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0 01:46:25 | 找车网
现在来看要想实现‘双碳’目标,再加上全球押注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我们觉得这个目标应该适当加快。我们想能不能到2025年的时候,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能到25%-30%,2030年达到50%。2021第三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举行。论坛现场,各方热议双碳话题。
本次论坛,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以“全球变局与双碳目标下的汽车供应链”为主题,发起基于汽车供应链变革的新一轮探讨。何为“双碳”目标?即碳达峰、碳中和。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又将承担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中国承诺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正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的“双碳”目标。中国的的承诺也引起全球的巨大反响,获得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之后,我国反复提及“双碳”目标。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为何要不遗余力实现双碳目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王金照表示,根据IPCC的报告,工业化以来,全球温升已经上升1.1度,如果保持目前的态势,全球气温将继续上升,这对全球可持续发展都将是重大的阻碍。
“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当下各个国家都在按照各自时间表,制定减碳计划。
因此,在双碳大背景之下,中国也将拿出自己的担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实现提出的双碳目标,将为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积极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等18个非政府组织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的气候变化行动碳排放目标已超过其“公平份额”。不过,作为有担当的大国,中国也应当承担这样的历史责任。
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
不过,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也较多。
2019年我国生产消费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100亿吨/年,占全球331亿吨的30%,年增幅约1.5%左右。作为发展中大国,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达49.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加2.2%,占全球23.61%;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高达56.8%,是世界平均值27.2%的两倍。
工业与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我国2030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任务艰巨、形势严峻。“发达国家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碳达峰的,承诺在2050年碳中和。”
李毅中表示,碳达峰不是推高而是降低峰值,以减轻碳中和的压力。“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一般有50年或更长的时间,我国只有30年,难度更大。碳达峰以后,仍要持续减少二氧化碳排量,并将部分CO2捕集再利用转化固定在其他物质形态中,其余加上动植物生命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都能被生态‘碳汇’吸收,以至于净排放是零。”
王金照也指出,目前来看,我国钢铁、电力、有色金属等领域,2025年之前碳排放还处于上升的过程中,建筑和交通领域碳放到2030年之前还有可能继续增长。“这样的情况也意味着,我们2030年碳达峰、2060年的碳中和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每个部门都要尽最大的努力。”王金照说。
因此,李毅中认为,我国工业是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因此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源头,工业是重点。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后期,必须坚持深化节能、降耗、提质、减碳。 找车网
新能源车是“双碳”目标下的战略选择
交通领域承担的减碳任务之重也是不言而喻。数据显示,我国道路交通领域是第三大碳排放源,占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一份调研报告指出,2008年至2018年,我国交通二氧化碳排放增长了5.8亿吨,其中5.1亿吨来自于道路交通,占总增量的88%,其背后的原因是这十年间我国的乘用车保有量增长557%,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陈清泰指出,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道路交通的清洁化转型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主要因为发达国家汽车保有量已经趋于稳定,而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保有量仍处在增长期。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仍然处于增长期,这就增大了减排的压力。
因此,陈清泰表示,如果新增车辆仍然是以燃油车为主,那将造成巨大的灾难,如果新增部分都是零排放或超低排放的汽车,再加上存量汽车更新的时候陆续转向电动化,那么道路交通排放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我国汽车的电动化进程必须快于其他国家,必须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来制定道路交通的‘双碳’时间表。”
李毅中强调,近期提高燃油汽车经济性仍是降低汽车碳排放的重要途径。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2.81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仅492万辆,也就是说燃油车仍占98.2%,全年消耗汽柴油约2.6亿吨。“如果十四五期间燃油汽车通过进一步提高节能技术和提高汽柴油质量,油耗每下降1%,即节油260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750万吨,如节油10%就更可观。”
从中长期看,纯电动车将成为实现汽车产业“双碳”目标的主要方向。李毅中表示,纯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不直接产生二氧化碳。不过问题是当今我国电力构成中,煤电仍占近70%。但是,通过燃油车与纯电动汽车碳排放对比来看,即使在使用环节,纯电动车可减排二氧化碳约25%。未来,随着电力中非化石能源占比的提高,其减排效果愈加明显。
因此,未来汽车电动化必须放在绿色能源的基础之上。正如陈清泰所言,目前我国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处在良好的发展状态,但电动车要与这些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构成互补搭配,则涉及到能源体系与交通体系的对接,涉及到技术创新的支持、基础设施的保障,还涉及到标准法规的规范等等,而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未雨绸缪。
有机构测算,203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可能从2.8亿辆增加到4.5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将从492万辆增加到8000万辆。经过努力,道路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由7.5亿吨控制增到9.8亿吨,2030年达峰后下降。可见,新能源汽车在双碳目标之下,承担着重大的使命。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上汽集团新的愿景和使命是什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汽车集团是什么类型的景点第一汽车集团属于长春工业旅游的著名景点。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7月15日破土动工,中国汽车工业从这里起步。50年来,第一汽车肩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任,经历了建厂创业、产品换型和工厂改造、上轻型车和轿车三次大规模发展阶段,产品生产由单一卡车向轻型车和轿车方面发展。1991年,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合资建立15万辆轿车基地;2002年,与
企业的愿景是指企业愿景指企业所期望的未来的状态。愿景描述了企业正在向何方去,希望未来成为什么或被视为什么,是对企业未来的成功状态和画面的描绘。企业愿景通常是一个明确、简洁、激励人心的陈述,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使命和目标,能够激励和引领员工追求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企业愿景不只专属于企业决策层所有,企业内部每位成员都应参与构思制订与沟通共识,透过制订企业愿景的过程,可以使得企业
上汽集团飞凡品牌“飞凡R7”正式上市,该系列车是如何定价的?据国内媒体报道,上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品牌飞凡品牌正式上市。据悉,飞凡R7定位为纯电SUV,共有三款车型,定价区间为15.98万-22.98万。此次上市的飞凡R7为飞凡品牌第二款车型,为全球首款采用GENTLY智能科技命名的车型,也是第一款搭载L3级自动驾驶的车型,采用了最新的CleanAssist自动驾驶系统
上海二手车市场为什么那么便宜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渗透率也在逐年提高,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加快,所以很多需要买车的人都把目光转向了二手车市场。作为国内最大的二手车市场,很多二手车的网上价格远低于市场价,那么这样便宜的价格可靠吗?真的能买吗?众所周知,上海作为北方和北方地区之一,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私家车数量也非常多。自然,更换的频率要比其他地方高很多。也许是因为蝴蝶效应,更多的人
一汽集团书记级别副部级。按照国务院国有资管监督管理委员会发部的央企名录,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赫然在列,排名第27,因此一汽属于副部级企业,从企业行政级别来看,一汽的控股股东是国务院国资委是正部级,一汽的党委书记是副部级;一汽领导的任命是通过中组部的,上汽的控股股东是上海国资委是副部级,上汽的党委书记是正厅级。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一汽集团,中国一汽或一汽),位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
上海大众改为上汽大众的时间上海大众成立于1984年,是由中国上海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合资成立的汽车制造企业。凭借其高品质和可靠性,上海大众在中国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上海大众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改变。2017年11月,上海汽车集团公司和大众汽车公司宣布,将上海大众改名为上汽大众。这一决定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上汽集团在企业管理和品牌建设方面的领先地
别克的suv车型有哪些别克SUV车型有三款:昂科威、昂科雷、昂科拉、昂科旗、微蓝7。昂科威别克ENVISION的中文名为“昂科威”,作为通用汽车全球全新一代战略车型,别克昂科威外形设计秉承了ENVISION愿景概念车的设计精髓。现款车型有1.5T和2.0T两种排量可选,每种排量都有两驱和四驱车型。1.5T搭配7档双离合变速器、2.0T搭配9速HYDRA-MA
华晨集团什么时候上市华晨集团,一个拥有近30年历史的大型汽车企业,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车辆,已经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中的佼佼者。那么,华晨集团何时才会上市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华晨集团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业务涵盖汽车制造、销售及服务等多个领域,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包括华晨宝马、华晨中华、华晨金杯等。然而,为什么华晨集团至今还没有上市呢?原来,由于经营业绩等
2023-09-21 20:05:41
2023-08-04 07:28:14
2023-07-17 23:00:37
2023-09-17 20:00:57
2023-09-08 11:11:51
2023-09-13 05: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