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选购 > 正文

汽车价格战的品牌有哪些 特斯拉、比亚迪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价格战正式结束

2023-09-11 00:05:29 | 找车网

很多关注汽车选购的朋友很希望了解汽车价格战的品牌有哪些 特斯拉、比亚迪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价格战正式结束,今天找车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汽车价格战的品牌有哪些 特斯拉、比亚迪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价格战正式结束

价格战看不到终点,新能源车企大佬们有些急!

降价2万元、4.8万元、9万元、16万元,汽车厂商们试图用一个个让消费者目瞪口呆的降价幅度刺激人们的购车欲望。

汽车价格大战仍在继续。

估计是连2023年开启降价节奏的始作俑者 特斯拉 都没有想到,当降价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之后,竟然会在中国车市掀起轩然大波。1月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宣布降2万-4.8万元;紧接着2月 比亚迪 就推出价格不到10万的秦PLUS入门版车型,实现了油电同价;3月东风汽车旗下7大品牌启动政企补贴,不讲武德直接降价9万元,直接掀了燃油车市场的桌子。全国大部分省市被迫跟进。

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畸形的热闹。一方面是各大主流、二线品牌还有各自的经销商用五花八门的营销套路吸引着消费者关注,有的品牌甚至两轮降价;另一方面是3月整体销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3月29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3月1-26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02.1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较上月同期下降1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70万辆,同比下降15%

也正是因为如此,中汽协专门发文大声疾呼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特意召开座谈会,建议国家在国六B排放标准执行的问题上给予6~12个月的销售过渡期。

目前来看,这场由新能源品牌发起的价格战已经反噬到其自身了。3月1-26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38.7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0%,较上月同期增长1%。;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40.6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7%,较上月同期下降11%。

在2月份,2023年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39.0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7.5%。

在燃油车大打价格战的影响下,新能源汽车正在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事实证明,残酷血腥的价格战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需要稳定的政策

燃油车企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组织的座谈会上提出建议,新能源品牌的大佬们也没有闲着,在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大佬们更多的诉求是希望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得到相关政策的“保驾护航”。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建议国家把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到2025年,希望快速出台、稳定预期,发挥新能源汽车市场“压舱石”和“动力源”的作用。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在2022年年底退出,购置税减免政策已明确到今年年底。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开发周期较长,从产品开发、设计到成本管理都需要做较长远的安排,因此希望购置税减免政策能够延长且快速出台。

大众 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集团销售负责人孟侠(Stefan Mecha)建议,将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免征期限延长到2023年以后,并制定相对稳定的政策框架。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閤先庆,说由于近三年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叠加新能源补贴政策和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等有力政策退出,当前汽车消费低迷不及预期,建议继续出台全国性统一支持政策,多渠道激发内需消费潜力,稳定汽车市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积极扩大消费,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及早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接续优惠政策,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并试行研究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指导地方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汽车产业稳定运行。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2022年已经到了600万辆级别,2023年预测销量达到850万辆。有观点认为,在这样强增长的态势下,各方大佬还在寻求政策支持是否恰当?

从销量数据上来看,中国市场已经占到全球的63%,但实际上在产品和技术研发层面,面对六边形战士特斯拉以及国际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国内的新能源品牌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用吉利控股集团总裁、 极氪 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说,窗口期或许稍纵即逝。

牵一发而动全身

燃油车市场的疯狂降价,对于新能源汽车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3月销量数据,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说得很清楚。3月环比增幅照比2月已经是放缓了很多。这说明的消费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消费者持币待购的情绪愈发浓烈。

我们代入一下也不难理解。燃油车没降价之前,市场天天喊着“油电同价”“科技平权”,用花样话术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情绪,现在燃油车降价了,而且一降就是好几万,新能源品牌不再呱噪,开始谨慎地保价,美名其曰保持品牌调性。

这就是典型的双标嘛!以前陪人家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换旧人了,就叫人家牛夫人。

站在新能源车企的角度,这种做法无可厚非。新能源车企毕竟发展时间短,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挑战,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和研发压力。新能源车企的血条明显没有传统车厚实,这使得新能源汽车不能轻易跟进降价。

但是消费者并不关心这些。消费者在乎的是买到一辆性价比、使用起来更方便的车型。试想一下,20万的燃油车补贴之后差不多10万出头,补贴出来的钱,可以加很多年的油,还免除了充电的麻烦和续航的焦虑,买谁不买谁,答案已经很明显。

现在的情况是,降价的燃油车销量都差强人意,保价的新能源汽车要是还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那真的就违反逻辑了。

另外,随着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走低,新能源汽车应该也降价的。但是,它们却保价了。这难免会让消费者产生一种被割韭菜的心理。

如此一来,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增幅变缓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现在的问题是,谁也不知道盘绕在中国车市上空的乌云什么时候能够退散,市场什么时候能够恢复到理性。在这种未知的情况下,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大佬们在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的诸多建议。

百姓评车

中国车市正在经历一轮“滔天骇浪”的价格战。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每一轮价格战都是一次淘汰出清的过程,比如上一轮就有 铃木 退出、庞大破产。本轮目前还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这说明还会继续下去。

或许是这轮价格战开始阶段打得太猛,以至于现在出现了胶着状态,这无疑是给新能源车企们增加了难度。

大而不强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还需努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百姓评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车价格战的品牌有哪些 特斯拉、比亚迪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价格战正式结束

首轮“价格战”后,特斯拉、比亚迪成焦点,下游配套有支撑?

2023年开启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战”,虽然进行时间不长,但其对车市影响还是很大。在 特斯拉 率先降价后,除了引发多家车企跟进,同时对新能源汽车整体价格体系也进行了一次颠覆。

对于消费者来说,此番“价格战”无疑喜从天降,无形中让购车预算省下不少。但对车企来说,则意味着成本与利润空间受到波及。在疫情结束后,没有迎来预想中的市场反弹,反而深受“价格战”影响,因此市场比较悲观。

值得一提的是,种种迹象表明在首轮“价格战”之后,各品牌车企并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是调兵遣将,从而寻求在新一轮“价格战”来临时获取更多胜算。

比亚迪积极应战,“价格战”后发制人

特斯拉降价后,坐壁上观的 比亚迪 找准机会果断出手,在推出起售价不足10万元的秦PLUS DM-i冠军版后,近日还针对王朝系列产品下调价格。可以说比亚迪后发制人,但效果更胜一筹。

据相关媒体报道,此次比亚迪老款车型的优惠幅度在1万元以上,部分热门现款产品也有上千元的优惠。“2021款汉EV下调了2万元,2021款秦EV降价1.5万元,而新款车型优惠幅度普遍在6000至8000元之间。”

虽然比亚迪没有针对全系车型降价,但对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比亚迪来说,即使没有降价也不影响市场销量。不过厂家或许考虑到今年400万辆的任务量,适时参与“价格战”很有必要。

当对手们在首轮价格战身心疲倦时,也给比亚迪创造了一个最佳机会。因此,比亚迪此时降价,恰到好处。而如果要问“比亚迪为何没有全系降价呢?”在《车壹圈》看来,比亚迪还没有到全系降价的时候,等到其它品牌两败俱伤时,才是比亚迪最后亮大招的时候了。

将推低价车,特斯拉继续搅局车市

除了比亚迪后发制人,主动加入“价格战”的同时,特斯拉也没有闲着。

不得不说,率先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发起“价格战”的特斯拉目前获利颇丰,其中Model 3、Model Y两款车型在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加就是一大佐证。当然,特斯拉运气有点不好,那就是赶到了春节假期,对销量多少有一些影响,不然它在中国市场卖得更好。

从特斯拉主动大幅度降价来看,其目标也是路人皆知。首先,以降价换得更多的市场销量,来巩固特斯拉在市场中的地位;其次,特斯拉也面临着棘手问题,随着Model 3、Model Y在国内市场产品力的削弱,销量不如以前,因此打价格战也是无奈之举。 找车网

当然,除了降价外,特斯拉同时也在产品上谋求突破。据悉,今年内特斯拉将推出全新车型Model Q,该车售价约人民币16万元。这样的低价车,如果在国内上市,势必对新能源市场形成不小的杀伤力,加剧“价格战”持续及下行。

进入中国以来,特斯拉成功地树立了高端品牌标签。尽管不时出现产品问题,但拥有一大批忠实的追随着的特斯拉,销量竟然没受到多大影响。

不过,伴随着Model 3、Model Y产品力下降,摆在特斯拉面前的还是产品的短板问题。如果Model Q能在国内上市,短时间还能助力特斯拉销量走高。而之后,特斯拉还是要加快新产品推广进度,不然很快陷入“无米下锅”的地步。

低成本对决,向中下游产业链看齐

在新能源汽车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的今天,价格对决成为市场成败的重要推力。因此,目前来看,“价格战”一时半会还不会消停,将成为今后市场的主要焦点。

而受“价格战”影响,未来影响市场及企业竞争的一个关键点将落在成本上,这也间接体现辐射到了产业链环节中。

在产业链方面,除一些品牌车企积极打造自己的产业供应链,比如比亚迪、 埃安 、 长安 、长安等车企都有自己的电池公司或是正在规划建设电池基地,其出发点还是要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领域,打造核心技术与低成本优势。只有车企造车成本下来了,在旷日持久的“价格战”中才能坚挺着。

此外,对于车企来说,今年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碳酸锂价格的下跌。这几年电动车行业快速发展,由此带动对锂矿的需求持续上升。因受电动车发展影响,从2021年开始,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路从5万元/吨持续上涨至近60万元/吨。

不过,碳酸锂价格在今年出现回落。据 上海 钢联2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跌均价报40.25万元/吨。相比于去年11月的56.75万元/吨的高点跌幅超过15%。

碳酸锂价格的下调,直接影响到动力电池的出厂价,因此对于大多数备受“价格战”困扰的车企来说,多了一些喘息机会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价格战”中,可以多活一阵子了。

《车壹圈》观点:在来势汹汹的“价格战”的蹂躏下,各车企品牌销量受到影响,肩上压力巨大。各新能源车企也充分发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本事,将成本降到最低,从而多争取活下去的时间。

不过,从目前来看,首轮“价格战”只是小试牛刀,真正的大咖并没有亮大招。随着车企在产品及产业链等方面的布局,接下来才是既决胜负也决生死的重要时刻。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壹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车价格战的品牌有哪些 特斯拉、比亚迪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价格战正式结束

特斯拉、比亚迪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价格战正式结束

年初爆发的车市价格战,让很多消费者都产生了一种车企若不降价就活不下去的错觉。因此,不少消费者选择将钱牢牢攥住,以便于新一轮价格战来临时好迅速出手。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许多同事也是这个想法,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想法还没开始实践就已破灭。7月6日,在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16家主流车企联合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

《承诺书》显示,为维护良好的汽车市场秩序,共同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积极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特作出如下承诺:

一、坚持遵守行规行约,规范市场营销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二、注重营销宣传方式方法,不夸大宣传、不虚假宣传,不为吸引眼球、增加获客而对消费者进行误导性宣传。

三、发扬质量为先、品质为本的工匠精神,以高质量产品,高品质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稳增长强信心防风险等方面积极担当,勇挑重担,携手为国民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简而言之,《承诺书》的核心意思就是不搞价格战,你能想到的加大终端优惠、降低新款定价,以及减配降价,增配降价等各种形式都包含在内。

签署《承诺书》的16家车企包括:中国 一汽 、北汽集团、江汽集团、东风汽车、 广汽集团 、 吉利汽车 、 上汽集团 、 中国重汽 、长城汽车、 长安 汽车、 奇瑞 汽车、 比亚迪 、 蔚来 、 小鹏 汽车、 理想汽车 和 特斯拉 。

显然,上面提到这些车企,都是目前体量较大、声量较高的车企,基本能涵盖市面上的主流品牌。也就是说,车市下半年的车辆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基本趋于稳定状态。从车企角度来看,这次战线统一无论对哪一家都有利,因为不用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份额,更不担心友商“背刺”。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并不算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价格战停止后,大家想低价买好车的愿望基本就破灭了。显然,比亚迪、特斯拉等16家车企这次联合抵制价格战一事,将会受到很多网友的谩骂,比如“为什么不让利于消费者,只想着自己赚钱吗?”之类的言语讨伐。

其实,大家有这种心理也很正常,毕竟自19年疫情爆发后,很多公司倒闭,大量单位裁员,大家的荷包逐渐被掏空,以前花100元,现在只敢花50元,甚至30元。所以,当车企优惠收紧后,大家心中自然不乐意,肯定会表达不满。

而除了大环境的经济因素外,另一个让大家不爽的点就是,车企的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就拿 丰田 凯美瑞 来说,以前一分不少18万起售,能赚到钱,现在优惠3万,销量也没以前多,但它还是能赚到钱。

实际上,这一切的源头都是特斯拉,它的到来不单单是将豪华品牌的遮羞布撕开,还将整个汽车市场多年的“伪善面具”揭下,让人们看到了一辆20多万的车子,原来单车利润可达6万多元(2022年特斯拉单车利润6.6万元人民币),而不是某车企宣传的仅几千元利润。

当然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之所以能将成本控制得如此低,关键在于平台通用化和超级工厂。虽然,并不是所有车企都有这般严苛的成本控制体系,但我们也相信,一辆车的单车利润绝不可能只有几千元,特别是那些成名已久的大车企。

写在最后:

此次16家车企联合签署《承诺书》,虽然有利市场环境回归正常,但老百姓们或许并不会买账。就如同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之前,呼吁各大车企杜绝价格战时,被疯狂吐槽一样,它们这次或许也会被消费者所抵制。出行局预测,后面应该会有很多消费者选择“持币待购”来抗议这次16家车企联合抵制“价格战”一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出行局,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为大家带来的汽车价格战的品牌有哪些 特斯拉、比亚迪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价格战正式结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找车网!
与“汽车价格战的品牌有哪些 特斯拉、比亚迪等16家车企“握手言和”,价格战正式结束”相关推荐
汽车价格战还能打多久 16家车企签署《承诺书》 价格战真要结束了吗?
汽车价格战还能打多久 16家车企签署《承诺书》 价格战真要结束了吗?

16家车企签署《承诺书》价格战真要结束了吗?2023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可以用“轰轰烈烈”一词来形容,但这并不是指销量,指的是价格战。今年初,特斯拉率先降价,打响了车市价格战的第一枪,随后不久比亚迪一大波冠军版车型跟进,将紧凑型插轿车起售价拉低到了9.98万元,紧接着就是燃油车的“崩盘”,到最后甚至连蔚来都开始降价了。这场价格战对于车企的利润其实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但

2023-09-09 01:18:53
近期的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特斯拉突然涨价,价格战结束,之前降价的车企咋样了?
近期的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特斯拉突然涨价,价格战结束,之前降价的车企咋样了?

汽车越来越便宜,你准备几时买车?汽车越来越便宜,你准备几时买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咱们国内的汽车售价的确大幅度降低,但以后汽车价格的趋势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可以分成两方面来说中高端的进口、合资车型价格还是会持续降低,但绝大多数入门级别、或经济车型的价格很难再继续降低,不过钱越来越毛、汽车只要不涨价,还是会减少消费者购车压力!可以看看几十年前咱们汽车的售价,本田思域1.5L卖到

2023-09-14 09:13:45
汽车价格战术有哪些 特斯拉使用精品路线,而比亚迪选择车海战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汽车价格战术有哪些 特斯拉使用精品路线,而比亚迪选择车海战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特斯拉使用精品路线,而比亚迪选择车海战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定位不同和车辆售价不同。现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陷入了多家企业竞争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实施的发展策略与特斯拉的发展策略并不相同。前者使用了大量的高端零部件,生产成本特别高,销售价格昂贵。后者生产的车辆更具性价比,偏向于实用型新能源汽车。由于每家汽车制造公司的发展策略和市场优势并不相同,并不意味着所有的

2023-09-09 20:32:05
汽车价格战哪些车性价比高 性价比最高的车是哪个品牌的
汽车价格战哪些车性价比高 性价比最高的车是哪个品牌的

性价比最高的车是哪个品牌的性价比最高排名如下:1、宝马3系宝马3系是宝马集团新一代轿车产品,车身重量1465千克,直列4汽油发动机,车型尺寸为4.734米1.811米,1.455米。BMW3系再次为同级轿车设立了新标准,其美学设计、工程学设计、高科技内涵,以及豪华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达到了全新的境界。宝马3系价格定位也体现其高档运动轿车的市场定位,并反映其高档产品内涵。

2023-09-11 05:29:13
汽车价格战有哪些品牌 40多家汽车品牌集体降价,为何发生“血腥”的降价潮?
汽车价格战有哪些品牌 40多家汽车品牌集体降价,为何发生“血腥”的降价潮?

“价格战”又要升级了?上汽系合资品牌频出新车优惠政策最近几天,各路媒体都在讨论保价承诺书,仿佛能从这一张厕纸里能看出什么不可泄露的天机。可实际上,在汽车消费市场下行萎缩的当下,该动手的照样坐不住。就比如手握多家合资车企的上汽,旗下品牌近期推出了各种巨额优惠,我们一起来盘一盘。首先是作为销量大头的上汽大众,针对入门纯电ID.3推出了至高3.7万元的限时优惠,限量销售7000台,仅在

2023-09-10 19:06:35
汽车价格战都有哪些品牌 40多家汽车品牌集体降价,为何发生“血腥”的降价潮?
汽车价格战都有哪些品牌 40多家汽车品牌集体降价,为何发生“血腥”的降价潮?

价格战看不到终点,新能源车企大佬们有些急!降价2万元、4.8万元、9万元、16万元,汽车厂商们试图用一个个让消费者目瞪口呆的降价幅度刺激人们的购车欲望。汽车价格大战仍在继续。估计是连2023年开启降价节奏的始作俑者特斯拉都没有想到,当降价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之后,竟然会在中国车市掀起轩然大波。1月特斯拉Model3和ModelY宣布降2万-4.8万元;紧接着2月比亚迪

2023-09-10 08:54:43
汽车价格战对哪些有利 “价格战”又要升级了?上汽系合资品牌频出新车优惠政策
汽车价格战对哪些有利 “价格战”又要升级了?上汽系合资品牌频出新车优惠政策

“价格战”又要升级了?上汽系合资品牌频出新车优惠政策最近几天,各路媒体都在讨论保价承诺书,仿佛能从这一张厕纸里能看出什么不可泄露的天机。可实际上,在汽车消费市场下行萎缩的当下,该动手的照样坐不住。就比如手握多家合资车企的上汽,旗下品牌近期推出了各种巨额优惠,我们一起来盘一盘。首先是作为销量大头的上汽大众,针对入门纯电ID.3推出了至高3.7万元的限时优惠,限量销售7000台,仅在

2023-09-10 14:07:27
汽车价格战都有哪些 聪明的车企不再触碰舔狗经济话题,第二轮汽车价格战值得剖析
汽车价格战都有哪些 聪明的车企不再触碰舔狗经济话题,第二轮汽车价格战值得剖析

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现在是买车的最佳时机?要说近段时间汽车行业里面最热的话题,估计就是“降价促销”。今年年初,特斯拉率先打响新能源降价第一枪后,湖北与东风系汽车品牌的“政企补贴”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降价潮,并把降价的战火从新能源领域引到了燃油车领域。这波降价潮波及的范围之广泛、降价幅度之大,是此前比较罕见的。湖北这波降价潮的持续蔓延,也引发了汽车市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有的车企选择

2023-09-09 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