价位的合资车差。25万以上的技术,国产车还没有量产的车型,有倒是有这样的技术,只是15万以上的国产车就已经很难卖了,25万以上就更不用想了,现在国产车要把最好的技术拿出来做辆车,哪怕40万的品质,售价只要超过25万以上就是做得再好也没人买单,低于25万肯定亏本谁都不愿意做。超过40万的合资车的技术,国产车真心达不到。超过25万的合资车的技术,量产的国产车都没几个型号能达到的。
不论国产车、合资车都是中国的工厂组装的,组装工艺需要自动化生产线,好的生产线拼装出来的汽车接缝小,整体性好,车与车各部分之间的差异小。前些年合资的生产线用的汽车装配的自动化机械领先国产的太多了。要引进一条生产线都是动辄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投入才行的,那是技术封锁加资金有限,国产汽车公司没能力没渠道建设这样的生产线,所以那时国产车的质量和合资车没法比。后来合资车不用交那么多关税,又没竞争对手,所以暴利获取利润好几年,国产汽车公司也开始有点钱了,但是利润还是国外品牌的高,虽然是卖掉一辆车一家赚一半,但是国外公司要求采购的配件都是他们控股或者进口配件产商的,这些配件都是高价销售给合资企业的,所以实际利润还是外国赚了大头,中国出钱出力只拿到小头。但是再怎么说也是赚到些钱了。为了摆脱被国外公司控制的局面,国产汽车公司现在都在积极的推出自己的品牌,造自己的汽车,目的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打响自己的品牌。所以现在国产汽车都是拿着合资赚到的钱贴补自己品牌发展,几百亿投资个先进生产线,销量还不及合资的几十分之一,而且降价销售还不一定有人买。
汽车是个零部件很多,很复杂的工业产品,仅仅是一两项技术先进也说明不了汽车技术好、汽车质量好。国产车不足合资车就是造车历史短,积累经验少,每一家只是在某方面掌握某些技术,很多其他技术却还落后的许多。但是好在汽车配件里,只有发动机与底盘是被严格技术封锁的,其他配件,哪怕变速箱都能从汽车配件产商获得。
在国产车重点打出的车型上面,国产汽车公司在自己技术不行的方面都尽量采购质量好于同级别合资车的配件。
底盘、发动机也可以通过收购获得技术,只是大部分收购的都是老旧技术,但是也有个别情况是收购到性能好的老技术的。
从国产车这几年的发展,先进生产线建设、使用的配件档次的情况上来说,现在的国产车质量未必比合资车差,就算差也不会差太多。
但是具体质量怎样,没经过个七八年的考验谁都说不清。
但是七八年后汽车市场格局又是怎样,也很不好说。
都说国产汽车不保值,真的都是这样吗?首先可能就是品牌形象的原因了,很对人对国产车的定义依旧停留在便宜、质量差层面上,确实前几年的国产车实在是太粗制滥造了,“名声”早已远播在外了,市场占有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保有量。同样的品牌一般销售出去的车越多,市场占有率越多,保值率自然就差不了,最为常见的案例就是丰田的卡罗拉,卡罗拉全球累积销量半个亿。新车的价格的稳定直接决定了二手市场的旧车价
10万内买丐版合资车,不如选这几款国产车,配置足空间大还省油如果我们购车预算在10万元之内的话,买合资车其实不是很好的选择,因为你基本只能买到丐版车型,里面要啥啥没有,开着毫无品质感。而这个购车预算,买自主品牌车型才是更好的选择,配置足,性价比还高。下面,小编就推荐几款10万内就能拿下的国产品牌车型,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1、 长安逸动PLUS指导售价:7.29-10.39万
华为5年内不造车,真的是不想吗?不久前,华为创始人、董事长任正非署名发出汽车业务决策公告,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更巧的是,在华为的年报会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提到,“有些部门和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在任总发布的最新文件里,华为明确要求,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前面,或作为汽车品牌。”这不禁让我们想到问界车型的改名事件,华为嘴上说不造车,“身体”倒是
超越合资车,这是当前最好的国产车?如果你不经常关注汽车行业动态,你很难想象当今的国产车能到达何等高度。简单的将四个车轮和一副车壳拼凑完整,这已经不是自主品牌车企要干的事,全力追赶甚至超越合资品牌才是它们所处阶段。当吉利ICON、比亚迪唐、领克等车型摆在面前时,一时间或许难以让人相信这些“惊艳之作”出自国产品牌,除了高颜值的设计,这些车型还拥有出色的机械素质,它们可以成为目前国产品牌的代表
【汽车人】恒大汽车的“败战计”在机构债权人和地方政府的默契下,恒大汽车没准儿真能找到融资、创造“复产”的奇迹。但在这之后,就得面临新能源汽车行业真正的竞争了。文/《汽车人》孟华5月12日,已经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恒大集团,突然以港股上市公司的身份深夜发公告称:恒大集团及其附属公司,以及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被广州中院执行四项事项,总计60亿元金额的尚欠分红、滞纳金、违约金
开过一次就回不了头试驾一汽大众ID.6CROZZ从全球市场来看,各大车企都在加速它们的电动化布局,不只是造车新势力,连很多传统车企都开始把资金、精力投入到新能源产品上。而今天老司机要讲的是这台来自百年传统车企造出来的纯电动车——ID.6CROZZ。像蔚来、理想这些已经成功把自主品牌电动车的价格给做上去了,所以大家就会有一个初印象就是:像大众这样的百年车企打造的电动车价格肯
玛莎拉蒂案主犯赔2600万元买命?是真是假?根据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介绍,玛莎拉蒂主犯赔2600万元买命的消息为假消息,而且据受害人家属称还未与被告达成一致,从这两方面来看,网传消息应该是不实的。其实这个案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轰动,正是因为被告酒后驾车造成一辆宝马轿车内两人当场死亡一人受伤的悲剧,目前这起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并择期宣判。又是一起酒后驾车交通事故,其背后是多个家庭的支离
9月SUV销量前十出炉:国产车只有4款上榜,合资车占了6席自从2011年崛起以来,SUV一直是国内市场主旋律,凭借着良好的视野、宽敞的空间等优点成为人们除轿车以外的第二选择。俗话说:多人买的东西就一定不会差,毕竟市场表现不会说谎,既然如此,不如秉着这个“多人买”的原则,看看SUV销量排行榜前十中有哪些车型深的消费者喜爱的呢?9月SUV销量前十出炉:国产车只有4款上榜,合资车占了6席N
2023-09-21 20:05:41
2023-09-01 06:29:42
2023-08-04 07:28:14
2023-09-02 06:27:20
2023-07-17 23:00:37
2023-10-03 18: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