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1 07:50:34 | 找车网
近年来全球温度持续上升,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国内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加入了新能源汽车大军。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表如下:
1. 吉利远景X5
该车拥有两个版本,价格分别为:基础版12.98万元,豪华版13.98万元。
2. 吉利博越ME7
该车也有两个版本可供选择,售价分别为:标准版15.18万元,旗舰版17.78万元。
3. 吉利帝豪EV
售价方面,该车也有两个版本可选:智联旗舰版16.98万元,旗舰版18.98万元。
4. 吉利缤越EV
该车静态续航里程最长达到了401km,售价分别为:基础版13.58万元,豪华版14.98万元。
5. 吉利星越EV
该车拥有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标准版13.88万元,旗舰版14.98万元。
总的来说,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较为亲民。而且,购买新能源汽车还可以享受政府的补贴优惠。人们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这也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不可限量。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新能源政策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将会越来越普及!
有了补贴,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过去两年中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根据旅游联合会的数据,全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556,000辆,2018年1月至9月的累计销量超过60万辆,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完全取消补贴是不可避免的事件。没有购买补贴,电动汽车与汽油汽车相比有多大竞争力?
电池成本下降如此之快,电动汽车的价格会远低于燃油汽车吗?
燃料汽车已经发展了数百年,其固定成本不会有太大变化,但电动汽车却有所不同。真正意义上的电动汽车只出现在20世纪末,而大规模的增长只发生在过去的十年中,成本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电动汽车的成本也将超过燃油汽车的成本。如果成本低于汽油车,并且没有补贴,电动车也将具有竞争优势。
为什么电动车很贵
让我们以吉利帝豪为例。帝豪(Emgrand)的燃油价格为人民币69,800元至人民币108,800元,帝豪EV的价格为人民币193,300元至人民币238,300元。即使取消了各种补贴,价格也达到了人民币125,800元至155,800元。与燃油版本相比,价格仍然高出很多。为什么电动汽车的价格这么高?
实际上,不仅仅是吉利帝豪,同一款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大多数车型之间的价格差约为50,000-80,000元,而这部分价格差在于动力系统的差异。
对于电动汽车的成本结构,许多行业专家进行了分析。尽管得出的结论略有不同,但大多数人都同意这样一组数据。电动汽车的成本构成:电池:40%;马达:15%;电气控制:12%;电驱动元件:8%;其他:25%。
电动汽车的核心单元是电池,电动机和电子控制,电池占成本的40%。目前动力电池1kwh的电池成本约为1500元,主流电动车的电池容量在40至60度之间。电池成本为60,000至90,000。加上外壳和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电池成本只会增加。高的。成本价格自然包含在车辆的销售价格中,因此车辆的价格也将显得很高。
但是,电池成本仍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如果电池成本下降,电动汽车的价格自然会降低很多。
如何降低电池成本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单位能量将达到260 Wh/kg,成本将降低到不足1元/瓦时。”许多行业专家认为,取消补贴后,这些数据也是电动汽车。可以在价格上与燃油汽车竞争的分界线。201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1.8万辆,动力电池成本高达3.2元/Wh。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大规模电池的生产,动力电池的价格将在2017年降低20%-25%。
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的性能和质量迅速提高;同时,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规模的扩大,带动了锂离子电池产品的成本和售价的下降,相应地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成本。
数据显示,2017年,磷酸铁锂锂电池组价格由年初的1.8-1.9元/Wh降至年底的1.45-1.55元/Wh,三元动力电池组价格从年初的1.7-1.8元/Wh下降。年末为1.4元-1.5元/Wh。 2018年第一季度,磷酸铁锂电池组价格进一步下降至1.2-1.4元/Wh,三元动力电池组价格下降至1.3-1.4元/Wh。乐观人士预测,到2018年底电池成本将降低。低于1元/Wh,电池成本将显着降低。
电动汽车的成本低于燃油汽车
补贴将完全取消,“双倍积分”政策将接管。届时,汽车制造商必须进一步增加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投资,更多高质量的电动汽车将进入市场。
更重要的是,到那时,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动力电池的价格已经足够低,即使没有补贴,价格仍然具有充分的竞争力。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编辑的《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中,动力电池的成本到年底估计为1元/Wh。到2018年,到2025年,电池成本为0.55元/Wh。与目前的电池成本相比,这几乎减少了三分之二,电动汽车的终端价格也将相应降低。
另外,与燃料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在智能领域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更多新设计的模型还为电动汽车提供了更好的智能载体和平台。在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也将被市场进一步认可。
汽势Auto-First|柴小娜
3月21日,
吉利汽车
发布2022年财报。营收大涨、毛利下滑、单车破10万、净利53亿元、单车毛利增至1.75万元,全年累计销量143万辆。
整体来看,营收净利双增,是一份稳健上扬的成绩单。
然而,行业竞争加剧、与领头羊
特斯拉
和
比亚迪
相比,吉利新能源掉队同样显著,转型迫在眉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况更是一种难熬的市场考验。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在业绩会上强调,短期来看,在新能源市场上占有率的提升,是吉利汽车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聚焦财报数据和吉利新能源转型,看看2023年,吉利如何填新能源的“坑”。
开始划重点:
1、高管团队集体自省和反思;找车网
2、2023年卖掉66万辆新能源汽车;
3、未来四个季度推1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4、
极氪
亏钱最多,须加紧上市;
5、新品牌新系列新渠道,做到战略清晰,分工明确;
吉利在财报会中,公开自省、反思掉队新能源的态度,这一点极为少见,且几乎每个高管都表达了对过去的复盘或者思考,特斯拉和比亚迪是重点提及的友商。
吉利控股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对于掉队的反思言辞恳切,他说:“在新能源车发展的道路上,被我们最优秀的同行拉开了距离;我们的股价从最高时候36港元,掉到今天收市的9.5港元,差距不可谓不大。”
2023年,吉利定下了165万辆的销量目标,较2022年总销量增加约15%。我们将165万辆目标做个分解,新能源汽车目标占比40%,即2023年要卖掉66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
领克
、睿蓝目标是销量增长15%,极氪目标完成14万辆交付量。
这意味着今年将不断有新产品上市。为此,吉利品牌将推出4款新能源产品、领克品牌将推出2款新能源产品、极氪品牌将推出2款全新产品、
睿蓝汽车
将推出1款换电纯电车型。
吉利汽车方面透露,2023 年内,吉利品牌旗下银河系列计划发布紧凑型插混 SUV 车型 L7、插混轿车 L6、纯电轿车 E8,两年内推出 7 款全新车型。领克汽车在推出中型插混 SUV 车型领克 08 后,还将推出一款中型插混轿车。
吉利方面在业绩会上介绍,在未来4个季度,将有10款全新车型陆续投放市场。
根据财报披露,吉利的单车销售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极氪、睿蓝等新能源品牌的高端化尝试。其中,极氪旗下首款车型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为33.6万元,极氪009的平均订单金额高达52.7万元。
的确,相较特斯拉和比亚迪,目前的吉利处于掉队状态,吉利方面表示,首先从组织架构上进行变革,在销售领域,吉利品牌分成三大事业部,一个是吉星事业部,第二个是几何事业部,还有一个是银河事业部。
其中,吉星事业部聚焦燃油车市场,新能源转型主要集中在在银河上。吉利集团给与了银河系列全新的标识、全新的三电技术、全新的智能化以及全新的渠道建设。
领克的新能源转型同样激进。据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透露,领克品牌在燃油车这一块不再做研发投入了,将会全面进行NEV的投入。
领克产品矩阵包括即将推出搭载Lynk E-Motive领克智能电混的全新新能源中型SUV
领克08
;在售产品
领克01
、05、06、09将实现全面EM-P化,加速实现全系电气化。
整体来看,2023年,吉利将继续加大新能源转型力度,预计全年资本开支将达到140亿元。
在汽势Auto-First看来,吉利的新能源销量主要依赖极氪、几何两大纯电品牌,领克与吉利等主力品牌并未发力。由于新能源转型不力,盈利能力下滑以及极氪在初期的投入压力,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的两家,标普与穆迪均已下调了吉利的评级展望。
不难看出,极氪品牌被寄予厚望,财报会议还透露了很多关键信息。
首先,极氪亏了很多钱。吉利的财报显示,极氪在2022年亏损约20亿元。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介绍,极氪在2022年录入20.3亿元亏损,以吉利汽车(00175.HK)来计算,有13.6亿元的亏损纳入净利润。
其次,极氪正加紧择机上市。安聪慧表示,后续如果市场窗口时机合适,将择机进行公开递交并努力完成上市。据吉利汽车此前公告,今年2月,极氪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30亿美元。
对于如何极氪如何不再亏损赚到钱,安聪慧介绍,极氪009使用了一体化压铸,吨位、产品体积都比特斯拉要大,今后一体化压铸将全面应用于其他车型,目前正在验证阶段,这将进一步降低极氪的成本。
另外两个好消息,一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将首次搭载在极氪009,续航进一步提升;另外一个是碳酸锂价格截至3月20日已突破30万元/吨,与高峰期相比接近腰斩,这意味着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毛利。
安聪慧表示,碳酸锂每降低1万块钱,对极氪的贡献就是575元,毛利的贡献就0.2%。
因此,吉利财报的数据,不仅有增长、亏损、压力,也有底气和希望。
桂生悦表示,特斯拉和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耕耘了很多年,并在去年实现了巨大利润,这体现出了汽车业最根本的发展规律,即规模才能产生利润。如果缺乏规模,一定前景堪忧。
他认为,像吉利这样的企业,慢慢会在规模上体现出巨大优势,例如
沃尔沃
、极星、
路特斯
、
smart
、
集度
汽车等在共用平台的基础上,最终将达到真正的规模效益,只是这一优势还未体现出来,这也是吉利“有信心迎头赶上的底气所在”。
极氪科技CEO安聪慧也表示“今年会有多个品牌和车型使用浩瀚架构,这样的话整个规模化的效应将会形成,这对我们的成本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吉利连续5年成为自主品牌第一之后,在2022年丢掉了自主品牌销冠的位置。事实上,盈利承压、多品牌跟进的吉利,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卷无可卷的新能源车市暗流涌动,需要加鞭,全力ALL IN,晚一步,错一步都不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势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0:50:30
2023-08-24 05:06:58
2023-08-15 15:50:42
2023-08-30 11:19:28
2023-10-16 13: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