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0 01:33:05 | 找车网
被中科院院士“炮轰”之后,广汽集团4次发声,基本上都是回应被质疑的内容,而且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被中科院院士质疑的广汽集团电池是怎么回事呢?广汽集团最近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这么一个好消息,就是说自己研发的电池可以在8分钟之内就充满80%的电量,而且还可以续航1000公里。我们知道作为一个汽车集团公司,一系列的发展都会影响着市面上股价的上涨,而对于广汽集团这种创新这种发明,已经给广汽集团带来了很大的股价上涨,而对于中科院院士欧阳明就坐不住了,他对于广汽集团的这句话提出了很大的质疑。
一、欧阳明提出的质疑,非常的有道理。
欧阳明的原话是,你相不相信有一种电池,它既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的低,在8分钟之内能充满80%的电量,而且还能续航1000公里,你觉得这些东西能同时发生吗?欧阳明先生质疑的,只是这些东西能不能同时发生,并不是质疑某一个事项能不能完成的事情,而对于欧阳明的质疑,广汽集团也做出了回应,集团的老总回应到“自己的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与长续航硅负极电池”是两种不同的电池技术。
二、而对于是为了吸引眼球还是真的有这种电池?
对于欧阳明院士的质疑,外界是觉得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我们要知道现在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电池身上,如果广汽集团真的能发明这种电池的话,可以说简直就是解决了新能源电池所有的问题。而对于信誓旦旦的广汽集团来说,对于院士的质疑给予了肯定的回应,也强调自己研发的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与其他的电池是不一样的,而且现在已经基本上是处于试验之中,可能在今年的年底就能大量推广使用了。
三、不管怎么样,我们将在今年年底见证广汽集团的电池。
对于院士的质疑是不是真的,对于广汽集团的新研发电池有没有用这些只能用时间来证明,毕竟现在争论也不能争出个真假,我们只希望广汽集团真的能研发出这种电池,真的能给新能源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创举,这个研发电池真的能解决新能源汽车所有的问题,是非常厉害的。
纯电动汽车续航1000公里
纯电动汽车续航1000公里,汽车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很重要的存在,现在电动的汽车也是比热门的,但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蓄电能力,以下纯电动汽车续航1000公里相关内容。
在新能源车这个新赛道上,“内卷”真的很严重。
从最开始的比谁最先转型入局电动车,到谁最先拥有自己的专属电动平台、自研的动力电池,再到智能化、自动驾驶上的比拼,可以说,电动汽车进化的每一步,都有车企落后甚至被淘汰。
而为了追赶上电动汽车进化的步伐,很多车企从一开始就在这几方面下功夫——不少品牌刚成立就有了专属平台、自研电池等等。其中,始终被关注、车企始终无法逃避的是电动汽车续航上的问题。
将于明年上市的广汽埃安纯电AION LX Plus拥有1008KM的续航能力, 蔚来首款纯电轿车ET7的续航里程据说也达到了1000KM+。
而这么多续航1000+的新能源车,它们的真实续航有多少?都说电池容量越大越危险,那这些续航1000+的车,安全性到底如何?
增程式和纯电动的区别
可能以往在大家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续航达1000KM的新能源品牌,不止我上面提到的几种。但我能肯定,你所听说的大部分续航1000+的电动车,都是增程式而非我提到的纯电动。
增程式电动车和纯电动的区别在于,纯电动车全靠电能驱动,而增程式电动车会在车上保留发动机,但这个发动机不驱动车辆,只用来发电。你可以简单地把增程器理解为“充电宝”。当电池组电量充足时,驱动电机仅由电池进行供电,而当电量降到临界值时,车内增程器启动消耗燃油发电,并优先为电机提供电力。
这也使得增程式电动车不用加装更多的车载电池,它的电池容量较小。
比如,理想ONE作为增程式电动车的代表,其电池容量只有40.5kwh,纯电续航里程只有180KM,并未达到1000KM+,所以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内。
真实续航
首先,这些宣称续航1000+的纯电动车,在CATC(中国汽车行驶工况)未发布前,都是在NEDC(新标欧洲循环测试)工况,即欧洲标准工况测试下得出的结果。它是有关机构采用不同的测试标准,得出的实验数据,它本质上只是一个参考值。
而影响电动车续航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跟燃油车一样的如车重,风阻,轮胎直径等;第二个则是电动车特有的影响因素,如电池、电机、电控等。
美国汽车协会(AAA)曾在宝马i3、特斯拉Model S等车型的低温测试中,发现在-6.67℃的环境下,启用暖风系统时的平均行驶里程减少41%,不开暖风的衰减也有12%。
所以,标准续航一方面需要看车企的“诚实程度”,另一方面测试标准是否接近现实使用环境。一般官方说续航在1000KM的车,实际上自己开的时候能有个800+就算不错了。
安全性
一般来讲,电池容量越大,续航能力越高。而增大电池容量有两种方法,一是靠简单堆动力电池数量的方式来实现更大容量的电池模组;还有一种是通过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在相同存储空间下,获得更大的动力电池容量。
如今的车企为了减轻车身重量,大多数都会通过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来提升电池容量。所以,能不能给电池配备智能温控系统,实现较好的热管理,成为当下纯电车要实现长续航所必须面对的考验。
而不管是更多的动力电池模组还是更高的电池能量密度,从锂电池产品特性来讲,动力电池本身的安全性都会面临挑战。所以,从另一方面讲,续航能力越高的电动车,热管理技术就越受考验。
写在最后
实际上,电池容量虽是影响纯电汽车续航长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电驱系统、智能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等,都会影响纯电汽车的实际续航表现。不过,从客观上讲,对于这些新兴的众多续航1000KM+的纯电动车,我们确实还是观望一段时间比较好。
近日,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是否有必要达到1000公里成为行业焦点。
起因是广汽新能源的一则广告。1月中旬,广汽埃安发布了一张电池新技术宣传图,图中重点突出了" “8分钟可充满80%”和“续航1000公里”字样。
次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一场论坛上直言:“如果某一位说,它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而且还特别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那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
“今年1000公里续航的车肯定要出来,快充也是肯定要出的,8分钟充满1000公里,理论上是可以的。”1月17日,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回应了外界对1000公里续航的质疑。
-1-
里程焦虑一直是电动车用户的最大痛点之一,续航里程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纯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
厂家标称续航400公里,用户实际驾驶仅能跑出300公里;表显续航里程还有100公里,实际跑了只跑了60公里就歇菜了——这样的事情在纯电动车领域司空见惯,冬季的续航里程更是让人提心吊胆,车辆表显续航里程低于50公里时,驾驶者心里往往犯怵,生怕自己被扔在了路上。
解决里程焦虑,其一是增加充电桩数量和快充比例,提升充电便利性;其二增加单车续航里程。
在不少车企和用户的思维逻辑中,充电桩的布局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只能期望,但不能过度奢望,因此提升单车续航里程似乎是自己能把控,也是看似比较容易实现的愿望。
基于这一点,不少车企在续航里程方面不断加码。从最初的400km到500、600km,2020年4月上市的小鹏P7更是将最长续航锁定在了706km,刚刚进入2021年,蔚来、智己、广汽埃安相继发声,均表示其未来产品续航里程可以接近或达到1000km。
欧阳明高院士认为:“目前,车载电池包的总能量和相应的续航里程在不断提升,正在向千公里续航里程迈进。虽然一千公里续航并不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电动汽车的能量需求肯定还是要上升的。如近期出现的冬天低温续航里程缩水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能量问题,如果你有一个长续航的车,打折也不怕。但更重要的是提升整车集成的技术水平,也就是电动汽车的节能水平。”
-2-
由此也引发了业内的激烈讨论:纯电动汽车到底需不需要将目标续航里程定在1000公里?
对于这个问题,大众中国CEO冯思翰表示:“实现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的确在市场宣传上很受关注,但是否需要作为一个行业目标,还有待商榷。”
对于大众未来是否也会推出续航1000公里产品的问题,冯思翰表示“大众目前没有推出1000km续航电动车的计划,如果电动车在追逐高续航里程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话,我认为这是恶性循环。”
冯思翰强调,在电池技术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高续航的电动车需要搭载更重的电池,为此要搭配极高成本的、更轻的车身,这样整车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从燃油车的经验来看,很少有燃油车会去宣传超长的续航里程,这是因为对于燃油而言,续航里程不是车主非常关注的一个点,他们更关心油耗,燃油效率这些问题。
而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之所以成为重要话题,还是因为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原因,比如说充电站的数量、超快充的比例、充电桩是否可用等,车主们需要的是密集、便捷、可靠的充电网络。
“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推进充电网络的建设,我们希望客户能拥有多样化的充电选择,包括公共充电站,壁挂式的充电墙盒,乃至更多的快充、超快充的设施。这当然也需要整个行业包括政府部门共同努力,”冯思翰表示。
说起对不断加码续航里程的.反思,其实还要回溯到去年下半年。当时对于特斯拉model3的强势表现,李想用“灭顶之灾”来形容,“几乎所有企业都不知道特斯拉赢在哪里,因为(特斯拉)赢的原因太初级了,没那么光鲜,所以反而被忽略了。”
李想将特斯拉的成功,归因于“自建超级充电站”。在李想看来,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严重低估了特斯拉的自建超级充电站和蔚来自建换电站/充电体系的市场效应。
对于国内车企更为在意的续航里程的比拼,李想表示“说明咱们大部分人还没搞明白特斯拉到底是怎么赢的,还都在拼谁的续航里程更长,然后眼睁着特斯拉从所有人身上碾压过去。”
实际上,蔚来高层近期也发表了类似观点。
前不久在蔚来发布1000公里续航的ET7和150kWh固态电池包之后,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也对媒体表态,其实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包并不会作为销售主力,用户的需求也没那么大。
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包主要是基于换电和灵活租用中的一个长续航解决方案。用户可以通过灵活租用来享受到电池技术的进步和解决长途旅行时的续航焦虑。
同时,秦力洪也呼吁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充换电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秦力洪认为,“如果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够在自己的车位上装上一个加充桩,电动汽车充电的体验将超过燃油车加油的体验,那么这个离电动汽车的普及就不远了。
另外,针对1000公里续航概念,在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看来,“无论是石墨烯还是固态电池,这些技术并不能形成非常大的技术壁垒、并不是一家企业的护城河。如果主流的车型都搭载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对社会资源将形成巨大的浪费。如果是在两三年以后才能实现1000公里续航,最终充电桩布局已经逐步完善,换电模式、快充模式的问题都解决了,1000公里的电池也没有意义了”。他认为,真正能够形成企业壁垒的是自动驾驶以及云算法。
-3-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表示,传统汽车走向完全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以后,传统部件的构成只会占整车部件的30-40%,而剩余的60-70%是与电子、计算、通信、软件等相关的部件。
由特斯拉引领的智能电动汽车变革浪潮已经袭来,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企业,都在尽全力向科技企业转型,自动驾驶以及云计算显然是能够给品牌赋能的性感标签之一。
现在看,汽车行业的前景很美好,竞争也足够激烈。
在威马之前,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广汽、长城等传统车企都已踩下了布局智能化的油门。前不久,小鹏汽车正式开放NGP自动导航辅助系统Beta版,这是小鹏汽车直接对标特斯拉NOA的智能辅助系统,蔚来的NOP领航辅助功能同样把枪口对准了特斯拉。
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竞争激烈的另外一个例子是,一些科技企业、零部件供应商同样在跟随这场智能化浪潮跳动。百度、苹果等相继“下海”造车,华为虽然声明不造车,但在汽车市场的切入点聚焦ICT技术,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提供商。
从这方面看,赛道已经切换。不断加码续航里程已然不是一个好选择,1000公里续航虽然重要,但似乎已经成了非必须品。
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汽车,有必要吗?
近来,多家车企表示,将推出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汽车,最早的在今年年底就将推出。
对于这样的消息,批评声音不少。主要的批评意见是,车企吹牛来博眼球。
《电动汽车观察家》的意见是,1000公里续航可以实现,服务高端用户也有商业机会,但是没必要推广,因为并不经济。对于电动汽车行业,与其着力于拉长续航,不如着力于解决冬季续航衰减和充电难题。
1、 1000公里不是梦
1000公里续航并非不可能,甚至并不难,多装电池就行了。以宣称可能达到1000公里续航的蔚来ET7为例,需要高达150kWh的电池,能装15辆宏光MINI EV;智己汽车的1000公里续航轿车,预计电量是115kWh,能装11辆宏光MINI EV;广汽埃安的1000公里续航电池,按现在最低的电耗水平12kWh/百公里计算,也需要120kWh电池。
蔚来ET7采用150kWh固态电池包预计续航超过1000公里
当然,能装下更多电池也是水平。
首先,需要全新开发纯电平台。像蔚来、埃安,都是纯电平台车型,智己汽车很可能也是上汽全新开发纯电平台。纯电平台的特征之一,就是给电池包的空间足够大。
其次,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当然,这里一方面要归功于电池生产商,另一方面整车厂自己的电池包技术也得有保证。
双管齐下,一辆车装进115kWh、120kWh和150kWh电池,在接下来一两年并非难事,从而实现1000公里续航。
2、 续航焦虑?不,是充电焦虑
可以做1000公里,不一定就应该做。1000公里的电动汽车有什么用?
很多人会直观认为,由于有续航焦虑,所以续航越长越好。
我们应该先搞清楚,续航焦虑本质是什么?
首先,对于续航里程,消费者怕续航短,但是更怕续航假。
有的是冬夏差距大。说是续航1000公里,夏天可能跑800公里,冬天开空调出去,最后500都跑不到。
有的是表显续航和设计续航差距大。有时出一趟门,看着表显续航绰绰有余,跑到一半已经所剩无几,不得不临时找地方充电,这就非常焦虑了。
其次,续航焦虑,其实是充电焦虑。
现在很多的电动汽车,单次充电后续航都在四五百公里以上,满足一趟出行需求,即使算上冬季打折,也是够的。所以, 更多的焦虑在于充电焦虑。特别是不在计划内的充电,更是麻烦。
对于有自有充电桩的电动车主,除非出远门,否则在家每天充电,足够日常使用,并没有太多焦虑。如果不出远门,300公里续航的电动汽车,就已经足够使用。
对于没有专属充电桩的消费者,大家都有自己的“舒适区”。熟悉了“舒适区”内的公共充电站后,充电体验总体还是可以保证的。这一类消费者,他们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次数确实是成反比,续航越长,充电次数越少;续航越短,充电次数越多。
广汽埃安即将推出1000公里续航电池包,并具备快充能力
不过,充电体验除了次数,还有用时。通过增加电池来增加续航,就意味着要增加充电时间。有人说,长续航可以搭配大功率充电,这样时间不会变长。但是,短续航也可以搭配大功率充电。所以,总体上越长续航,充电时间越长,充电体验越差。
在日常用车之外,电动汽车消费者如果出远门,担忧的也是充电问题。这一点,要依赖更多的公共充电桩和更快的公共充电速度来解决。蔚来和特斯拉的补能解决方案,在这里优势明显。
长里程车,对于出远门貌似有优势,但优势就在单次充电续航的半径之内。一旦涉及充电,可能充电次数少,但充电总用时是差不多的。
因此,对于充电焦虑,超长里程的纯电动汽车,并不能解决。
3、 1000公里:奢侈但不经济
装载大电池,让电动汽车跑得更远,但是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智己汽车轿车,高配续航可望达到1000公里
先说电耗。蔚来的ET7,将采用的固态电池电芯密度要达到360wh/kg。如果按成组率60%计算,电池包能量密度将高达216wh/kg。
电池包重量多少呢?
694kg。ET7要始终背着这么重的电池包行驶。
如果能达到1000公里续航,ET7百公里耗电是15kWh。现在量产销售的特斯拉长程版Model 3的百公里电耗只有12.8kWh,上汽R汽车ER6只有12.2kWh。ET7相比之下,就很耗电了。
除了电耗水平的下降,超大电池,必然增加成本。还以150kWh电池包为例,既然是固态电池,初期成本肯定比液态贵,按1000元/kWh计算,成本15万。比100kWh电池包,预计要高出六七万。
对于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汽车而言,肯定是面向高端人士。对于这点电耗增加、成本增加,他们可能毫不在意,可能也觉得划算。1000公里续航电动汽车,商业上有机会。
不过,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肯定不是经济的选择。
另外,从社会责任、节能环保角度而言,超长里程电动汽车并非优选。
尽管电动汽车在使用环节是零排放,相对燃油车能源利用效率也高,的确更加节能,更加环保。
但在全生命周期对比时,如果一辆电动汽车所需要的电池特别多,耗电特别大,那很可能是比燃油车更不节能,更不环保的。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等做的研究,平均而言,动力电池生产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整个电动汽车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的20%左右。如果装载电池超多,那生产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必然也会增加很多。如果使用中电耗特别大,追溯发电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时,也会增加很多,特别是在仍然以煤电为主的中国。
我们不反对企业面向高收入人群,组合产品和服务,从而赢取利润。一方面,需求本来就是分层次的。另一方面,在人类历史上,高收入人群为很多新技术的普及支付了早期成本。富人多用一些动力电池,先用一些高科技动力电池,也有利于成本的降低、高科技电池的普及。
但是,这些产品和服务,乃至这样的企业,不应该享有节能环保的光环。因为,它们其实耗费了太多的资源。
还有,由于蔚来的引领,很多企业,希望通过极致产品、极致服务,吸引客户。不过,为了客户驾车这一个环节的零排放,它们在生产、销售、服务以及日后要回收处理等耗费的总体二氧化碳排放,可能是极高的。特别是一旦追求极致服务,服务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和资源耗费,也是难以想象的。
比如,一键加电的服务,车主体验是很好。但是,为了一辆车能够行驶几百公里时零排放,需要另一辆笨重的充电车,跑几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极少数还是油车)。这期间还要多一次电池充放环节,可能损耗10%左右的电能。还至少需要一个驾驶员工作两三个小时。
以单环节论,似乎是节能环保;以系统论,则可能是高耗能、高排放——那何必做电动汽车?
4、 是曲线救国?还是迎难而上?
2020年,电动汽车私人消费兴起,很多人已经在讨论电动汽车逐步替代燃油车。
要替代燃油车,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必须破解。如果直面挑战,电动汽车行业应该解决冬季衰减问题、精准计算问题,并提供便捷充电。
1000公里续航的产品,本质上,是认为当前难以正面解决上述问题,而曲线救国——如果续航到1000公里,即便冬季打五折,仍然还有500公里续航。但这一解决方案,成本太高,对于整个行业,不是可选项。
冬季续航衰减,目前看是锂离子电池天性使然。另外,冬季空调制热,也很耗电。不过,消费者并不指望完全消弭冬夏之间的续航落差,毕竟燃油车也有冬夏差别。只是,行业应该将这一差距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因此,能否付出一定的能耗代价,来保证大体的续航一致?
至于精准计算问题,各车企应该放弃掩耳盗铃的想法,以车辆驾驶实际耗能,包括动力系统之外的空调耗能、自动驾驶计算耗能等等,来计算剩余续航,给消费者真实的指引。
而充电问题,难度更大。除了大规模建设充电站,加速大功率快充技术应用,还有一个思路是建设无处不在的小功率充电桩或者充电接口。如果到处都能充电,即便电动汽车续航短些,也没有关系。
早前几年,很多业内人士有一个共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能会有一个“矫枉过正”的过程——就是续航里程会不断提升,乃至于超过正常所需,消费者续航焦虑消失后,车辆的续航里程又会回调。有人甚至直接预测,电动汽车的终极配置是:300公里续航。
1000公里续航电动汽车似乎表明,“矫枉过正”势头正在出现。但是,服务于少数人的1000公里续航电动汽车,不足以消除大部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 找车网
电动汽车消费者更需要的,是无论冬天还是夏天都能跑到的,实打实的500公里、600公里续航电动汽车。这一点,希望有雄心、有担当的企业,能直面问题,勇挑重担,为行业解决这一难点痛点。届时,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才有一定胜算。
广汽回应1000公里续航质疑,这真的能实现吗?
近些年电动力汽车确实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广汽回应自己的汽车能进入1000公里的续航,这确实也是电动力汽车的一大进步。
能否实现,这取决于下面的一些问题:
电动汽车一般使用的是石墨烯电池,但是由于车辆的不同车种,每辆车所能够达到的续行要求是不同的。
所以,石墨烯电池是使得什么样的车型产生了1000公里续航还不得而知。
因为每辆车的重量不同,所产生的动力要求就不同,同时,这也不仅仅是续航的要求,也是动力能达到的最大动能的要求,这才是石墨烯电池发动机的关键。
从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大部分电动力汽车的车身都比较轻,因为电动力汽车的动力其实输出能力是比较低的,无法满足一些比较重型的汽车的要求。
我们可以让一辆轻量的车产生1000公里的续航,那么这并不代表着它会使每辆车达到1000公里的续航。
在质疑中叙述了自己可以在8分钟充满80%的电!
这种快速充电的技术与协议,是我们近些年一直在研究的。原因是汽油发动的汽车可以在短时间内充满汽油,但是。充电汽车大部分的充电时间较长,短时间内完成充电的难度较大。
同时,快速充电技术产生的巨大热量以及安全性也是必须值得考量的一个问题。
如果使用一种快速充电的充电桩进行充电,那么这个时候就会产生配套设施的费用,尤其是在进行长距离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长时间的带着一个巨大的充电桩进行充电,且这种充电桩对充电设备的要求也一定很高,是否可以真的应用,在生活中还有待考察。
我们知道汽车不但要求续航,还要求在一定时间内的加速能力!
不同的动力装置产生的短时间内的加速能力是不同的。
一辆汽车能够达到1000公里的续航,那么短时间内的加速能力是否能够经得住考验,是否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加速,能产生多大的动力?
可以在多高的速度下运行,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和商榷。
所以,达到1000公里续航只是一个开始,是否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一辆汽车的基本要,求航续,只能作为其中的一个标准,但还不能完全的认定它是否就是一个成功的跨时代的电动汽车。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广汽回应1000公里续航质疑,这真的能实现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战舰少女R夏活EX3攻略战舰少女Rv5.4.0类型:角色扮演大小:1600MB评分:9.7平台:标签:恋爱海战美少女游戏萝莉控相对于EX2,可能EX3会比较简单。上路点无沟带上带足反潜能无沟直接抓到最终节点,难度上相对EX2要简单很多。当然不走鱼塘也可以考虑其他路下面来看看战舰少女R夏活EX3攻略马塔潘角海战。E3的难点:无沟的攻略路线上有个小鱼塘,带足反
续航600公里最便宜的电动车续航600公里最便宜的电动车具体如下:1、广汽埃安Y:广汽埃安Y长续航610公里版本的车型,日常在市区内行驶时,车辆的满电续航可以达到540公里以上,日常跑高速的续航以及冬季综合续航则是400公里出头。2、哪吒U:续航600公里以上的哪吒U,与埃安Y价格相同,两款车型相比之下,哪吒U主要是在安全性配置、智能化配置和舒适性配置方面更占上风。同时,长
17款东风ec36新能源续航有150公里的吗有的,,2022-08-09发布东风ec36新能源的续航里程数是300km。续驶里程也称为续航能力,是指汽车轮船等行驶工具在最大的燃料储备下可连续行驶的总里程。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是指动力蓄电池以充满状态开始到标准规定的试验结束时所走过的里程,是电动汽车重要的经济性指标。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介绍如下: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
大众发力电动SUV,全新ID.4续航555公里,这车能火吗?《我有车》原创2020广州车展新车报道:就在前几天, 一汽-大众ID.4 CROZZ在广州车展上完成亮相,新车定位于纯电动紧凑型SUV级别,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前者最大功率204马力(150kW),最大扭矩310牛·米,后者参数则是306马力(225kW)/460牛·米,百公里最快加速6秒,整车NEDC工况最大续航达555公里
续航600公里最便宜的电动车续航600公里最便宜的电动车具体如下:1、广汽埃安Y:广汽埃安Y长续航610公里版本的车型,日常在市区内行驶时,车辆的满电续航可以达到540公里以上,日常跑高速的续航以及冬季综合续航则是400公里出头。2、哪吒U:续航600公里以上的哪吒U,与埃安Y价格相同,两款车型相比之下,哪吒U主要是在安全性配置、智能化配置和舒适性配置方面更占上风。同时,长
933牛米、续航超1000公里,长城全新中大型SUV真猛“南山南,北海北...”,想必不少人通过这短短的两句歌词,就能联想到一首歌《南山南》。这首歌在几年前还是挺火的,但我有挺长一段时间没有听过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最近想起这首歌,是因为一款车。不卖关子了,这款车便是魏牌旗下的新车——蓝山,蓝山和南山,对于普通话一般的我而言,是一种读音。长城旗下的这个品牌,名字也比较丰富,
都说埃安的热销是依靠B端,谁能解释AIONY为何热销?埃安汽车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汽车品牌,存在感不高、销量却不低;销量升高后又被质疑主要依靠TO/B,也就是车子都卖到了Business的市场中,说白了就是说埃安的车都被共享或出行市场消化掉了,ConsumerC端个人用户市场并不买埃安汽车的账。不可否认,AIONS确实有一些车是用于出行市场,“如祺出行”就是广汽集团旗下的出
奥迪刹车片多久要换奥迪刹车片3万公里要换,刹车片一般是由钢板、粘接隔热层和摩擦块构成,钢板要经过涂装来防锈,涂装过程用SMT4炉温跟踪仪来检测涂装过程的温度分布来保证质量,其中隔热层是由不传热的材料组成,目的是隔热。以奥迪旗下Q5L2021款40TFSI时尚动感型为例:这款车的生产厂商为一汽大众奥迪,级别为中型SUV,能源类型为汽油,变速箱为7挡湿式双离合,车身类型为5门5座SUV,最高车速
2023-09-21 20:05:41
2023-08-04 07:28:14
2023-07-17 23:00:37
2023-09-17 20:00:57
2023-09-08 11:11:51
2023-09-13 05: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