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资讯 > 正文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有哪些

2024-04-24 19:11:02 | 找车网

今天找车网小编整理了电动汽车充电方式有哪些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有哪些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有哪些

在国标《GB-T 20234.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中,对电动汽车充电模式有入下的定义:

翻译的通俗一点就是:

1.1和1.2就是我们俗称的飞线充电,即直接用家用插座给汽车充电,区别在于1.2的充电线上带有控制器和保护装置。飞线充电的功率一般在3KW以下,通过飞线充电一般的电动车需要15个小时以上才能充满。找车网

1.3就是我们俗称的慢充,由于慢充桩向汽车端输出的仍然是交流电,所以慢充又被称作交流充电。慢充的充电电压和电流略大于飞线充电,功率一般在3KW~10KW之间,通过慢充一般的电动车需要至少8个小时才可充满。

1.4就是我们俗称的快充,由于快充桩向汽车端输出的是直流电,所以快充又被称作直流充电。快充的充电功率一般在30KW~100KW之间,通过快充一般的电动车仅需2小时就可以充满。

汽车的动力电池,本质还是电池,它所输出的都是直流电。因此,当需要给动力电池充电时,输入的也必须是直流电。而国家电网处于发电和输电的考虑,使用的都是交流电,因此在给汽车充电时,必须要借助“AC/DC直流交流转换器”将电网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此时根据”AC/DC”的位置不同就有了两种充电模式,如下图所示。

第一种,交流电直接输入到汽车充电口,AC/DC则集成在汽车中,进而在车中完成交直流转换。飞线充电和慢充桩充电使用的就是这种路径。

第二种,交流电在充电站完成直流转换,转换后的直流电输入到汽车充电口,进而直接对电池进行充电。快充充电使用的就是这种路径。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有哪些

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自19世纪第1辆电动汽车面世至今,均采用可充蓄电池作为其动力源。对于一辆电动汽车来讲,蓄电池充电设备是不可缺少的子系统之一。

1.充电系统功能

充电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包含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能源补给系统,为保障车辆持续行驶提供动力能源。

对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设备应具有下列功能:

(1)将市电进行电力变换为电动汽车充电,供给与动力电池额定条件相对应的电力。

(2)根据动力电池的实时状态控制充电的启动和停止,当动力电池充满后自动应停止充电。

(3)根据动力电池的电量、温度,控制充电电流的调节和电池的加热。

(4)可根据充电时长的需求来选择充电模式,即快充或慢充模式。

2.充电系统类型

按充电设备位置分,纯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类型有车载和非车载两种。

(1)车载充电。车载充电指采用地面交流电网和车载充电器(也称车载充电机)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车载充电器一般设计为小充电率,充电时间长(5~8h)。充电器和电池管理系统(负责监控动力电池的电压、温度和荷电状态)都安装在车上,所以它们相互之间容易利用电动汽车的内部线路网络进行通信。

(2)非车载充电。非车载充电,即地面充电,指利用专用或通用充电器、专用或公共场所用充电站等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通常非车载充电器的功率、体积和质量均比较大,以便能够适应各种充电方式。非车载充电器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在物理位置上是分开的。按充电的时间分,纯电动汽车的充电类型有快充和慢充两种。快充适合在充电站充电,电流很大,慢充的适合220V的家庭充电。虽然各厂家的技术参数不一样,但一般充电电流在10~15A之间。

3.充电方式

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接触式和感应式两种。

(1)接触式。接触式也称耦合或传导式。接触式充电方式将一根带插头的交流动力电缆线直接插到电动汽车的插座中给电池充电。其优点是简单、效率高;不足主要是充电电流小,充电时间长。

(2)感应式。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变流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精度可控变流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电动汽车接触式充电技术采用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连续变化的恒压限流充电模式。接触式充电的最大问题在于它的安全性和通用性。为了使它满足严格的安全充电标准,必须在电路上采用许多措施使充电设备能够在各种环境下安全充电。新型的电动汽车感应充电技术发展很快,感应充电器是利用高频交流磁场的变压器原理,将电能从离车的原方感应到车载的副方,以达到给蓄电池充电的目的。感应充电的最大优点是安全,这是因为充电器与车辆之间并无直接接触,即使车辆在恶劣的气候下,如雨雪天,进行充电也无触电的危险。

感应式充电方式如下图所示,通过电磁感应耦合的方式进行能量转换从而给电池充电。其特点是:使用方便,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进行充电也无触电的危险。充电器将50~60Hz的普通电转换成80~300Hz的高频电,然后将高频交流电感应到电动汽车上,使充电时间大大缩短。

4.充电桩

(1)充电桩的作用

电动汽车充电电流比较大(即功率很大),如果用民用220V插头的话,充电导线和插头承受不了那么大的电流,会把插头和导线烧坏,所以它需要专门的充电桩,充电桩所能承受的电流很大。

充电桩是电动汽车的充电站,外形犹如停车计时秒表一般。一个充电桩可以同时为两辆或更多辆汽车充电,从电池没电到充满电的时间为6~8h。充电桩能实现计时间、计电度数或计金额充电3种方式。也可以用作市民购电终端。为提高公共充电桩的效率和实用性,今后会增加一桩多充和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功能。

(2)充电桩的发展

受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的影响,充电桩和充电站等配套设施,也迎来了快速发展。2010—2013年,中国充电站保有量从76座快速增长至518座,年复合增长率达89.6%,充电桩数量也从1122个增长至22528个,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1.8%。充电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关键环节之一,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快速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此前由于电动汽车规模较小,充电设施建设投资巨大,投资短期效益不明显,因此充电设施建设速度较慢。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全国掀起了一轮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庆、杭州、合肥、武汉多地都已提出了充电桩建设规划。

(3)充电桩的充电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

充电桩是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一般固定在路边或停车场内,利用专用充电接口,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并具有相应的通信、计费和安全防护功能。通过投币或购买专用的IC卡,为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可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两种。交流充电桩是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源的供电装置,同时具备计量计费功能;直流充电桩是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小功率直流电源的供电装置,直流充电桩具有充电机功能,可以实时监视并控制被充电电池状态,同时,直流充电桩可以对充电电量进行计量。

充电桩的安全要求:

①变电所应设置安全围栏、警示牌、安全信号灯及警铃。

②高压配电室和变压器室门外或变电所安全围栏上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警示牌。警示牌的标示必须朝向围栏的外侧。

③高压配电装置上应有显著的操作指示说明。设备的搭铁点应有明显可见的标志。

④室内应有明显的“安全通道”或“安全出口”标示牌。

另外,变电所及配电设备的布置设计应便于安装、操作、搬运、检修、试验和监测。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有哪些

快充和慢充有什么区别

慢充和快充区别:

1.主体不同;

2.的工作原理不同;3,电路特点不同。通常情况下,新能源电动车慢充必须要8-10个小时才能够将蓄电池完全充满,快充仅必须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将蓄电池充到80%的电量。

一、主体不同:快充能在1~5h内使蓄电池做到或非常接近完全充电情况的一种充电方法。慢充指给蓄电池等设备补充电量的过程。二、的工作原理不同:快充当输出端按正确的极性连入设定的被充电瓶后,若整流输出脉动电压的每一个半波峰值高于蓄电池的输出电压,则可控硅SCR经Q的集电极电流触发导通,电流经可控硅给蓄电池充电。慢充的工作原理是让直流电源从蓄电池放电恰恰相反的方向通过,以使蓄电池中活性物质恢复作用。三、电路特点不同:快充两输出端若短路故障时,因为电池充电器中可控硅SCR的触发电路无法运行,因此可控硅不导通,输出电流为零。慢充使用时误将蓄电池正负接错,则可控硅触发电路反方向结束,无触发信号,可控硅不导通,输出电流为零。

汽车之家报价

以上就是电动汽车充电方式有哪些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找车网。
与“电动汽车充电方式有哪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