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8 16:16:37 | 找车网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本上非常好,我国自主汽车品牌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我们知道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有哪些,朋友们认为哪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最好?今天,边肖汽车就给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国内哪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最好。
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简介:北汽新能源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北京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平台,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
BAIC新能源经过发展变化,已经发展成为辐射全国的产业布局,技术实力和R&D实力大幅提升。重点车型有EC180、EU260、EX260、EV160、EH300、物流车等。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和积累,BAIC新能源已经掌握了三大关键核心技术:车辆系统集成与匹配、车辆调节系统和电驱动系统。其产品如EC180、EU260、EX260、EV160、EH300、物流车等已投入市场或示范运营。
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简介:比亚迪新能源
比亚迪关注指数高达41269,在2014年国内电动车中排名第一。10月销量创历史新高,实销1702辆。1-10月累计销量突破万辆,达到11175辆,成为中国电动车销量冠军车型。
比亚迪秦的价格在18.58万到25.59万元之间。扣除国家2.4万元补贴和1万多元购置税后,比亚迪秦最低起售价仅为15.59万元。如果在上海买的话,还是可以拿到价值10万左右的车牌。此外,比亚迪秦动力强劲,配置丰富,影响了该车目前处于热销供不应求的状态。
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简介:Zotye新能源
Zotye汽车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以整车、发动机、模具、钣金件、变速箱等汽车关键零部件为核心业务的民营企业。大致位置在浙江永康。Zotye汽车是中国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企业之一。是国内首家获得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公告目录的企业。它创造了&ldquo六个。第一。Zotye汽车目前拥有Zotye汽车和江南汽车两大自主品牌,产品覆盖轿车、SUV、MPV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集团始终坚持国际化理念,密切关注和跟踪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不断完成技术升级改造,保持车型、工艺技术、生产加工、检验设备的先进性。坚持高起点、全方位融合,优化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互动发展。总是&ldquo谦虚诚实,创新务实,追求卓越,回馈社会&rdquo以企业为宗旨,通过提供高品位、高性价比的汽车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打造让客户满意的汽车复合基地。
汽车边肖今天,我们的朋友简单介绍了众泰新能源、比亚迪新能源和BAIC新能源。这三位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朋友还是挺经常见面的,在国内的口碑也不错。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基本上各有优劣,基本上都是最好的。好了,让我们为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就是边肖最好的汽车。找车网
百万购车补贴
纯电汽车比亚迪和特斯拉牌子的好。
1、比亚迪。技术实力,它在纯电领域领先其他车企至少五到十年,比亚迪的插混,尤其是DM-i技术颠覆的不光是燃油车。DM-i完全可以看做是纯电的升级版,比纯电更便宜,而且没有续航焦虑。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三电核心技术的车企,并且能自主研发车规级芯片。
2、特斯拉。它的自动驾驶技术,尤其是算法的确是值得称道的,包括超级计算机Dojo,的确是时代前沿的产物。特斯拉的思路是,在一个方向上做到极致,然后给你造成一种错觉,它是最先进的,比如说自动驾驶,比如说零百加速。
3、吉利。吉利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车型:帝豪Gse、嘉际、帝豪、博瑞、缤越、星越等。吉利的产品没有太大的亮点以及槽点,之所以能够在新能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的的战略布局太广太快。
4、北汽新能源。是北汽旗下的新能源子公司,是国内第一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到现在已经推出的新能源汽车有EH、EU、EX、EV、EC等五大系列车型。
5、宝马。宝马作为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很早就布局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旗下出名的新能源汽车有i3、i5等等。
6、长安汽车。长安也是国产品牌中,新能源汽车较为知名的企业,旗下的逸动系列就是新能源汽车车型。
7、众泰。它也的确靠模仿起家,不过现在也是慢慢有了自己的原创车型。旗下Z500就是新能源车型。
8、精灵。这是奔驰旗下的微型汽车品牌,所以还是有一些背景实力的,旗下新能源汽车是:smart-smartfortwo2014款ElectricDrive。
9、上汽大通。上汽大通是上汽的全资子公司,其实力也是不可小觑。旗下新能源汽车主要是2016款EG10系统。
10、海马汽车。海马汽车前身是合资品牌,现在分家变成了纯粹的国产品牌汽车。旗下主要新能源汽车是:普力马2016款EV绿驱型。
纯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汽车哪个好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蓄电池,车主需要给车辆充电,这样车辆发动和行驶的过程中,电池中的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油电混合汽车,主要的动能来源是燃油提供的,这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更加的节能,而且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会有尾气排放,这种出行方式很环保。
再加上现在国家大力支持推广这种新能源汽车,所以价格上有优势。如果选择汽车就是家用,相比较来说纯电动汽车比较好。不过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是很理想,如果换电池的话,这费用还是比较多的,这一点也要考虑进去。
吉利发布全新的新能源系列“
吉利银河
”,同时宣布该系列还会在2年内推出7款全新车型,涵盖电混和纯电领域,持续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这标志着吉利开始向着电气化大幅度转型,并通过新能源市场的杠杆撬动品牌登上更高一级的台阶,而随着吉利“杀入”新能源市场,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也将越发激烈。
吉利这般“高调”地进行宣传,其他自主品牌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长城
紧随其后做出了一些回应。
官方在2月23日宣布,将在3月举办长城智能新能源发布会,而一系列崭新的车型也将在同一时间推出,其中可能包括了如歌MAX DHT-PHEV、枭龙MAX DHT-PHEV等长城的重磅车型,这些车型或将整合成全新的产品序列,替长城在新能源领域开疆扩土。而在吉利发布会之后,长城这么着急“宣告天下”,其想法似乎已是司马昭之心。
同样,
奇瑞新能源
在今年4月可能将打造全新中高端新能源品牌—iCar 汽车,科技生态型品牌,加快布局10万-30万元的主流大车市场。
在2023年重点新车包括2023款
QQ冰淇淋
、代号S56的硬派纯电SUV和eQ7纯电版。此外,在2024年,主要新车包括2024款QQ冰淇淋、全新
小蚂蚁
2门版+4门版、eQ7增程版、S57轿车和E05等。据悉,在2023年
奇瑞
新能源也将冲击4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其中,在国内市场销量为30万辆,海外市场为15万辆。
长安
新能源早在2022年就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动作频繁,明显加速,相继推出“LUMIN”、 深蓝汽车和
阿维塔
品牌。曾经香格里拉计划中提到的2022年多品牌矩阵和新产品频发,终有阶段性成果。新车频出,引发市场关注,订单也颇为可观。
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低、中、高三个梯队。而随着智电iDD插混技术的广泛应用,UNI系列、长安汽车,甚至欧尚汽车旗下等车型将相继推出插混车型,基本覆盖15万元以内的SUV和轿车市场。今年经典产品全数“智电”。二是新能源产品全新出战,如深蓝S7、C236、
览拓者
EV、阿维塔E12将在今年恰当时机加入战团。三是产品周期计划全面升级。
前路漫漫,传统车企转型还需持续发力2035年全球燃油新车停售,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全球汽车市场将迎来大洗牌,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亦是如火如荼,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笃定都不会干看着,必然会有所应对。
吉利、长城、奇瑞进行这些动作并非偶然,而是自主品牌向着新能源领域进军的必然过程。随着燃油车的生命走向末期,以“蔚小理”为首的一众造车新势力已然占据了市场的先机,又有
比亚迪
这个新能源领域的领军者坐镇,自主品牌已经失去了先机,而在未来一旦全面停售燃油车,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必然是毁灭性的打击。自主品牌各个家大业大,短时间内想要“调转船头”也绝非易事,所谓放长线钓大鱼,此时早早地就开始卷起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无独有偶,在自主品牌“人人自危”的同时,合资车企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甚至会比自主品牌更加难受。一方面需要维护自身的品牌价值,维系旗下燃油车的生存空间,其新能源产品在性价比层面必然没有竞争力。而另一方面,合资公司与境外母公司也存在着相互拉扯的情况,转型之路亦是举步维艰。
当然了,合资品牌也不是没有做出改变,
东风
日产
就推出了
ARIYA艾睿雅
,
一汽
丰田
也有bZ4X坐镇,
大众
也有ID.3、ID.4、ID.6系列上市,
宝马
、
奔驰
、
奥迪
也都相应的热门车型的纯电和混动车型上市。可由于合资模式的限制,国内车企和外来车企在保障产品覆盖面互不影响的同时,还要保障各家的利润分成,价格必然存在“虚高”的情况。
早前合资品牌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能够畅销,甚至在高价格、低配置的情况下还能畅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燃油车领域有着更成熟的技术,以及更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国内消费者在为合资车技术买单的同时,自然也就接受了合资车的高溢价。
但如今,部分合资品牌还想靠着油改电来糊弄国内消费者,甚至延续在燃油车市场的高价低配,面对如此没有诚意的做法,国内消费者自然不会再买账。况且,当下新能源汽车之间的竞争,除了三电核心技术外,智能化、网联化也是各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的桥头堡,而这些都不是合资新能源汽车的优势
而诸如
名爵
这类合资品牌的附属品牌,一旦合资品牌这个“输血送粮”的大山土崩瓦解,必然会引发多米诺骨牌的效应,没有好的技术,也没有好的产品,又该如何在市场立足,或许被清算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
江淮
这类弱势的自主品牌,本身在燃油车领域的根基就不深,不仅缺乏技术领域的积累,也没有足够的市场口碑支撑其转型,想要像造车新势力一样弯道超车更是天方夜谭,或许很快就会被人遗忘,掩埋在历史的长河里,亦或者是被其他品牌融合兼并。
写在最后:
落后就要挨打,良币驱逐劣币,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同样的道理。未来是属于新能源的时代,届时汽车品牌几家欢喜几家愁,相信时间会给予我们答案。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第壹台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9-13 19:16:16
2023-09-28 07:29:29
2023-08-25 14:09:50
2023-11-20 16:34:52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0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