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3 20:17:56 | 找车网
如果说,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业最为耀眼的成绩是什么?“出口”应该位列前茅。
继今年一季度,我国以107万辆的汽车出口总量首超日本,位列全球汽车出口国第一名后,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
在过去的1-6月间,我国汽车累计出口234万辆,同比增长77.1%;出口总金额更是高达3,207.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暴增123.5%
。
作为参考,2014年至2016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不过240万辆,而2014年至2017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金额甚至不足3073亿元人民币。
而就
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今年将有望突破400万辆,并且随着更多中国车企走向海外,到2030年我国乘用车出口销量将超过800万辆
,其中,欧洲市场将在中国自主品牌输出和部分海外车企新能源产能转移的共同作用下,成为最大出口接收区域。
与其内卷,不如“走出去”
自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国产解放牌卡车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造车的历史,发展至今,中国汽车工业迎来70年华诞,我国更已连续14年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国,连续8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
毫无疑问,中国早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汽车大国,且伴随电气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在部分技术领域更已行至世界前列。
但不可否认的是,或因整体经济仍在缓慢复苏,抑或去年促销政策、补贴政策退坡提前透支消费需求,以及终端市场飞速发展背后基础设施、产业链跟不上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有别于过去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翻倍式增速,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增速正在放缓。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不过,由于去年6月受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拉动产销呈现高增长,今年1-6月累计产销增速较前5个月回落1.8和1.3个百分点。
其中
新能源汽车半年累计产销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
而要知道的是,无论是盖世汽车研究院还是各大协会机构、券商此前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约在900万辆上下,全年渗透率逼近40%,这意味着
若想要实现这一预期,下半年产销量或需突破500万辆规模,月均超80万辆。
在这一背景下,“卷”成了中国汽车产业上下主旋律。从最初的卷续航,到如今卷智能配置、卷快充速度,再到近期,由
特斯拉
开启的新能源降价狂潮,
比亚迪
以冠军版杀入10万元紧凑级车市,传导到产业端,便是需要以更低的售价,更快速地交付出更大空间、更长续航、更高科技的优质产品。
正如诸多汽车行业大佬在与盖世汽车沟通时输出的共同观点“只要能够在中国打赢市场,那么拿到全球市场上都不成问题”,越来越多行业巨头将目光向外转移,在他们看来,
与其内耗,不如“走出去”,走向更广阔的海外汽车市场。
海关总署标法中心TBT研究部副主任刘建华亦强调道,成为汽车强国,势必要走出国门,在世界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走,去欧洲!
事实上,去欧洲并非中国车企第一次尝试。
早在2005年-2007年间,
陆风
汽车、华晨汽车先后登陆欧洲,试图以低价打开这个密布
奔驰
、
宝马
、
大众
、
雪铁龙
、
标致
等传统汽车巨头的市场,却不承想两者极差的E-NCAP碰撞试验报告成绩,让“粗制滥造”成为欧洲对于中国汽车的刻板印象。
直至此后多年,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总聚焦东南亚、南美洲、非洲或是俄罗斯、墨西哥等市场,即便是近年来借新能源汽车逐渐走高的欧洲市场,若细细拆分其组成,仍聚焦在华生产的特斯拉、
沃尔沃
以及宝马等外资品牌,自主品牌占比较小。
就国际能源署( IEA)数据显示,
2022年在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有16%是从中国进口,但其中中国本土品牌汽车仅占四成
,而特斯拉中国在这一年共出口了30万辆电动汽车,相当于其产量的四成以上,且多数销往欧洲市场。
但若梳理我国车企近年来出海路线,去欧洲,正成为主流趋势。
“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在欧洲建厂,是上汽人过去几十年的梦想。
”日前,
上汽集团
总裁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上汽国际总经理余德在其海外业务沟通会上如是说。
在他的分析中,借助
名爵
,上汽在欧洲销量日益增多,欧洲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最高的市场之一,建厂的时机正成熟。
叠加欧盟于今年4月通过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意味着欧盟将是第一个实现汽车完全电动化的地区。同时,欧洲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补贴力度分化,各国还通过减少车辆注册税、道路税等税收,以及为电动汽车使用提供更广泛的便利等路权优惠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
在此背景下,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认为,到2030年,欧洲每5辆汽车中就有3辆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60%,远超全球26%的渗透率。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大,但与之对应的却是当地汽车制造业电气化转型的严重滞后,为抓住这一市场蓝海,不只是上汽,包括但不限于比亚迪、
长安
、
长城
、
东风
岚图以及
蔚来
、
小鹏
等新能源车企纷纷瞄准欧洲市场。
长安汽车“海纳百川”海外战略规划,将进入欧洲市场视为其2024年重要方向;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仅以长安汽车为例,其于今年
上海
车展上官宣“海纳百川”海外战略规划,其中强调将于2024年正式登陆欧洲市场,并用2-3年的时间,完成欧洲主要市场的进入和布局。未来,长安汽车在欧洲市场销量将突破30万辆。
而基于近年来中国制造不断升级,品质持续提升,价格也逐渐走高,开始向中高端产品细分市场迈进。2019年新能源汽车平均出口价格为5,000美元,2022年则增加到2.2万美元。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出口均价更是达到3万美元/台,高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出口均价,其中对西班牙和挪威的出口均价最高,为3.9万美元/台。
“
极氪001在欧洲售价比国内贵了将近58%,极氪X更是贵了88%
。”
极氪
智能科技副总裁赵昱辉向盖世汽车透露。
得益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加速出口欧洲,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5.7%升至39.1%。
面向2030年,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认为,我国出口欧洲市场汽车有望提升至264万辆,年复合增长率22%。
不只是整车,产业链集体走进去
“
中国风暴正笼罩欧洲电动汽车行业
。”这是
雷诺
汽车董事长Jean-Dominique Senard对于今时今日中国电动车出口欧洲市场带来的最直观感受。
这是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夸赞,但同时更是对欧洲汽车产业的警示。
早在去年5月的一次演讲中,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表示,欧盟不应该允许中国扼杀其重要产业之一。“我们不能在电动汽车市场上重复我们在光伏领域所犯的错误,在这一领域,我们对中国工业产生了依赖,并让中国制造商繁荣起来。”
随后在近一年随中国自主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多点开花,由“首席贸易执法官”Denis Redonnet领导的欧盟委员会贸易保护部门于今年6月开启讨论是否启动对于中国电动汽车倾销调查,如有必要,或将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额外的关税或实施限制。
当被问及调查时,欧盟内部市场专员Thierry Breton直言,“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数量迅速增加已成为欧盟行业面临的问题。”
就在一个月前,法国率先关闭非欧洲制造的纯电动汽车购车补贴,如无意外,接下来将有更多国家跟进这一政策,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这无疑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带来阻力。
很显然,尽管前景广阔、目标清晰,中国车企的全球化之路依然挑战重重。
除政策约束外,海外供应保障不足、内部基础能力欠缺、当地市场资源有限、品牌优势尚未建立、产品技术“水土不服”等都是企业当前的共同痛点,制约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对此,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运营总监张彬向盖世汽车强调,“
车企出海,不是简单将销售公司带出去,更要将生产基地、全生态以及全产业链带出去。
”
他进一步指出,全球化竞争不是单一企业的竞争,而是需要面向全球海外生态布局,参与全价值链竞争,将高端技术同步布局市场,快速扩大市场的影响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就全球汽车品牌。
概览过去数年,从电动汽车三大件之一的动力电池产业集体卷向欧洲,根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至此已有超575GWh海外规划产能。
单以比亚迪为例,继匈牙利纯电动大巴卡车工厂之后,其于7月再度明确将在匈牙利建造一座全新的电池组装厂,预计此次投资将超过2亿元人民币。同时,根据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Michael Shu)透露,比亚迪正在物色其第一座欧洲乘用车工厂,且最快将于2025年正式投产。
未来不排除基于自身业务拓展情况和市场需求,比亚迪进一步拓展核心零部件工厂海外布局的可能性。
BYD ATTO 3、唐、汉首入西班牙市场;图片来源:比亚迪
回望过去数十年,全球百年汽车工业的历次全球化窗口期均与中国无缘,但伴随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转型达成共识,中国汽车产业借电气化、智能化实现弯道超车,一跃从技术跟随者成为行业引领者,更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同时,是部分传统自主车企在产品设计理念创新、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零部件生产、配套建设以及品牌运营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推动我国本土汽车出海从整车、零部件的出口进入到汽车生产全价值链出海。
而带着“反攻”欧洲的野心,多数中国车企在全球化过程中正逐渐摘掉“性价比”的帽子,树立起有认知度的全球性品牌,从而实现在海外拥有更高的品牌溢价与更强的盈利能力。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基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日渐壮大,以及我国经济、政策和金融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及对汽车产业的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在此次全球化窗口期中占据制高点,迎来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黄金窗口期。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盖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近日,吉利发布4月销量信息,
吉利汽车
4月销量113642辆,同比增长约58%,其中新能源车销量29874辆,同比增长约112%,新能源渗透率进一步推进到26%。吉利汽车4月出口销量为22942辆,同比增长31%。
具体品牌上,吉利品牌4月销量87899辆,同比增长55%。在4月,吉利银河系首款车型
银河L7
量产车正式下线,标志着吉利油电混动距离入市又近了一步。银河L7定位为油电混动紧凑型SUV,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700x1905x1685mm,轴距为2785mm,采用全新的简洁化内饰设计,前排拥有4块大屏,其中包括副驾16.2英寸娱乐屏,新车副驾还带有腿托、加热、通风、按摩、理疗等配备。新车在
上海
车展已开启预售,计划第二季度内上市。
吉利汽车在2月份银河系列发布会上,同步宣布全新品牌战略,几何汽车降为吉利品牌下纯电系列。几何系列在4月销量为18525辆,同比增长153%。其中,
熊猫mini
畅销10615辆,销量连续破万,熊猫mini小黄鸭限定版于上海车展上市,售价5.39万元,CLTC续航200km,计划5月20日起开启交付。
领克找车网
品牌4月销量14013辆,同比增长36%。在纯电车型分到
极氪
品牌的前提下,领克将主打插混动力。其中,
领克08
在4月份举行的上海车展亮相,定位为中型SUV,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820/1915/1685mm,轴距为2848mm。新车将搭载Lynk E-Motive智能电混系统,会有1.5TEM-F油电混动、增程式1.5TEM-P插电混动2种动力版本,同时匹配电混专用变速箱。新车计划在今年内正式上市。
极氪品牌4月交付量为8101辆,同比增长279%,完成第10万辆量产车交付,累计交付达到101283辆。其中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33.6万元、极氪009平均订单金额52.7万元。搭载麒麟电池,极氪009 ME版售价58.8万元起,已于4月16日开始交付,电池容量为140kWh,CLTC续航里程822km。极氪旗下第3款车型极氪X将在6月正式交付,新车共推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8.98-22.98万元。
极氪001超长续航单电机WE版中保研测试成绩近日公布,在耐碰撞与维修经济性指数项目中获得良好(A),当中的细分项目得分情况:机构耐撞性优秀(G)、结构耐撞性缺陷2个;可维修性一般(M)、可维修性缺陷14个;维修经济性良好(A)、维修经济性缺陷25个;碰撞兼容性良好(A)、前防撞梁评价优秀(G)、后防撞梁评价一般(M)。
睿蓝汽车
4月销量3629辆,同比增长20%。睿蓝是吉利旗下主打换电的品牌,目前仅有
睿蓝9
一款车型在售。旗下第二款车型
睿蓝7
在上个月的上海车展正式亮相,定位为紧凑型轿跑SUV,搭载后置单电机,将配备不同容量胶囊电池,CLTC续航550-750公里,并可以实现换电功能。
4月吉利海外出口销量为22942辆,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31%。极氪品牌在4月发布欧洲战略,其首批直营店年内将在瑞典、何兰开门营业,并开始交付车辆给用户,极氪计划在2026年进入大部分西欧地区。
编辑说:
作为自主品牌第一阵营选手,吉利还是有很强的产品阵营的,不过由于
比亚迪
在新能源转型上占得上风,抢尽风头,吉利才感觉没那么强的存在感。实际上,和
长城
、
长安
相比,吉利的基盘和新能源车渗透率都做得不错,尤其是极氪树立了不错的高端形象,这是相对几个对手吉利做得最成功的地方。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新车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外国品牌和中国品牌共同促进出口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统计,2021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特斯拉、上汽集团、东风汽车、华晨宝马、大庆沃尔沃、比亚迪、江淮集团、吉利控股、宝能汽车和宇通客车。在特斯拉的带动下,国外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占到了三分之二的份额。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也在快速发展,特别是上汽集团,通过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共同努力,出口5.4万辆,成为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领头羊。比德、江淮集团、吉利控股等新能源汽车出口全年实现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据中汽协统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95万辆,同比增长89.37%,占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的5.1%,而传统汽车的比重仅为3.9%。与传统汽车不同,新能源汽车主要出口到发达市场,占总量的85.6%。比德唐河汉、东风风光IX5、小鹏G3、奥驰U5、赛瑞斯3等国内品牌乘用车电动车型已经出口到欧洲。
宇通、金龙、比亚迪等新能源客车产品在欧美、中东等地区也有良好表现。华晨宝马、大庆沃尔沃、特斯拉(中国)等国外企业也都实现了对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未来必将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国。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长安汽车朱华荣:到2022年将逐步实现L4/L5车型量产财经网汽车讯 长安汽车计划在2022年前,逐步实现L4级/L5级自动驾驶车型量产。11月11日,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长安汽车将通过“第三次创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他还透露,长安汽车将在2022年前,逐步实现L4级、L5级自动驾驶车型的量产。2017年,长安汽车提出“第三次创业
汽车新能源的发展前景?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得非常火爆,新能源汽车不同于传统的汽车,它采用的是新能源发动整个机身。那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是什么。1、倡导低碳经济国家相关政策号召和鼓励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往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带动电动车市场的发展,贯彻落实我国低碳环保的理念。汽车生产厂家是开展低碳经济的当头力量,目前各行各业也都将目光点聚焦到电动汽车上。2、低碳经济时刻面临着
造车新势力6月销量公布!埃安继续领跑理想首破3万7月1日,部分造车新势力公布了6月份的销量成绩单。统计数据显示,广汽旗下的埃安再次领跑造车新势力,销量超过4.5万;理想汽车紧随其后,销量首次超过3万辆,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具体来看,位居榜首的是广汽埃安,6月的销量达到45013辆,同比增长了86.7%,环比增长了0.02%。今年1-6月,埃安累计销量达到209336辆,同比大
新能源汽车专业前景如何?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1、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前景光明。当前,我国正在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战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实施重点扶持政策。目前国家财政扶持节能减排,促进了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并且已成为新一轮汽车促销的亮点。随着油价不断攀升,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无疑会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定然是未来
曾被被合资车压着打如今逆袭的5款国产车惊艳的外观、充裕的内部空间、良好的燃油经济性、较为丰富的配置,以及合适的价格区间,广汽传祺GS4的火爆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2015年4月正式上市的广汽传祺GS4有了GS5良好口碑的打底,2015年全年销量达131016辆,位居SUV销量排行榜13位。对于一款新上市的国产车型来说,13万多的年销量已经算是个相当不错的开端,但仍旧被大众途观(255
林志颖特斯拉车祸,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起火的事故?林志颖特斯拉车祸,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起火的事故?身为一个80后,小编还很关注林志颖的车祸事件——他所驾驶的车子因为行车中途向右偏移,造成车前撞向马路边桥桩,在车内也有儿子Jenson。现阶段爷俩均没有生命威胁,但林志颖受伤的状况就相对较为严重一些,右肩膀等几处骨裂,面部也因碰撞导致脸骨骨折,额头部位也会有疤,需要一定的时间修复。因
汽车新能源的发展前景?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得非常火爆,新能源汽车不同于传统的汽车,它采用的是新能源发动整个机身。那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是什么。1、倡导低碳经济国家相关政策号召和鼓励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往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带动电动车市场的发展,贯彻落实我国低碳环保的理念。汽车生产厂家是开展低碳经济的当头力量,目前各行各业也都将目光点聚焦到电动汽车上。2、低碳经济时刻面临着
发布重磅新能源战略,2023年的奇瑞,要保增速、追质量?在汽车发展史的洪流中,技术永远是一个企业屹立前行的基石。2023年4月7日,自去年年中发布“瑶光2025”战略之后,奇瑞汽车这个中国汽车界的“理工男”再次落下了品牌发展的重要一步,发布全新的新能源战略、技术、品牌与产品。量变引起质变,保增速、追质量事实上,对于奇瑞汽车这样的传统企业而言,做新能源汽车、往电气化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11-20 16:34:52
2023-09-28 07:29:29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