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资讯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35年)》今日发布 E 周要闻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35年)》正式发布

2024-04-12 20:05:32 | 找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35年)》今日发布 E 周要闻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35年)》正式发布相关的问题,今天,找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35年)》今日发布 E 周要闻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35年)》正式发布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今日发布 E 周要闻

一周要闻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今日发布,2025 年新车平均电耗降至 12.0 kW/100km

11 月 2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通知,以下是本次通知的重点汇总:

到 2025 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 12.0 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 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

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开展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膜电极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建立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标准体系,明确车用操作系统、车用基础地图、车桩信息共享、云控基础平台等技术接口标准。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大数据平台,促进各类数据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

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公共服务、共享出行等领域车辆运营的支持力度,给予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等优惠政策。

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

快评:

回顾一下 2012 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可以发现当年既定的销量目标、技术参数都已经实现,所以从今年的规划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这一次,政策中并没有设立过多的电池技术参数,但是提出了 2025 年实现 12 kWh/100 km 的平均电耗,从目前来看,主流的车型距离这个目标都有较大的差距,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电机电控上更多发力。

一旦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一辆搭载 80 kWh 的电池,即可实现接近 700 km 的续航。

这次的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到了更多技术的发展方向,由此也可以看出经过 8 年的发展,国务院也有了名曲的方向。

另外,在新能源之外,该文件中还提到了大量自动驾驶、V2X 和 V2G 的规划,这些都值得我们仔细思考。

蔚来 10 月交付量突破 5,000 辆,创新势力品牌单月交付新高

今天蔚来公布其 10 月一共交付 5,055 辆新车,分车型的交付数据如下:

ES6 2,695 辆

EC6 883 辆

ES8 1,477 辆

10 月交付量环比增长 7.4%,同比增长 100.1%。蔚来 2020 年累计交付量 31,430,品牌累计交付量 63,343。

快评:

虽然环比增长数据没有特别耀眼,考虑到 10 月中有 8 天国庆长假,再来看这个突破了 5,000 辆的交付量就非常耀眼了。

其实 10 月交付量破 5,000 没有任何意外,10 月 13 日蔚来正式取消免费换电政策,同时上海政府发布了新的限行政策,极大程度地利好了新能源车型。

所以对于蔚来来说,早已经进入了不用愁订单的阶段,EC6 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 2 月,更多的桎梏在合肥工厂。

从上个季度财报中披露的数据来看,9 月工厂单班倒的产能已经从 15 JPH 提到 20 JPH,对应的月产能在 4,000 辆到 5,000 辆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连续的几个月里 ES8 的交付量都稳定在 1,500 辆左右,这不仅是国产新能源车里卖得最贵,也是销量最好的车型。ES8 销量站稳之后也极大程度利好蔚来的毛利率。

按照蔚来年初的计划,第四季度蔚来的毛利将达到 2 位数,从目前的销量来看,这已经是蔚来触手可及的目标。

理想 10 月交付 3,692 辆车,再创交付量新高

11 月 2 日,理想汽车公布了理想 ONE 10 月的交付量,3,692 台,环比增长 5.4%,继续创下了品牌的最高单月交付记录。今年 1-10 月,理想 ONE 累计交付了 21,852 台。

截至 10 月 31 日,理想汽车在全国一共有 41 家零售中心,相比 9 月底的 35 家,新增了 6 家零售中心。主要是新增覆盖海口、西宁、潍坊、温州、台州、南通 6 个城市。

接下来,理想汽车在今年年底前,还会在太原、烟台、长春、保定、呼和浩特、唐山、福州、金华等城市开设新的零售中心。

快评:

理想汽车今年的交付目标是 30,000 台,要完成今年的目标,理想要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完成 8,148 台车辆的交付,平均到每个月要交付 4,074 台,这不仅需要销售以及交付团队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攀高峰,同时也对工厂的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好在上海的新政策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从目前门店的销售反馈来看,政策的效果足够明显,其他城市的店铺也将陆续开门营业,所以只要工厂的产能跟得上完成 30,000 台交付量,应该也不是没有可能。

小鹏汽车公布 10 月份销量数据

11 月 2 日,小鹏汽车公布了 10 月份的销量数据,相比 9 月略有下滑。

P7 交付 2,104 台,G3 交付 936 台,10 月共计交付 3,040 台,同比增长 229%;

1 - 10 月累计交付 17,117 台,同比增长 64%;

9 月小鹏的交付量为 3,478 台,其中 P7 交付 2,573 台,G3 交付 905 台。

快评:

相比 9 月,小鹏 10 月份的交付量环比有所下跌,其中 P7 的波动较为明显,环比交付下跌 22.3%,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因素有很多,特斯拉 Model 3 在国庆节的降价应该是这里头影响较大的因素。不过虽然交付量环比有所下跌,但小鹏 10 月份的交付量依然超过了 3,000。

此外,P7 用户翘首以盼的辅助驾驶功能在 10 月份终于上线,NGP 等核心功能在我们的试驾体验中表现优异,再加上目前上海地区的政策倾斜,相信一定程度上可以对 P7 后续的销量带来一定的激励。

上汽大众 ID.4 X 开始量产

10 月 27 日上汽大众宣布, ID.4 X 将在上海安亭开始批量投产了,目前首台 ID.4 X 已经正式下线,在命名上与此前曝光的 ID.4 有所差别。

ID.4 X 基于 MEB 平台打造,上汽大众投资了 170 亿元人民币用于建造 MEB 工厂,该工厂规划年产能为 30 万台,作为对比,特斯拉上海工厂目前的产能为 25 万台/年。

目前已知 ID.4 X 信息有 NEDC 续航 555 km,电池能量密度为 175 Wh/kg,长宽高分别 4612/1852/1640 mm,轴距为 2765 mm,整备质量为 2120 kg,预计将于 2021 年一季度正式上市。

快评:

ID.4 X 的投产标志着大众将正式步入国内的纯电市场,与之前的朗逸、高尔夫纯电这样的油改电车型不同的是,ID.4 X 以及它的北方同门 ID.4 CROZZ 是 MEB 纯电平台的首款作品。

这两款车的投产不仅将为大众在国内带来更多的政策积分,也将体现出国内市场的对于现有大众的接受程度究竟如何?

特斯拉中控全新 UI 曝光

近日,国外特斯拉车友更新了 2020.40.8.12 版本的软件之后,UI 界面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以下是此次变化的汇总:

变化 1:左侧仪表区域变大。

左侧显示车辆信息的仪表区域面积变大,之前仪表和导航区域的比例大概 3:7,现在更新之后比例已经接近 4:6 了。

变化 2:车辆模型及动画效果优化。

停车状态下,仪表中的车辆模型和动画效果更加精致、逼真了,原博主展示了打开车门及前备厢的动画效果,显示的内容也非常真实,车门开闭、车窗开闭、充电口开闭都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变化 3:仪表部分显示内容位置变化。

主要的变化有两点:

一个是档位显示,从原来的横向布局,改成了纵向布局;

另一个是,由于仪表的宽度增加,底部 Dock 栏在原来车控、音乐和摄像头的基础上增加雨刷控制按键。

快评:

随着 FSD 的推送,特斯拉的可视化界面信息量越来越大,从目前的体验来看,详细的可视化界面是消费者愿意使用辅助驾驶的关键,因此在实现无监管 FSD 之前,这个交互窗口非常重要。另外,雨刷调节放到一级菜单之后,对于第一次开 Model 3 的朋友来说就非常友好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35年)》今日发布 E 周要闻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35年)》正式发布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

(文/张钰翊)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国家政策的指引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下一个十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规划》还表示,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与此同时,《规划》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问题。因此,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部署了5项战略任务:

一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提出要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

二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其中包括支持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进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车关键环节和全产业链的深度应用,进而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

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使用环境。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促进形成开放、透明、包容的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市场环境,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总的来说,《规划》的正式发布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有网友表示:“希望能尽快完善充电配套设施,希望新能源汽车产业早日实现2035年的发展目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35年)》今日发布 E 周要闻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35年)》正式发布

新能源领域迎来重要国策,明年起我国19省大面积普及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新鲜出炉。

11月2日傍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下称《产业发展规划》,在发展愿景中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与去年年底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的目标有所调低,从25%的目标下调为20%。业内专家认为新目标更易实现,销量预期和诸多指标下调背后,体现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更加务实和科学。除了弱化数量上的硬性指标,《产业发展规划》还重点强调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逐步从重量向重质方向改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表明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视,强调了新能源在整个汽车工业中的发展地位,也再次重申了新能源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

在退役大潮来袭前,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这一规模达430亿的产业正逐渐得到应有的重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绿色和平项目经理江卓珊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这对回收行业和循环产业是好消息,在新政策的风向下会更有信心投资发展。但还是需要汽车制造业和电池生产商的投入,他们对整个产业始终起着关键作用。

不止是新能源汽车本身,《产业发展规划》还试图推动探索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完善,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组成联盟,以及对内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和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等。将通过系统性手段夯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做大做强。

受该消息的影响,11月2日晚间美股开盘,新能源汽车中概股集体大涨。截至当日收盘,蔚来(NIO)股价涨8.96%,报价33.32美元;小鹏(XPEV)股价涨6.91%,报价20.72美元;理想(LI)股价涨13.44%,报收22.88美元。

此外,截至11月3日收盘,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微涨,但是新能源整车企业比亚迪(002594,SZ)、北汽蓝谷(600733,SH)以及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300750,SZ)、国轩高科(002074,SZ)等股价微跌,股价表现低于行业预期。充电桩板块整体微涨,充电桩企业汉宇集团(300403,SZ)领涨20%。

在本次发布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力争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这一指标也与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基本吻合,不过在路线图2.0中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划。路线图2.0指出,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0%、40%、5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年底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的目标有所调低,根据意见稿,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为25%。

对此,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产业发展规划》只是一个努力方向,硬约束性并不强,此前《规划(2012-2020年)》提出的50万辆新能源销量目标也是推迟一年才完成,20%相对来说更易实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同样表示,“个人认为20%目标肯定能实现,25%的目标则是有希望实现。”

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规划》还提到,“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主要有四个:福建、江西、贵州、海南。另外,按照环保部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显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主要指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城市群,共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此前意见稿中,该比例为100%,此外,新《产业发展规划》还取消了对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4.0L/100km的要求。销量预期和诸多指标下调背后,体现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更加务实和科学,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

本次《产业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要求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同时2025年,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找车网

新能源产业的初衷是可持续发展,从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电耗这一指标正越来越受市场关注。在当前的新能源车型中,电耗较低的是欧拉黑猫、宝骏E100这类A00级别车型,基本上电耗控制在了10千瓦时/百公里以内,至于特斯拉Model S、蔚来ES8等大尺寸且高度智能化的车型,电耗甚至飙升至18千瓦时/百公里以上。

一位车企新能源研发工程师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电耗影响最大的是质量和智能化系统,理论上尺寸越大的车电耗就越大,但实际上电耗还与轮胎阻力、风阻、空调系统、开车习惯、能量回馈等等有关。”而这些,都需要整个产业上下游共同进步提升。

值得留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歌猛进的发展速度,无意中殃及了池鱼。在资本加持和产业转型的变革下,电动机的地位越发提高,研发岗位和待遇也水涨船高。这让传统的内燃机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苏万华教授坦言,市面上借发展新能源来唱衰内燃机的论调,既不科学也很危险。容易内燃机导致人才断层和内燃机工业基础的丧失。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传统内燃机的发展并不决然相悖,内燃机仍积极拥抱电动化技术,如喷油泵、附件等都是电驱动的产物。

动力电池的回收问题,这头房间里的大象,如今正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

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推算,2030年,中国将有超过1.1太瓦时(1.1*1^9千瓦时)的动力电池随电动汽车售出,这些充满电量的电池足够给新加坡全国供电一周有余。而以5年-8年的服役期,折损20%的电量为退役条件,未来十年间,中国乘用车及商用车的动力电池退役总量将达到705万吨,相当于705个埃菲尔铁塔的总重。

2021年至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阶段(2014至2018年)进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将进入报废期。是让退役电池发挥余热,作为丰富的能量载体,还是成为沉重的环境负担,现已成为摆在桌面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比普通电池,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充放循环次数更多、应对极端气温的性能表现也更好。为此,退役的动力电池完全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比如在发电、输配电环节、5G通信基站、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等场景下,都可以作为储能电池使用。

绿色和平组织在《为自愿续航,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潜力研究报告》中提出,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梯次电池电量将达到32GWH,可以覆盖全国5G通信基站的备用电源需求。到2030年,中国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梯次利用的总价值将接近430亿元人民币,潜力巨大。动力电池的生产需要大量镍钴锰等金属矿,通过梯次回收,不但能降低新采矿源带来的环境污染,还能保障国家层面的关键金属供应安全。

产业界已经开始行动。宁德时代联合百城新能源成立快卜新能源,布局储充检一体化快充站,通过电池AI在线检测技术,在不拆开电池包的情况下,分析、筛选出健康状态良好,长寿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于储能电池、货车、物流车以及二轮车等领域。对于健康状态不佳的电池,可直接流向再生处理,环保、高转化率冶炼方法,将废旧电池中有价技术高效提炼。

从电池全价值链角度来看,《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诸如推进梯次利用,资源循环,建设标准化体系,这些建立健全的电池价值链循环体系必须的条件。但是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规模化仍需要各界扶持,相比电动汽车和电池产能,电池回收利用环节建设现状难以应对即将带来的电池退役潮。

中国已经出台了有关电池回收利用的法规尚不完善,比如工信部在2018年曾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电池厂、整车厂、报废拆解公司和综合利用企业在设计、生产、回收、处理各环节的角色和责任,但缺乏配套的奖惩制度或许可证制度,导致政策落地执行效果有限。且现有电池溯源系统仅需要企业自主填报,缺乏监管约束,导致回收效果难以评价。

此外,动力电池设计和梯次利用缺乏统一标准,退役电池收集率低,影响供应稳定性等问题,都是横亘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领域上的拦路虎。

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出版的《中国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欧洲废旧锂离子电池收集率是45%,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收集率低于40%。半数以上废旧锂离子电池不知所踪。

《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并将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

江卓珊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对于回收行业和循环产业,在新政策的风向下会更有信心投资发展,是对回收循环利用行业的利好消息。但还是需要汽车制造业和电池生产商的投入,他们对整个产业始终起着关键作用。

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环,已经能够通过“逆向产品定位设计”技术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金属,将其还原成可重新用于制备电池的正极材料。核心金属总回收率可达99.3%以上,邦普循环共有生产线22条,产能规模达到8万吨/年。

江卓珊建议,有关部门推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设立奖惩机制让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承担建设动力电池循环经济的责任。

事实上,《产业发展规划》并不只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规划部署,而是为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进行了规划部署。《产业发展规划》指出,随着汽车动力来源、生产运行方式、消费使用模式全面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

“网状生态”的构建离不开基础建设和产业环境的支撑。在基础建设方面,《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需继续推进充换电网络建设: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

眼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新基建”概念的提出,我国新能源基础建设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全国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1.0万台。截至2020年7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4.1万台,同比增加27.6%。

据了解,当前充电桩的布局已经基本满足了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私人出行等领域的充电需要。不过,目前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建设的发展中仍存在分布不均衡、充电便利性不足等问题,充电难成为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制约条件之一。有分析指出,《产业发展规划》的颁布将加快解决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的问题。

氢能源的体系建设成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提及的内容。《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求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提升安全运行水平;开展高压气态、深冷气态、低温液态及固态等多种形式储运技术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氢燃料运输管道,逐步降低氢燃料储运成本。同时,《产业发展规划》也进一步明确了关于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技术以及推动商业化示范运行等内容。

事实上,早在2019年,氢能源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氢能源上下游的投资和布局成为热点。中金公司认为,氢能源汽车是行业长期发展方向,该项政策的推出,将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发展节奏,为氢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相关产业链带来一定投资机会。

陈士华分析认为,氢能源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被多次提及也充分反映出国家对于氢能源发展的重视。“受到原材料的制约以及技术的限制,当前氢能源的发展还没有达成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不过从长远来看,氢能源是替代纯电动的最佳路线,只是其发展仍需要较长的时间。”

总体来看,《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新能源的支持范围不仅仅局限在新能源车辆本身,而是通过扩充产业发展重点,来进一步探索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完善。在产业环境方面,《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组成联盟,以及对内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和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等。

受政策的带动作用,未来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投资和发展将有更大想象空间。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产业发展规划》再次明确了电动车长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确定性;从全球视野看,中国电动化供应链快速发展、最为完善,龙头企业已经供应海外,作为全球优质制造资产的价值凸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找车网。
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35年)》今日发布 E 周要闻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35年)》正式发布”相关推荐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如何是恒大们的利好?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如何是恒大们的利好?

逾百概念股合涨超800亿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利好四大板块经历了约10个月的征求意见进程后,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虽全文内容暂未发布,但从目前已有内容来看,无疑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大利好。另外,相比征求意见稿,《规划》进一步突出了市场、企业的主导性地位,目标制定上也有所调整,整体更加务实。针对这一政策,二级市场反应热烈。截至1

2024-01-14 06:06:18
新能源电动车高速发展规划 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新能源电动车高速发展规划 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想必大家对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是有目共睹,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不知道是怎么样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1首先说说优势,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宣传得比较多的是绿色环保,但也有人说新能源汽车是“伪环保”,按照他们的观点,发电同

2024-04-02 11:18:28
新能源汽车产业再现利好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终获通过丨这些变化值得注意
新能源汽车产业再现利好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终获通过丨这些变化值得注意

新能源汽车产业再现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再现利好,哪些概念股值得关注?据发改委网站消息,为促进绿色消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发改委、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住建部、商务部、质检总局、旅游局和国管局联合制定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具备条件的公共机构要利用内部停车场资源规划建设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比例不低于10%,引进社会资本利

2024-01-29 02:08:08
自主造车企业10月销量排行:蔚来夺冠,理想第二,小鹏破三千辆 新《规划》发布,明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
自主造车企业10月销量排行:蔚来夺冠,理想第二,小鹏破三千辆 新《规划》发布,明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

自主造车企业10月销量排行:蔚来夺冠,理想第二,小鹏破三千辆自主造车企业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已经发布10月销量,蔚来汽车再次夺冠,销量达到了5055辆,同比大增100.1%。理想汽车位居第二,销量为3692辆。小鹏汽车位居第三,销量为3040辆。第一名:蔚来汽车蔚来汽车10月销量为5055辆,同比大增100.1%,这个成绩十分不错。蔚来ES6销量为2695辆,成为

2024-01-12 22:49:34
翼周车闻:吉利发布声明,成都车展今日启幕(吉利新能源汽车有哪几款)
翼周车闻:吉利发布声明,成都车展今日启幕(吉利新能源汽车有哪几款)

翼周车闻:吉利发布声明,成都车展今日启幕7月已入尾声,一起来看看本周都有哪些车圈大事件~吉利入主华菱星马 拟4.35亿拿下15.24%股权历时近3个月,华菱星马(9.290, 0.08, 0.87%)重组事项将落定,吉利将以4.35亿元拿下华菱星马控股权。7月22日晚间,华菱星马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安徽星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星马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马鞍山华神建材

2024-01-15 22:43:03
抢占电动智能赛道,上汽集团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抢占电动智能赛道,上汽集团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上汽开始发力了?撞脸蔚来ET7,全新荣威D7官图发布文/修斯6月15日,荣威品牌全新“D家族”系列的首款车型——纯电轿车D7,出现在最新一批的工信部申报目录中。从申报信息来看,D7基于上汽星云纯电平台打造,定位是一款B级轿车。考虑到上海车展上汽新能源战略公布的荣威品牌定位,D7很可能就是未来一个阶段荣威品牌轿车线的拳头产品,将正式拉开荣威新能源征程的序幕,同时也是荣威品牌践行

2024-01-22 18:06:35
将投放8款新车型 一汽-大众公布发展规划(一汽-大众新车计划曝光 年内推ID.6及旗舰SUV车型)
将投放8款新车型 一汽-大众公布发展规划(一汽-大众新车计划曝光 年内推ID.6及旗舰SUV车型)

将投放8款新车型一汽-大众公布2022年发展规划易车讯1月17日,一汽-大众2022年新闻年会在长春举行。在会上,一汽-大众公布了2022年的发展规划,其中包括今年将投放8款新车型。一汽-大众将立足于更长远布局,在数字化和电动化领域加快步伐,实现新能源、智能网联加速发展,进一步推动数智化转型升级,计划投放8款新车型,助力大众集团实现2030年全球BEV

2024-03-08 03:26:10
上汽荣威新能源汽车规划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上汽荣威新能源汽车规划 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上汽开始发力了?撞脸蔚来ET7,全新荣威D7官图发布文/修斯6月15日,荣威品牌全新“D家族”系列的首款车型——纯电轿车D7,出现在最新一批的工信部申报目录中。从申报信息来看,D7基于上汽星云纯电平台打造,定位是一款B级轿车。考虑到上海车展上汽新能源战略公布的荣威品牌定位,D7很可能就是未来一个阶段荣威品牌轿车线的拳头产品,将正式拉开荣威新能源征程的序幕,同时也是荣威品牌践行

2024-01-14 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