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6 19:54:39 | 找车网
近几年新能源车的销量变得异常火爆,但是纯电动车型会遇到充电难和气温过低导致续航里程打折的问题。因此没有里程焦虑又能降低用车成本的混动车型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而主打年轻运动化风格的紧凑级混动版三厢车并不多,其中
长安
插混车型UNI-V 智电iDD和
本田
思域
e:HEV之间的选择,让许多人犯了难。接下来就和小姐姐一起来看看这两款车都有哪些不同点吧。
长安UNI-V 智电iDD的外观基本延续了燃油版的运动化风格,家族式的无边界进气格栅与大灯正好融入一体,彰显未来科技,又不失运动感。可以说,长安汽车在这几年,对年轻消费者的喜好把控还是比较到位的。
侧面来看,长安UNI-V 智电iDD的车身采用了溜背式设计,车身造型扁平低趴,呈现出的视觉重心比较低,营造出了轿跑的既视感,为其良好的操控表现奠定了基础,同时像隐藏式门把手、18英寸大轮毂以及熏黑的后视镜等配置也都是加分项。车身尺寸方面,长安UNI-V 智电iDD的长宽高分别为4680/1838/1435 mm,轴距为2750mm。
长安UNI-V 智电iDD的尾部造型,相比燃油版也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加入了iDD的身份标识,尾灯依旧采用贯穿式的造型,并且加入了熏黑的设计,如果是高配车型的话,加上电动尾翼后也具有不错的运动感。下包围采用了大面积的黑色饰板进行包裹,搭配双边共双出排气和大尺寸的扩散器,体现出了很强烈的战斗气息。
本田思域e:HEV作为第十一代思域的混动版车型,外观与燃油版基本保持一致,整体设计非常简洁。只是为了显示其混动车型的身份,前脸换装带有蓝色装饰的本田LOGO。
本田思域e:HEV的车身侧面,最大的特点就是那根笔直修长的腰线,这也是很多代思域车型的标配,腰线几乎贯穿整个车身,从视觉效果上可以拉长车身。车身尺寸方面,本田思域e:HEV的长宽高分别为4674/1802/1415 mm,轴距为2735mm。与长安UNI-V 智电iDD相比,车身尺寸相差无几,轴距也仅少了15mm。
本田思域 e:HEV的车尾整体造型没什么变化,高配车型也配备了黑色扰流板,但是在车尾右侧的位置加入了“e:HEV”的字样标识,同时采用隐藏式排气布局。
从外观方面来看,两款车型都在有意向着年轻化、运动化的方向发展,长安UNI-V智电iDD的外观更激进,而思域e:HEV更柔和,但又不失运动范。
内饰方面,长安UNI-V 智电iDD也延续了燃油版车型的设计,采用莫比乌斯3+1全视战斗仪表,错落有致的布局看起来十分动感,层次感也相当丰富。同时车内采用了大量的皮革和软质材料,触感和乘坐舒适度非常不错。
本田思域e:HEV的内饰采用简洁的居家风格,虽然座舱内看起来比较传统,但在人机交互、操作便捷性等方面都有不错的体验。与燃油版车型不同的是,混动版思域的换挡机构从原来的机械式,更换为按键式换挡。本田思域e:HEV的内饰总体朴实无华,但重在实用。
配置方面,我们以指导价格较为接近的2023款长安UNI-V 智电iDD 1.5T 113km智趣型和2022款本田思域e:HEV先锋版来进行对比。两款车同为最低配。由于长安UNI-V 智电iDD属于插混车型,所以比本田思域e:HEV多出了VTOL移动电站功能,其它配置方面,长安UNI-V 智电iDD比本田思域e:HEV多出了车道偏离预警,前后驻车雷达,360度全景影像,皮质方向盘和座椅,全液晶仪表,手机蓝牙钥匙,内置行车记录仪,后排出风口,后排座椅支持40:60比例放倒等配置,同时长安UNI-V 智电iDD 还可以选装
SONY
音响,直流快充和智能电动尾翼以及电动掀背门。2022款本田思域e:HEV先锋版虽然是最低配车型,但是安全保障很到位,比长安UNI-V 智电iDD多出了前排主副驾驶位膝部气囊和被动行人保护装置,除此之外,还多了发动机启停功能,可变转向比系统,原厂ETC,主动降噪,前雾灯,双区空调等实用性配置。找车网
从配置差异可以看出,长安UNI-V 智电iDD主打时尚科技,而本田思域e:HEV主打安全实用。
动力方面,长安UNI-V 智电iDD搭载的是智电iDD插电式混动系统,其中搭载蓝鲸NE1.5T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额定功率为125kW,同时采用前置单电机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25kW,峰值扭矩为330N·m,匹配蓝鲸六速电驱变速箱。电池方面,搭载的是18.4kWh磷酸铁锂电池。NEDC纯电续航里程为113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里程最高可达1100km,而最低荷电状态油耗仅为4.2L/100km。
本田思域e:HEV搭载第四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其中包括本田全新的2.0L Di(缸内直喷)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匹配E-CVT无级变速器,最大功率105kW,最大扭矩182N·m,在电动机的帮助下,系统综合功率达到了135kW,这套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几乎可以在所有行驶场景下,都能实现电机驱动,为用户提供接近纯电动车型的体验,且官方公布的综合油耗仅为4.39L/100km。
小姐姐总结
长安UNI-V 智电iDD和本田思域e:HEV都是主打节能省油的运动型轿车,如果喜欢激进的外观和夸张的内饰设计,那长安UNI-V 智电iDD不会让你失望,如果偏向于稳定可靠省油,本田思域e:HEV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本田在全球范围内的混动车型已经有近400万辆的销量,从未发生电池燃烧、漏电、触电事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点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随着90后、00后年轻车主的逐渐增多,对这群新世代的车主而言,汽车早已脱离了“工具车”的身份,于是,“玩车”也就成了时下最新潮流的选择。
为了更好地抓住这一类消费群体,各大车企在车型的销售布局上,也逐渐开始向年轻化、运动化靠拢,比如在今年的二季度,曾经的“自主一哥”
吉利
就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紧凑型SUV——
帝豪S
,与此同时,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
长安汽车
同样用长安UNI-T运动版对自己的车型
矩阵
进行了进一步扩充。
那么,对于咱们年轻消费者来说,在
帝豪S
和长安UNI-T运动版两款车型中,又该如何抉择呢?
运动细节拉满,UNI-T运动版更有改装潜质
法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达索曾经说过,凡是看起来漂亮的飞机就一定是好飞机。站在汽车设计的角度,这一
理念
也同样适用。当你细致了解了
帝豪S
和长安UNI-T运动版两款车型之后,你就会改变对自主车型传统且定势的看法。
外观方面,作为一款全新车型,
帝豪S
在传承经典的同时,还在细节处进行了不小的优化。借用官方的表述,这台车用“流动、光影、音符”三个核心
元素
,让整车融合了都市竞速之感,游艇般的整车比例、悬浮式的车顶线条以及系列的双腰线设计,处处都彰显了
吉利
汽车对时尚的理解。
相比之下,UNI-T运动版的设计则显得非常前卫。如果没有见到实车,估计有不少消费者会将这款车错认为“概念车型”。除了极具科幻的无边界格栅设计,UNI-T运动版还通过细节上的优化,将整车的运动性能拉满。
比如为了强化车辆的运动
元素
,长安UNI-T运动版采用了重新设计的全车包围,在碳纤维纹理以及黄色线条的点缀下,整车看起来极具战斗气息。不仅如此,新车还针对前后保险杠进行了微调,并在前保险杠下方引入了前唇和风刀等
元素
,所以无论是造型的美学,还是空气动力学,这台车都可以进行很好地兼顾。
由于在定位上,
帝豪S
还是主攻家用车型,所以在颜色的搭配以及改装方面,也就没有UNI-T运动版这么丰富。此外,长安UNI-T运动版还在原先的V字型尾翼两侧加装了纵向扰流板,为我们营造出了类似于飞机尾翼的视觉效果,虽然
帝豪S
的尾部同样也有一个象征运动的尾翼,但在造型搭配上,V字形的设计显然更加霸气!
内饰氛围高配,UNI-T运动版用料更显匠心
真正的豪华,是懂得自己内心所需,而非盲从别人的选择,所以在汽车的内饰设计上,我们也同样可以根据设计以及配置的差异,看出这二者的不同。与外观一样,虽然
帝豪S
的设计整体偏向于运动,但其在内饰的搭配上依旧表现得中规中矩。
作为
帝豪GS
的继承者,
帝豪S
除了拥有游艇环抱式设计座舱,私人游艇操纵杆般的挡杆也是没有缺席的,在红黑撞色式设计的搭配下,相比
帝豪GS
年轻不少。但受限于成本原因,这台车的中控区域依旧是以搪塑材质覆盖,与老款
帝豪GS
并无太大的区别。
但是到了智能交互版块,
帝豪S
的表现就很值得一说了。在这一领域,
帝豪S
搭载了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以及同尺寸的悬浮式中控屏,配合
吉利
首发的草莓音乐智能交互系统,车内乘坐科技感的提升非常明显。
当然,在细节对比上,有好必然就是更好,而UNI-T运动版就属于后者!UNI-T运动版的运动豪华驾舱秉承了长安一向优良的做工和用料,环抱式座舱布局配合横向中控台造型让人眼前一亮,全液晶仪表盘与中控多媒体之间的双联屏设计,也属于时下的流行样式,相比
帝豪S
的科技属性更强。
需要说明的是,UNI-T运动版还在装饰面板、全车缝线、保险带颜色、座椅等细节处都大胆采用了明黄的撞色设计,可以与外观进行更好地呼应。此外,方向盘、座椅等处的类麂皮材质,也比
帝豪S
的搪塑工艺来得更实在,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加舒适的触感享受,进而在细节处提升了整车的高级感。
同为涡轮增压,UNI-T运动版更有弹射起步
在运动型SUV领域,平顺的动力输出,良好的加速能力,以及兼顾一定的燃油经济性,是绝大多数消费者在购车时候的基本诉求。既然以“运动”为标签,那
帝豪S
和长安UNI-T运动版的动力必然是拿得出手的!
动力方面,
吉利
帝豪S
搭载的一款获得了“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的1.4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高功率104kW、最大扭矩235N·m,在同级车型堪称领先。作为对比,长安UNI-T运动版搭载的是一款蓝鲸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得益于排量上的优势,其最大功率为132kW、最大扭矩为300N·m,比
帝豪S
的表现还有更胜一筹。
不过,真正让这二者拉开的差距应该是变速箱。虽然定位于运动型SUV,
吉利
只为
帝豪S
配备了一款主打舒适性的CVT无级变速箱,城市中的走走停停路况尚可,但对于追求极致驾驶的消费者来说,着实有些拖后腿!毕竟动力无级变速的模式,很难让人体验到急加速的畅快。
反观长安UNI-T运动版,这款侧重于低转速高扭矩输出的发动机,在1250-3500转时就可以连续不断地提供最大扭矩。与此同时,
长安汽车
还为其配备了传动效率快,稳定性能好的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所以在急加速的时候,这套动力组合可以快速地了解驾驶员的意图,进而让车辆的挡位根据转速快速切换,驾驶趣味性极高。
不仅如此,长安UNI-T运动版还加入了年轻人特别喜欢的弹射起步模式,要知道,这一模式一般只会出现在性能车或者跑车上面。该模式的原理是利用变速箱将发动机转速调节到最大扭矩输出的那个点,让汽车在起步的时候实现最大的扭矩输出,进而让汽车拥有“弹出去”的起步模式。受限于机械结构的差异性,
帝豪S
的车主也只能眼馋了!
结束语:
如果单纯站在外观的角度来评价,
帝豪S
和长安UNI-T运动版都是名副其实的“运动型SUV”。但当我们将二者更细致地对比后不难
发现
,
帝豪S
对运动的理解基本都停留在了设计的表面,而长安UNI-T运动版的表现则更为深入。从自带原厂改装的外观,到撞色修饰的内饰,再到提供“弹射起步”模式的动力,处处都契合着消费者对运动的深刻理解。所以对于那些追求性能驾驶的消费者来说,长安UNI-T运动版也就很值得一看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314,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车标是车企给消费者最直观的印象,好的标志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车企十分看重车标的设计,对更换也非常谨慎。近期,长安汽车将品牌LOGO更新为新样式,这也是长安汽车自去年9月份为适应电气化时代需求推出扁平化车标时隔一年后再次更新品牌LOGO。
此次优化设计再次增强了“V”字符号的识别性,整体上减少不必要的复杂元素,采用平面单色化处理凸显核心元素。升级后的品牌LOGO,原来比较厚实的双线外环边框不仅全面瘦身,而且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变得更紧凑。中心位置的空间更大,所以“V”字符号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间。
近日,长安汽车全新发布的Vision-V概念车首次展示了Logo升级后的视觉效果。作为UNI(长安引力)序列的第二款产品,Vision V概念车采用与UNI-T相似的前卫风格,设计感十足。按照以往长安汽车的发展策略和市场反应速度,Vision-V概念车的量产版将在不远处。
车头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它的无边框的中网,以数字模型为设计手法,将蜂窝状有序阵列排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全新logo融入其中,显得更加高级,而且格栅还带呼吸灯效果,会与车主进行AI交互。横向贯穿的车头日行灯条配合大灯中的日行灯条横向扩张开来,使得车头的肌肉感十足,同时搭配锯齿状的前包围,视觉上更为犀利。
车身侧面,Vision V采用了特立独行的平面设计,仅在车轮凸起处做了相对光滑的过度。其次,流线型的线条勾勒颇具动感,并同时实现较低的风阻系数。同时,车轮设计上也体现了空气动力学设计思路,采用大尺寸鳍片式轮毂。从已知的参数来看,Vision-V概念车轴距达到2800mm左右,车长预计会超过4900mm,定位中大型SUV。
车尾部分,车顶兼具视觉效果与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扰流板非常炫酷,后风挡玻璃倾角很大,营造出很强的运动气息。当下十分流行的贯穿式尾灯设计在Vision V上不会缺席,尾灯中间为全新发光logo,两侧形成了箭头式的效果,极具视觉冲击,另外,新车还针对尾灯周边进行了熏黑处理,进一步增添了整车的运动感。
采用对开门的它,自带一份尊贵特征。可以看到内部中不管是座椅还是方向盘,亦或者是中控区,均出发自未来感的设计。贯穿式一体大屏幕视觉效果尤为震撼,预计还会配备平视显示系统,为驾驶员提供更多驾驶信息。另外官方称,新车的智能AI系统将不局限于车主互动,也包括整车的动力、主被动安全及辅助驾驶系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互。
动力方面,新车有望搭载2.0T蓝鲸发动机,传动部分或将匹配8AT变速箱。不出意外的话,新车或将被命名为UNI-V。当然,目前关于这款“UNI-V”的更多消息官方并未透露,不过我们预计能够在11月22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上一睹该车的真容,届时我们也会带来更加详细的报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4:00:28
2023-11-20 16:34:52
2023-09-06 11: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