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资讯 > 正文

盘点|,裁员浪潮将如何袭击中国汽车界?

2025-02-07 16:31:36 | 找车网

今天找车网小编整理了盘点|,裁员浪潮将如何袭击中国汽车界?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盘点|,裁员浪潮将如何袭击中国汽车界?

通用、福特要造电动车,是美系肌肉车要变味?还是另有他因?

提到肌肉车,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有着硬朗的线条、强大的动力、油耗极高的美系车型。譬如在影片中常见到的雪佛兰科迈罗和福特野马等。

在美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美国人试图将其桀骜不驯的基因移植到汽车这个新兴的载体中,并通过嘶鸣咆哮的发动机来表现美国民众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愿景。在美国人看来,美国肌肉车体现着美国人追求自由、崇尚自我的民族精神。

近日,美国两家汽车公司分别宣布了企业的新动作,无一例外地指向了电动化造车方向。不禁让人疑惑:美系肌肉车是要变味了?

其中,通用汽车宣布将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加大投入,未来五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的30款电动车型,将覆盖包括凯迪拉克、GMC、别克、雪佛兰在内的所有全球品牌。其中,在中国推出的新车型中,新能源车型占比将超过40%。

例如,GMC悍马纯电动皮卡将于2021年底投产,研发周期从50个月缩短至26个月;凯迪拉克首款电动车 LYRIQ豪华纯电动SUV则将于2022年一季度上市,较原计划提前9个月。

另一家美国车企福特则是透露了旗下野马Mustang Mach-E已经在福特墨西哥工厂投入生产,并且即将开始交付的消息。虽然Mach-E作为一款纯电中型SUV,是基于福特全新打造的纯电平台Global Electric打造,但是仍然被加入到野马Mustang的产品序列里面。

对此,福特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还公开表示:"Mach-E是特斯拉的第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它拥有来自底特律的底蕴,是一辆野马,特斯拉不是野马。"

而在这之前,福特发布了纯电版F-150预告图,新车预计将在2022年中期之前推出。紧接着,纯电动版Transit的推进也提上了日程。

不难发现,通用和福特两家生产出经典美系肌肉车的车企,已经将电动化作为下一个阶段的造车方向。通过通用推出GMC悍马纯电动皮卡,福特推出野马Mustang Mach-E来推断,未来不排除有更多的经典肌肉车型将采用电驱动。

区别大不大?

其实,以采用双电机系统的电动车举例,综合输出马力和峰值扭矩足以将很多超级跑车甩在后面。但是,由于电动车的扭矩表现是不变的,而传统肌肉车都是自吸或机械增压的汽油车,两者在驾驶感受上完全不一样,前者相对后者肯定是少了一些"加速推背感"。那么,这就意味着,当曾经的大排量车型变成了一款高性能电动车,本质上也让美系肌肉车"变了味"。

而导致通用和福特情愿割舍操控性能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来自于特斯拉发展向好趋势的刺激。数据显示,美国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股价已经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领先于传统的通用、大众和丰田等汽车巨头。

无独有偶,6月上市的鲜为人知的电动卡车初创企业尼古拉公司市值也曾短暂飙升,一度超过了福特等汽车公司。仅获得2500辆订单的消息就使尼古拉股价飙升22%。

虽然特斯拉今年预估的50万辆的产量仍显得微小,盈利状况也并不抢眼,但其股价的飙升显示出,伴随着电动化等趋势,汽车行业正在由传统的制造业向科技行业转变,倒逼着通用和福特向电动化转型。

另一方面,是来自欧盟更加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规定的约束。相关报道显示,自2015年大众汽车尾气排放丑闻曝光后,世界各地都在计划收紧汽车排放监管,欧盟正出台更加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规定。

从2021年开始,欧洲汽车制造商必须将新车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95克以内。英国宣布2035年彻底禁售内燃机汽车;法国准备到2040年禁止销售化石燃料动力汽车;挪威议会提出到2025年所有汽车都应实现零排放;巴黎、马德里、墨西哥城和雅典均表示,计划到2025年禁止柴油车进入市中心。据了解,为了推进汽车电动化进程,各国目前也在推出相应的汽车补贴政策。

正是基于发展趋势、排放管理以及政策利好等原因,才推动了通用和福特等传统车企向电动化方向造车。未来,或许大排量的经典美系肌肉车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众高性能电动车,虽然令人惋惜,但也不得不顺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盘点|,裁员浪潮将如何袭击中国汽车界?

经销商不卖电车就劝退,凯迪拉克为何如此激进?

现如今,在各国环保政策和消费理念端的带动下,汽车电动化已成行业共识。

日前据外媒报道,凯迪拉克正在美国市场展开一场大规模的经销商“劝退”行动,正与拒绝销售电动车型的美国经销商协议,计划支付30-50万美元的补贴,以说服其退出凯迪拉克销售网络。

如果此事果真属实,那么凯迪拉克美国公司多少有点霸王硬上弓的意味。

▍不卖电动车就退网

通用汽车11月19日公布的电动车发展计划显示,未来5年在纯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方面投入270亿美元,并在全球推出30款纯电动车型,覆盖旗下凯迪拉克、GMC、别克、雪佛兰在内的所有品牌。

凯迪拉克表示接下来将重点放在电动化车型上,并计划在2030年全面转向电动化,其中首款电动SUV车型—— LYRIQ已宣布提前至2022年一季度上市,这辆车也将同期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战略转型之下,今年9月,凯迪拉克向美国800家经销商提出,要求每个经销商都必须在电动车基础设施上至少投资20万美元,为未来销售电动车做准备。

但此举受到部分经销商的反抗。据统计,美国约有50%的凯迪拉克经销商年销售不足50辆,这意味着他们难以在合理时间内收回成本,因此部分销量少、地处偏远的经销商不愿意配合凯迪拉克做电动车相关投资。

鉴于此,凯迪拉克被迫启动“劝退”计划,凯迪拉克北美区副总裁Mahmoud Samara称,凯迪拉克想在电动车发展上加快脚步,并确保经销商为加速电动化做好准备,而补贴劝退者是对电动化持怀疑态度的经销商最好的选择。

“也许会有一些经销商并不认同凯迪拉克的愿景,但我们相信大部分经销商都会支持这项计划。”凯迪拉克销售、服务和营销副总裁Rory Harvey也表示。

这意味着凯迪拉克美国经销商要在接下来两年内完成凯迪拉克的要求,部分经销商表示并不能接受这一要求并选择退网,目前已有约150家凯迪拉克经销商宣布退网。

而在凯迪拉克的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品牌目前拥有约880家经销商,国内经销商暂未收到要求电动化投入的消息。

▍“时间紧,任务重”

国际市场上,新上任的日本首相菅义伟向外界公布,日本要在2050年温室气体零排放。而为了达成这一政策目标,日本经济研究省经过研究后决定,或将在2035年开始禁售燃油车。

除了日本计划在2035年禁售燃油车以外,英国也计划在2040年在其国内禁售燃油车,并且最后还将禁售时间由2040年提前至2030年,美国加州则要求所有乘用车在2035年之前实现零排放。与此同时,法国、以色列、西班牙等国家都在近几年宣布要在2030年至2040年之间逐渐淘汰燃油车。

再看国内,11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当中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不单单是国家,各大燃油车企也在响应禁售燃油车的号召。其中包括丰田、大众、沃尔沃、捷豹路虎、戴姆勒、福特、现代等知名车企都曾发布过停售燃油车的具体计划。近期,大众MEB以及现代E-GMP两大电动车制造平台的公布,更是让未来汽车全面进入电动化成为可能。

无论是从国家层面上推出的法令和政策,还是从各大车企出台的燃油车停售计划来看,新能源车逐渐取代燃油车的大势已经到来。

于是跨国车企现在需要讨论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转型新能源”,而要决定“以多快的速度转变”的问题。

▍传统头部车企已抢跑出发

当下,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正如日中天。进入12月,其股价总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比肩三个丰田之和。EV Sales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特斯拉在全球共销售35.27万辆电动车,其中Model 3共计售出约26.1万辆,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12%,成为最畅销的电动汽车。

不止销量,特斯拉的盈利能力也逐渐显现。2020年第三季度,特斯拉营收达到87.7亿美元,净利润为3.31亿美元,与2019年同期的1.43亿美元相比增长131%,当季公司电动车交付量也创下13.93万辆的历史新高。

也是在特斯拉等新势力车企倒逼之下,传统车企正在掀起一轮自我革新与救赎的新能源战略大转向。

近期,德系豪华车三强不约而同地加速电动化转型。

11月11日,宝马率先在2020年"宝马集团#NEXTGen未来峰会"上揭开了BMW iNEXT量产车型BMW iX的面纱,纯电动阵营又添一角。

奥迪也开始“砸钱赌未来”。12月3日,奥迪加大对电动化的投资,宣布到2025年共投资350亿欧元,未来技术投资占半壁江山。

戴姆勒出手更为阔绰。12月4日,戴姆勒宣布将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在研发、房地产、厂房和设备上的花费将超过700亿欧元,投资重点是“电气化和数字化”。

砸重金投入电动化,透露出BBA在电动车市场的无力与急迫。今年1-10月,宝马、奔驰和奥迪品牌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分别为11.69万辆、8.96万辆和7.43万辆,BBA三家销量之和都比不过特斯拉。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此形势之下,求生欲刺激凯迪拉克以最快的速度转变改变。其实不光是凯迪拉克,大众、福特等传统车企都在经历着转型之痛,但也唯有如此,这些传统车企才能汇聚在下一个赛道的起跑线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9盘点|2020年,裁员浪潮将如何袭击中国汽车界?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9盘点|2020年,裁员浪潮将如何袭击中国汽车界?的相关内容。

编者按

2020年在寒冬中正缓步走来。在经历了去年补贴退坡、市场负增长后,今年市场向何处去正在成为最大的猜想。即日起,第一电动网推出2019年终盘点和2020年初展望系列,意在通过一系列关键词的梳理,对2019年和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系统性回眸和前瞻。

2019年深冬的某一天,中国某著名车企内,员工在办公室开始了日常吐槽,这一次的话题是公司的班车和停车场竟然都开始收费了。

“现在的车企都开始裁员了,我们不裁员,收点班车费怎么了,要什么自行车啊?!”不巧,这本是加深办公室友谊的时刻,不仅被老板参与了进来,还留下了这么一句颇具深意的话。

的确,回顾2019年的汽车行业,“裁员”是绕不开的关键词之一。只不过,过去一年的裁员主要发生在以BBA为首的全球顶级巨无霸车企中。

在2020年,它会在中国车企内部大规模上演吗?

裁员大潮来袭,全球巨头车企几无幸免

如果说世界汽车看欧洲,那么德国一定是欧洲汽车世界的中心。坐拥大众集团和BBA三强的德国,在此次裁员风波中,自然起着“表率”作用。

2019年3月,德国大众就率先宣布将裁减10%的管理人员,并且将在2023年前以退休的方式裁员7000名员工。

进入下半年,随着全球汽车市场情况的进一步恶化,BBA三强也不得不进行裁员瘦身。先是9月份,宝马集团宣布将在2022年之前裁员5000-6000人;12月份,戴姆勒和奥迪也步其后尘,均表示将进行大幅裁员,且人数均接近万名。

虽然具体裁员名单并未公布,但从目前已知的信息不难看出,“高层”是德国企业这一轮裁员中的重灾区,无论是大众还是奥迪都已经确认将精简公司的管理团队。而这也透露出了一个信息,在这长期渐进的裁员计划中,欧洲车企大多选择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相比于略显谨慎的欧洲,美国车企则体现出了更为直接的一面。作为新兴造车公司的代表,特斯拉对于市场的敏感度总是更高一些。2018年6月,马斯克便宣布针对其美国公司裁员9%。而仅仅7个月后,特斯拉便开启了第二轮大裁员,裁员人数达3000人,占员工总数的7%。

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与漫长的缓冲期,特斯拉快刀斩乱麻地完成了两次瘦身。

激进裁员的不止有15岁的特斯拉,拥有111年历史的通用汽车也是如此。2018年11月,通用汽车宣布计划裁员14000人,并关闭全球7加工厂,其中包括北美的5家和另外地区的2家。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2月6日之前,通用就已完成4000名员工的裁员,而截至3月份,这个数字就已经增长到了8000人。

同样已过百岁的福特汽车,在裁员方面也异常果断。2019年5月,福特宣布将裁员全球范围内的7000个员工,其中包括2300个美国员工。对于这7000名员工,福特给出的最后期限是9月前。随后,6月,福特再次宣布将裁员欧洲地区的12000个员工,主要涉及小时工。而这一次它留给了这万名员工一年多的时间,裁员将于2020年底之前完成。

7个月,裁员近两万名员工,如此高效率的工作速度,这很美国。

不同于德国的谨慎与美国的迅速,日本车企的裁员方式更加“有的放矢”。2019年以来,日产共宣布了4次裁员计划,分别为1月,5月的两次和7月,人数为700人、600人、4800人和12500人,针对的地区则为美国、西班牙和全球。而从裁员的具体内容不难发现,日产想甩掉的均为利用力较低的海外工厂,例如位于美国的密西西比工厂和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工厂。

同样的,本田在2019年5月宣布,将裁员3500人,主要针对的也是其位于英国的工厂。

在经济的寒冬中,哪里不行裁哪里是日本企业奉行的原则。

裁员浪潮登陆中国,尾部自主车企和造车新势力是重灾区

既然是谁也无法独善其身的时代,当裁员大潮已经席卷全球车企之时,中国车企能够幸免吗?

在2019年,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中国车市似乎真的成为了一块仅存的高地。迄今为止,除了扩张过度的蔚来宣布要将其全球近10000名员工裁撤至7800人外,还没有企业透露出大幅裁员的迹象。

但2020年会怎样?针对这个问题,第一电动网访问了几位国内车企的相关负责人。

比亚迪汽车总经理助理杜国忠表示:“不会裁员,但会有正常的竞争考核机制,优胜劣汰。每个企业单位都有KPI考核。”虽然受补贴退坡的影响,比亚迪在2019年下半年的销量有所下滑,但无论是携手丰田,还是接连向市场推出新车,都显示出比亚迪的内部仍在有条不紊地运行。

广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肖勇对于2020年更是充满信心,“我们今年计划增长50%以上,所以还会增加人员。”自2017年7月成立以来,广汽旗下目前虽然只有Aion S、Aion LX和传祺GE3三款车型,但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累计销量却实现连续5个月的逆势增长。这样堪称一枝独秀的成绩确实为其今年的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与信心。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裁员肯定是会影响中国企业的,从销量和盈利数据上来看,只有个别中国企业微好于合资企业,绝大部分还是较差的,所以这是必然的一个趋势。”某大型车企的一位高管对第一电动分析道,“但是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它也有它的一些特点。我们国内的几大国有企业,除了搞自主品牌之外,还有自身的合资品牌在给它输血。虽然已经进入后合资时代,但是它们家里应该还有余粮,所以可能会谨慎地采取裁员的措施吧。”同时,国企还肩负着特殊属性,要响应国家的号召,而其中的首要就是稳就业。

在这股浪潮中,国企尚能扛住,但民营自主品牌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民营自主品牌可能会采取类似的措施,但是我不认为这个措施纯粹就是为了裁员。可能也是借着这个机会给自己瘦身,找准自身的方向和定位,把整个团队做一个调整。”该资深人士表示,“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在这个阶段,也可以看作是个休整期。”

“所以就是要看裁员如何应用吧,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活下去而裁员,我认为可能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但如果为了使自己调整一下,能够状态更佳,还是很有必要的。”

另一位行业资深观察人士也持类似观点,他还进一步作出了这样的分析:“从大盘来看,2018年中国汽车总销量是2808.1万,2019年的数据过几天会出来,大概会在2600万左右。这么算下来,仅2019年,至少中国汽车市场至少有200万过剩的产能。那么,相应过剩的人员会不会在2020年被裁掉呢?据目前行情,2020年,中国汽车的总体销量如能跟2019年持平,就算不错了。”

不过,他认为裁员很难普遍发生,因为各车企发展情况都不一样。在头部的国有车企和头部民营车企,裁员很难发生。但在尾部的民营车企,如众泰、猎豹、海马等,裁员很可能会大规模发生。而在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中,裁员也都是大概率事件。

电动化浪潮势不可挡

正如他所言,这场席卷全球的裁员不仅是不得已的,更是不可抗的。在经济下行和电气化大潮的双重压力下,车企一方面不得不大力裁员以控制成本支出,另一方面,也必须要加快自身向电动化转型的速度。

众所周知,汽车的电气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的现实。

不妨先来看一组政策时间点。

2018年,希腊起草国家能源和气候方案,计划2030年希腊电动车比例达10%;

2050年,欧盟政府计划实现净零排放,而拥有众多欧洲汽车品牌工厂的丹麦,希望这个时间可以提前至2040年;

2019年11月15日,哥伦比亚政府发布法令规定,进口电动车关税税率降至0%,并取消进口配额限制,进口纯天然气动力车辆关税税率降至5%;

2019年11月底,斯洛伐克经济部正式公布,自12月17日起,斯洛伐克居民、企业、公共单位购买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时,均可向政府申请购车补贴。按照规定,补贴价格不得超过5万欧元,其中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上限分别为8000欧元和5000欧元;

除上述新生政策外,德国政府本定于2020年底结束的补贴政策,计划将延长至2025年底。政策规定,售价4万欧元以下的电动汽车补贴将提高50%,而售价低于6.5万欧元的则将提高25%,补贴数额由政府和车企各承担50%。

甚至连我们的非洲兄弟——坦桑尼亚,为了环境的优化,都开始对进口老旧二手车进行控制,由此足以看出,在环境的压力下,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量将是巨大的。

而经历了裁员,甩掉包袱后的特斯拉正以传统车企意想不到的速度飞快地发展着。2019年,特斯拉不仅以全球上半年销量15.8万辆的成绩,一举超过保时捷,更以近80.8万辆的销量反超比亚迪,成功登顶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

或许也正因为它的苦尽甘来,才使老牌车企们看到了来自新能源汽车背后更大的诱惑。因此,向着电动化转型,几乎是所有车企都绕不开的选择。而“腾笼换鸟”只是这场转型中动静最大的一步而已。

事实上,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浪潮中,留给这些老牌强者的市场还有很大。毕竟,除了特斯拉以外,现已布局电动产品的企业并没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例如,已经确定即将停产的宝马i3和i8,在2018年的总销量仅仅为5100辆。而即使是5100辆的年销量,同样也值得骄傲,毕竟比起外界都知道的宝马i3,很多车型甚至还处在消费者的盲区。

于是,为了能够提早占领市场,各个车企都纷纷宣布了电动汽车时间表。

通用汽车宣布,2023年前,将在全球推出20余款纯电动车型。其中中国作为重要市场,2020年前通用将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新能源汽车,2023年,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将达到20款;而到2025年,别克、雪弗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旗下的绝大多数车型在中国都将实现电气化。

大众集团也表示,将在2025年前推出80余款全新电动车型,其中包括50款纯电动车型及30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截至2030年,大众旗下的300余款车型均将推出至少一款电动车型。

2025年似乎是各个车企电动计划中的重要时间点。不仅是通用和大众集团,BBA也是不约而同相得将赛场相约在5年后。

奔驰表示2025年前将会推出10款EQ家族纯电动新车,且届时纯电动新车将会占品牌总销售的15%-25%;宝马方面则计划,到2025年将新增新能源车型25款,包括12款纯电动汽车,覆盖旗下所有品牌车型,同样预计销售占比将达到15%-25%;相比之下,奥迪的进程则更加迅速,到2025年,公司计划将推出30款电动车型,占总销量的40%。

而此前一直并未发力的丰田汽车也默契地将时间节点确定在了2025年。据丰田方公布的信息,公司将于2020年开始在中国引入纯电动车型,截至2025年,丰田将会在中国市场出售10款以上的纯电动产品,并实现全球电动化车型年销量550万辆。

从这一各个数字中不难猜想,或许2025年的中国,才是电动汽车赛道的开始。

之所以选在2025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苏晖认为,“5年期更靠谱”。他分析,“由于车市连续两年出现销量下滑,明年很可能继续下滑,因此到2025年这5年的时间,中国车市有可能由下滑转为过度,实现正增长。届时中国车市将进入平稳状态。”

2025同时也是很多车企在中国猛烈发力的一年,对于强大对手的涌入,苏晖认为届时中国车市的调整是巨大的,有可能会超过我们的预期。“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能源车企合资股比还要进一步放开,影响较大,对于中国车企来说需要一个缓冲期。” 找车网

同时他也预测,2025年时,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可能将达到800~1000万辆,市场也会更加活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盘点|,裁员浪潮将如何袭击中国汽车界?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盘点|,裁员浪潮将如何袭击中国汽车界?”相关推荐
比亚迪再添新成员,且看元PLUS如何引领时尚潮流
比亚迪再添新成员,且看元PLUS如何引领时尚潮流

比亚迪再添新成员,且看元PLUS如何引领时尚潮流要说如今汽车市场上的“宠儿”,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是当仁不让了。尽管油电混合的动力也是层出不穷,但毕竟油电混合还是借用了一部分燃油来做动力源,按照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来看,纯电动车依然是发展的主流。在众多新能源车型中,比亚迪算是国产汽车中做的还不错的一个汽车品牌,比亚迪旗下的唐、宋、元以及秦等系列车型的销量还算可观,这与其

2024-12-27 21:45:52
新能源汽车电池迎来“退役潮”,废电池将会被如何处理?
新能源汽车电池迎来“退役潮”,废电池将会被如何处理?

新能源汽车电池迎来“退役潮”,废电池将会被如何处理?我认为废电池应该要回收修复,并低价投入使用,除此之外,还要将废电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当新能源汽车电池迎来退役潮之后,很多人都担心废电池不能够妥善进行处理,因为废电池一旦无法进行有效处理的话,必然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出现停滞。一、我认为废电池应该要进行回收修复。虽然很多废电池已经达

2023-12-11 12:45:51
2022年新政来袭!汽车合资品牌将全面取消,自主品牌如何生存?
2022年新政来袭!汽车合资品牌将全面取消,自主品牌如何生存?

2022年新政来袭!汽车合资品牌将全面取消,自主品牌如何生存?合资品牌消失的前提是中国品牌的强大·以后不再有“自主品牌”概念讨论汽车品牌的时候往往会分为三个类型,分别为:前两个名词是相对而言的。自主的概念是自主主动、不受他人支配,可以自己对自己负责,中国企业创造一个汽车品牌,合理的定义当然是中国汽车品牌,为什么要叫作自主品牌呢?原因是创立中国品牌之初的部分企业做不到自主。比如

2023-12-11 13:21:19
4款车型如何选 盘点魏派VV5 款配置
4款车型如何选 盘点魏派VV5 款配置

14.8万-17.5万,老司机告诉你魏派VV6值不值得买作为自主品牌两位大佬长城和吉利推出的高端品牌,一直以来,魏派和领克走的是两种不同的风格。领克主打年轻、时尚,喜欢的人觉得这车真有个性,不喜欢的会说这车长得跟个蛤蟆似的。而魏派主打成熟、稳重,让人挑不出什么缺点,但也没领克那么火热的知名度。于是趁着给朋友看SUV的机会,车谈君也去看了一下魏派VV6,价格14.8万-17.5万,到底值不值

2024-10-15 09:38:18
西安车辆交强险如何办理,网上轻松点击即可搞定
西安车辆交强险如何办理,网上轻松点击即可搞定

西安车辆交强险如何办理,网上轻松点击即可搞定首先登录平安官网,在页面左边方寸大的空格里填好车辆行驶城市:西安,随后点击立即报价;然后在新页面填好基本信息、联系信息以及行驶证信息,点击继续报价进入下一个页面;在新页面根据提示填写车辆信息和车主信息,当填写完所有信息后,就会出现商业险报价,选择好商业险后,您就能选择是否投保交强险,然后填写确认完投保信息,您就能网上支付保险费用从而完成网上投保流程

2024-12-07 16:32:16
长安第三代CS55PLUS与哈弗H6国潮版胜负如何?
长安第三代CS55PLUS与哈弗H6国潮版胜负如何?

长安第三代CS55PLUS与哈弗H6国潮版胜负如何?如果要评选2023年十大网络热词,“显眼包”肯定位列其中,这个在地方方言中原本带有一丝贬义的词语,随着网络的传播,却渐渐转向了积极的一面,泛指表现突出、有亲和力、惹人喜爱的事或物,甚至还多了一点宠溺的意味。而在10万级SUV市场,就有两个“显眼包”——长安第三代CS55PLUS和哈弗H6国潮版。前者于9月迎来第三代车型的

2024-11-25 08:09:21
哈弗f7i型和i潮如何区分
哈弗f7i型和i潮如何区分

2021款哈弗F7/F7x售11.18-15.49万元换装全新中网/车机更好用9月16日,行车视线从长城汽车官方获悉,2021款哈弗F7/F7x正式上市,其中2021款F7共计推出8款车型,价格区间为11.18-15.18万元,而2021款F7x推出了6款车型,价格区间为11.99-15.49万元。两款车换装了全新的中网造型,并且车机系统全面升级,更加符合年轻人的用车需求。外观上,2

2024-10-17 04:05:03
中国公共汽车游戏如何下载
中国公共汽车游戏如何下载

中国公共汽车游戏如何下载下载地址:类型:安卓游戏-益智休闲版本:小型公共汽车游戏v2.0大小:100.00M语言:中文平台:安卓APK推荐星级(评分):★★★★★游戏标签:小型公共汽车汽车模拟器小型公共汽车游戏是一个汽车模拟器手游,现在就将成为一名汽车驾驶员,玩家可以选择驾驶各种你喜欢的车辆。3d场景特效设计的很逼真,在驾驶汽车过程中,玩家可以尝试切换不

2023-12-12 20: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