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6 15:03:51 | 找车网
4 月 27 日,广汽新能源发布了旗下 Aion(埃安)系列继?Aion S?和?Aion LX?后的第 3 款车型?Aion V,定位为中型纯电 SUV。
因为 Aion V 搭载的 5G+C-V2X 车载智能通讯系统是其一大亮点,广汽新能源把 Aion V 称为「全球首款 5G 车」,这套系统的内核是华为新一代 5G 车载模组 MH5000。
除 5G 技术外,Aion V 还配备了广汽自研的 L3 级自动驾驶系统?ADiGO 3.0?以及智能遥控泊车系统。在自动化层面,它与前辈 Aion LX 拥有相似的能力。
借着 Aion V 发布的契机,我们来聊一聊在广汽 Aion LX 和 Aion V 两款车型上都有搭载的 ADiGO 3.0 自动驾驶系统。
ADiGO 3.0 也是广汽对外宣称的「国内第一个量产的 L3 级自动驾驶系统」。
纵观整个车市,自 2017 年奥迪发布「全球第一款 L3 级自动驾驶量产车」——新一代 A8 之后,众多自主品牌车企都围绕 L3 级自动驾驶量产展开了角逐。
Aion LX 和 Aion V 正是广汽新能源派出的参赛代表。
1、广汽竞逐中国第一个量产 L3:ADiGO 3.0
ADiGO 系统的中文名为「艾迪狗」,由广汽研究院主导开发,最早搭载在 Aion S 上,初代系统实现了一系列 L2 级自动驾驶功能。
后续,ADiGO 进化至具备 L3 级自动驾驶能力的 3.0 版本,并被搭载在 Aion LX 上。Aion LX 也成为广汽 L3 自动驾驶系统的首发搭载车型。
2019 年 4 月,Aion LX 在上海车展首发亮相,正式上市并开启交付是在当年 10 月。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 Aion LX 上 L3 级自动驾驶能力是选装功能,目前还未交付。
先期已交付的 Aion LX 仅具备一些基础的辅助驾驶功能,并非完整的 L3 级自动驾驶能力。
在广汽新能源提供的 Aion LX 车型版本中,包含了不同的智驾套装:
睿享智驾套装(基础自动驾驶能力);领尊智驾套装(高级自动驾驶能力);旗舰智驾套装(专业级自动驾驶能力)。
按自动驾驶分级来看,睿享套装和领尊套装都属于 L2 级别自动驾驶。
旗舰套装才是广汽新能源对外宣称的「中国首个 L3 量产自动驾驶系统」,这套系统加入了高精地图,可实现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允许驾驶员脱手、脱脚。
目前,具备 L3 级自动驾驶能力的 Aion LX 车型最快也要到 2020 年 7 月才开始交付。而且,其中的高速公路驾驶辅助功能要分区域逐步开放,最先可用的区域是广州和深圳两市的高速路和快速路。
价格上,Aion LX 的 L3 套装(旗舰智驾套装)并不便宜,其完整版售价为?39800 人民币。
作为对比,蔚来 NIO Pilot 完整版的售价为 39000 人民币、特斯拉 Autopilot 标准版选装价格是 27800 人民币。
2、广汽对 L3 的功能定义
当下,业内针对 L3 级自动驾驶所实现的功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家车企都有自己的定义。
广汽近期发布了其对 L3 级自动驾驶场景及功能的定义,包含了两个要素:高精地图全路段和全速域自动驾驶。
广汽定义下的 L3 级自动驾驶,其运行场景是有高精地图覆盖的中国全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其功能不仅涵盖 L2 级自动驾驶的全部功能,还能在车辆时速 0-120 公里的范围内做到脱手、脱脚,车辆的驾驶主体为自动驾驶系统。
当然,以上所有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允许。
现阶段,一辆配备了完整版 ADiGO 3.0 自动驾驶系统的 Aion LX 足以应对不同道路场景的驾驶挑战。
在城市日常驾驶环境下,Aion LX 上配备的交通拥堵辅助(TJA)、紧急制动系统(AEB)以及各类碰撞预警功能可以缓解驾驶员的驾驶压力,同时保证驾驶的安全性。
在高速驾驶时,Aion LX 搭载的集成式巡航辅助系统、自动变道辅助系统,可以辅助驾驶员进行跟车和变道,让高速驾驶更为轻松和安全。
此外,有了高精地图能力的加持,Aion LX 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准确获取车道级信息(包括车辆当前位置信息、限速、车道、车道级路径信息、曲率/坡度/航向/倾侧等等),预判前方 1 公里路况,提前规划好最优行车路线。
ADiGO 3.0 系统中还包含了一键自动泊车(APA)功能与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DMS),这两大功能在 3 个版本的智驾套装中都有配备。
3、拆解 ADiGO 背后的供应链
针对 ADiGO 3.0 系统,广汽研究院主要进行自动驾驶感知和控制算法的研发,硬件方面则更多选择了外部供应商,包括博世、安波福以及?Mobileye?等。
在 Aion LX 上,一共搭载了 23 颗自动驾驶传感器,包括 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传感器、4 颗全景摄像头、1 颗智能前视摄像头以及 1 颗驾驶员疲劳监测摄像头。
其中,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以及全景摄像头由博世供应;智能前视摄像头则是安波福与 Mobileye 联合研发,内置了 EyeQ4 芯片。
博世在自动驾驶传感器领域的实力毋庸置疑,其第五代毫米波雷达系统的探测距离为 210 米,能同时识别多个目标,还具有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Aion LX 上还搭载了博世第六代超声波雷达,比上一代测距更远,刷新更快,灵敏度更高,最近可探测物体从 6 厘米提升至 3 厘米。
在视觉感知层面,Aion LX 搭载了安波福与 Mobileye 联合开发的智能前视摄像头,其最大探测距离超过 200 米,能做到对前车图像任意角度的识别,并行处理可视范围内障碍物,对多目标进行同步追踪。
Mobileye 的 EyeQ4 芯片提供了 2.5 TOPS 算力,为整个识别和处理过程加速。
此外,安波福还为 Aion LX 提供多域控制器,多域控制器是自动驾驶的核心处理单元,所有传感器的信号最终都汇入到此处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再发出控制命令。
此前,奥迪发布的新一代 A8 上搭载的多域控制器 zFAS 就是安波福与奥迪联合开发的产品。
事实上,早在 2018 年 8 月,广汽新能源就与安波福达成了合作,后者将为前者打造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安波福为广汽新能源提供包括软、硬件在内的传感及计算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产品涵盖智能前视摄像头(与 Mobileye 共同开发)、中距离雷达、短距离雷达及主动安全多域控制器、驾驶员疲惫监测系统,以及相关的软件及算法。
Aion LX 上的很多自动驾驶功能,基本上可以说是广汽新能源、安波福以及 Mobileye 三方合作一年多的落地成果。
在高精地图层面,Aion LX 选择的是百度地图。
2019 年 4 月份,广汽和百度的高精地图和自定位量产合作项目正式启动,双方计划在 2020 年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车辆的上市,Aion LX 便是两家合作的落地成果。
在敲定百度作为高精地图供应商前,广汽对百度的高精地图产品进行了严格的道路测试,对其高精地图要素和指标展开了评估。
最终因为百度研发的基于高精地图的定位算法能够迅速、准确提供车辆所在位置信息,定位准确率、精度、响应速度等指标均符合要求而被选为合作供应商。
在车辆控制层面,Aion LX 上搭载了博世的 ESP 和 iBooster 双冗余制动系统,能够提前预判、提前动作,即使是紧急刹停,也会更加有梯度,最大程度地保证功能安全和驾乘舒适。
从以上的供应商选择来看,广汽自动驾驶的策略是尽可能采用目前市面上可量产的系统方案,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针对 ADiGO 自动驾驶系统,广汽研究院院长王秋景在 2019 年时分享过一个故事:
「在给三菱集团 CEO 加藤隆雄完整演示了一遍 ADiGO 系统的功能之后,日本人震惊了。然后他跟广汽三菱的中方总经理说,以后广汽往合资公司输入的产品,在智驾系统这一块不用再开发了,就用 ADiGO。」
这个故事也说明广汽的 ADiGO 系统将不会局限在 Aion 系列车型上,未来还将应用到广汽其他品牌车型以及合资品牌车型上。
这一进程应该不会太慢。
据汽车之心获知的信息,已经有一款三菱的车型在做 ADiGO 系统的适配了。此外,2020 款?传祺 GS8?上也搭载了 ADiGO 自动驾驶系统。
4、ADiGO 系统身后的广汽研究院
近年来,广汽研究院将研发重点偏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并拿出了诸多的研发成果,其中就包括 ADiGO 自动驾驶系统。
广汽研究院成立于 2006 年,作为广汽集团的技术管理部门和研发体系枢纽,13 年广汽在研究院上投入了近 300 亿人民币。
广汽研究院内部针对自动驾驶的研发目前有两条线:
一条是针对于前装量产,主要研发 L2、L3 级自动驾驶。找车网
其团队隶属于广汽研究院智能网联技术中心,研究院体系中的智能驾驶技术部在主导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团队规模在?300 人左右。
另一条线是针对 L4 自动驾驶技术的前沿探索,主要由研究院下的先导技术部来主导,方向为 L4 级别自动驾驶算法以及 AI 技术的前沿研究,目的是为了给未来的量产产品铺路。
2018 年广州车展上,广汽发布了 L4 级自动驾驶车辆平台 GIVA,一开始采用的是广汽纯电车型传祺 GE3 车型,后续也引入了 Aion S 和 Aion LX 车型。
GIVA?的发布有一个背景:2018 年 1 月,伟世通与广汽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借助各自的优势共同致力于发展自动驾驶和座舱电子解决方案,其中自动驾驶方面将运用 DriveCore 进行联合开发。
所以,GIVA 自动驾驶车辆平台其实就是伟世通与广汽合作的第一份「答卷」。
后续,广汽研究院还和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国内自动驾驶创新公司展开自动驾驶算法和车型平台的合作,在 L4 自动驾驶领域进行持续探索。
目前,隶属于广汽研究院先导技术部的 L4 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大约有?30 多人的规模。
2019 年 6 月,广汽获得了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试验牌照,在自动驾驶的研发道路上更进一步。
如果从 2013 年广汽研究院发布无人驾驶概念车 WitStar 算起,广汽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研发超 7 年。
7 年后的今天,广汽已经形成了 L2/L3 量产先行和 L4 自动驾驶前沿研究的双线自动驾驶研发布局。
随着 L2 自动驾驶的 Aion S 和 L3 自动驾驶的 Aion LX、Aion V 车型的相继推出,广汽在自动驾驶技术产品化的道路上已经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
不过,搭载 L3 自动驾驶功能的 Aion LX 、Aion V 还未真正交付,也意味着国内目前在消费级 L3 自动驾驶车型方面依然空缺,前方的挑战依然艰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三菱汽车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日系品牌之一,在十年前可谓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地位和受欢迎程度都可见一斑。但自2010年之后,三菱的轿车市场便开始出现全面萎缩,迫于经济压力,三菱不得不专注于SUV市场,而第三代欧蓝德便是处于这样一种时代下的产物。
欧蓝德是三菱旗下的一款紧凑级SUV,与丰田RAV4、本田CR-V以及日产奇骏等车型属于同一级。凭借出色的四驱系统、7座设计以及超高性价比,可谓是20万以内最值价的SUV,因而也受到国内消费者青睐,让这款车红极一时,巅峰时在华月销突破万台,成为广汽三菱名副其实的销量支柱。
第三代欧蓝德上市至今已经有7年之久,按照国际标准来说也接近大换代的时期。近日海外汽车媒体曝光了一组三菱全新一代欧蓝德的最新消息,该车将于2020年夏季正式发布,后续进入国内后将继续与丰田RAV4、本田CR-V以及日产奇骏等车型竞争。
全新一代欧蓝德较高的还原了三菱E-YI概念车的设计理念,整体造型硬派并颇具时尚气息。新车的前脸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分体式LED大灯设计,狭长的日行灯让前脸更加犀利。此外新车还采用了双横幅式进气格栅,前脸底部配有镀铬装饰的护板,让新车的层次感更强。
车身侧面,全新一代欧蓝德采用了大量平直的线条,在提升整体力量感之外,一定程度上也拉长了新车的横向视觉长度。深凹的腰线直接连接至尾灯部分,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与此同时,新车还采用了非常时尚流行的悬浮式车顶,整体视觉效果更壮实。此外,由于该车与下一代日产奇骏共享平台开发,车身尺寸或也将有所增大。
车尾部分,新车的尾部设计较为简洁,运用了平直的线条进行勾勒。新车的尾灯尺寸有所减小,让车尾看起来不像老款车型那么臃肿,相比现款车型来说要显得更精致耐看。此外,新车或许会采用隐藏式排气管设计,以凸显车尾的扁平化元素。
这一代欧蓝德的内饰其实已经比较落后,与科技也基本沾不着边,新款车型预计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之前的e-Yi概念车就已经非常接近量产化的状态,全液晶仪表、大尺寸中控屏及触控空调面板的设计大大提升了整车内饰的豪华氛围。其整体风格十分简洁,看起来大气不失科技感,另外,该款概念车将采用三排6座或7座设计。想必新一代欧蓝德也有望从这套内饰设计语言上汲取灵感。
动力方面,海外版车型预计将搭载一台2.4L自然吸气发动机+电动机所组成的动力系统,纯电模式下最大续航里程可达70公里。而国产版车型有望在现款2.0L、2.4L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基础上新增一台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据官方透露这款发动机将比现款三菱奕歌搭载的那台4B40型1.5T发动机更加充沛。
另外,三菱当家的S-AWC超级全轮控制系统应该也不会缺失,除此之外,在环保节能降排的号召下,欧蓝德同样也会推出插电混合动力版本,对于更注重燃油经济性的消费者来说,将更具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新款车型将与下一代奇骏产自同一个平台,不仅仅将会进一步加大空间尺寸,提升车辆乘坐舒适性。
新车在外观设计上更具时尚感,并且动力系统得到升级,内饰虽然尚未曝光,不过预计新车上也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而最终车辆的售价如何,势必也将成为影响新车销售的关键。而你觉得新车定价多少会热销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易车讯
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了全新
三菱
劲炫
ASX的最新消息,该车或将于9月20日首发,随后会在2023年春季开始销售,将基于
雷诺
卡缤
(Captur)打造,符合
雷诺
-
日产
-
三菱
联盟内部的资源共享计划,量产后新车可能也将从当前的紧凑型SUV降级为小型SUV,目前还不确定广汽
三菱
是否还会引入国产。
外观设计方面,全新
三菱
劲炫
ASX将会拥有更加圆润的车身线条设计,这也意味着与
雷诺
卡缤
将会有更多相似的地方,有更多的车身覆盖件可以共享,以此来降低成本。通过最新的尾部预告图,还能清晰的看到尾部的“ASX”和“MITSUBISHI(
三菱
)”英文标志。
另外,此前
三菱
官方透露了部分新车的动力系统信息,其中包括:
●1.0T三缸发动机,功率91马力,匹配6挡手动变速箱。
●1.3T四缸发动机,匹配6挡手动变速箱时,功率140马力;匹配7挡双离合变速箱时,功率158马力。
●1.6L混动系统,功率145马力。
●1.6L插混动力系统,功率160马力,电池组容量10.5千瓦时,预计能提供较长的纯电续航里程。
根据易车App“销量榜”显示的数据,
劲炫
在合资紧凑型SUV中排名第40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2023-08-27 14:00:28
2023-09-06 11:39:14
2023-10-07 01:24:35
2023-09-13 19:16:16
2023-08-19 14:45:09
2023-08-19 12: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