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 05:53:31 | 找车网
2018年5月申请注册商标的“
理想汽车
”,将2012年就开始使用“理想汽车装饰”的店家给告了?原因是涉嫌侵权。
理想汽车称,山东临沂一家名为“理想汽车贴膜工厂”的店面冒充理想汽车官方进行销售、团购等在内的商业活动,并被当地车主举报。对此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理想汽车要求店家朱先生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元及其他费用暂计20万元,并在报纸上连续30天刊登声明。
理想告“理想”,一开始,大家都认为是“李逵”撞见了“李鬼”,但对整个事件了解后,心中的天平却有所倾斜。不少网友指责,理想汽车对一家小本经营的门店“用起了宰牛刀”,即便最后“赢了官司”,终究也是“输了口碑”。事件进展如何?不妨先回顾一下。
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据朱先生介绍,2012年,自己就开了一家贴膜店,因其小名叫理想,便将贴膜店取名为“理想汽车装饰”,后来店面搬迁,沿用了“理想汽车贴膜工厂”作为店名。理想汽车成立于2015年。2018年5月,理想汽车开始申请“理想”商标。原本井水不犯河水,但随着理想汽车的销量节节攀升,法务团队也日渐茁壮,于是有了上述维权纠纷。不过,对于经营这家小店已有12年的朱先生来说,收到起诉通知的时候,也是“一脸懵”。
但后来,事件的发展大大超出了理想汽车的预料。“理想汽车的一纸状告是否过于霸道?”“‘理想’一词该不该成为一家企业的私有词汇?”关于理想与理想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以至于,理想汽车法务部不得不站出来回应,并非因为普通的商标侵权而起诉对方。
“对于‘理想’一词的使用在生活中非常广泛,尊重社会各界合情合理使用,也无意采取法律手段。问题在于,该店‘冒充理想汽车官方’进行销售、团购等在内的商业活动,并被当地车主举报。理想汽车称,目前该案正在审理中,相关证据已向法院全面提交。对于此类“冒充理想汽车官方”造成消费者混淆的行为,理想汽车将坚持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剧情”又有反转,贴膜店朱老板回应称:理想汽车未曾就此事沟通过,自己是通过法院的传票才得知此事;理想1万多页的起诉书里,根本没有提到冒充理想汽车官方来销售的证据;从没说过自己是理想官方,总共贴了六台理想的车,而且六个车主也愿意出面作证。从目前流传出来的民事起诉状来看,理想汽车起诉的确围绕“理想”在做文章。例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原告‘理想’商标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更改企业名称,且更改后的企业名称不得含有‘理想’文字”,等等。字里行间,杀气腾腾。莫非,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还有网友爆料称,被状告的商家不止贴膜店一家,前不久,成都“理想画室”的商标注册申请也被理想汽车“横插一刀”。由于2022年,“理想汽车”正式申请了“理想M”教育、娱乐类商标,理想汽车疑似以三年未使用商标为由,向知识产权局申请撤销“理想画室”注册商标的权利。虽然最后理想汽车进行了撤诉,但不少网友认为, “理想”一词属于
大众
词汇,不应该被注册为商标,为一家企业专用。
法理之外,情理之中
再说回“理想状告贴膜店”,这家门店到底有没有侵权?该案件还在审理中,不便做出过多评论,但是法理之外,一些情理却值得分析。微博大V“理记”就表示,汽车行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小汽车装饰店多如牛毛,打“擦边球”现象屡见不鲜,比如“
奥迪
精修”“
宝马
装饰”“大众贴膜”,等等,甚至还有店家故意将车标摆在显眼之处。不过,车企一般不会太较真,主要是评估下来,这些店为车主提供的是周边服务,对车企不会带来实际影响,某种意义上还为品牌做了宣传。
不少网友认为,理想格局太小,但从理想汽车的角度看,“理想汽车装饰”的命名方式的确容易造成误会,理想汽车法务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网友认为,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知识产权争夺,“理想”一词在汉语中被普遍使用,法务部是做好“排雷”工作,正是职责所在。偏居一隅的临沂车膜店,对理想汽车的威胁的确不大,但多年之后,多个“李鬼”变“李逵”的群攻,就有可能令其招架不住。找车网
小艾特意去看了一下理想汽车法务部回应后的评论,居然为“0”。原来要求是博主关注的人才能评论。而这个微博只关注了两个号:一个是理想汽车,另一个是李想。上一次的互动还是在今年5月,李想转发了一个自媒体信息并配文,“造谣!这个粉丝量的自媒体是不会商业合作的”,同时也@理想汽车法务部开始干活!换而言之,理想汽车法务部只顾“自说自话”,根本没勇气放开评论。作为一家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理想汽车应该重视公众的意见和感受,应该以开放和透明的态度回应公众的关切,这超出了商标范畴,但涉及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众信心。
赢了官司,输了口碑?
对车企来说,这其实是敲了一个警钟,法律起诉是一把出鞘的利剑,但它也是一柄“双刃剑”。比如说,企业给法务部的核心考核标准是胜诉率,不是企业的名誉,但相当多的情况下,如果把握不好尺度,就可能适得其反。此事一出,网友从“侵不侵权”的讨论开始“一边倒”地认为,理想汽车是典型的“以大欺小”,甚至有网友爆料,理想汽车直播间都被骂下播了。
“赢了官司,输了口碑”,这是不少网友的直观感受,即便理想汽车在这场诉讼中获胜,最终也输了这场“口水战”。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一个局面?微博大V理记对此进行了评论:理想汽车起诉贴膜店是其合法自由,法律上讲没什么好说的,但就企业名誉而言,也许有更好的选择,胜诉不等于胜利,况且也不是没有败诉的可能,如果法院判决仅仅支持企业诉讼请求的微小部分,那跟败诉也没啥两样。
“理想汽车目前引起较为广泛的舆论反感,与其展现出过多咄咄逼人的行为态度有很大关系”。理想汽车似乎坚定了与网友继续“杠到底”的信念,李想在微博上怒怼转发朱先生回应的“电盒校长”。其实在李想心里恐怕是要“立威”,营造一个不好惹的车企形象?“理想”一词在生活中被频繁使用,关于“理想某某”,无论是商标注册还是侵权诉讼,想必还会继续,李想的主动出击也许是最好的防御。
爱点评
一个小本经营的门店,起步就是百万索赔,这明显就是要让人家无路可走,这也让理想汽车显得格局太小;即便真要起诉,小艾倒是建议,将索赔额度降低至象征性的1元,也不至于落下一个以大欺小的骂名。可惜的是,李想和理想汽车始终不改强势姿态,将这个事情推向了没有缓冲的地步。事已至此,理想汽车也不是全无挽救余地,小艾愿意献上最后一个智囊,那就是私下和解此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爱驾天下,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车漆面保护膜又叫隐形车衣,国内引进汽车漆面保护膜比较晚,其实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受到广大车主的认可和追捧,下面我介绍几种国内市场占有率和质量高的品牌吧。(以下排名考虑质量、价格、质保、性价比等综合因素)
第一名,UPPF:UPPF汽车漆面保护膜产自美国,国内由南昌爱卡商贸有限公司独家运营,质量挺好,尤其是独家运营的原因价格统一且透明,同时市面上假货几乎没有,不像有些品牌假货泛滥哈,稍不注意就中招。
第二名,3M:质量也挺好的,但是发展重心,不在国内,所以市场占有率低了些。
第三名,圣科:质量上挺稳定的,前提是你买到的是真货哈,这个牌子经销商管理上挺混乱的,市面上假货、水货、串货、白包现象挺严重的。
第四名,龙膜:龙膜和圣科算是同门吧,质量也是没问题,但是也是有同样的问题,就是管理混乱,市面上假货、水货、串货等现象很严重。而且不同的渠道间价格相差也很大。相对来说性价比稍微要低一些。
其它的还有艾利、尼克、金迪斯、哈曼、wins等诸多汽车漆面保护膜品牌,不管是在质量上还是市场占有率上都比上面的差些,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以上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哈。
当理想汽车出现断崖式下滑,那么这种情况对该企业肯定是不好,首先来讲会影响该汽车行业的发展,同时对该汽车的销量会带来急剧的刺激作用,当然对该汽车口碑效应也会带来一定影响。总之销量下滑对企业发展是不利。
任何一个汽车行业都是希望自己的销量越来越高,肯定都不希望自己销量越来越差,在面对着销量急剧下滑的情况,该企业的发展和影响力是会受到严重影响。
一、影响该汽车的发展
实际上该汽车发展会因为销量减少而带来最直接影响,如果汽车的销量急剧的下滑,首先就会影响该汽车的长远发展,毕竟一个汽车如果想要发展的更好,变得更加受大众的喜欢,首先就是要考虑汽车的销量,如果汽车销量做得很好,那么大家也都比较喜欢这些汽车,那以后汽车想要发展,就会更加有基础。
二、影响该汽车的总体销量
实际上一个汽车行业销量急剧下滑,影响的绝对是这个汽车总体销量,毕竟一辆汽车想要成为行业中佼佼者,必须要稳定汽车的销量才行,比如说一个汽车,如果是每个月销量都达到了标准,甚至还超过标准,那就说明该汽车行业的口碑优势性比较强,至少老百姓比较信任吧,如果有一个月急剧下滑,那就说明这个汽车销量稳定性不是很好。
三、影响该汽车的口碑
如果该汽车品牌的销量下滑以后,对汽车的口碑是会带来急剧影响,毕竟一个汽车品牌,想要发展的更好成为行业的顶尖者,那么口碑是不能够变差,如果口碑变差,那么该汽车想要有更好发展,销量想要提高那是不可能,要知道这个社会口碑和品牌效应才是最主要,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才是最有利。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09-28 07:29:29
2023-11-20 16:34:52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