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7 06:06:00 | 找车网
近年来,国产车的发展突飞猛进。另外,这些80后、90后的消费者和之前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观念。在20世纪70年代,这些消费者仰视外国产品。但随着国家综合实力越来越强,中国消费者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未消失,所以他们很自豪。他们自己的国产品牌越来越强大。选车的时候也会考虑国产车。随着未来市场的发展,他们会越来越骄傲。然后会占领中国市场,成为消费用户的品牌。
上个月,哈弗H6的销量超过了4万辆。这个销量无情地碾压了其他所有自主品牌,以及合资品牌。所以,让整个SUV领域胆战心惊的对手回来了。而且并不是只有销量高的哈弗H6,哈弗H2,哈弗M4等。月销量轻松破万。要知道,这是很多国产品牌追求的目标。可以说长城汽车在各个价位的SUV布局都非常均衡,包括新能源车。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稳扎稳打,不仅让沃尔沃经营得有声有色,还成功整合了对方的资源。找车网
几年前,我没有看到任何牛。这两年我的力度很猛,估计两年后会更猛。长城能拿出哈弗H6这样的神车,仅靠低价高配置的性价比策略是做不到的。性能、品质、冲击力,长城做到了很好的平衡,所以很惊艳。比亚迪在新能源方面起步早,有技术背景,有自己的关键技术。未来是新能源的天下。前期的布局让比亚迪占据了优势,也有可能成为国产龙头。
长城这几年发展很快,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牌子的车,做工和质量都可以保证。长城汽车在品质上有很高的优势,即使有些地方做得不好,也很受消费者欢迎。选择供应商非常苛刻。对于以次充好的供应商,绝对不会考虑,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因此,在未来,他们很有希望成为国内汽车的领导者。长城汽车的布局矩阵非常全面。不信我们来数一数!在SUV领域,从6万到20万,长城品牌都有相应的车型,销量还不错。就连售价20万的哈弗H9也因为性价比高而被称为廉价版普拉多,可见其实力之深厚。
国产车如果能碾压合资车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至少现在还没有碾压,将来想要碾压也是一件短期内难以做到的事情。
什么叫碾压?我觉得真正的碾压不仅销量要上去,而且售价还要比合资车高,如果单纯的拼销量算不上碾压,只有高端车型可以与合资车比肩并取得压倒性优势才算是碾压。
手机也是一样,小米手机2018年销量已经突破一亿部,在印度市场销量已经超过苹果。那么能说小米手机碾压苹果手机吗?
两个品牌产品定位不一样,小米手机走的是性价比路线、凭借高性价比走红,用户群大多数比较注重性价比的人,至少在手机上不想投入太多的金钱。苹果呢?如果谈性价比那就是凭借着独特的软硬件技术,一个手机用两年后系统也不会觉得卡顿。更多的是一种高层次的体验,硬件水平肯定比小米高,毕竟成本在那。用过的人都知道,肯花几千块买苹果的人都不是傻子。最主要的一点是出了体验叫好之外,手机附加值也比较高,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要不得怎么会有人卖肾去买苹果手机呢?
小米手机更像国产车中的长城汽车,长城H6。
凭借着高性价比销量始终第一。不要谈技术、不要谈三大件水平,就问你十万块买一辆大气的SUV香不香?和小米手机一样、性价比高。H6是自主正向研发的汽车吗?不是。小米手机是独立开发的吗?也不是。H6逆向CRV而来,小米则是通版,没有设计的设计,就是为了提高性价比。长城的技术水平与本田比起来怎么样?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能胜出吗?小米手机也是如此,没有一个零部件是自己造的,系统也是修改而来。
国产手机与苹果手机有什么可比性呢?
苹果的一个AI芯片就已经胜出了!例如苹果的fFace ID解锁是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安全性、准确性都更高一些,比大部分安卓机好一点。国产手机要么买高通芯片要么买联发科芯片。有意思的是我们认为联发科是国产芯片,但是联发科似乎并不认可。买芯片就像买人家发动机一样,买来的虽然好用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要受人钳制。小米、步步高(蓝绿)手机的胜出,完全走的是性价比路线、通过拼装而来,并没有掌握芯片技术,顶多在外围上有所建树。例如米柚系统,步步高的快充技术。而苹果这类手机虽然是我们代工的,但是人家手里掌握更多的东西,看起来一样但是用起来的确不一样。
长城的H6与CRV对比也是如此。如果论销量,早都碾压CRV了,但是论品质、驾驶感受,甚至油耗仍然与CRV有差距。最简单的一个检验是否完全碾压CRV的办法,那就是把价格提到与CRV持平,或者CRV价格下调到H6售价区间。这时候如果H6销量仍然能领先CRV,那么完全可以证明国产车刻印碾压合资车了!
国产手机唯一能与苹果三星抗衡的就是华为手机。
甚至出货量远远高于苹果,已经奔着三星去了!华为就是典型的技术狂。而且苹果也开始正视华为,iPhone11发布会上已经用华为三星做对比。
苹果在发布会上首次将搭载新芯片A13的iPhone11和搭载麒麟980的华为P30 Pro、 iPhone XR(A12芯片),以及三星Galaxy S10+(高通855)、谷歌Pixel(高通845)做了对比,在GPU和CPU的表现上,iPhone 11都远超以上。
但是i拿Phone 11系列的各项性能和华为作对比,似乎苹果不占据优势。例如芯片、快充技术、续航能力苹果都落后华为。但是有一点我们并不能忽视:那就是苹果的创新能力。
华为更像我们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各项参数可以吊打同价位的合资车。自己研发三电系统,自己造电池。至少在插电混动系统上,比亚迪技术可以与合资车叫板。连混动届扛把子人物丰田也对比亚迪伸出橄榄枝,欲求合作。国内新能源汽车比亚迪销量是最高的,但如果说比亚迪碾压特斯拉,现实吗?特斯拉更像苹果,整合能力、创新能力更强。
可以看出来,如果想要全方位碾压合资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优势是性价比、配置、大屏幕等表面的东西。真正能与合资车比肩的三大件还没有,当我们三大件技术水平高过合资车时,我们才具备真正碾压合资车的实力。
国产车和大众的差距在哪?
对自主品牌来说,是个丰收的年份,吉利、宝骏、长安等品牌累销超越100万,为百万阵营俱乐部中,自主品牌份额添砖加瓦。
这其中也有国内市场中的一哥“大众”,在国产车不断崛起,SUV领域内销量碾压合资的大环境下,很多人都觉得国产车和合资车差距不大了。
但是从大众的销量来看,差距难以逾越,毕竟人家三个月在华销量超百万,比很多品牌年销量都多。
先来画个重点,百万销量是以集团为整体计算的,但是这个数据对大众来说也是个惊喜。
毕竟大众集团第一季度销量仅为89.1万,一跃超百万,增幅达到13.4%,旗下品牌全都突破同期表现,上演了新年的“开门红”。
那大众单一品牌销量又如何?据悉,大众品牌第一季度在华交付量高达755700辆!有了8.6%的增长。这其中SUV车型成为了主力军,虽然在单一车型数量上,任何品牌旗下产品销量都没法和神车“哈弗H6”以及新兴黑马宝骏510比拼。
但是架不住大众品牌旗下“孩子多”,由途观系列、途昂和途锐组成的SUV产品合计交付102000辆,同比增长33.8%,表现亮眼。
而国产车领头羊吉利汽车,在刚结束的第一季度中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同比增长39%,累销高达38.6万辆。向着年定158万辆的目标坚定的迈进,不过对比大众品牌来看,倍杀的销量足以说明一切,不管是知名度还是认可度或是品牌影响力上,国产车和大众仍有不小的差距。
大众集团能够三个月就破百万,离不开奥迪、保时捷、斯柯达等众多品牌的全线增长,多位有实力的强者聚集在一起,增加了品牌影响力之余,对自身也是个不小的进步。
比如斯柯达,一直被称为大众的兄弟车型,第一季度获得了两位数的增长幅度,离不开大众集团的光环和德系车的口碑加持。
2023-09-21 20:05:41
2023-09-01 06:29:42
2023-08-04 07:28:14
2023-10-03 18:29:29
2023-09-02 06:27:20
2023-09-09 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