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 10:12:04 | 找车网
像比亚迪宋Pro这样刚上市就能进入“万辆”俱乐部的“选手”的确少之又少。尤其是在竞争最为激烈的紧凑级SUV市场,能有这番表现足以说明消费者认可了它的实力。不过随着市面上越来越多后Pro 、Plus的车型推出,宋Pro面对的挑战无疑越来越多,为了检验它如今的成色,我们找来刚刚推出了Pro版本,并且在市场耕耘多年的吉利博越。两位选手可谓针锋相对,到底孰胜孰负,接着看下去吧。
外观
两者都采用了各自家族最新的设计特征,但所呈现的性格却截然不同。宋Pro是首款采用了比亚迪Dragon Face 2.0的车型,整车不乏很多时下流行的设计元素,而博越PRO则在融入许多中国传统设计后显得更具有亲和力。概括来讲,一个时尚前卫,一个中庸柔和。
前脸方面,宋Pro得益于硕大的六边形进气格栅以及内部多条横向镀铬饰条的装饰,气场较博越PRO更进一步,同时还有效提升了视觉宽度和层次感;博越PRO则依旧持着辨识度极高的“水波纹”前格栅,同时通过线条的提拉紧致,少了点先前的油腻气质。
虽说两者前脸风格迥异,但大灯造型上却不约而同选择了简约路线。宋Pro上“龙爪”式的LED日间行车灯与尾灯形成了很好的呼应,科技感十足,而博越PRO同样不妨多让。此外,两者还都采用了全LED光源,保障了各自出色的夜间照明效果。
车身侧面,宋Pro协调的车身比例与大气的设计相得益彰,贯穿前后的“龙擎跃动”腰线很像艾格在奥迪时的设计手法,简约、干练且有高级感。而博越PRO则由于是中期改款,侧面线条并无大的改动,想必大家也已经对它十分熟悉了。
尺寸方面,宋Pro长宽高分别为4650/1860/1700毫米,轴距2712毫米,表现十分不错,而博越PRO 4544/1831/1713毫米的三围以及2670毫米的轴距相较之下逊色了不少。尤其是大家最为关心的轴距上,宋Pro领先了42毫米,理论上会拥有更出色的后排纵向乘坐空间。
至于尾部。宋Pro采用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设计,点亮后的龙爪造型相当抢眼;博越PRO则在改款后细化了灯罩内的纹理,使得点亮后的精致感更强。但诚然站在年轻人的角度看,宋Pro的车尾的视角无疑更有吸引力。
外观小结:宋Pro似乎要比博越PRO更懂得现在流行什么,年龄上也要年轻几岁。两者在外观上的定位偏差也决定了它们迥异的内饰风格。
内饰
比亚迪的内饰从全新的唐开始就走了“大屏+其他”的简约路线,一切都围绕中控大屏展开。而坐进博越PRO的车内,不忘初心的豪华感与精致感依旧能对你的内心造成不小的触动。
但有一说一的是,宋Pro内饰简约归简约,但用料并没有马虎,大面积的软质搪塑和皮质材料足以满足你对该方面的预期。
两者的方向盘均采用了平底设计,并集成多功能按键,手感也难以挑出毛病。此外,双方也不约而同采用了液晶仪表,对于当下消费者的需求拿捏的十分精准。
而在中控大屏方面,宋Pro 12.8英寸屏幕(选装)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首先偏向驾驶者7°的中控设计本就便于屏幕操作。其次,屏幕本身也为了APP适配,支持竖屏和横屏的旋转切换。相信大家也从视频网站上看到过关于比亚迪中控屏幕的种种神操作。的确,DiLink 2.0系统与屏幕的结合就像是块安卓平板电脑。刷抖音、刷微博、听音乐,玩王者荣耀和吃鸡,这块屏幕都能胜任。多达400个APP的生态接入让它具备了与手机近乎相同的功能,其不光满足了当下年轻消费者对于车机娱乐的苛刻需求,同样还拥有强大的社交属性,随便以此拍段短视频估计就能引得朋友纷纷点赞。
除此之外,宋Pro上的车机系统也没有忘记对自然语音,远程控制等功能的不断优化,你可以语音控制车窗升降、空调温度和风量等,也可以在家拿出手机提前启动车内空调,迎接即将到来的夏天。而在这方面,强如吉利的GKUI也不得不败下阵来。
而大家所担心的系统升级问题,不论是DiLink 2.0还是GKUI都支持了OTA空中升级,最新固件及时推送,保证系统的常用常新。
挡把部分,两者都采用了科技感十足的电子挡把,且周围都布置了常用且重要的功能按键,使用起来十分便利。
将话题转至实用性部分。从下图可以看到,两款车前后排都提供了丰富的电源接口和储物槽,宋Pro还提供了手机无线充电板,实用性方面无需担心,而从汽车之家空间实测数据上看,宋Pro后排的腿部空间的确要优于博越PRO。(注:宋Pro DM的和本次参加对比的燃油版车型在空间方面表现相当)
宋Pro储物空间及电源接口
博越PRO储物空间及电源接口
两款车后排乘坐空间对比
并且需要指出的是,宋Pro在后排还有不少小心思,比如为后排乘客提供多达4处的出风口设计,风从扶手箱和座椅底部同时吹出,更广的出风角度和覆盖面积让体感更加柔和且升降温也更为迅速;再者俯仰角度110°、11挡可调的座椅靠背以及510毫米的坐垫长度也能在给予你大腿完美承托的同时,帮你舒适解锁各种后排坐姿,极富人性化关怀。
再者就是后备箱,两款车均尺寸座椅比例放倒,宋Pro放倒后的纯平地台也便于大件物品的摆放,以及作为短暂休憩的场所。
内饰小结:一个简约科技、一个豪华精致,风格上的区分我们不予置评。但从科技型、便利性、空间以及乘坐体验上,宋Pro无疑展现出它过人的一面。
动力
动力方面,宋Pro 1.5T为四缸发动机,而博越PRO 1.5T为三缸发动机。宋Pro最大马力160匹,峰值扭矩245牛·米,与之匹配6速手动或双离合变速箱。博越PRO最大马力177匹,峰值扭矩255牛·米,参数略好于宋Pro。不过都能满足日常驾驶对于动力的追求。另外,两款车都采用了四轮独立悬架,驾驶舒适性得以保障。
配置
从价格上可以看到,宋Pro其实打了一手“错位竞争”的好牌,其整体定价区间是略低于博越PRO的,并且车型战线也没有博越PRO那么冗长。所以拿双方各个车型“门当户对”的比较显然不惧参考性。从汽车之家的数据了解到,宋Pro 1.5T自动精英和1.5T自动豪华是热销款。我们不妨就这两款车的配置水平入手,看看它与博越PRO之间孰胜孰负。找车网
首先是指导价9.98万元的宋Pro自动精英版。其除了配备常规的主副驾安全气囊和胎压监测外,还拥有倒车雷达、倒车影像、定速巡航、自动驻车、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远程启动、皮质方向盘、皮质座椅、液晶仪表盘、8英寸中控屏、液晶仪表盘、全LED自动大灯、外后视镜电动调节/加热、内后视镜防眩目、CN95级空调过滤等,表现对于一款不到10万的SUV来说足够优秀。只是少了DiLink 2.0系统的生态略微有些遗憾。
当然你只需再加1万块钱购买豪华版,就可以拥有那套装X的车机系统以及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道路交通标示识别、360°全景影像、ACC全速段自适应巡航、自适应远近光以及外后视镜电动折叠等高阶配置。诚然,这些配置完全对得起这1万块钱的付出。
再来看同价位博越PRO的表现,为了展现的更为直观,我们制作了下面的表格。
可以看到,宋Pro在10万级SUV市场展现了极高的性价比,相较之下博越PRO在配置方面就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
写在最后:从两车整体的风格上看,宋Pro趋向现代和科技,受众更年轻,而博越PRO则显得传统了些,更适合年纪稍长的群体。按照宋Pro整体售价比博越PRO更低的既定事实,其相同价格下更出色的配置表现,以及自身空间方面的优势毋庸置疑。当然,我们也要承认博越PRO在内饰质感层面的优势。总的来说宋Pro在2020年依旧具备极强的竞争力,如果你在乎时尚、科技和大空间,并且预算落在10万区间,那么宋Pro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而如果你更加注重豪华感,博越这么多年的口碑也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作为
长安
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品牌,
长安深蓝
主打15万-30万元之间的电动车市场,继
长安深蓝SL03
之后,深蓝系列的首款SUV车型
长安深蓝S7
也正式登场了。新车是一款新能源中型SUV,预计售价将在20万元上下,竞争对手就有
比亚迪
唐新能源
这样的实力选手。
3月5日,长安深蓝S7正式迎来了首发亮相。作为品牌的第二款量产车型,新车基于EPA1平台打造而来,并提增程版和纯电版给消费者选择,预计在上半年上市销售。而新款比亚迪唐DM-i车型也将于3月初正式上市,新车重点对车辆配置进行优化升级。同为20万级中型SUV,二者相比,谁更胜一筹呢?
外观对比
外观方面,长安深蓝S7延续了深蓝SL03的家族式设计风格,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的设计,增程式混动车型也是如此。前大灯造型颇为狭长犀利,搭配棱角分明的三段式前包围以及前舱盖上明显隆起的棱线,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和运动气息。
新款比亚迪唐DM-i依旧是使用了经典的龙脸设计,大尺寸前进气格栅内加入横幅式镀铬条,两侧大灯组造型犀利,上方还搭配了贯穿式龙须银色装饰条,看上去霸气十足。此外,新款车型或将增加冰川蓝色车漆,进一步展现个性化属性。
车身侧面,长安深蓝S7的线条比较流畅,营造出向前俯冲的态势,腰线勾勒的强劲有力,加上许多细节都使用了黑化处理,包含了窗框、轮弧等部分,而隐藏式门把手、空气动力学轮毂等,也都是时下的流行设计元素。
新款比亚迪唐DM-i的车身侧面采用了悬浮式车顶设计,一条腰线贯穿整个车身,车窗周围还加入镀铬装饰,尤其第三排车窗看上去十分别致。此外,新车前后宽大的轮眉与大尺寸轮圈,进一步提升车辆的力量感。不过轮圈没有改变,门把手也采用传统样式。
车身尺寸方面,长安深蓝S7的长宽高分别为4750/1930/1625mm,轴距为2900mm。新款比亚迪唐DM-i的长宽高分别为4900/1950/1725mm,轴距为2820mm。从数据上来看,长安深蓝S7的长宽高都不如比亚迪唐DM-i,但是2900mm的轴距着实亮眼,甚至已经超过了某些中大型SUV,优势明显。
车尾方面,长安深蓝S7同样延续家族式设计风格,贯穿式尾灯左右两侧灯腔内融入“三点”式发光单元,十分具有辨识度。尾翼和包围也使用了黑化套件,运动氛围很浓。此外,由于增程版车型采用隐藏式排气设计,因此两种动力形式的尾部造型也几乎完全一样,仅在标识等细节之处有差异。
新款比亚迪唐DM-i依旧配备贯穿式尾灯组,车灯样式采用流线设计,熏黑式的灯壳让新车更显神秘感。此外,后保险杠雾灯与车头相呼应,尾部有DM-i标识。
内饰对比
长安深蓝S7的内饰风格非常简洁,并且采用了拼色搭配,比较符合当下新能源车的设计趋势。中控区域没有配备传统的液晶仪表,而是用大尺寸AR-HUD抬头显示取代。大尺寸悬浮式中控屏可支持左右倾斜,预计其内部系统采用与深蓝SL03相同的深蓝智能座舱系统,并内置
高通
骁龙8155处理器。
新款比亚迪唐DM-i的内饰依旧采用了家族式设计,相信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中控区域依旧搭配全液晶仪表盘、两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以及大尺寸可旋转的多媒体显示屏。重点是新车将全液晶仪表盘和中控屏的界面进行了优化,采用浅色的底色,视觉感更清晰,系统内置多种App,包括B站、抖音、爱奇艺、腾讯视频、全民K歌、酷狗音乐、高德地图等,新车部分车宽将引入苹果NFC等功能。
座椅部分,长安深蓝S7也非常豪华,座椅采用质感上乘的皮革包裹,表面还加入菱形格纹修饰,其中副驾驶座椅还支持电动腿托和多向可调,而全景式天幕等配置也没有缺席,车内的空间感和采光度都不错。
新款比亚迪唐DM-i的座椅坐垫依然厚实,前排还包含有腿托,前排两个座椅均可电动调节,后排座椅靠背角度也可调节。车内采用2+3+2的座椅布局。
动力对比
动力方面,长安深蓝S7未来将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混合动力两种动力方案,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消息,纯电版车型提供了160kW或190kW两种功率的电机版本,电池规格上有68.8/79.97kWh两个版本,对应续航520或620公里。增程混动车型使用一台最大功率70kW的1.5L发动机作为增程器,搭配峰值功率75kW电机。动力电池容量31.73kWh,纯电续航大约为160km。
动力方面,新款唐DM-i依旧搭载1.5T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加电动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102千瓦,电动机总功率160千瓦,传动系统将匹配E-CVT无级变速箱。改款后的车型在部分配置上将配备FSD悬挂、铝合金底盘等。
小结:
长安深蓝S7除了让人感到惊艳的造型外,纯电/增程混动双动力搭配也是它的一大特色。而比亚迪唐DM-i车型大家就更熟悉了,新车针对内饰配置进行升级后,也将大大提升产品竞争力。不知道您对这两款车型如何看待,不妨一起讨论一下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世界周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随着消费升级的趋势,消费者们购车日趋理性,同时会更加注重品质感。在紧凑型SUV市场有多款热门国产车型备受消费者青睐,比如哈弗H6、 长安CS75PLUS、吉利博越PRO等等。【内饰质感】(材质、触感、设计)是消费者选购车型的重要参考因素。对此,笔者借着2020年北京车展,对6款热门国产紧凑型SUV的内饰质感进行一场大横评!注:6款车型以车展实拍车为准,排名从低到高。
从2015年4月第一代传祺GS4上市,到今年9月22日,第二代传祺GS4推出改款车型,历时5年余间,传祺GS4累计销量已破百万台,成为了广汽传祺在SUV领域名副其实的销量担当。第二代传祺GS4基于GPMA平台模块化架构打造,新车造型更加精致,全新动力组合的操控性以及底盘质感相比老款车型也有了明显进步。
新款传祺GS4内饰层次感丰富,仪表台采用了双“X”的主题设计。中控区域双12.3英寸的大屏设计颇为吸睛。内置的ADiGO智能物联系统支持OTA升级,智能语音识别、在线音乐、车载微信、Carlife等功能配置的加持为其内饰的科技质感加分不少。
用料工艺方面,新款传祺GS4在中控台上方采用了皮质材料包裹,触感软硬适中;门板处采用了皮质和麂皮材质覆盖,手感很赞;扬声器、空调出风口区域以及空调按键区域,运用了镀铬材质点缀,按键实际触感反馈一般;挡把区域应用了钢琴烤漆面板以及仿碳纤维的材质来提升档次感,不过,在主副驾驶靠近腿的区域,新款传祺GS4采用了硬质塑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前排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博越PRO是博越的升级版车型,其造型相比博越更加的精致、大气,其功能配置也进行了优化升级。博越PRO一共推出了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2.68万-15.68万元。博越和博越PRO组成的博越系SUV是吉利在SUV领域的销量担当,同时博越系也是SUV销量月榜TOP10的常客。
博越PRO的内饰采用了吉利家族化的布局。12.3英寸液晶仪表配有配有三种主题模式,12.3英寸中控屏内置了GKUI 19系统。支持语音交互、蓝牙、车载WIFI、第三方应用等功能,屏幕的响应速度、流畅度值得肯定。
用料工艺方面,博越PRO似乎有点“镀铬狂魔”的意思,门板处硕大的把手、空调出风口区域以及中央储物格两侧的把手均采用了镀铬饰条点缀;中控上方虽然应用了皮革材质,但触感的软硬程度不同,仪表台上方的材质触感偏软,其他区域手感则有些偏硬;三幅式方向盘采用了平底式的造型,空调的控制按键触感反馈不错;挡把区域两侧同样为硬质塑料材质,这影响了对前排乘客的舒适度。
荣威RX5当年凭借着辨识度颇高的造型设计以及智能化的“斑马系统”一经推出便迅速在市场站稳脚跟。今年6月10日,荣威RX5 PLUS作为荣威RX5的中期改款车型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10.38万-13.98万元。新车在造型方面应用了荣威最新的“参数化设计”理念,并悬挂了全新的狮标LOGO,整体造型更加大气、时尚。
进入车内,荣威RX5 PLUS采用了环抱式的样式,中控、门板以及座椅区域莹黄色的缝线为内饰注入了几分活力。得益于12.3英寸全液晶仪表、14.1英寸中控大屏以及内置的VENUS系统的加持,荣威RX5 PLUS的科技感表现可圈可点。
用料工艺方面,荣威RX5 PLUS在中控台上方采用了硬质皮革包裹,仪表区域以及副驾驶区域的触感偏软一些;门板处采用了皮质和大面积的钢琴拉丝面板等材质拼搭,触感和视觉感受均令人满意;挡把区域同样应用了大面积的钢琴拉丝面板覆盖;需要吐槽的是,和传祺GS4一样,荣威RX5 PLUS在主副驾驶靠近腿的区域均采用了硬质塑料。
9月16日,比亚迪宋PLUS燃油版正式上市,新车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1.58万-14.38万元。新车采用了比亚迪最新的Dragon Face 3.0龙脸设计,整体造型相当动感。从市场竞争的策略看,比亚迪推出了主打低端市场的宋以及主打性价比的宋Pro之后,宋PLUS的加入为比亚迪补齐了短板,同时为其冲击更高阶市场提供了砝码。
内饰方面,宋PLUS采用了对称式的设计,两侧空调出风口造型别致,副驾区域采用了亮黑色装饰面板提升质感。新车搭载了12.3英寸全液晶仪表与12.8英寸可旋转的中控屏,配备的第三代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涵盖了导航、微信、抖音、在线K歌等功能,可玩性颇高。电子挡把握感舒适,上面还加入了“龙纹”进行装饰。此外,宋PLUS在门板、方向盘以及座椅处均采用了渐变色的处理,对于这种设计的接受度则要因人而异。
用料工艺方面,宋PLUS中控上方采用了皮质覆盖,触感较软;门把手处采用了大量的麂皮材质、皮质覆盖,触感表现良好;中控下方和挡把两侧区域,宋PLUS均采用了麂皮材质包裹,另外下方储物格区域还采用了大量镀铬材质包边,再加上双红色缝线的点缀,可见宋PLUS内饰的用料足够厚道;此外,宋PLUS的挡把区域集成了大量的功能按键,按触反馈令人满意。
长安CS75PLUS自从去年9月上市以来,其市场发展保持着良好的姿态。截止到目前,长安CS75PLUS累计销量已经接近20万辆,并且它也是SUV销量月榜TOP2的常客。近日,长安推出了2021款长安CS75PLUS,作为年代改款车型,新车升级了不少功能配置,售价区间为:10.69万-15.49万元。
进入车内,长安CS75PLUS中控连屏的设计相当吸睛,偏向驾驶员一侧的设计提升了驾驶员操作的便利性。三辐平底式方向盘粗细适中,有着不错的握感。新车配备的全液晶仪表盘配有经典、运动、简约和自动四种显示模式。中控屏内置的梧桐车联系统功能十分丰富,支持语音识别、高德导航、酷我音乐、车载微信等应用。
用料工艺方面,长安CS75PLUS的中控上方采用了软性搪塑材质覆盖;门板的上下部位均采用了大量的皮质材质覆盖;挡把区域配备的多媒体控制旋钮,触感和阻尼反馈表现出色;主副驾靠近腿的一侧均采用了软性皮质覆盖,整体来看,长安CS75PLUS座舱的材质、科技质感以及触感的表现有着较高的水准。
哈弗H6在国内市场拥有很大的用户基础和知名度,整个车系自上市到现在9年时间一共销售了300多万辆车,并且曾获得86个月的SUV销量冠军。8月30日,第三代哈弗H6正式上市,新车售价区间为11.59万-13.49万元。新车基于全新“柠檬”平台打造,采用了全新的造型设计,并支持整车FOTA远程升级。
进入车内,第三代哈弗H6的内饰相比上一代车型变化明显。新车整体内饰布局十分简约,只有方向盘、空调控制区以及挡杆位置拥有物理按键,剩下的功能调节都依托触控屏和语音控制来实现。新车配备了旋钮式电子挡杆,这在提高车内豪华感的同时还节省了车内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代哈弗H6的高配版本车型还搭载了10.25寸数字仪表、12.3寸中控仪表屏以及可显示导航、ADAS智能驾驶等信息的10英寸HUD全彩抬头显示,这三块显示屏均可通过语音进行控制,实现三屏联动。此外,新车配备的车机系统还支持5G网络以及爱奇艺、抖音等APP。
用料工艺方面,第三代哈弗H6实拍车型的门板、贯穿式空调出风口区域均加入了玫瑰金配色的镀铬饰条,档次感表现突出;门板的上下位置均采用了软性皮质覆盖,触感好评;中控台下方区域运用了大量的皮质材质进行包裹;不过仍有两点小细节值得优化,新车挡把区域虽然采用了钢琴面板,但容易变成“指纹收集器”;另外,其中央扶手区域两侧同样未进行“软包”处理。
上述6款热门国产车型在紧凑型SUV市场拥有极高的声量。本次横评,笔者围绕着【内饰质感】这一主题从材质用料、内饰触感以及造型设计对这6款车型进行了综合评述,第三代哈弗H6、长安CS75PLUS以及比亚迪宋PLUS的内饰质感表现均值得称道。之所以未打满分5星,是笔者觉得上述6款车型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从这6款国产紧凑型SUV的内饰质感来看,“国货当自强”并不再是一句口号,笔者认为上述6款国产紧凑型SUV的内饰质感并不输、甚至可以超越同级合资竞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产suv车型排名前十名国产suv车型排名前十名如下:1、理想L9。理想L9是一款于2022年6月由理想汽车在北京车展发布的大型新型SUV汽车。2、传祺GS4。传祺GS我看到了一些非常不同的东西。广汽传祺将整个品牌的重担压在了这款车上,所以这款车无论是不是RD阶段或制造阶段一丝不苟,不惜一切代价。3、长安CS75PLUS。其实和哈弗H6类似,长安CS
中级suv车型排行榜比亚迪唐采用了家族最新DragonFace“龙脸”设计,搭载造型犀利的大灯,作为家族的旗舰SUV,整车造型足够尊严大气全系标配ESP车身稳定系统胎压监测前排侧气囊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前后雷达倒车影像LED大灯自动空调。16月中型SUV销量排名Y型遥遥领先,TiguanL排名第四,Tiger8排名第七就具体排名而言,1月至6月累计销量排名前五位的中型SUV分别为特斯拉Y型
7坐座suv汽车大全10万左右7座suv车型价位大体在10万左右的有比亚迪S7,东风风光580,长安cx70T,风神ax7,宝骏560七座版,景逸X6等车型;7座suv车型价位在十万左右的,主要有长安cx70,宝骏560七座班,东风风光580,风神ax7,斯威X7,比亚迪S7等车型。7座suv10万左右有东风风光580,长安cx70t,比亚迪S7,斯威X7,宝骏560七座班,风神AX7
安全性最高的十大suv安全性最高的十大suv有具体如下:1、锐际。锐际是长安福特发布的一款紧凑型SUV,这款车具备极高的性价比,因为在整个合资家用SUV中,福特锐际的价钱和竞争车型对比是比较低的。并且这款车外观与内饰设计均不落后于竞争对手,引擎还拥有强劲的动力输出,配置方面更是远比竞争车型更出众,因此车辆的每处地方是比较不错的。2、马自达C
中型车suv十大排名1、大众途观L大众探岳奔驰GLC级别克昂科威奥迪Q5捷途X70宝马X3丰田汉兰达沃尔沃XC60东风风光风光580SUV销量冠军可以说毫无悬念,这个领域已经被哈弗H6牢牢把控多年与GL8开辟MPV市场类似,哈弗H6也是自主品牌在S;2大众途观L虽然途观L2021年累计销量稍稍落后于特斯拉ModelY,但在燃油车市场上,途观L依然处于领头羊的位置,继续拿下了中型SUV燃油车
中型SUV排名前十名解析近年来,中型SUV市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为它们不仅可以在城市中自如穿梭,还具备了更加鲜明的跨界特性,成为了“多面手”的代表。在诸多品牌和车型中,我们将为大家揭晓中型SUV排名前十名。第十名:长安CS75-PLUS长安汽车深耕SUV市场久已沉淀,CS75-PLUS则是其最新力作,整体造型时尚大气、内饰豪华舒适,同时搭载了全新的蓝鲸计划发动机,在动力和
全面解析20万左右SUV车排行榜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SUV车型越来越受车主们的欢迎。相比于传统轿车,SUV车型具有更好的通过性和越野性能,在日常驾驶中也更加舒适宽敞。但市场上的SUV品牌和车型泛滥,那么在20万左右的车价范围内,哪些SUV车型是我们值得推荐的呢?下面我们为您介绍一下20万左右的SUV车排行榜。一、长安CS75长安CS75是长安汽车公司旗下的一款中型SUV,外观
中大型SUV销量排行榜:实力派豪华座驾大比拼P在当下的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一个高品质、高性能、高颜值的车辆,带着自己的家人和爱车,奔向远方。而当下的车市中,中大型SUV一直是备受追捧的车型之一。特别是在豪华车领域,各大品牌的SUV车型更是竞争激烈,争夺市场份额,日益激烈。那么,究竟哪些车型能够称霸中大型SUV市场呢?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一份中大型SUV销量排行榜,看看哪些
2023-09-13 19:16:16
2023-08-27 14:00:28
2023-09-06 11:39:14
2023-09-03 19:32:37
2023-08-19 12:48:04
2023-08-19 14: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