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31 05:08:59 | 找车网
一个国家的产品能否获得世界认可,最基本的表现当然来源于商品的出口量表现,而一个品牌能否获得更大的市场格局,同样源于出口市场表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在2019年产量为2572.1万辆,同期对比2018年,虽然有着7.5%的产量降幅,但相比排名第二的美国依旧有着巨大的产能差距,中国无疑是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
即便一个国家拥有巨大产能,也并不代表它就拥有称霸全球的产品实力,相对的,只有本土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才能彰显这个国家的汽车技术实力。但以目前的中国汽车品牌而言,首要任务还是推开国门,向国际市场迈进,让更多地区了解到中国品牌汽车的魅力。据2019年汽车出口量统计,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为102.4万辆,虽然同比2018年出现微小下降,但依旧保持在百万出口量级别,随着市场发展,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越来越高。
在这百万出口量下,离不开的当然是各个努力付出的中国汽车品牌。尤其是在这两年里,中国品牌走出国门的节奏越来越紧凑,出口成品、海外建厂、外企合作等策略频频,为中国汽车品牌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而产品出口量越高的品牌,也意味着它们的产品更能让海外消费者所接受,那在2019年里,汽车出口量最大的中国品牌又有哪几家呢?
上汽作为国内实力首屈一指的汽车集团之一,其旗下有着不少品牌深受市场欢迎,例如荣威、五菱这类中国品牌,以及上汽通用别克和上汽大众等热门合资品牌。但基于2019年市场环境影响,上汽集团汽车销量同样出现相应的下滑情况,上汽集团2019年累计销量为6237950辆,同比下滑11.54%,市场形势并不乐观。但在新能源板块,上汽集团2019年共售出18万辆新车,同比2018年大增30%,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上汽集团的表现还是相当优秀的。
不仅是新能源汽车板块,上汽集团在2019年的汽车出口量方面也同样有着相当出色的表现,在2019年全年共出口汽车35万辆(含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同比增长高达26%,是国内汽车出口量最大的中国品牌,没有之一,即便是汽车出口量第二的奇瑞汽车加上第三的东风汽车,也仅能达到上汽集团一半的汽车出口量,由此可见上汽集团的海外实力。
目前上汽集团在海外销售的乘用车产品主要源于名爵品牌,当中包括MG ZS、MG3、MG6等车型。其在海外销量全年累计13.9万辆,同比猛增90%,位列中国出口单一汽车品牌第一名。名爵在2019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分别位列智利细分市场第一名、泰国第二名,1-10月累计销量位列埃及市场第三名。同时,名爵6、纯电动名爵EZS、名爵3等多款车型,也在英国、荷兰、菲律宾、沙特等国家的细分市场中排名领先。
奇瑞可以说是最早提出汽车走出国门的中国品牌之一,在这么多年里,奇瑞的汽车出口量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期,出口业务覆盖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过150万辆汽车。但基于大环境影响,奇瑞在2019年的汽车出口量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全年汽车出口总量为9.6万辆,同比2018年下跌了24%,虽出口量位居第二,但整体形势同样不容乐观。
在众多的海外市场中,奇瑞汽车的主要市场当属俄罗斯,自2001年开始至今,奇瑞汽车在俄罗斯已累计销售超过20万辆汽车,而在这些出口车型中,主要以艾瑞泽和瑞虎系列车型为市场主力。当然,奇瑞汽车也不会只针对单一的俄罗斯市场,目前,奇瑞汽车旗下捷途品牌的捷途X70和捷途X70S也正式出口到非洲市场,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的占有率。
除此以外,根据奇瑞汽车定下的海外战略规划,奇瑞汽车计划到2025年,汽车年出口量将达到50万辆,出口额达到50亿美元。以目前奇瑞在国内的市场表现来看,奇瑞汽车2019年销量为74.5万辆,同比微跌0.9%,整体表现还是相当稳定的,但相对的,如果能进一步开发海外市场,奇瑞或许能迎来多点开花的可喜局面。
作为“一带一路”的忠实追随者,东风汽车在早期就已经拟定相当完善的出口战略合作计划,在2017年4月,东风汽车公司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双方决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联合出海”计划。在经过两年后,东风汽车的汽车出口量大大提升,在2019年,东风汽车出口量达8.9万辆,同比增长15.9%,出口销量排名首次进入行业前三。
东风汽车在海外持续投放10-15款新品,让其在海外市场保持着较高的活力表现,在这些产品中包括了轿车、SUV、MPV、皮卡、重/中/轻/微型商用车等各系列车型,在出口汽车丰富性方面,东风汽车可以说是领先了不少中国品牌,涵盖的市场领域也更为广泛。而在这些产品中,当属东风风神AX4最受海外市场欢迎。东风汽车曾经计划到2020年时,汽车出口年销量达到15万辆,如无意外,今年将是东风汽车在海外市场大张旗鼓的一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押注电动车,电池与车企绑定正当时的相关内容。
在一台纯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占据的成本超过四成。为了确保电池的稳定供应,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开始选择投资电池制造商,亦或是与其成立合资公司。2月3日这一天,丰田汽车和标致雪铁龙双双官宣找到了中意的“电池伴侣”。
丰田+松下,PSA+SAFT
先是丰田和松下宣布拟定在今年4月1日成立一家名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的合资企业,专注生产车载方形电池,不仅供货给丰田,也开放供应其他汽车企业,例如丰田旗下大发,以及与丰田在电动车研发方面有合作关系的马自达和斯巴鲁等。
按照丰田的规划,以2020年在中国率先推出纯电动车为标志,正式开启“EV元年”,到2025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EV车型,并逐步向全球市场普及EV车型的投放。
随着EV车型的上市,丰田将实现全方位电动化产品线布局。对于2025年实现全球电动化产品550万台的销量目标,EV产品必将发挥重要作用,而中国市场更是重中之重。2019年7月,丰田已经与宁德时代、比亚迪正式在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纯电动车开发上建立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
接下来转向欧洲,世界六大石油巨头之一的道达尔(TOTAL)宣布与标致雪铁龙(PSA)合作,在欧洲新建电池工厂,动力电池也许真的会成为新世代的“石油”。
道达尔旗下的SAFT电池公司与PSA成立名为ACC(Automotive Cell Company)的合资公司,初期由双方持股各半,后期将由PSA主导发展方向,计划在2030年达到年产能48GWh,总预算估计上看50亿欧元。
ACC将兴建两座电池厂,第一阶段在法国,第二阶段在德国,目标产能均为24GWh,预计初期投入2亿欧元,计划2021年中开工,最快将于2023年开始投产,主要向PSA旗下品牌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的电动车供货。
PSA去年低刚刚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合并,缔造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不过也是当前全球主要汽车集团中电动车布局最落后的一家。据了解,2030年欧洲每年动力电池需求约400GWh,ACC有望占到15%的市场份额。
SAFT电池公司成立于1918年,2016年被道达尔并购,SAFT电池产业链几乎无所不包,小到紧急照明、微型电池,大到战斗机和火箭发射系统,都参与其中,2013年还成为洛克希德马丁的承包商,负责提供F-35战斗机使用的锂电池。
车企与电池绑定
知名市场调研机构IDTechEx预计,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到2025年,动力电池的年需求量将超过1000 GWh。
出于技术共享原因,汽车制造商喜欢合资。作为结盟的示范者,特斯拉早在2014年就宣布与松下携手,站上了电动汽车领军者的地位。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表示,与松下的超级工厂投资成本高达50亿美元。
进入电动汽车新战国时代,竞争正在升温,主流跨国车企都在积极采取策略促使电池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确保电池供应推动转型,一个个盟友正在结成。
2019年12月,通用汽车(GM)与韩国电池巨头LG化学投资23亿美元,以50:50股比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的电池单体将应用于通用未来推出的电动车产品,包括计划于2021年秋季发布的纯电动卡车。
新组建的合资公司将在俄亥俄州建造电池单体制造工厂,预计于2020年年中破土动工。同时,通用汽车和LG化学还将签署一份联合研发协议,基于双方在电池科学领域的积淀,共同推动先进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
通过成立合资企业,LG化学将在美国市场实现电池单体制造业务的垂直整合,并与经验丰富的团队开展合作。
电动汽车行业希望突破每千瓦时100美元的电池成本大关,以提高成本效率。LG化学首席执行官Hak-Chel Shin)去年12月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和研究降低成本。这里有一个生产率因素。”也就是生产更多的电动汽车。通过这种方式,汽车公司可以在规模化生产中分散电池投资。
今年1月20日,LG化学又与现代汽车集团在电动车领域达成合作,目标共同建立车用电池公司,合资公司将由两家公司各出资一半,投资规模预估将达数兆韩元。
现代汽车集团将于2020年内构建电动车专用平台,2025年之前将投资9.7兆韩元(约83.6亿美元)发展电动车产品,目标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动车制造商。目前现代汽车生产的电动车,使用的是LG化学和SK Innovation供应的电池。最近,现代汽车与SK Innovation签下了50万辆电动车的电池供应合约,即使现代与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后,仍会与SK Innovation维持采购关系。
在电动化发展上,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是第一个、也是少数几个对《巴黎气候协定》做出承诺的车企,为了实现“goTOzero”战略,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电动化的大力投入有目共睹。
2019年,大众汽车选择与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合作,并投资9亿欧元在瑞典和德国新建两家电池工厂。Northvolt的瑞典工厂将于2021年建成投产,届时将成为欧洲最大的车用电池工厂。投资近10亿欧元的德国萨尔茨基特工厂定于2020年开工,2023年底或2024年初投产。
今年1月,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大众汽车计划收购国轩高科的20%股份,希望借此加快在中国市场发力。以国轩高科28亿美元市值计算,这些股份价值约为5.6亿美元。若消息最终属实,这将是大众汽车首次对中资电池生产商的直接持股,大众目标是到2025年在中国每年销售150万辆新能源汽车。 找车网
正如所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合资合作,动力电池正在成为跨国车企电动化攻势的关键组成部分。2月4日,松下与特斯拉的电池合资企业首次实现了季度利润,松下首席财务官梅田博和表示,“产量上升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内华达州电池工厂的亏损已得到弥补。”这似乎也让越来越多的新盟友看到了曙光。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找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大众朗逸是合资车还是国产车合资车。根据查询百度有驾网得知,大众朗逸是属于合资车辆,是由中国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共同合资经营,是在国内进行生产,车辆可以定义成合资品牌的国产车辆,公司成立时间是在1984年的10月,是历史非常悠久的汽车合资企业。这是上汽大众旗下的一辆紧凑型汽车。大众朗逸有三厢版车型也有两厢版车型。三厢版车型的轴距为2688mm(毫米),长宽高分别是4670mm(毫米)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达31万辆,其中哪些汽车出口率较高?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达31万辆,其中特斯拉汽车出口率较高。其实大家关注一下这个大环境就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会将特斯拉给引进来了,而且特斯拉在我们国家的市场上还有着独资的地位。其实我们国家看中特斯拉的并不仅仅只是特斯拉这款车子,而是特斯拉在全球这个层面上的渠道以及在全球之上的影响力,这对我们国家的汽车出口有着很大的帮助。
投30亿元奇瑞新能源车项目落户石家庄近日,我们从石家庄政府官网获悉,奇瑞新能源计划投资30亿元在河北石家庄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预计未来将有小型新能源汽车投产。5月2日至3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与奇瑞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框架协议,栾城区人民政府与奇瑞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据了解,奇瑞在石家庄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预计未来
法国投资40亿欧元支持电动车发展2030年生产200万辆新能源车易车讯当地时间10月1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布了一项名为“法国2030”(France2030)计划,法国将在5年内投资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半导体和机器人等领域。其中,计划支出40亿欧元(约合297亿人民币)来支持电动汽车和其他领域的发展。马克龙表示,法国政府将继续支持汽车行业向电气化转型,并设定了到2030年生
别再迷信合资车,预算20万这三款国产车最强!红旗强势领跑人们常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今天,就是国产手机的昨天。在慢慢的手机发展史中,自主品牌起步较晚,低端市场为先,不过在近几年的努力之下,华为、oppo、小米等一众品牌挑起大梁,成为了世界上最大最强的手机国度。而汽车行业也是如此,在过去合资车几乎霸占了所有10~20万市场,而现在当我们要对比20万预算的“最强车”时,这三款国产车可谓是当仁不让
6.28万元-8.98万元,江淮嘉悦X4正式上市,首推精英型?6月27日,江淮汽车又一款小型SUV江淮嘉悦X4正式上市,按照配置水平的差异,此次上市的新车共分为6个配置,售价区间6.28万元-8.98万元。除了全新的设计语言,这款车全系搭载1.5T发动机,与之匹配6挡手动或CVT变速箱。作为江淮乘用车迈入3.0阶段的重要产品,新车将与瑞风车系的S2、S3组成小型SUV产品矩阵。犀利又
江淮大众是合资车还是国产车?大众思皓是国产车还是合资?是合资的,思皓是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合资成立的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原名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全新品牌,同时也是大众旗下子品牌之一。该品牌创建于2018年4月24日,由于成立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目前思皓汽车的品牌影响力并不大。思皓是国产还是合资该车型属于合资汽车,在中国生产。思域品牌是由
5亿份以上新能源汽车基金有哪几只?据了解,目前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基金不多,分别有:国泰国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分级(161028)、申万菱信新能源汽车混合(001156)、金信新能源汽车混合发起式(002256)等。如今,汽车电动化已经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推力主要有这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的政策,包括绿色能源政策,产业投资政策等等。另一个是消费者推力,在
2024-04-08 03:31:57
2024-03-23 10:41:41
2024-03-15 23:38:57
2024-04-07 22:13:50
2024-04-11 18:54:29
2024-03-24 18: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