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战斗力拉满!第4代帝豪冠军版尽显爆款潜质,朗逸也不香了(“双碳”之下,这三款新型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未来大势所趋)

2024-01-14 07:41:12 | 找车网

今天找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战斗力拉满!第4代帝豪冠军版尽显爆款潜质,朗逸也不香了(“双碳”之下,这三款新型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未来大势所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战斗力拉满!第4代帝豪冠军版尽显爆款潜质,朗逸也不香了(“双碳”之下,这三款新型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未来大势所趋)

战斗力拉满!第4代帝豪冠军版尽显爆款潜质,朗逸也不香了

随着智能电动时代新能源车型层出不穷,传统燃油车市场更是“卷”字当头,尤其是A级家轿市场,更希望通过货真价实的产品力延续昔日的辉煌。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座驾不仅仅是用来简单的代步,而是拥有出众的造型、丰富的配置、皮实耐造的属性,如果价格再优惠一些,那就更加超值。面对家轿用户的这些需求,能做到各方面都均衡的车型并不多。我们甄选出吉利第4代

帝豪

冠军版和

大众

朗逸

,这两款纵横家轿市场多年的领军车型,通过横向对比,看究竟哪一款更值得购买。

外观:高颜值时尚单品 第4代帝豪冠军版气场拉满

车的颜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审美和品味,第4代帝豪冠军版和上汽大众朗逸都刚刚经历了改款,在细节设计上都做出了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升级。第4代帝豪冠军版承袭了吉利4.0家族化设计语言,线条简洁化成为设计主旋律,包括三段式LED日间行车灯,以及更富立体感的盾形进气格栅,凸显出简约大气感。同时,在宽体低趴造型的基础上,冠军版车型还提供更加简约时尚的全新车身色星空灰,搭配天际贯穿律动尾灯和极富张力的天际贯穿锐棱腰线,看起来更加年轻时尚、高级感拉满。

朗逸在中期改款之后,采用了视觉效果更有活力的星尚外观套件,前格栅不同于经典版的横贯式装饰,而是采用星钻造型元素,以参数化方式排布,呈现出向外扩散的视觉效果。同时,从LOGO向外延展的横向格栅镀铬饰条与两侧

LED大灯

灯带相连,镂空式设计的下格栅部分也与星空前脸相呼应。这种设计虽然更显年轻,但和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家族特征。相反,第4代帝豪冠军版则更具家族辨识度。

内饰:大面积软质包裹 要面子更要里子

第4代帝豪冠军版为用户准备了与众不同的内饰配色——“青云直上”主题内饰,这种低饱和度的配色能够在视觉上更加清爽舒适。另外在用料方面,车内的软性材质的覆盖率超过85%——尤其是中控台和门板区域等部分,都使用了皮质及搪塑工艺材料,带来极强的品质感。同时,毫不吝啬的选材和制造工艺,大大提升了内饰的档次。

再看看朗逸内饰,低配车型在布局上与老款保持了一致,但由于配置不同,细节的设计也不同,比如仪表和大屏的设计都相应缩小。另外,朗逸带有大众车型一贯的细腻和规整风格,车内大部分位置同样都采用了软性搪塑材质覆盖。

配置:智能时代的产物 让体验“一步到位”

单从配置上看,第4代帝豪冠军版相比朗逸更有诚意,也是其建立越级优势的最强长板。液晶仪表和中控屏的尺寸分别达到了12.3英寸和10.25英寸,这样的尺寸同级车中都属罕见。车机系统搭载了GKUI智能生态系统,集成智能导航、影音娱乐、语音互联、车家互联等功能,还支持OTA扩展升级。同时,第4代帝豪还配备了540°透明底盘,无论是对用车新手还是开车老手来说都十分实用。考虑到还不到10万元的售价,第4代帝豪冠军版在A级市场中的优势相当明显。

朗逸在改款之后虽然科技感上有了很大提升,但相比第4代帝豪冠军版,配置并不是强项。朗逸入门款液晶仪表尺寸8英寸,不能选装10.25英寸仪表,UI界面简单明了,有着很好的实用性。但中控大屏不能选装12英寸大屏,对于痴迷车机系统的消费者来说并不算友好。而消费者如果想要享受到

倒车影像

、电动天窗、座椅加热、无钥匙启动等更多功能,那就要入手高配车型才行,但是高配车型的价格基本都在10万以上。如此看来,第4代帝豪冠军版在性价比上完胜。

动力:经济耐用 第4代帝豪冠军版性能更出色

动力方面,第4代帝豪冠军版全新1.5D中置缸内直喷发动机,其最大功率提升至93kW,最大扭矩提升至152N·m,热效率高达41%。新款发动机采用9大降摩擦技术,可从源头上降低油耗损失,百公里油耗(WLTC)仅为5.82L/100km。动力提升、油耗降低,充分满足用户对畅快驾驶与经济节油的双重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同级鲜有的中置缸内直喷技术可以使燃油直接喷射进缸内,避免燃油在喷射后附着在进气管歧上,造成不必的浪费。另外拥有350bar超高喷射压力系统,喷射出来的燃油颗粒更均匀、更小,能够更好的和空气混合,使其充分燃烧,从而有效降低油耗。

改款之后的朗逸动力系统也有了重大的升级。主打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3kW,最大扭矩为145Nm。与之匹配的是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6AT),这套组合在保证动力输出的同时,也提高了燃油经济性。根据官方数据,新车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为5.92L,相比老款的6.2L有了明显的降低。虽然在数据上相比第4代帝豪冠军版并不占优势,但好在这套动力总成已经经历了市场考验,在可靠性和实用性上都有所保障。

近年来,吉利帝豪系列一直都是很多普通家庭购车的首选,经济、实用、体面,是消费者选择帝豪的主要原因。通过上述对比来看,第4代帝豪冠军版在设计、配置、性能上都要比朗逸更为出色,多维产品力的提升,能给到用户“面面俱到”的用车体验,而10万以下的售价也非常亲民,相信冠军版会进一步侵蚀合资品牌市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界广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战斗力拉满!第4代帝豪冠军版尽显爆款潜质,朗逸也不香了(“双碳”之下,这三款新型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未来大势所趋)

“双碳”之下,这三款新型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未来大势所趋

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迅速成为汽车行业的热点话题。可见,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目前汽车市场新型能源领域已经出现相对小众的醇电、氢电、混动等车型,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多样、环保的新选择。这当中吉利首款甲醇混合动力车型第4代

帝豪

醇电混动轿车、

比亚迪

秦PLUS DM-i混动车,以及

长安深蓝

C385氢电车型算是走在队伍最前列。那么哪款车型更是小众玩家的心头好呢?通过一篇文章,我们就能明白了。

吉利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对消费者负责,对环境负责

甲醇作为低碳清洁可再生能源,以其资源丰富、技术成熟、低成本和供给保障安全等优势,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选择。

吉利汽车

作为甲醇汽车领域的拓荒者,从2005年开始就展开对甲醇汽车的研究。17年来,吉利汽车解决了甲醇发动机零部件耐醇、耐久性能等行业难题,掌握了200余项甲醇汽车核心专利技术,在西安、晋中、贵阳等多地已规模化运行,具备了甲醇汽车整车研发、制造、销售的全链体系能力。

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作为全球甲醇汽车技术引领者,是凝聚吉利甲醇汽车技术的匠心之作。以中国冠军家轿第4代帝豪为醇电动力载体,搭载了1.8L醇电混动发动机、醇电混动专用电驱变速器、三面液冷高性能电池以及智能混动驾驶模式多项技术,不仅最大程度提高了综合性能,还使每公里0.3元的超低用车成本成为了可能。

首先动力方面,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搭载全新一代1.8L醇电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1.5%,优于

丰田

1.8L混动发动机40%的热效率。同时匹配混动电驱变速器,拥有97.5%传动效率,助力新车实现8.8秒百公里加速成绩。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搭载1.83千瓦时大容量高性能三元锂电池,经过IP67级防水防尘以及全球最严苛的电池安全验证,电池使用寿命更长。

此外,在设计上,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也有不错的表现,车身尺寸用“同级之最”来形容也不为过,拥有1820毫米同级最宽车身、同级最大的1.25宽高比、同级最低的0.27Cd风阻系数。为用户提供了更大且舒适的驾乘空间,同时储物能力也有所提升,为多人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配置方面更是与时下纯电车型相比有过之无不及,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应用了多项驾驶辅助配置,包括TPMS智能胎压监测系统、

博世

ESP 9.3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AutoHold自动驻车系统、后排智能监测系统等。不仅如此,为提高用户的行车便捷性,特别增加了大灯自动开闭功能、车速感应无骨雨刮、电动调节外后视镜+电加热除霜、12.3英寸高清数字仪表、仪表智能语音驾驶助手等多重。要知道的事以上这些配置中许多只有豪华车才具备,可见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对大家有多宠。

比亚迪秦PLUS DM-i混动车——插混界的扛把子,环保方面仍需努力

比亚迪旗下的DM-i超级混动在国产混动系统中数一数二,比亚迪秦PLUS DM-i混动车型一经上市就凭借这一混动技术颇受关注。以双电机的EHS超级电混系统、骁云-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以及刀片电池三大模块为主,弱化发动机的作用,综合降低油耗。

要知道,秦PLUS DM-i搭载的是DM-i超级混动专用刀片电池,采用全球首创脉冲自加热和全球领先冷媒直冷技术,实现超长寿命和可靠安全双保障,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这款车“以电为主”的理念。官方披露数据显示,这款车市区电驱动比为99%,全工况电驱占比超80%,即使是在馈电状态下依然能将油耗控制在3.8L/100km。美中不足的是,这款车一旦在高速区间行驶,越过电机的高效区,会受制于1.5L自然吸气发动机81kW的功率,动力性和节油能力将打个折扣。基于此,在满电满油的情况下,秦PLUS DM-i能实现1245公里的续航,纯电状态下也能行驶120公里。

外观上,秦PLUS DM-i的前脸依旧采用比亚迪家族式设计,宽大的进气格栅+镀铬饰条。该车全系配备了车联网、OTA升级、语音识别系统等功能,为用户的日常使用,提供便捷性。在内饰的做工用料层面,秦PLUS DM-i的整体配置偏商务气息,很适合通勤、工作。

长安深蓝C385氢电款——技术值得市场期待

找车网

长安

推出氢电汽车之前,以氢能源为燃料的车型主要集中在商用车领域。深蓝C385氢电版是我国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这将品牌深入新能源市场的野心展露无遗。该车搭载有纯电、增程、氢能三种动力系统,其中,氢电版拥有7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氢消耗量为0.65kg/100km,可以实现3分钟补能。从颜值上来看,长安深蓝C385的前脸设计比较激进,应用了全新设计语言,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未来的科技感与数字感。中网采用封闭式进气格栅,大灯下方为菱形网状的配饰,整个前脸包围看上去比较运动。流畅的车身也让它的风阻系数只有0.23Cd。

依托EPA1平台,这款车可以一次性解决续航、补能、安全等用户痛点。其搭载的新一代超集电驱系统能够推动电驱向高功率密度发展,带来了超过95%的系统最高效率。而在用户最关注的“冬季用车困难”层面,长安应用了全球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在-30℃环境下,电池温升可达到4℃/分钟,低温动力性提升50%,低温充电时间缩短15%。在正常情况下,氢燃料电池系统可以将1kg氢气转化为20.5度电,实现三分钟补能。同时,长安深蓝C385采用了航天级全电池隔热技术、醇冷高效散热、瞬态泄压技术、超压密封控制、全域防短路技术、定向感压排温、全时感温报警等技术对电池温度进行调控,完成电池安全加码。虽然氢燃料这一领域尚未开发完全,但其显著的节能优势会在今后的生活里,给选择它的人带来更多惊喜。

总结:

上述三款车型来看,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正在以实实在在的产品与科技逐步向

大众

推广新型能源车,用实际行动让环境更健康。此外,根据日前发布的《2021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为实现2045年全链路碳中和目标,我们大可相信会有更多像吉利汽车这样的品牌将扛起重任,继续加大在新型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构建智能能源体系,加速新能源生态布局,为实现国家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界广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战斗力拉满!第4代帝豪冠军版尽显爆款潜质,朗逸也不香了(“双碳”之下,这三款新型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未来大势所趋)

吉利帝豪第四代2022款:时尚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吉利汽车一直在不断创新和进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吉利帝豪作为吉利汽车家族的代表,一直受到用户的喜爱。2022款的吉利帝豪第四代融合了时尚与科技,向用户打造更加完美的驾驶体验。

首先,让我们看看2022款的外观设计。吉利帝豪第四代在外观上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车身线条更加流畅,车顶采用了梯形流线设计,整体风格更加年轻化和时尚化。车前格栅采用大面积的镀铬设计,加上线条硬朗的大灯组,使整车更加富有立体感和时尚感。此外,前后保险杠采用了更加硬朗的设计语言,更具肌肉感。

除了外观的变化外,2022款的吉利帝豪第四代在内饰设计上也做了很大的改进。内饰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使得整车更加美观大方。中控台采用了更加智能化的设计语言,配备了8英寸中控屏幕,支持触控和语音控制。座椅采用了高质量的材料和缝纫工艺,舒适度和质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此外,车内的储物空间也得到了优化,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除了外观和内饰的改进外,吉利帝豪第四代在科技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作为一款智能互联的汽车,吉利帝豪第四代配备了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括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等功能,方便驾驶员的驾驶。此外,吉利帝豪第四代也升级了车载智能系统,可以实现智能语音控制和手机远程控制等功能,方便用户的使用。

不仅如此,吉利帝豪第四代在性能方面也实现了一定的提升。它搭载了吉利最新的1.5T G-Power发动机,最大功率120千瓦,峰值扭矩280牛·米,加上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动力表现更加出色。此外,吉利帝豪第四代还升级了底盘调校和悬挂系统,使整车的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总的来说,吉利帝豪第四代2022款在外观、内饰、科技以及性能方面都得到了升级和提升。此外,吉利还保持着相对亲民的价格策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款价优性能优的汽车选择。吉利帝豪第四代的上市,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以上就是找车网整理的战斗力拉满!第4代帝豪冠军版尽显爆款潜质,朗逸也不香了(“双碳”之下,这三款新型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未来大势所趋)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找车网。
与“战斗力拉满!第4代帝豪冠军版尽显爆款潜质,朗逸也不香了(“双碳”之下,这三款新型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未来大势所趋)”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