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资讯 > 正文

蔚来发布首款量产电动车售价多少钱?

2024-05-06 21:43:53 | 找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蔚来发布首款量产电动车售价多少钱?相关的问题,今天,找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蔚来发布首款量产电动车售价多少钱?

蔚来发布首款量产电动车售价多少钱?

当天,蔚来的首款量产车——纯电动七座SUV ES8正式发布并开启预订。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对这款产品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详细介绍和展示:

百公里加速4.4秒,单次充电续航里程355-500公里,提供换电服务,自动驾驶辅助功能,豪华内饰,江淮汽车代工生产,豪华投资人团队,以及44.8万-54.8万的售价。

“汽油车能去的地方,ES8都能到达。”李斌如是表达他对蔚来汽车这首款量产车型的期待。

ES8的性价比和竞争力,仍需接受市场检验,但显然已在圈内掀起了一股旋风。

12月17日早晨7时40分,仅仅睡了两个小时的李斌,就起床赶赴鸿海精密创始人、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的早餐会面。据称,这次早餐会是郭台铭向李斌发出的邀请。

44.8万起的售价算不算贵?

蔚来ES8基准版补贴前售价44.8万元,限量1万辆的创始版补贴前售价54.8万元,按照预订顺序生产,最快明年上半年即可交付。这是目前为止国产新能源车给出的最高定价。

李斌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首次公布ES8时就表示,蔚来的定价会是特斯拉的一半。从配置上来看,ES8对标了特斯拉的Model X,后者目前的售价为80万-150万元人民币。

不过,也有人提出,在国内四五十万可以买一台奔驰、宝马的混动车型了。

关于蔚来ES8的定价,李斌在12月17日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当前的定价能够保证每辆车适当的利润,但达不到BBA(宝马、奔驰、奥迪)那么高的水平。

蔚来还给出了一套金融方案,如果用户选择租用电池,车价会比常规购买低10万,每月支付1280元,同时可享受电池升级服务。

据介绍,蔚来的所有车型将来会配备同一规格的电池包。这意味着,如果将来蔚来推出了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早期的车主就能去换电站更换电池,以获得续航里程的提升。

而且,所有的蔚来车主均可享受终身免费质保、终身免费车联网服务、终身免费异地加电、终身免费道路救援等4项服务。

不过,蔚来并没有发布有关服务的收费标准。李斌表示,公司已经拿出了完整的方案,但暂时还不便公布。

快速换电+移动充电车破解电动车“里程焦虑”

在过去一年里,李斌不止一次对外表示,纯电动车发展的真正痛点不在于“里程焦虑”,而是现有的充电模式远不及加油来得方便。蔚来一直在寻找一个办法,真正使得加电的体验胜过加油。

12月16日晚的发布会上,蔚来给出的答案是一整套充电体系方案NIO Power。在这套方案中,包含了充电桩、换电站、充电车以及接入国家电网的超充网络。

其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换电模式。发布会甚至对换电的过程进行了当场演示,一辆ES8在换电站停妥之后,主人下车,车辆自动驶入换电位——倒计时开启。2分56秒!这是ES8从停稳到完成换电、大灯重新亮起,所花的时间,现场实时画面详细展现了底盘下的自动化操作过程。

据李斌介绍,到2020年要在全国建成1100座换电站,形成以3公里为半径的服务网络。目前蔚来的换电站已经在北京、广州等地开建。

“我们发现在中国适合安装家用充电桩的家庭不超过35%,这其中还包括我自己。”李斌笑称,“你永远不可能要求用户为了一辆车去换一套房子。”

一位汽车评论人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换电模式并不是蔚来首个提出的,此前北汽新能源曾尝试推出过换电模式的出租车。这一模式对企业来说,无论在前期基础设施投入和后期的运营管理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钱和人,缺一不可。”

李斌没有透露每个换电站的具体建造成本,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每个换电站一天可以给70辆车换电,这取决于换电站内的周转电池数和充电时间。但同时又具有灵活的延展性。”

据了解,目前每个换电站占地面积约为3个车位,所有组件采用模块化的安装方式,此前蔚来最快仅花了18个小时就建好了一个换电站。

李斌向澎湃新闻表示,这一方案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安装的便捷和对需求的弹性调节:“如果随着车主人数上升、需求增加,我就在旁边再弄三个车位,它是很灵活的、可扩展的,四个车位、五个车位就成了。”

作为NIO Power云服务中的一个补充,蔚来还将在全国投放1200辆充电车,成为一个移动的“加电站”,“就像用移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一样”。据称,这个充电车可以做到充电10分钟,续航100公里,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更急迫、更极端情况下的用电需求。

“这是一个总体的解决方案,不是一个点上的方案。这套方案基于云,以解决车主不同情况下的加电需求。”李斌这样向澎湃新闻解释,充电桩、换电站、充电车以及接入国电的超充网络之间的关系。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NIO Pilot和车载人工智能NOMI

蔚来很早就在美国建立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团队,此前它的自动驾驶版超跑EP9还曾打破过美洲赛道的无人驾驶测试中,打破了全球的速度纪录。

不出所料,蔚来发布了基于量产车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NIO Pilot。在12月16日晚间,当李斌说要邀请一位老朋友上台的时候,一辆无人驾驶的ES8自动行驶到舞台中央。

据悉,NIO Pilot系统达到自动驾驶L2-L3级别,可实现车辆自动召唤、全自动泊车、自动紧急制动、来车预警、道路保持、盲点监测等二十多项功能。

在硬件上, ES8配有12个超声波传感器、5个毫米波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1个驾驶状态监测摄像头。同时,世界领先的驾驶辅助系统开发商Mobileye,首次将其全新的Mobileye EyeQ4芯片在ES8上实现了商用,据称Q4芯片的计算速度会比上一代的计算能力快8倍。

Mobileye曾经是特斯拉自动驾驶硬件的供应商,后来双方因为在发展自动驾驶方面理念不合而“分手”。

在当晚发布会上,李斌多次强调,ES8的任何价格档位都配备了全部的自动驾驶硬件,用户可根据需要自主升级软件系统。而众所周知,特斯拉目前在售的Model S与Model X标配中是不包含自动驾驶功能的,必须加钱才能获得升级。

除此之外,ES8还将搭载车载人工智能系统NOMI。NOMI基于车载计算能力和云计算平台,集成了语音交互系统和智能情感引擎。NOMI会倾听、会思考、知冷知热(自动调节车内温度),可以自动净化车内空气,还能帮助车主自拍。

“NOMI会让车变得完全不一样。第一次让车从一个机器,变成一个有生命、 有情感的伙伴。”李斌说道。

蔚来?还是江淮蔚来?

在今年早些时候,有媒体发现还在工厂测试的蔚来样车的尾部出现了“江淮蔚来”的字样。在去年底,蔚来就宣布量产车将与安徽的江淮汽车合作生产,蔚来把控设计、技术和质量,江淮负责工艺和制造,双方并就此合作建设了专用的工厂。

一位蔚来高管曾私下向澎湃新闻记者发问:“你觉得加上江淮两个字,ES8会少卖多少钱?”他这一句不像是疑问,更像一句自问自答的感叹。至少在蔚来内部对于品牌上的担忧是存在的。

这种担忧主要来自于江淮长期以来的市场定位与蔚来的错位。与打一开始就瞄准城市中产人群、打算切中消费升级市场脉搏的蔚来来说,江淮在过去数十年中建立的品牌形象显然是不符合他们预期的。

但包括李斌本人在内的蔚来高管,却从不吝惜在各种场合表达对江淮制造工艺的肯定。据称,江淮与蔚来在合肥合作打造的产线全部采用最新型的自动化产线,运用最新的技术和最先进的管理理念。

李斌在12月17日的媒体群访中面对媒体关于江淮的一连串发问,他颇有些无奈地回应:“为什么大家对于江淮有这么多负面的想法,我们不应该脱离产品本身去谈品质。”

“就像你们从来不会要求苹果去证明自己也能组装手机一样,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李斌以富士康与苹果的关系来自比。

澎湃新闻也从蔚来内部了解到,“江淮蔚来”还不是定数,双方也正在就此进行协商,蔚来希望能够争取到更大的空间。

李斌的朋友圈

蔚来的发布会还没开始,这家初创公司的“壕气”与诚意就已经令人印象深刻。

五棵松体育馆内座无虚席,所有的观众和嘉宾都是受邀凭票入场。这些观众大部分来自已经订车的车主,其余还包括蔚来的合作伙伴和500家媒体。为了能让他们亲临现场,蔚来甚至不惜包下了9架专机,近百辆大巴,将车主们从全国各地接来,场馆附近的十几家五星酒店在当晚一房难求。

蔚来能够如此大手笔,真正的底气来自其豪华的投资人团队。当然除了钱的因素,国内这一批顶着“PPT造车”质疑而诞生的新一代初创车企,除了产品本身,也都急需品牌和信用的背书。初创公司的投资人组成很大程度上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目前蔚来的投资人数量达到56人。其广为人知的六大创始投资人,堪称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腾讯马化腾、京东刘强东、小米科技雷军、高瓴资本张磊、车和家李想,当然还有李斌本人。除此之外,百度、联想、红杉资本、TPG、IDG、国开行、招商银行等也都是蔚来的“金主”。

在发布会的进行过程中,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妻子章泽天多次被现场的摄像机画面捕捉到,这次她的身份不仅是蔚来创始投资人的妻子,也是蔚来ES8的车主,更重要的是蔚来董事会的参与者之一。据透露,三年来蔚来重要的董事会议都是章泽天在出席。

据章泽天回忆,三年前的一天李斌直接跑到刘强东家中吃饭,用了15分钟介绍了关于建立蔚来汽车的想法,刘强东仅用了10秒就回答“YES”。

像刘强东一样快速做出决定的投资人,至少还有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他也出席了12月16日的发布会,在热场环节的采访中,俞敏洪表示,李斌第一次和他谈起蔚来创业计划是在杭州的一次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的活动上。李斌对于电动车的热情让俞敏洪深受感染,他几乎没花什么时间,在活动现场就答应了李斌的投资请求。

不过,当时俞敏洪也给李斌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我和李斌说,你必须得让我赚钱。如果赚到钱了,在场的所有创业联合会的理事我一人送一台ES8,否则由你来送。”后来俞敏洪一算,这笔送车的开销达到千万人民币,“不过我还是愿意我自己来承担这笔花销,这样说明我赚到钱了。”

据李斌本人透露,12月16日晚,顺丰速运董事局主席王卫也到了现场,但并没有参加之后的发布会,而是专程去后台为他加油打气。

此外,对于很多投资方来说,蔚来与他们的合作超越了资本层面,会更加深入。在发布会现场,李斌宣布将携手京东和顺丰退出“快递到车”服务。以后,所有ES8车主的收货地址可以直接设为“我的ES8”,京东或者顺丰的快递员通过APP上的单次授权,即可自主打开车主的后备箱将货物放入。

投资方中的腾讯和百度也是蔚来业务上深度合作的伙伴,百度为蔚来提供了高精地图的技术支持;而腾讯是蔚来车载娱乐系统、NIO Cloud的供应商。“以后这样的合作,会从点扩展到面。”李斌在媒体见面会上说道。

发布会结束后,ES8的在线预购也立即通过蔚来APP开启,但由于苹果商店的软件更新审核政策,IOS端的用户还不能立刻进入预购页面。李斌有些着急,连夜给苹果CEO蒂姆·库克写去了邮件,数个小时之后苹果商店立即做出了反馈。“看来有的时候美国也和中国一样,遇到点问题还得找老大才好办。”李斌打趣说。

人们不禁在想,在过去数十年里,这位低调的企业家李斌的朋友圈是否被外界所低估?

一位作为代表参加了蔚来首家NIO House开业庆典的车主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李斌很早开始创业,深入互联网和汽车两个行业,在这个圈子里人脉深厚,人缘颇佳。“你很难找到再一个像他这样既懂车又懂互联网,还能调动这么多资源的人了。”这位从事金融投资行业的车主这样评价道。

蔚来发布首款量产电动车售价多少钱?

富士康计划在台湾打造完整的电动汽车生态链

富士康计划在台湾打造完整的电动汽车生态链

富士康计划在台湾打造完整的电动汽车生态链,富士康决定在中国台湾建设电池和储能系统工厂,以在当地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富士康计划在台湾打造完整的电动汽车生态链。

富士康计划在台湾打造完整的电动汽车生态链1

据外媒报道,富士康日前表示,将在中国台湾南部的新工厂首次生产电池组和电池,以对电动汽车行业关键材料的供应获得更多的控制权。富士康还透露,计划在高雄建立电池组、电池和能源存储系统工厂,并在此设计和组装电动公共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初,拜腾汽车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南京经济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推进拜腾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制造工作,随后这一项目因拜腾汽车资金问题而停止。

去年10月18日,富士康正式发布纯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并推出三款新车,分别为Model C、Model E和Model T。

2021年11月,富士康披露公告称,同意正式收购美国造车新势力洛兹敦汽车位于俄亥俄州的工厂。此外,富士康还同意代工洛兹敦汽车旗下的电动皮卡Endurance,Lordstown也将继续租用俄亥俄州工厂的空间,并在富士康的新电动汽车平台上开发汽车。

分析师认为,“富士康有多年代工iPhone的经验,有比较出色的ECU的制造和集成能力,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富士康此举无疑是在进军汽车产业后加强对产业链把控的举措。白宫此前的供应链评估报告指出,电池是电动汽车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加强对电池供应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快速释放的需求,当前,国内动力电池厂商普遍产能仍显不足,由于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对动力锂电池的需求急速增长,供应端又出现了供应紧张,因此造成了全球动力电池的供不应求。

现阶段,全球动力电池均处于供给紧张状态,这将势必催生动力电池厂商更多的扩产计划,汽车厂商进一步把控电池供应的需求也越发强烈,自建、合建电池厂成为加强电池产业链把控的重要方式。

2020年,特斯拉的“Roadrunner”动力电池自产计划正式启动,美国弗里蒙特的工厂里,特斯拉第一条动力电池生产线开始成型。

2021年的大众Power Day,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集团技术负责人Thomas Schmall 透露:“到2030年,我们希望携手合作伙伴在欧洲建立6座电池工厂,以确保电池供应。”

今年2月19日,特斯拉宣布,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的试点工厂已于今年1月份生产出第100万块4680电池,标志着4680电池正式进入量产阶段。

富士康计划在台湾打造完整的电动汽车生态链2

据外媒报道,3月3日,富士康表示,将在中国台湾南部的新工厂首次生产电池组和电池,以对电动汽车行业关键材料的供应获得更多的控制权。

富士康还表示,计划在高雄建立电池组、电池和能源存储系统工厂,并在此设计和组装电动公共汽车。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为该市的电动公共汽车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然后我们可以将电气化解决方案销往其他地区。”

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正急于加强芯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弹性之际,富士康决定在中国台湾建设电池和储能系统工厂,以在当地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白宫的供应链评估报告指出,电池是电动汽车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加强对电池供应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富士康)

正在崛起的iPhone组装商立讯精密(002475)(Luxshare)最近也宣布,计划与汽车制造商奇瑞集团合作,为其他公司设计和制造汽车,其战略与富士康类似。对于竞争对手立讯精密最近进军电动汽车行业的举动,刘扬伟表示并不担心。

“我们在中国将有更多的竞争对手,我并不感到惊讶,但这是一个好迹象,这意味着人们对电动车业务持乐观态度,”刘扬伟说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电动车行业的整合浪潮,只有有竞争力的公司才能存活下来。”他还补充道,“我估计到2025年,你就会看到谁赢了,谁被淘汰了。”

(图片来源:立讯精密)

刘扬伟还表示,富士康从3月3日开始向中国台湾高雄市公共汽车运营商交付Model T电动公共汽车,并计划今年年底前交付30辆Model T,这是富士康自2019年来将电动汽车确定为重要增长动力以来的首次交付。

刘扬伟还表示,富士康正在与美国初创企业Lordstown Motors合作生产电动皮卡。他曾在1月表示,与Lordstown合作生产的皮卡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交付。

富士康以其垂直整合各种零部件的能力著称,不仅可以确保供应,还可以提高其在供应链上的议价能力。富士康此前宣布,计划与印度自然资源集团Vedanta合作,在印度建设其首个芯片制造工厂。去年夏天,富士康还收购了中国台湾北部城市新竹的'一家芯片厂,并在中国青岛市建立了一个芯片封装和测试服务中心,以扩大其芯片生产能力。

(图片来源:富士康)

今年1月,富士康还与印尼投资部、印尼电池供应商Industri Baterai Indonesia、能源供应商Indika Energy和电动摩托制造商Gorogo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打造一个新能源生态系统,涵盖能源存储系统、换电站、两轮和四轮电动车市场。

富士康一直在加快投资步伐,以扩大其在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刘扬伟承诺,到2025年,富士康的设计和零部件将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占据5%的份额,同时到2026年实现电动车业务营收达1万亿新台币(合356亿美元)。

富士康计划在台湾打造完整的电动汽车生态链3

据报道,作为进军电动汽车市场计划的一部分,富士康计划在中国台湾南部的新工厂,建造电池组、电池和储能系统工厂。

富士康此举旨在创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以更多地控制与电动汽车相关的战略材料的供应。自从将目光投向电动汽车以来,富士康一直在积极行动,并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以确保在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昨日,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公司将首次在其台湾南部的高雄新工厂生产电池组和电池。此外,还有报道称,除了建造电池组、电池和储能系统工厂,富士康还将在高雄工厂设计和组装电动公交车。

自刘扬伟2019年从郭台铭手中接任董事长以来,富士康一直在加紧努力,以扩大其在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富士康宣布了多笔电动汽车相关交易,与菲斯克、拜腾、吉利集团,以及菲亚特克莱斯勒在内的汽车制造商达成了电动汽车生产协议。

去年10月,富士康发布了首批三款电动汽车,分别为Model C电动轿车、Model E电动SUV和Model T电动巴士。其中,Model C将于2023年进入市场,Model E将于晚些时候上市,而针对大众交通领域的Model T最早将于2022年上路。

刘扬伟表示,到2025年,富士康的设计和零部件将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5%的份额。富士康电动汽车业务的目标是,5年内年营收额达到350亿美元,即2026年前,电动汽车相关业务年营收达到1万亿新台币。刘扬伟说:“这是一个必须要实现的目标。”

蔚来发布首款量产电动车售价多少钱?

干掉比亚迪?富士康汽车要来了!郭台铭的冲冠一怒能否如愿

“希望成为电动车界的安卓”,这是富士康新的宣言。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富士康已经在 汽车 领域中布局23年时间。

1988年,台湾鸿海精密集团第一次来到深圳,这一年也被称之为台商元年。鸿海精密集团在神州建立了富士康,这被定位为一家高新 科技 企业,总裁当然是鸿海精密集团的创始人郭台铭。在成立第二年,富士康旗下的台湾锂科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专注于研发和制造可充式电池。这家公司的目的之一就是研究 汽车 蓄电池,这被认为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而这也是富士康进入 汽车 领域的第一步。

但是要进入 汽车 行业并不容易。因为和富士康擅长的3C代工相比,车厂的供应链更为保守,它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在业务上的拓展非常艰难,因为这个时候 汽车 产业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而日韩企业普遍是自建零部件体系,更难以打入。此时,富士康能做的只是雇佣一群福特的退休主管奔走底特律,但收效甚微。

2005年,富士康收购安泰电业,后者是一家在台湾有40多年制造经验的 汽车 零件厂商。安泰是台湾四大 汽车 线束厂之一,主要从事电瓶线、影音传输线等 汽车 线束,以及倒车雷达、电动座椅记忆控制器等车用电子产品制造。通过这次收购,富士康进入了车企的供应链中。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富士康终于算是踏进了 汽车 产业的大门,并至此打通了新能源和 汽车 电子的任督二脉。2007年,富士康与沈阳机床进行合作,双方联手将对IT和电子行业用纳米铜以及 汽车 镁合金零部件进行研发与生产,这也是富士康集团进入中国内地以来首次自己进军 汽车 零部件制造领域。当然,合作更多的是交学费。这个时候,富士康可能也还没有真正要打定主意造车。这一切都在2009年改变。

对富士康而言,2009年是郭台铭对 汽车 产业判断急剧变化的一年。

在2009年5月,郭台铭借鸿海发布财报之际,大肆抨击竞争对手比亚迪曾在IT代工方面窃取其商业机密、不正当竞争,并且对比亚迪的 汽车 业务和 汽车 质量不屑一顾,甚至质问投资比亚迪的巴菲特“敢不敢坐比亚迪的 汽车 上下班”。此前,富士康就和比亚迪对簿公堂,两家公司一度打的头破血流。

【郭台铭与比亚迪王传福】

尽管如此,当时郭台铭如此罕见地攻击一家竞争对手令业界错愕。不少分析猜测是其为了转移公众对其糟糕财报的注意力而出此下策。孰料,

一周之后,鸿海借和美商电池公司的合作进入电动车核心部件的竞争才让外界恍然大悟,原来郭台铭和王传福的恩怨将从传统的IT代工扩散到新兴的电动车领域。

有业内人士表示,郭台铭恐怕不会像王传福一样全面进入 汽车 制造领域,很可能依托现有优势仅涉及电动 汽车 电池等核心产品的制造。

郭台铭在炮轰比亚迪时曾放下狠话:“我要输给比亚迪,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指跳楼)。

”因此对于富士康未来在电动 汽车 具体深入到何种程度外界难以判断。

当时的官司中,富士康称比亚迪影响了其50多亿的收入,这使得富士康对此耿耿于怀,

也不知道是出于内心愤懑还是商业前景看好,富士康确实在2009年后开启了电动车业务。

2010年前后,富士康曾与吉利集团接触,拟就新能源 汽车 开发开展合作。吉利联手富士康进军电动 汽车 的消息,被看作是对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地位进行挑战,但两者的合作后来没有态度进展。

同样是在2010年,富士康与英利集团在大同合作兴建多晶硅生产基地,新能源 汽车 是新能源产业的一个重要应用行业,富士康与吉利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开展合作可以看作是其在实施既定的新能源业务战略。特别是布局电动车+储能,可以实现完整的产业链闭环。

这一系列布局都被看作是对比亚迪的“釜底抽薪”行为。

一年后的2011年,富士康又斥资超过10亿美元分别在辽宁沈阳和营口设立新工厂,涉及精密数控机床、纳米铜镁合金 汽车 零部件项目等。2012年-2013年,富士康在 汽车 在零部件零部件领域开始密集发力。2013年,富士康获得特斯拉Model S车内面板订单,成为特斯拉供应链一员。同年,富士康成为奔驰、宝马等车企供应商,业务涉及 汽车 电动机械、中央控制安全、 汽车 电子等系统。

此外,在2013年,华泰 汽车 还曾和富士康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在鄂尔多斯成立合资公司。当时签约之时的公告显示,该合资公司主要负责研发、生产、销售高效小型柴油机和自动变速器,主要是向欧洲及北美出口。但这一合作后来也没有新动向。

关于造整车,实际上直到2014年才从郭台铭口中得到第一次确认。2014年,在晋商大会上,郭台铭发言称,他认为山西一直都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能源输出省。而单一的能源输出对经济发展不利,能源要做更有效的运用,应该在山西打造循环经济,“当地未来的煤层气不要出口”,有效利用山西能源转换成 科技 产品,甚至可以直接做垂直整合,

打造电动车。

当然,这50亿元的投资也并不是只指电动车,可能是鸿海集团当年将在山西的投资额度。但2014年是富士康真正意义上的电动车行动年。而这一年,富士康在造车领域上动作令人眼花缭乱。

2014年初,鸿海精密发言人指出,在新能源车领域,富士康的研发事业群拥有全球领先的“核心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测试验证、系统整合及全方位解决方案”,剑指电动 汽车 的意图初现;

2014年8月,郭台铭到新乡市考察,他试驾了新能电动车公司和新马公司生产的电动 汽车 。最后,郭台铭总裁与省、市领导就规划在新乡建设年产配套50万辆电动 汽车 电池项目和年产20万辆电动 汽车 项目达成意见。

2014年10月,传说富士康投资8.11亿美元,建立“大型”模具车间;

10月晚些时候,富士康与北汽合资成立电动 汽车 租赁公司推出了“GreenGo(绿狗租车)”;

12月4日,郭台铭突访河南三门峡市,与新兴电动车生产企业速达公司谈合作。河南省副省长张维宁,省工信厅副厅长陈富刚等官员也同时出席。郭台铭试驾速达电动车,并连说4个“很好”;

12月22日,富士康参股“和谐”。

特别是年底入股和谐 汽车 ,由此拉开富士康“ 汽车 梦”的前序;2015年3月23日,和谐 汽车 与富士康、腾讯在郑州签署了《关于“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富士康、腾讯以及和谐 汽车 三方以3:3:4的比例出资10亿美元,“和谐富腾”由此诞生。找车网

此后,和谐富腾便开始了招兵买马,原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戴雷、原宝马i8项目负责人毕福康、原沃尔沃 汽车 中国销售公司CEO付强等高管先后加入,为和谐带来一派和谐的气氛;但由于内部管理分歧,和谐富腾随后就决定将旗下 汽车 分为两条品线,各自经营。

可正是兵分两路的这个决定,触碰到了郭台铭敏感的神经,他忽然意识到造车这件事并不简单,并公开表示:“任何一个行业加上物联网就变成了互联网,但反过来互联网行业做制造却不容易。以 汽车 为例,互联网行业公司造 汽车 成功率非常小,因为 汽车 涉及人命,也有大量的硬件问题需要解决”,这一番话彻底打翻了“和谐富腾”,也意味着郭台铭 汽车 行业的首战败北。

此后的一年间,郭台铭虽说对造车看法有改变,但没有放弃 汽车 行业,特别是对于清洁 汽车 。

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郭台铭曾表示,自动驾驶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互联网企业制造的 汽车 他不敢开。“许多互联网公司都争相要去做互联网 汽车 ,我可以说那个 汽车 我绝对不敢开,因为它不是玩具的遥控 汽车 ,因为 汽车 是有安全的顾虑。我在四年前到Google看过它的互联网 汽车 ,到现在他还是在非常早期的实验阶段。国内很多 汽车 厂说我可以做到无人驾驶,我觉得如果哪天有这辆车出来,我也劝你三思而后行,不要提早去买,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互联网 汽车 ,我觉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清洁能源 汽车 倒是可以先走,互联网 汽车 有很长一段时间,还有自动驾驶,这是我的想法。”

此后的2016年6月富士康与昆山市政府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250亿元发力充电装置、锂电池的研发生产;10月,富士康与风险投资公司IDG资本拟投资15亿美元设立 汽车 科技 基金。2016年9月,富士康携8亿元投资滴滴,尝试布局出行领域。但一年之后,富士康还是对自动驾驶进行了投资,重新拾起了这个不被郭台铭看好的行业。

2017年8月,郭台铭敲定了在美国密歇根州设立与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研发中心的计划。有媒体称,该研发中心的总投资额可能高达几十亿美元。但富士康是否会在美国开发支持自动驾驶的成品车,并未公开。在随后一年时间中,富士康还有两个重磅投资:一个是在2017年,富士康投资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并表示此为长期投资项目;另一个是在2018年的投资了小鹏 汽车 。

实际上,2017年12月16日蔚来首款量产车ES8上市之际,郭台铭与李斌进行了一次长达两小时的密谈,密谈的内容无法知晓,聊完之后国泰民也没给蔚来投资,而是

在一个月后将钱投给了小鹏 汽车 。

2020年1月,菲亚特克莱斯勒 汽车 (下称“FAC”)官方也已证实,正在与鸿海集团商讨成立一家对等合资企业的可能性,以联手在中国市场开发和生产纯电动 汽车 ,并涉足车联网业务。

据悉,FCA将持有合资企业50%的股份,而富士康将持有不超过40%的股份,该新公司成立后将先在中国市场推出 汽车 ,然后再考虑出口市场。

而与FCA官宣“联姻”的一个月后,富士康又表示将与台湾裕隆 汽车 成立合资企业,并与裕隆旗下的另一家子公司合作开发电动 汽车 ,富士康可能会为这合资企业提供零部件组装服务。

2020年10月,在本月初,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曾表示,公司希望在2025至2027年间占据电动 汽车 市场10%市场份额,并已与多家 汽车 制造商就未来的合作进行了谈判。

刘扬伟同时表示,公司的目标是成为“电动 汽车 界的安卓”。为此,富士康在刚刚召开的HHTD 20活动上推出了“EV开放平台”,该平台将与其他公司共享,可以允许外部公司设计电动 汽车 大型部件,然后由富士康来制作,以实现“共同利益”。

在富士康描绘的蓝图中, 汽车 制造商可以在平台上选择suv、轿车等的底盘设计,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定制,定制范围包括车轮的距离、电池的大小等。富士康表示,这一开放平台将能够分享从固态电池,到数据处理工具等范围的重要软硬件设计。公司相信,这一平台能够有助于减少新款 汽车 制造所需的时间和资金。

2021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也就是1月4日,拜腾 汽车 与富士康 科技 集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力加速推进拜腾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制造工作,力争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实现M-Byte量产。根据该协议,富士康将提供先进制造技术、运营管理经验和产业链资源,全方位支持拜腾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制造。

据悉,富士康还将投资2亿美元给拜腾,此外,还将提供不少资源帮助其量产。富士康出售拯救了这家面临危机的新造车企业,白衣骑士当然不是只想做个财务投资。富士康 科技 集团董事长刘扬伟作出以下表态——“与拜腾合作是我们布局电动 汽车 领域的重要一环,我们将竭力帮助拜腾M-Byte早日量产,登上世界电动车的舞台。”

富士康在拜腾上的整车计划,显露无疑。

值得一提的是,当苹果开始造车的时候,富士康对 汽车 产业大量布局不知道是不是与之有关,毕竟他是苹果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如果他要为苹果 汽车 代工这一点也不意外。

想想6年前,特斯拉创始人曾调侃富士康说,“与手机或智能手表相比, 汽车 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然后说,‘给我造辆车’。”没想到,当年的调侃之词竟然成真。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找车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蔚来发布首款量产电动车售价多少钱?”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