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9 09:35:38 | 找车网
带尾翼的吉利金刚:带尾翼的吉利金刚安装方法:先设置好位置,不要拆下尾翼上的螺丝,将尾翼放在要安装的位置,然后用力按压尾翼,使螺丝摩擦车身。这将留下四个螺钉的位置。之后,打孔并安装在这四个位置。然后打孔,再用玻璃胶拧紧。
安装后翼后,很多车辆都有像鸟尾巴一样突出的东西,就是汽车的后翼,学名叫扰流板。不要认为尾翼是装饰性的。通过空气体作用在尾翼上产生的向下压力,可以控制汽车向上浮动,使汽车靠近地面行驶,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节省燃油。目前大部分汽车的尾翼都是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材质,质轻韧性强,其形状和尺寸都是由设计师精密计算决定的。尾巴过大或过小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会增加车辆的行驶阻力。汽车上有各种各样的尾翼,一般赛车的尾翼安装的比较高。这是为了防止作用在尾部的向下压力再次作用在车身上,从而抵消尾部的作用。对于低速行驶的车辆来说,尾翼起到了更加美观的作用。
外观上,吉利金刚大胆突破以往传统的弱线设计风格,取而代之的是采用与现代建筑技术美学同步的“工程雕塑美学”手法,进而打造出以钻石切割刃为主轴的犀利造型,形成硬朗的整车风格,给视觉带来新的冲击。坚定而稳定的正面造型。菱形断面的立体棱线自然从水箱盖中央向上延伸,引领全车,就像全车的脊梁。大气硬朗,整车刚毅稳健的特征线一气呵成,力感倍增,具有国际名车的设计风格。宽大的镀铬横条搭配象征阳光的logo组合,配合菱形大灯组,形成大气独特的金色头盔前脸,宛如翱翔的雄鹰,自信大气。简单且充满张力的侧面造型。低前高后的斜角动轴车身设计更具动感,符合空空气动力学建模原理,可引导气流,有效降低风阻。金刚的阻力系数只有0.29,低阻力系数也是低油耗的保障。高腰立体棱线从车身两侧切入,形成深邃的斧形断面,具有强烈的现代雕塑感,让车侧更加浑厚饱满。豪华车配备的侧转向灯和后视镜一体化组合,使整车侧面更加完整、简洁、豪华。饱满厚实的尾部造型。在延续凌厉线条的同时,采用了立体层次感水晶钻石的超广角造型设计,质感表面的尾灯与拼接的组合自然。立体的脊线自然从后车标中央向上延伸,与导流罩上的中间脊线相呼应,形成整车清晰的特征线,十分迷人。
百万购车补贴
可以前往汽车维修部门进行拆除。
汽车的原厂尾翼是车辆在工厂中就已安装上的配件,自行拆除很可能会导致汽车漆面受损,建议前往汽车维修部门进行拆除。
车主对汽车原厂配件进行拆除需前往当地车管所进行备案,因为这样的改装改变了汽车原有的结构。
“卷”这个词,已经被滥用了。
但仔细观察这两年,汽车产品的“卷”,确实在疯狂地“上强度”。
像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会担心什么?除了续航、充电之外,也非常害怕安全问题。
所以,这两年,通过各种实验,力证自家产品足够安全的例子非常多。
银河是吉利品牌的新能源系列车型,第一款车是
银河L7
,这是一款SUV,采用了插混动力。“安全”这一套组合拳,确实被他们玩明白了。
这次,《电动湃》去了一趟天津的中汽中心,具体做什么?就是实地看一看,被彻底拆开的银河L7,在安全性能上,究竟有怎样的实力?
在实验室现场,很简单,直接把一个“白车身”摆在了那里。
内行看门道,具体看什么?
车头部分,这里是前防撞梁。银河L7的前防撞梁有两个特点:比较厚、比较宽。主体材料厚度有5毫米,而且用的是铝镁合金(硬度值应该是最高的);防撞梁的长度,占了车宽的70%。
横截面是个“日字形”,市面上比较主流的是“口字形”。“日字形”的优势,比较好理解,承载碰撞的能力更高些。再后面,是一个吸能盒,长度有290毫米,算是比较长的了。
再往后看,则是更为关键的结构了,由两段纵梁一起组成的卸力结构。这套卸力结构,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三叶草“。不过,并非其造型像三叶草,而是一个比较吉利的说法。
论说造型,应该更像一个鸡爪。但这个鸡爪结构,是经过专门设计的,优化了卸力路径,把冲击力往门框两边和下部底盘传递,保证座舱是安全的。
再说说侧面碰撞,银河L7共有3招可以化解“侧面冲击“。
第一招,看主驾、副驾那里的门洞,上下左右,共有4个件,整合成了一个件,用一套冲压磨具压出来。
普通的工艺,会怎么做?上下分开冲压,再焊在一起。显然,一体冲压的,结构更完整,侧碰也会更安全。
第二招,通过白车身,可以看清整个车身地板,数一数,能数出8根结构梁,为4纵4横的布局。电池包靠高强度螺栓,固定在横梁上,而纵梁则可以当作电池包的“保护外甲”。
第三招,他们设计了一个CBS胶块(算是一种塑料),这个CBS胶块可以作为填充物,装在地板纵梁的位置。一旦发生侧面碰撞了,这个CBS胶块可以碎裂、破开,分散冲击,“牺牲小我,保护大我“。
银河L7是一款插电混动车型,电池被布置在地板底部,也是需要专门做保护的,尤其是托底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银河L7专门设计了一个电池防撞横梁,从底盘下面才能看见,就在电池包的前面,横了一个U型凸起,大概比电池包低出10毫米。
在开车的时候,真的不小心托底擦碰了,这个电池防撞横梁会先被冲击到,也就可以帮电池“挡一刀“,减少撞击伤害。
而针对电池本身,在其底部也覆盖了一层钢板和PVC涂层,进一步强化护甲。
有意思的是,银河L7真的做了个托底试验,一个铁柱子,在底盘上一路划过去,结果还真没事。
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还有一个颇为忌讳的点,总担心有辐射,特别是针对高压充电管理系统。
一些“油改电“车型,受空间所限,会把高压充电管理系统放在后排座位下面。银河L7是怎么处理的?它把这套系统巧妙地放在了后副车架那个位置。
后副车架,像一个围城,把它围在中间,也算是一种保护了,同时还不占其他空间,就连后备箱的储物空间,也没有被挤压。
还有更值得玩味的,既然是拆车,银河L7把隔音棉、座椅用的发泡材料、以及备胎里的纸板骨架,都拆出来摆在那里了。找车网
就一个意思,“看吧,不怕被挑战“。
我们在天津中汽中心的实验室里,不仅看到了银河L7的“白车身”。其实,还有刚刚亮相的
银河L6
。
巧了,银河L6也是“白车身”形态。
细细品,
吉利银河
就是想讲这样一个逻辑:敢把“安全“这个标签打出来,而且非常有自信,背后的底气其实是体系化造车的实力。
这个能力,具象化的一个表述,就是架构造车。
银河L7、银河L6,从白车身来看,绝对师出同一架构,在安全性能上,当然采用了相同的设计,具体表现也会旗鼓相当。
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坚持。整个拆解现场参观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此。
像吉利这样的自主车企们,已经掌握了造车方法论,也已经积累了厚重的技术底蕴,甚至有对外输出技术的实力。
就像最近讨论非常多的,
大众
收购了
小鹏
一部分股权,并且大众会基于小鹏的平台技术开发产品一样,中国车企有信心,也有底气,反过来“教学“了。
时代真的变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湃,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9-13 19:16:16
2023-09-28 07:29:29
2023-08-25 14:09:50
2023-08-19 12:48:04
2023-11-20 16:34:52
2023-08-27 1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