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资讯 > 正文

补贴大幅退坡后,现在电动车还值得买吗?

2024-07-01 17:05:45 | 找车网

补贴大幅退坡后,现在电动车还值得买吗?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找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补贴大幅退坡后,现在电动车还值得买吗?

补贴大幅退坡后,现在电动车还值得买吗?

1:2019年补贴政策过渡期期间,大部分车企出台保价政策,补贴退坡影响并不显著。

2:传统车企多采用全额保价,而造车新势力略显“抠门”。

3:补贴过渡期之后,电动车市场或将迎来一场价格地震,并伴随着一轮血雨腥风般的洗牌,电动车市场将从一片蓝海走向深红。

4:我国电动车市场正处于由政策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的关键时期,两个导向都对电动车的技术水平以及成本控制提出了空前的高要求,而这必将加速这个产业的发展。

■风暴前的小动静:过渡期价格相对持稳

3月26日,国家正式出台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政策。尽管退坡幅度空前,但也给电动车企预留了过渡期。尽管过渡期补贴额度仍有相当幅度的缩水,但至少不会让电动车的价格出现大幅波动。面对这种情况,多家车企纷纷出台适用于过渡期的电动车保价政策。

在2019年补贴新政发布后,电动车市的反应都很积极,有一大批企业愿意在过渡期自掏腰包填补补贴退坡的价格空缺,整体市场的定价并未出现大幅波动,甚至经过笔者采访,有些北京的4S店电动车型还出现了抢购、脱销的现象。

补贴大幅退坡后,现在电动车还值得买吗?

日本大阪电动出租车"失宠" 明年或退出市场

截至今年3月,日本大阪的电动出租车已经整整试运行了两年。消费者从当初的追捧到如今的抱怨,电动车在出租车领域经历了一番”过山车”。

日本电动出租车

据汽车商报5月17日援引日本共同社的报道称,苦于能源的匮乏,日本一直很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推广。日本经济产业相茂木敏日前发表演讲时称,日本将推动普及大型蓄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发展。他表示,到2020年,大型蓄电池不断增长的需求会给日本带来20万亿日元的市场,电动汽车和车等新一代汽车的市场份额届时将扩大两成左右。茂木还透露,政府正在为扩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提供支持。

为了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在公共领域的发展,改善城市的拥堵路况,2011年2月,大阪市政府与日产及30个出租车公司签订了一项电动出租车推广运营合作协议。根据这份协议,50辆日产聆风将被引入到该市的出租车行业。

一位大阪府新能源产业省的工作人员透露:”每辆电动出租车能获得政府给予的178万日元新能源。其中,大阪市政府补贴约100万日元,中央政府补贴78万日元。这样,出租车公司就可以一个较低的价格购买电动出租车。”

由于这些电动出租车容易驾驶,行驶平稳,噪音较小,而且节能环保,该车一经引入,就受到出租车司机的好评。日本消费者对电动出租车也抱有很大期待。由于该出租车仅在日本国铁大阪站附近有出租车点,许多消费者还特意坐火车前来体验。

然而,随着试运行进入第三个年头,大阪的电动出租车似乎并不像以前那么受欢迎了。据美国《绿色汽车报告》报道,目前,大阪市电动出租车运营状况不佳,出租车司机怨声载道,消费者热情退减,出租车公司有苦难言,电动汽车在公共领域的推广之路不平坦。

据悉,尽管今年1月发布的一项聆风电动车的调查显示,快充的次数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良好性能没有多少影响,但大阪出租车司机们的反映却是,驾驶中出现的电池等一系列问题仍旧是束缚该车的”枷锁”。

越来越多的司机发现该车的电池性能不佳,禁不住长距离驾驶的消耗。一般来说,一辆满电的聆风电动车能行驶100公里,但如果遇到严寒酷暑等恶劣天气,行驶路程还会大大折扣。一位司机抱怨道:”这个车的电池耗费太快,如果是新车的话,满电能行驶100公里;但是开了两年之后,满电最多能支持50公里。鉴于目前这个状况,我们只能拉近活儿。”

电池组性能的下降也严重影响了电池快充的能力。许多司机反映新车需要15分钟就能充好电池组,而目前则需要40分钟甚至更久。

充电站严重不足。在大阪市内只有8个充电站,算上去充电站时间耗费,要用一个小时才能完成充电。由于每天需要充电6-7次,因此每天的载客时间和充电时间基本相当,大大影响了司机们的生意。

另外,聆风车内的增温器是由可降解的化学材料做成的,如果在行驶中开启它,会更耗电。为了省电,一些司机自己用暖宝,而在车内放着保暖盖毯供乘客备用。

另外,就在该车投入市场运营1个多月后,2011年3月11日,震惊全球的日本3?11大地震爆发。随后不久,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深深地影响着日本大部分民众的消费心理。在他们心中,电力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安全又洁净的能源了。这种负面情绪逐渐蔓延,也影响了人们对大阪市街头电动出租车的看法。

补贴大幅退坡后,现在电动车还值得买吗?

中国新能源技术输出落地,大众7亿美元入股小鹏谋求关键技术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国新能源技术输出落地,大众7亿美元入股小鹏谋求关键技术的相关内容。

30多年前,

大众

汽车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车企,充分享受到了市场发展带来的红利。如今,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大众汽车通过一场新旧造车势力的“联姻”,引发了汽车圈的新“地震”。

7月26日晚,大众汽车集团一连释放了两个重磅消息。首先是大众汽车品牌与

小鹏

汽车达成技术合作。同时,双方计划在2026年推出两款电动车型。并且,大众汽车集团将以7亿美元入股小鹏汽车,并持有4.99%股权。

除此之外,

奥迪

品牌也与

上汽集团

签署备忘录,深化现有合作。双方将通过共同开发,快速、高效地拓展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作为规划的第一步,奥迪将通过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

其实,相比于此前奥迪与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方面合作的传闻,此次“官宣”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而大众品牌携手小鹏,其影响无异于向车市投放了一枚“重磅炸弹”。那么在称赞双方“保密”措施到位的同时,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输出更加值得期待。

大众谋求“关键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在智能化方面的飞速发展,中国车企,尤其是造车新势力品牌凭借着先手入局,已经在产品体验上领先了合资品牌几个身位。尽管大众汽车在过去几年内希望通过旗下自动驾驶软件子公司CARIAD奋起直追,但CARIAD的发展却远未达期望,不仅没能成为大众汽车的杀手锏,反倒成为多款电动车延期交付的根源。

在当前中国众多造车新势力品牌中,相比于

蔚来

注重服务,理想聚焦用户体验,小鹏的优势则集中在智能化,尤其是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

目前,小鹏汽车推出的XPILOT 4.0自动驾驶系统已经在多款车型上落地,并赢得了不少用户的称赞。在今年

上海

车展,小鹏汽车还带来了全新研发的SEPA2.0扶摇架构,该架构下车型将标配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采用了CI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并具备高速和城市智能辅助驾驶能力。

在大众品牌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初期,双方计划面向中国推出全新的中型纯电动车型,新车悬挂大众品牌LOGO,补充大众品牌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且专属于中国市场。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表示:“与小鹏汽车的携手,让我们在中国的关键技术领域有了另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正如贝瑞德所说,双方在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结合后,从而创造出的协同效应,势必会更好地满足中国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但除了在产品层面的需求外,大众汽车也将利用小鹏带来的“关键技术”,补足此前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小鹏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供的文件中透露,与大众合作开发的两款新车并非基于SEPA2.0扶摇架构而打造,而将采用

小鹏G9

平台。同时,文件内容还显示双方计划将在多个领域探索更多潜在的战略合作,包括在未来电动汽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等方面。

小鹏抓住“救命稻草”

其实对于小鹏汽车来说,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头部玩家”之一,今年以来的的市场表现并不能令人满意。尽管全新推出的

小鹏G6

赢得了不少关注,但是在短时间内,还需要面对较大的交付压力,成为“爆款”尚无时日。

此次与牵手大众品牌,对于小鹏来说无异于是“雪中送炭”。根据双方协议,大众汽车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以每ADS(美国存托股票,每股ADS代表两股A类普通股)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大众将股比控制在4.99%,主要原因是规避证券法中的相关条款。例如股东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达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证券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对此大众汽车也表示,股份发行将取决于惯例交割先决条件的达成,包括适用的监管审批。

现阶段,小鹏汽车在市场表现不佳,新车交付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对于现金流的需求自然也十分巨大。而此次大众真金白银的支持,对于小鹏汽车目前的发展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同时,新近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将成为小鹏汽车在开发领域的合作伙伴,未来也将在智能化领域为小鹏提供有力支持。

就在大众集团官宣合作后,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与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就分别在社交平台发文,对于双方合作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与期待。其中,何小鹏表示:“期待‘大’和‘小’的携手,将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品牌带到全球。”贝瑞德则透露,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其已经与何小鹏以及小鹏汽车团队进行了高度互信的交流。双方都对未来移动出行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

奥迪不甘只做“配角”

相比于大众“牵手”小鹏所产生的热度,奥迪与上汽集团深化合作的消息在不少人看来显得更加“意料之中”。

不久前就有报道称,为了应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并缩短研发时间,奥迪正打算直接从中国电动车企购买电动平台授权,并且前谈判正在进行中。对此,奥迪中国回应称未来将坚定践行在华承诺,推动互利共赢的本土化发展。

此次与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备忘录中,提及了奥迪将通过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内容。从目前奥迪在化布局的电动化产品来看,侧重点都集中在中型和中大型纯电SUV车型。而在体量巨大的轿车领域,除了价格“高高在上”e-tron GT外,奥迪还没有涉及。

因此我们有理由猜测,在得到上汽集团的支持后,在Q3所处的紧凑型SUV,和A4L所在的中型轿车市场,奥迪仍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双方研发出的新产品也有望在上汽奥迪进行投产,来丰富其产品矩阵。

不过尽管与上汽达成了新的合作计划,但奥迪品牌在华新能源战略的重心,依然还将聚焦于以奥迪

一汽

为主的PPE平台。在7月15日中国一汽集团迎来成立70周年之际,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就分别与中国一汽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协力进一步强化产品阵容,推动电动化车型发展,并强化中国本土技术的引入。

目前,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将按计划于2024年底为中国市场投产基于PPE平台的奥迪车型。包括奥迪Q6 e-tron和奥迪A6 e-tron系列的三款车型将最先投放市场。到2025年,奥迪将在中国提供5款本土生产的纯电动车型,全球将提供约30款新能源汽车。

中国技术将常态化输出

现阶段,在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品牌能够实现“弯道超车”,主要依靠的是技术优势和完善的产业链。也正是得益于技术优势带来的“底气”,如今的中国车企也正在快速摆脱“市场换技术”的局面。

大众集团此次与小鹏汽车的“联姻”,就为合资品牌在华发展开创了新的合作模式,对于诸多跨国品牌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通过联合开发,大众集团在采购等领域就可实现规模效益,并且高度的本土化,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成本结构,增强合作各方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得益于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众和奥迪品牌的产品与服务也可以不断扩大市场覆盖面,为战略转型注入更多动能。

其实在近两年中,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输出已收获了不少成功案例。例如搭载

比亚迪

旗下的弗迪电机和磷酸铁锂电池的

一汽丰田bZ3

正式上市,就被看做是

丰田找车网

开始尊重中国市场需求,更多采用中国本土决策的积极转变。

吉利与

雷诺

以各占50%股份的方式成立的全新动力总成合资公司,也致力于成为下一代高效、节能混合动力系统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满足全球市场需求。

此外,

长安

汽车坚持自主与合资共同发展,进一步强化与合作伙伴合作力度。目前,长安与福特将强力促进合资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已对未来双方电动车合作方向进行了交流并达成初步战略共识。而长安与

马自达

也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支持长安马自达推进新能源车型的开发。

由此可见,如今的中国车企已经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未来这一优势也必将进一步扩大。作为燃油车时代的“霸主”,大众汽车在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已经通过主动求变的实际行动,为诸多合资品牌“打了个样”。相信在不久后的未来,中国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也将出现在更多合资品牌的产品上。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扯扒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为大家带来的补贴大幅退坡后,现在电动车还值得买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补贴大幅退坡后,现在电动车还值得买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