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广汽三菱最新款SUV:欧蓝德(Outlander)全方位解读(拆解中国首个量产L3:ADiGO 3.0和它背后的广汽研究院)

2024-01-04 07:35:49 | 找车网

广汽三菱最新款SUV:欧蓝德(Outlander)全方位解读(拆解中国首个量产L3:ADiGO 3.0和它背后的广汽研究院)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广汽三菱最新款SUV:欧蓝德(Outlander)全方位解读(拆解中国首个量产L3:ADiGO 3.0和它背后的广汽研究院)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广汽三菱最新款SUV:欧蓝德(Outlander)全方位解读(拆解中国首个量产L3:ADiGO 3.0和它背后的广汽研究院)

广汽三菱最新款SUV:欧蓝德(Outlander)全方位解读

近年来,国内SUV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把重心放在SUV车型的研发上面。广汽三菱作为一家优秀的合资企业,一直致力于推出更加优秀的SUV,近日其全新的欧蓝德(Outlander)正式上市,并迅速在市场上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那么,广汽三菱这款最新的SUV究竟有何亮点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解读。

外观:造型时尚大气,轮廓线条流畅

首先我们来看欧蓝德的外观设计。从整个车身看,它的廓形线条十分流畅,一定程度上给人一种豪华感。车头设计上,低矮的前进气格栅为整个车型营造出一种很强的时尚感,再加上LED日间行车灯的点缀,前脸显得更加灵动。车身侧面,采用了流畅的线条设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造型。最为核心的莫过于车尾部分的造型,除了在底部采用了双边筒式的排气布局之外,车身尺寸和造型都显得颇为大气。

内饰:大量皮质材料包覆,造型时尚精致

进入车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豪华感十足又深得广泛用户认可的黑色皮质座椅,十分大气。而整体豪华感在方向盘、仪表盘以及中控台等处得到进一步升华,大量的皮质材料包覆提升了整体档次。此外,还与颜色呼应的环境灯以及时尚的氛围照明等个性化装饰元素,为用户提供极佳的内饰享受。

配置:全系搭载安全座舱等领先装备

谈到配置,欧蓝德的表现可谓十分出色。首先是导航系统,全系标配了8英寸中控屏,支持GPS导航、Wi-Fi热点等诸多功能,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导航体验。此外,全系搭载了LED大灯,智能停车辅助等多项智能化配置。最为突出的是其安全配置,全系搭载了前排座椅、副驾驶座椅的侧面气囊以及前排座椅的Knee气囊、全方位影像系统等各类安全保障设备,堪称是同级别车型中的佼佼者。

动力:布局丰富,更多选择,适合不同需求

在动力方面,欧蓝德也是一款拥有丰富布局选择的车型。从油电混合到纯燃油,从两驱到四驱,满足了不同用户对动力性能与环保性能的不同要求。而除了纯电动车型以外,配置的1.5T和2.0T发动机也足以让用户尽享速度的快感。

总结:欧蓝德引领合资SUV发展新趋势

作为广汽三菱最新款SUV,欧蓝德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反响,这也给我们展示了广汽三菱在SUV领域的实力与能力。从外观、内饰、配置以及动力,它都展现了高端大气的面貌,并提供了多种丰富的配置选择。可以说,欧蓝德此举已经引领了合资SUV发展的新趋势。如果您是一名SUV爱好者,欧蓝德的表现绝对值得您一试。

广汽三菱最新款SUV:欧蓝德(Outlander)全方位解读(拆解中国首个量产L3:ADiGO 3.0和它背后的广汽研究院)

拆解中国首个量产L3:ADiGO 3.0和它背后的广汽研究院

4 月 27 日,广汽新能源发布了旗下 Aion(埃安)系列继?Aion S?和?Aion LX?后的第 3 款车型?Aion V,定位为中型纯电 SUV。

因为 Aion V 搭载的 5G+C-V2X 车载智能通讯系统是其一大亮点,广汽新能源把 Aion V 称为「全球首款 5G 车」,这套系统的内核是华为新一代 5G 车载模组 MH5000。

除 5G 技术外,Aion V 还配备了广汽自研的 L3 级自动驾驶系统?ADiGO 3.0?以及智能遥控泊车系统。在自动化层面,它与前辈 Aion LX 拥有相似的能力。

借着 Aion V 发布的契机,我们来聊一聊在广汽 Aion LX 和 Aion V 两款车型上都有搭载的 ADiGO 3.0 自动驾驶系统。

ADiGO 3.0 也是广汽对外宣称的「国内第一个量产的 L3 级自动驾驶系统」。

纵观整个车市,自 2017 年奥迪发布「全球第一款 L3 级自动驾驶量产车」——新一代 A8 之后,众多自主品牌车企都围绕 L3 级自动驾驶量产展开了角逐。

Aion LX 和 Aion V 正是广汽新能源派出的参赛代表。

1、广汽竞逐中国第一个量产 L3:ADiGO 3.0

ADiGO 系统的中文名为「艾迪狗」,由广汽研究院主导开发,最早搭载在 Aion S 上,初代系统实现了一系列 L2 级自动驾驶功能。

后续,ADiGO 进化至具备 L3 级自动驾驶能力的 3.0 版本,并被搭载在 Aion LX 上。Aion LX 也成为广汽 L3 自动驾驶系统的首发搭载车型。

2019 年 4 月,Aion LX 在上海车展首发亮相,正式上市并开启交付是在当年 10 月。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 Aion LX 上 L3 级自动驾驶能力是选装功能,目前还未交付。

先期已交付的 Aion LX 仅具备一些基础的辅助驾驶功能,并非完整的 L3 级自动驾驶能力。

在广汽新能源提供的 Aion LX 车型版本中,包含了不同的智驾套装:

睿享智驾套装(基础自动驾驶能力);领尊智驾套装(高级自动驾驶能力);旗舰智驾套装(专业级自动驾驶能力)。

按自动驾驶分级来看,睿享套装和领尊套装都属于 L2 级别自动驾驶。

旗舰套装才是广汽新能源对外宣称的「中国首个 L3 量产自动驾驶系统」,这套系统加入了高精地图,可实现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允许驾驶员脱手、脱脚。

目前,具备 L3 级自动驾驶能力的 Aion LX 车型最快也要到 2020 年 7 月才开始交付。而且,其中的高速公路驾驶辅助功能要分区域逐步开放,最先可用的区域是广州和深圳两市的高速路和快速路。

价格上,Aion LX 的 L3 套装(旗舰智驾套装)并不便宜,其完整版售价为?39800 人民币。

作为对比,蔚来 NIO Pilot 完整版的售价为 39000 人民币、特斯拉 Autopilot 标准版选装价格是 27800 人民币。

2、广汽对 L3 的功能定义

当下,业内针对 L3 级自动驾驶所实现的功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家车企都有自己的定义。

广汽近期发布了其对 L3 级自动驾驶场景及功能的定义,包含了两个要素:高精地图全路段和全速域自动驾驶。

广汽定义下的 L3 级自动驾驶,其运行场景是有高精地图覆盖的中国全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其功能不仅涵盖 L2 级自动驾驶的全部功能,还能在车辆时速 0-120 公里的范围内做到脱手、脱脚,车辆的驾驶主体为自动驾驶系统。

当然,以上所有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允许。

现阶段,一辆配备了完整版 ADiGO 3.0 自动驾驶系统的 Aion LX 足以应对不同道路场景的驾驶挑战。

在城市日常驾驶环境下,Aion LX 上配备的交通拥堵辅助(TJA)、紧急制动系统(AEB)以及各类碰撞预警功能可以缓解驾驶员的驾驶压力,同时保证驾驶的安全性。

在高速驾驶时,Aion LX 搭载的集成式巡航辅助系统、自动变道辅助系统,可以辅助驾驶员进行跟车和变道,让高速驾驶更为轻松和安全。

此外,有了高精地图能力的加持,Aion LX 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准确获取车道级信息(包括车辆当前位置信息、限速、车道、车道级路径信息、曲率/坡度/航向/倾侧等等),预判前方 1 公里路况,提前规划好最优行车路线。

ADiGO 3.0 系统中还包含了一键自动泊车(APA)功能与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DMS),这两大功能在 3 个版本的智驾套装中都有配备。

3、拆解 ADiGO 背后的供应链

针对 ADiGO 3.0 系统,广汽研究院主要进行自动驾驶感知和控制算法的研发,硬件方面则更多选择了外部供应商,包括博世、安波福以及?Mobileye?等。

在 Aion LX 上,一共搭载了 23 颗自动驾驶传感器,包括 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传感器、4 颗全景摄像头、1 颗智能前视摄像头以及 1 颗驾驶员疲劳监测摄像头。

其中,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以及全景摄像头由博世供应;智能前视摄像头则是安波福与 Mobileye 联合研发,内置了 EyeQ4 芯片。

博世在自动驾驶传感器领域的实力毋庸置疑,其第五代毫米波雷达系统的探测距离为 210 米,能同时识别多个目标,还具有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Aion LX 上还搭载了博世第六代超声波雷达,比上一代测距更远,刷新更快,灵敏度更高,最近可探测物体从 6 厘米提升至 3 厘米。

在视觉感知层面,Aion LX 搭载了安波福与 Mobileye 联合开发的智能前视摄像头,其最大探测距离超过 200 米,能做到对前车图像任意角度的识别,并行处理可视范围内障碍物,对多目标进行同步追踪。

Mobileye 的 EyeQ4 芯片提供了 2.5 TOPS 算力,为整个识别和处理过程加速。

此外,安波福还为 Aion LX 提供多域控制器,多域控制器是自动驾驶的核心处理单元,所有传感器的信号最终都汇入到此处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再发出控制命令。

此前,奥迪发布的新一代 A8 上搭载的多域控制器 zFAS 就是安波福与奥迪联合开发的产品。

事实上,早在 2018 年 8 月,广汽新能源就与安波福达成了合作,后者将为前者打造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安波福为广汽新能源提供包括软、硬件在内的传感及计算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产品涵盖智能前视摄像头(与 Mobileye 共同开发)、中距离雷达、短距离雷达及主动安全多域控制器、驾驶员疲惫监测系统,以及相关的软件及算法。

Aion LX 上的很多自动驾驶功能,基本上可以说是广汽新能源、安波福以及 Mobileye 三方合作一年多的落地成果。

在高精地图层面,Aion LX 选择的是百度地图。

2019 年 4 月份,广汽和百度的高精地图和自定位量产合作项目正式启动,双方计划在 2020 年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车辆的上市,Aion LX 便是两家合作的落地成果。

在敲定百度作为高精地图供应商前,广汽对百度的高精地图产品进行了严格的道路测试,对其高精地图要素和指标展开了评估。

最终因为百度研发的基于高精地图的定位算法能够迅速、准确提供车辆所在位置信息,定位准确率、精度、响应速度等指标均符合要求而被选为合作供应商。

在车辆控制层面,Aion LX 上搭载了博世的 ESP 和 iBooster 双冗余制动系统,能够提前预判、提前动作,即使是紧急刹停,也会更加有梯度,最大程度地保证功能安全和驾乘舒适。

从以上的供应商选择来看,广汽自动驾驶的策略是尽可能采用目前市面上可量产的系统方案,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针对 ADiGO 自动驾驶系统,广汽研究院院长王秋景在 2019 年时分享过一个故事:

「在给三菱集团 CEO 加藤隆雄完整演示了一遍 ADiGO 系统的功能之后,日本人震惊了。然后他跟广汽三菱的中方总经理说,以后广汽往合资公司输入的产品,在智驾系统这一块不用再开发了,就用 ADiGO。」

这个故事也说明广汽的 ADiGO 系统将不会局限在 Aion 系列车型上,未来还将应用到广汽其他品牌车型以及合资品牌车型上。

这一进程应该不会太慢。

据汽车之心获知的信息,已经有一款三菱的车型在做 ADiGO 系统的适配了。此外,2020 款?传祺 GS8?上也搭载了 ADiGO 自动驾驶系统。

4、ADiGO 系统身后的广汽研究院

近年来,广汽研究院将研发重点偏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并拿出了诸多的研发成果,其中就包括 ADiGO 自动驾驶系统。

广汽研究院成立于 2006 年,作为广汽集团的技术管理部门和研发体系枢纽,13 年广汽在研究院上投入了近 300 亿人民币。

广汽研究院内部针对自动驾驶的研发目前有两条线:

一条是针对于前装量产,主要研发 L2、L3 级自动驾驶。

其团队隶属于广汽研究院智能网联技术中心,研究院体系中的智能驾驶技术部在主导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团队规模在?300 人左右。

另一条线是针对 L4 自动驾驶技术的前沿探索,主要由研究院下的先导技术部来主导,方向为 L4 级别自动驾驶算法以及 AI 技术的前沿研究,目的是为了给未来的量产产品铺路。

2018 年广州车展上,广汽发布了 L4 级自动驾驶车辆平台 GIVA,一开始采用的是广汽纯电车型传祺 GE3 车型,后续也引入了 Aion S 和 Aion LX 车型。

GIVA?的发布有一个背景:2018 年 1 月,伟世通与广汽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借助各自的优势共同致力于发展自动驾驶和座舱电子解决方案,其中自动驾驶方面将运用 DriveCore 进行联合开发。

所以,GIVA 自动驾驶车辆平台其实就是伟世通与广汽合作的第一份「答卷」。

后续,广汽研究院还和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国内自动驾驶创新公司展开自动驾驶算法和车型平台的合作,在 L4 自动驾驶领域进行持续探索。

目前,隶属于广汽研究院先导技术部的 L4 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大约有?30 多人的规模。

2019 年 6 月,广汽获得了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试验牌照,在自动驾驶的研发道路上更进一步。

如果从 2013 年广汽研究院发布无人驾驶概念车 WitStar 算起,广汽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研发超 7 年。

7 年后的今天,广汽已经形成了 L2/L3 量产先行和 L4 自动驾驶前沿研究的双线自动驾驶研发布局。

随着 L2 自动驾驶的 Aion S 和 L3 自动驾驶的 Aion LX、Aion V 车型的相继推出,广汽在自动驾驶技术产品化的道路上已经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

不过,搭载 L3 自动驾驶功能的 Aion LX 、Aion V 还未真正交付,也意味着国内目前在消费级 L3 自动驾驶车型方面依然空缺,前方的挑战依然艰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广汽三菱最新款SUV:欧蓝德(Outlander)全方位解读(拆解中国首个量产L3:ADiGO 3.0和它背后的广汽研究院)

日产汽车2030愿景战略发布 加速电气化转型/将推23款新车型

易车讯

11月29日,日产汽车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战略发布,未来将会继续加速电气化转型,到2030年时,将推出23款新车型,包括15款纯电动车型。同时,未来还将加大在固态电池技术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领域的投入。

今年1月,日产汽车发布碳中和目标,计划到2050年整个集团的企业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产汽车将在电驱化领域进一步创新,以及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持续推动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的发展,助力建设更清洁、更安全和更包容的社会,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并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

日产

汽车致力于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助力建设更清洁、更安全和更包容的社会。在这一愿景下,

日产

汽车将通过赋能移动出行,为消费者提供更自信、更激动人心、更加整合的移动出行体验,实现

日产

汽车的企业价值,并通过合作为社会构建整合移动出行的智能生态系统。

日产汽车公司发布“日产汽车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

未来十年,

日产

汽车将不断扩大全球业务板块,推出令人兴奋的电驱化车型和创新技术。“

日产

汽车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将助力

日产

汽车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计划到2050年实现整个企业的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日产

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先生表示:“企业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

日产

汽车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

日产

汽车将开启电驱化的新时代,利用先进技术降低碳足迹,并开拓新的商机。

日产

汽车致力于发展成为被消费者和社会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企业。”

加速电驱化发展,提供多元化选择与体验

作为电动车型的先驱,

日产

汽车推动了电动车型的普及,完成了对充电基础设施和能源管理的投资。

日产

汽车将电驱化作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日产

汽车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的核心,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资2万亿日元(约1128.4亿人民币),加快推进电驱化产品布局和技术创新。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电驱化车型的多元化需求,

日产

汽车计划到2030财年推出23款电驱化车型,其中包括15款纯电动车型,

日产

英菲尼迪

品牌的电驱化车型占比将超过50%。找车网

未来五年,

日产

汽车将推出20款纯电动车型和搭载

日产

e-POWER技术的车型。至2026财年,提升核心市场电驱化车型的销售占比,其中包括:

● 欧洲市场:电驱化车型销量占车型总销量75%以上;

● 日本市场:电驱化车型销量占车型总销量的55%以上;

● 中国市场:电驱化车型销量占车型总销量的40% 以上;

● 美国市场:截至2030财年,纯电动车型销量占车型总销量的40%。

日产

汽车公司首席运营官古普塔(Ashwani Gupta)先生表示:“

日产

汽车不断追求创新,并积极推动电动车型的革新。在新的愿景下,我们将继续引领、加速向电动车型的转变,用更有趣的驾驶体验来吸引消费者,提高产品的接受度,创造一个更清洁的世界。”

提高移动出行的可行性与创新性

日产

汽车致力于为更多消费者提供安全、令人兴奋的出行体验。在继续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同时引入无钴技术,预计到2028财年将电池成本降低65%。

日产

汽车计划到2028财年推出搭载独创全固态电池(ASSB)的电动车型,并计划在2024财年在日本横滨建造试点工厂。随着突破性的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应用,将极大的推动

日产

汽车面向不同细分市场,推出更多更具强劲性能的电动车型。

同时,全固态电池(ASSB)能够将充电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让电动车型变得更高效、更方便。计划到2028财年,全固态电池(ASSB)能够将电池组的成本降至每千瓦时75美元,同时通过不断的创新,未来会将成本进一步降低至每千瓦时65美元,以实现电动车型和燃油车型的成本平价。

另外,

日产

汽车将建立全球电池供应系统,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日产

汽车计划与合作伙伴一道,到2026财年将其全球的电池容量提高至52千兆瓦时(GWh),到2030财年提高至130千兆瓦时(GWh)。

通过“

日产

汽车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

日产

汽车将向更多的消费者提供先进的辅助驾驶和智能技术,强化移动出行方面的优势。这些努力将支持

日产

汽车继续构建全新的出行服务模式与合作伙伴关系。

至2026财年,

日产

英菲尼迪

品牌车型将有超过250万台车辆搭载ProPILOT超智驾技术。

日产

汽车将进一步开发自动驾驶技术,计划到2030财年,在全部新车型上搭载下一代激光雷达系统(LIDAR)。

为了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日产

汽车将选择最适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出全新的移动出行服务,以实现城市内高效出行以及城区外的可持续出行。

打造全球生态系统

日产

汽车将实现制造和采购的本地化,以提高电动车型的竞争力。

日产

汽车计划将其独特的电动汽车制造生态系统——“

日产

EV36Zero”电动汽车枢纽模式拓展至日本、中国和美国等核心市场。“

日产

EV36Zero”电动汽车枢纽是一套整合的电动汽车制造和服务生态系统,将出行和能源管理相结合,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

凭借与4R Energy株式会社(4R Energy Corp.)在车载电池再利用和再回收领域近十年合作所积累的专业技术,

日产

汽车将继续把车载电池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日产

汽车计划将其电池再生工厂拓展到日本以外的地区,在2022财年于欧洲设立新工厂,在2025财年于美国设立新工厂。

日产

汽车的电池再生设备将支持能源管理的可循环经济,其目标是在2020年代中期,实现“车辆到一切”(vehicle-to-everything)系统和家用电池系统的完全商业化应用。同时,

日产

汽车还将在2026年前投资200亿日元(合计11.284亿人民币)用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在移动出行领域的加速创新,

日产

汽车计划将在全球范围内招募3,000名以上高级研发人才,同时不断提升现有员工业务能力。通过

雷诺

-

日产

-

三菱

联盟的合作,在碳中和技术、电驱化、软件和服务等领域实现成本节约和技术共享。

日产

汽车将在“Nissan NEXT企业转型计划”指引下,致力于公司业务的长期发展,将企业合并经营利润率保持在5%以上。

以上就是广汽三菱最新款SUV:欧蓝德(Outlander)全方位解读(拆解中国首个量产L3:ADiGO 3.0和它背后的广汽研究院)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找车网。
与“广汽三菱最新款SUV:欧蓝德(Outlander)全方位解读(拆解中国首个量产L3:ADiGO 3.0和它背后的广汽研究院)”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