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选购 > 正文

谁说国产车不如合资车文案 实现超越普通合资车的国产车

2023-12-22 04:58:04 | 找车网

谁说国产车不如合资车文案 实现超越普通合资车的国产车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找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谁说国产车不如合资车文案 实现超越普通合资车的国产车

实现超越普通合资车的国产车

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地位之争,是车市历来绕不开的话题。以前人们纠结于国产车是不是合资车的对手,能不能媲美合资车,现如今随着一众标榜高端豪华的品牌相继登场,消费者思考的问题又变成了,国产车有没有超越合资车?

赶超合资车可以说是每个国产品牌的梦想,毕竟一顶“国产车不如合资车”的帽子扣得太久了,而最早提出国产高端,真正想和合资车型掰手腕的,是领克和WEY。(观致没成功就不算入在内了)而真正实现了超越普通合资车的却是红旗H9。

从产品力和制造工艺等角度出发,WEY和领克这两个品牌旗下车型是成功的,实现了媲美合资车的这一目的。当然两者走的路线是完全不同的,领克主要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有沃尔沃豪华品牌背书,共享了CMA平台和相对成熟的发动机,动力总成稳定可靠,领克其实也相当于是“本土化”了的合资车,再加上更加考究的用料和做工,更丰富的配置,以及相对合理的售价,同价位的前提下,领克车型显然要比普通合资车更超值。

WEY走的是常规国产车的路线,没有合资品牌背书,WEY的动力总成虽然没有领克有噱头,但是从外观、内饰设计用料,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的匹配程度来看,都是完全达得到合资车的水准和工艺。外观上而言,肯定比逍客、现代途胜和丰田RAV4更运动一些。

但是两个品牌的目标也很明确,主打的并不是真正的“豪华”和“高端”,而是相对目前国产车的“高端”和“豪华”。从售价和定位来看,两个品牌冲击的是被合资车型牢牢把控的15-25万价位区间,奇骏、丰田RAV4以及本田CR-V还有大众途观L以及探岳、途岳等车型都是这价位区间的佼佼者,而从销量来看,领克和WEY旗下产品单一销量甚至累计销量,目前还不是这些合资车型的对手。

说完WEY和领克,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说红旗H9是真正超越了普通合资车的国产车。也同样体现在两方面,不管是产品本身,还是售价,红旗H9都做到了超越两个字。首先就产品力来说,C级豪车的定位,不是自封也不是噱头,而是对标行业标准,和合资车型相比也不落下风的真正C级豪车该有的实力。不管是动力总成,还是外观设计,亦或是内饰用料和配置表现,红旗H9都是媲美甚至赶超同级别车型,所以即便是30万+的售价也能支撑起来。而目前,如果不换标的前提下,很多合资车的高端化发展也几乎看到屋顶了。

谁说国产车不如合资车文案 实现超越普通合资车的国产车

继H6之后,CS75PLUS也被质疑,国产车就是不如合资车?

在国内汽车市场,总有一些人觉得国产车不如合资车,对合资车往往是网开一面,但是对于国产车,他们却有着极其严苛的标准。比如当年哈弗H6就被质疑过油耗高,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哈弗H6的自重,也不看哈弗H6的其他优势,总是以一副油耗高就是罪过的态度来看待哈弗H6,好在哈弗H6挺了过来。而继H6之后,CS75PLUS也被质疑, 长安CS75PLUS后防撞梁被一些人批评的十分不堪。实话实说,不知道这些批评长安CS75PLUS的人是否关注过那些没有后防撞梁的汽车呢?

先说H6油耗,后提CS75PLUS防撞梁,销量高的国产车为何总被质疑?相信这是很多国人的疑问。那么,国产车真的就是不如合资车吗?讲真,拿哈弗H6、长安CS75PLUS与4、50万的合资车相比,我会说合资车好,这是事实。但是拿哈弗H6、长安CS75PLUS与20万左右的合资车相比,我真的觉得二者不相上下。那么,为什么销量高的国产车为何总被质疑?答案无非就是羡慕嫉妒恨。

其中哈弗H6的销量不用多说,不论是老款哈弗H6,还是刚刚上市不久的第二代、第三代哈弗H6,其销量都足以让其他车企羡慕不已,甚至有的车企可能一年的销量都不如哈弗H6一个月的销量。而长安CS75PLUS的表现也十分抢眼,从上市至今,长安CS75PLUS月销量过万是很轻松的一件事,甚至很多时候都和哈弗H6的销量不相上下。重点是长安CS75PLUS的价格定位可不是像哈弗H6集中在10万左右的SUV市场,反而冲入15万级SUV市场,将很多合资车甩在身后。而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长安CS75PLUS身上挑毛病的关键。

可能有网友会提出疑问,既然有被人质疑的地方就说明车辆不够完美,就应该接受批评。虽然按照常理来说的确如此,但是目前20万以内,或者说40万以内的产品,有哪款车敢说自己是完美无瑕,一点毛病没有吗?似乎并不尽然。所以,车辆能够做到尽可能完美就已经实属不易。就像这次长安CS75PLUS因为后防撞梁问题而被很多网友、消费者质疑、消遣,讲真,你确定自己不买长安CS75PLUS是因为后防撞梁问题吗?你又是否真的了解后防撞梁的作用呢?

当然,这里不是帮谁说话,而是不希望一辆又一辆出色的国产车因为流言蜚语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我们不否认国产车还有进步空间,但是一方面限制国产车的价格,另一方面又要求国产车做得比自己贵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合资车好,这和“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有什么区别呢?而且这种吹毛求疵,无限放大车辆问题的质疑真的是为了车企好吗?或许最终只是让自主品牌伤心吧。还是那句话,希望国产车越来越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谁说国产车不如合资车文案 实现超越普通合资车的国产车

国产车好还是合资好

国产

最近一两年的时间里明显体现出,同价位下

国产车

用料厚道,找车网

合资车

减配加价。

质量是要开几年才看得出来的。五年前的国产车质量真心不咋地,不过近几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国,任何东西都是谁造的多谁进步快的。

但是五年以内的国产车都没开到五年以上,到底质量好不好,没有几年看不出来。从用料方面来看质量肯定有很大的提升。

两三年前的国产车现在用的车主基本没什么大问题,更早的国产车那时技术、质量真心不行。两三年前的国产车也就用了两三年,两三年没问题也说明不了质量没问题。

但是合资车里这这些年重大质量问题事件真不少啊!大众断轴门、大众DSG事件门,丰田刹车事件门、福特断轴门。些都是合资车减配、使用劣质配件造成的。

国产车技术真心不如合资车,但是便宜的合资车人家也不会给你用多好的技术,所以同价位方面合资车也别提什么技术优势。现在可以肯定的说25万以内的国产车的技术不会比同价位的合资车差。25万以上的技术,国产车还没有量产的车型,有倒是有这样的技术,只是15万以上的国产车就已经很难卖了,25万以上就更不用想了,现在国产车要把最好的技术拿出来做辆车,哪怕40万的品质,售价只要超过25万以上就是做得再好也没人买单,低于25万肯定亏本谁都不愿意做。超过40万的合资车的技术,国产车真心达不到。超过25万的合资车的技术,量产的国产车都没几个型号能达到的。

不论国产车、合资车都是中国的工厂组装的,组装工艺需要自动化生产线,好的生产线拼装出来的汽车接缝小,整体性好,车与车各部分之间的差异小。前些年合资的生产线用的汽车装配的自动化机械领先国产的太多了。要引进一条生产线都是动辄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投入才行的,那是技术封锁加资金有限,

国产汽车

公司没能力没渠道建设这样的生产线,所以那时国产车的质量和合资车没法比。后来合资车不用交那么多关税,又没竞争对手,所以暴利获取利润好几年,国产汽车公司也开始有点钱了,但是利润还是国外品牌的高,虽然是卖掉一辆车一家赚一半,但是国外公司要求采购的配件都是他们控股或者进口配件产商的,这些配件都是高价销售给合资企业的,所以实际利润还是外国赚了大头,中国出钱出力只拿到小头。但是再怎么说也是赚到些钱了。为了摆脱被国外公司控制的局面,国产汽车公司现在都在积极的推出自己的品牌,造自己的汽车,目的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打响自己的品牌。所以现在国产汽车都是拿着合资赚到的钱贴补自己品牌发展,几百亿投资个先进生产线,销量还不及合资的几十分之一,而且降价销售还不一定有人买。

汽车是个零部件很多,很复杂的工业产品,仅仅是一两项技术先进也说明不了汽车技术好、汽车质量好。国产车不足合资车就是造车历史短,积累经验少,每一家只是在某方面掌握某些技术,很多其他技术却还落后的许多。但是好在汽车配件里,只有发动机与底盘是被严格技术封锁的,其他配件,哪怕

变速箱

都能从汽车配件产商获得。

在国产车重点打出的车型上面,国产汽车公司在自己技术不行的方面都尽量采购质量好于同级别合资车的配件。

底盘、发动机也可以通过收购获得技术,只是大部分收购的都是老旧技术,但是也有个别情况是收购到性能好的老技术的。

从国产车这几年的发展,先进生产线建设、使用的配件档次的情况上来说,现在的国产车质量未必比合资车差,就算差也不会差太多。

但是具体质量怎样,没经过个七八年的考验谁都说不清。

但是七八年后汽车市场格局又是怎样,也很不好说。

以上就是找车网为大家带来的谁说国产车不如合资车文案 实现超越普通合资车的国产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谁说国产车不如合资车文案 实现超越普通合资车的国产车”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