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9 15:51:25 | 找车网
特斯拉降价是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增加特斯拉汽车的销售量。 比亚迪汽车宣布涨价,因为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电池成本的增加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取消,都是涨价的原因。
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在蓬勃发展,无论是欧美国家又或者是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都是十分注重的。因为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必然是未来汽车领域发展的主流。所以此时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当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新能源汽车品牌数量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比亚迪以及特斯拉。但是特斯拉的定价过高,所以在近期有宣布降价的消息。但是比亚迪却出现了涨价的情况,但是仅仅是部分比亚迪车型涨价而已。
首先特斯拉汽车之所以降价,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因为比亚迪汽车的发展势头非常凶猛,特斯拉汽车公司意识到了危险。在中国地区特斯拉汽车的销量一直以来都是属于领先位置,如果此时不继续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优惠。那么销量排行榜当第一的位置必然会被比亚迪汽车夺走,所以才会通过降价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从而提高比亚迪汽车的销量。
其次比亚迪汽车宣布涨价,是因为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但是电池的制造成本正在不断的增加。正是因为成本的增加,部分新能源汽车车型才会在价格上有所改变。除此之外,是因为政策的改变有关。我国一起来都倡导新能源汽车,所以购买新能源汽车能够获得一定的补贴。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我国已经全面取消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补贴政策。
最近的 比亚迪 着实让人看不懂。
自高压油箱事件之后,关于比亚迪的讨论几乎变成了比亚迪粉丝清一色的“讨伐”,基于客观事实的质疑是不可以有的,否则总要面对其人身攻击;然而笔者作为其汽车用户至今仍对其“自动启动发动机实现碳罐脱附”的方式合理性存在质疑,因为这就是以消耗车主燃油为代价实现常压油箱系统碳罐脱附,可是使用高压油箱可以做到在不多余消耗燃油与增加排放的前提下实现正常用车过程中的脱附,哪个合理不言自明。
同时发动机自启动运转脱附的过程还有概率造成发动机机油乳化,结果是因为存在机油乳化的可能性,随后要将发动机换油保养里程缩短到3000公里。
先设定自动启动脱附和发动机短时间运行,随后造成机油乳化增多,最后缩短保养时间,近日又出现了汽车保养费用的提升,有点意思。
垂直整合研发的结果总应该做到比友商的产品更先进才对,曾经在驱动技术上确实有领先优势,可是到了第四代混动系统之后就不再有了;毕竟DM-i/p的两驱车是前驱,而竞品中的部分插电混动或增程混动可以用后驱,最有意思的是比亚迪现在的一部分前驱汽车定价重合的是友商的同价四驱车。
看来垂直整合模式并没有优势了,常压油箱和高压油箱的插花使用无疑是对成本的控制,现在在驱动平台之上也没有体现出成本的优势。
可是王传福在不低于最新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却不是这么说的,其讲到:
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核心技术、正确的战略方向、快速决策机制是制胜关键;随着竞争加速,未来3~5年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发生大变革,且越到后期,市场越不可预见。
新能源汽车变革是一场技术革命,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如果只是简单的拼装,存活下来的概率就很小。
似乎这又是在讲垂直整合研发的优势,同时是对扮演整合商角色的汽车厂商的唱衰。
未来的汽车厂商一定是资源整合商,需要做的核心研发不是电动机、电控和动力电池,而是汽车智能座舱和智驾系统;因为三电系统的装车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汽车同质化,驱动电机无法像内燃式发动机一样的给汽车区分性能等级,普通汽车也可以做到高性能;而当汽车的性能都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标准线上之后,“驾驶”则不再是用车过程中的核心,尤其是在自动驾驶成熟之后。
在这一切都成熟之后的汽车则会成为物联网终端,最后的核心价值是车辆的智能座舱。
所以汽车企业应当做的不是抢供应商的饭碗,不是再投入过大的精力去搞三电的技术研发。
现在的动力电池已经进入严重产能过剩的阶段,国内市场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最多1200GWh,可是现阶段行业规划产能已经达到4800GWh!现在还在讲搞垂直研发就是在浪费资源,无疑是在拖慢汽车电动化的整体节奏。
想要让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的是电池、电机、电控的研发交给产业链,让以自主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群搞研发;汽车厂商专注推动“汽车新四化”的后三个任务,也就是网联、智能和共享,而不是制造焦虑将友商都拖入长期的垂直整合模式里。
宏观控制与调整汽车产业链结构,避免一家独大以推动马太效应,坚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的底线才能真正实现长远的行业发展与进步;而在这个模式之中,未来的汽车厂商需要做的就是资源整合商,依托自主汽车产业链做整合商是最高效的方式。
比亚迪应当先解决好眼前的问题,在油箱问题没有第三方权威机构确定结果之前,不宜再拿其他话题来引导与营销。
搞什么“比亚迪猜中高考作文题”,别瞎扯了。
“吹灭别人的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是比亚迪高管在举报车辆涉嫌整车蒸发排放超标时引用的一句话,在权威机构没有给出结论之前就说这样的做法是“吹灯拔蜡”,似乎也是有些过于自信了。
现在又把这个操作描述成比亚迪猜中高考作文题,这是什么意思?
比亚迪人先说“自己有10-20万的汽车定价权”,随后又把整合供应商的方式讲成“拼装”,这一前一后都是在贬损除比亚迪以外的所有汽车厂商,这样的描述就是在吹整个行业的灯,怎么还好意思说别人。
“让汽车回归使用属性”是诸多比亚迪粉丝的口头语,潜台词是不要让汽车有品牌溢价。
可是宋PLUS DM-i冠军版首先取消了四驱,随后去掉了价格低一些的短续航版本,增加纯电续航150公里的长续航版,保留的110公里续航版本还涨价了。 找车网
就以低配版本为参考吧,看一看新老款有什么区别。
新款相比老款的起售版有不小的变化,动力减弱、油耗升高,并减少了部分配置,可是还涨价了。
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重点在于其起售价就要16.98万,旗舰版要19.98万,全都是前驱。
可是同样作为自主品牌, 哈弗 枭龙MAX Hi4是全系四驱,起售价不到16万,纯电续航也有105公里;零跑C11增程版起售价不足15万,起步就有185公里的纯电续航,16万起售的版本有280公里的高标准,并且是后驱; 深蓝S7 即将上市,起售价也就是16万多,有200公里纯电续航,也用后驱。
宋PLUS EV的指导价是17.98-21.98万,20万以内的选项只有520公里的纯电续航,旗舰版是605公里;同样作为紧凑型的SUV,尺寸略小一点的 埃安 AION Y Plus这台车有售价不到15万但续航超过600公里的选项!在17-22万的价格带里,有后驱的深蓝S7和零跑C11 EV,C11的旗舰版售价与宋PLUS EV旗舰版预售价一样,可是人家4.5秒破百的高性能四驱车,可是宋PLUS EV全系前驱。
这就是回归使用属性吗?
从其预售价来看,如果说这台车没有“品牌溢价”那就真的不客观了。
怀念一年多前的比亚迪,那时候的比亚迪虽然销量不高但是产品真的有性价比。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继 比亚迪 推出汉的冠军版之后,比亚迪又在带来 宋PLUS 的冠军杯,新车同样带来两套动力系统,分别为DM-i(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和EV(纯电动版本),其中DM-i版预售价为16.98万-19.98万元;EV版预售价为17.98万-21.98万元。
作为新款车型,比亚迪宋PLUS外观进行了全新设计,前脸基于海洋美学设计理念打造,与老款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其中头灯组采用与 海豹 相似的造型,下方以横向进气格栅的无边界造型呈现;而EV车型的车头则采用封闭式设计。同时,车头的“宋”汉字标识更换为“BYD”英文标识。
车身侧面,新款比亚迪宋PLUS继续延续旧款宋PLUS的造型轮廓。尺寸方面,宋PLUS 冠军版长宽高分别为4775/1890/1670毫米,轴距为2765毫米,其中车长增加了80毫米,高度增加了20毫米,定位紧凑型SUV。此外,宋PLUS冠军版还新增了天青色和苍烟色两种全新外观涂装颜色。
尾部造型同样变化较大,新车换上了贯穿式的尾灯组,同时,后牌照框位被移置后保险杠上方,整体感觉年轻了不少。
至于内饰造型,宋PLUS冠军版基本延续旧款车型造型,但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一定调整,其中档杆使用了最新的水晶款式,极大提升了新车精致感,并且座椅继续配备一体化造型,以蓝白相渐配色进行搭配,有效提升新车车内高级氛围。
配置方面,继续搭载12.3英寸全液晶仪表、15.6英寸自适应悬浮Pad,车机内置DLink智能网联系统,支持在线精准导航、影音娱乐等功能。
动力方面,宋PLUS DM-i 冠军版将继续搭载由1.5升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81千瓦,电动机最大功率145千瓦;同时,官方对车型也进行了优化,取消了两款纯电续航51公里的入门级车型,和两款纯电续航100公里的四驱旗舰车型。保留两款110km纯电续航的车型和两款150公里纯电续航的车型。
而宋PLUS EV 冠军版预计将提供71千瓦时和87千瓦时两种规格的电池包,续航里程分别对应520公里和605公里。
虽然目前从比亚迪宋PLUS冠军版预售价来看,是比现款售价更高,但从以往比亚迪其他冠军版车型来看,却是有着1-2万售价的下调,因此预计未来随比亚迪宋PLUS正式上市,也将会有比现款更惊喜的售价。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比亚迪宋PLUS已是同级最畅销SUV。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道Lab,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特斯拉刚降价,比亚迪宣布涨价,此次调价的原因有哪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1、拼了!比亚迪海豹率先“降价”,20万以内的特斯拉还会远吗2、比亚迪宋降价9.9万是真的吗3、十一薅羊毛,车企打折政府发券,长安优惠3万比亚迪能省1万拼了!比亚迪海豹率先“降价”,20万以内的特斯拉还会远吗近日,比亚迪推出了海豹冠军版,新增700km尊贵型,五款车型售价为18.98万元-27.98万元。相比于2022款,冠军版性价比大幅提升,售价有不同程度下调。可以
易车早报:特斯拉ModelY涨价/比亚迪秦PLUSDM-i上新2023年2月11日,易车编辑为您精选以下内容:1、特斯拉ModelY国内涨价2、比亚迪秦PLUSDM-i2023冠军版上市3、呼和浩特全面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4、红旗H9文成改装车亮相大阪改装车展5、禾赛科技正式登陆纳斯达克6、奔驰召回国产EQE及进口G
特斯拉降价了,距离下次降价特斯拉降价了,下次降价还远吗你永远搞不懂特斯拉会带来什么惊喜,就好像你永远都不懂下个月的油价是涨还是跌一样。特斯拉又降价了——旗下车型都有不同程度的官方降价,以Model3为例,后驱版本降价1.4万,高性能版本降价1.8万,入门版车型又到了大家熟悉的26.59万。而ModelY三款车型降幅略高一些,后驱版本降2.8万,长续航版本降3.7万,顶配的高
新款特斯拉Model3,越涨价卖得越好?这两天要说热度最高的车型,那一定是特斯拉Model3。因为新款Model3正式上市了,但是售价却上涨了不少,从之前的23.19万涨到了25.99万,直接贵了2.8万元。所以网上争议不断,有说新款售价上涨很正常,可以接受,毕竟在老款基础上升级了不少地方。但是大部分网友还是觉得特斯拉新款Model3的这个价格太贵了,坚决不买,其他车型上新都是
燃油车开启涨价模式,致其涨价的原因是什么?此次燃油车涨价主要都是进口高端车型,导致其涨价原因主要还是汽车制造的零部件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在俄乌冲突的当下,各种汽车原材料时刻面临断供的风险,而且石油价格日渐攀升,导致零件的运输成本也在增大。燃油车涨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从各大汽车公司的反应来看,价格上涨是由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目前,新能源正在积极发展。生产燃料的公司明白,价
特斯拉全球涨价,是为下一轮降价做准备?5月2日,特斯拉没有任何预兆就在官网修改价格。中国区Model3和ModelY各车型普涨2千元,涨价后Model3起售价涨至23.19万元,ModelY起售价涨至26.39万元。同时,据特斯拉美国官网,Model3价格从39990美元上涨至40240美元,ModelY从49990美元上涨至50240美元。01降
盘点特斯拉今年价格变动,单一版本最高有5次价格调整这一周来,要说国内话题热度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一定当属频频降价的特斯拉。距离上一次降价刚刚过去两天,近日,特斯拉官网再次下调了全新Model S/X的现车价格。这意味着,不到一周,特斯拉就已经开启了两次大降价。上一次降价是在今年8月14日,特斯拉针对Model 3后轮驱动版现车,推出了8000元的限时保险补贴政策。针对Model
全新特斯拉Model3实车亮相,造型更犀利,售价或降低日前我们从特斯拉品牌官方获悉,现款Model3车型6月限时激励正式上线,从6月16日起至6月30日,购买Model3后轮驱动版现车并完成交付即可享受8000元保险补贴以及优惠利率贷款方案,详情各位可以去官方了解一下。而按照目前Model3后轮驱动版车型的23.19万指导价来看,在不选装任何配置前提下,将所有花费算到一起大概是25
2023-09-21 20:05:41
2023-08-04 07:28:14
2023-07-17 23:00:37
2023-09-17 20:00:57
2023-09-08 11:11:51
2023-09-13 05: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