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湖南郴州萧克故居景点介绍 萧华与萧克(萧华晚年的特别荒唐) 开国上将萧克:被敌军追击时下令丢掉草帽,随后敌人被炸人仰马翻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湖南郴州萧克故居景点介绍 萧华与萧克(萧华晚年的特别荒唐) 开国上将萧克:被敌军追击时下令丢掉草帽,随后敌人被炸人仰马翻](/draw/thumb/60784/ca6c3a340010b968e69d0789850b69a1.png)
湖南郴州萧克故居景点介绍
萧克故居位于嘉禾县泮头乡小街田村,建于清道光六年 (1826),系萧克曾祖父萧人杰建造。1907年7月14日,萧克出生在此。占地400多平方米,硬山顶,穿斗式梁架结构,保存较为完整。
萧克是儒将,被称为“军人学者”,笔耕不辍,著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朱毛红军侧记》《中华文化通志》《萧克回忆录》《萧克诗稿》《浴血罗霄》等作品。其中,他创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长达40万字的《浴血罗霄》获1988年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地址:郴州市嘉禾县泮头乡小街田村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参考路线:从嘉禾汽车站进入珠泉东路--嘉禾大道--S215--S322,从S322到S324--S324,从S324到X081--X081,从X081到萧克故居
![湖南郴州萧克故居景点介绍 萧华与萧克(萧华晚年的特别荒唐) 开国上将萧克:被敌军追击时下令丢掉草帽,随后敌人被炸人仰马翻](/draw/image/60784/28d19583ec689f8914b8747af95a77f4.png)
萧华与萧克(萧华晚年的特别荒唐)
您好,现在我来解答以上的问题。萧华与萧克,萧华晚年的特别荒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职务最低的开国上将是贺炳炎。
2、贺炳炎的主要成就:雁门关大捷。
3、1937年10月16日,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贺炳炎率部经过3天急行军,直插到达雁门关西南10多里的才窝村,伏击日军。
4、经过激战,716团共歼灭日军3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20多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载入了八路军英勇抗战的光荣史册。
找车网
5、试制新武器。
6、为了让迫击炮既能平射又能高射,贺炳炎向炮兵排提出,看能否将击针改为扣动扳机。
7、炮兵排在贺炳炎的督促下很快试验成功,改造了新的迫击炮:平射时可采取拉动击发,高射时又可撞击。
8、贺炳炎的这一改变,使迫击炮的整个作战功能,得到了根本性的拓展,被载入军事教程。
9、沙家店大捷。
10、1947年8月20日,贺炳炎率领1纵和2纵在沙家店阻击国民党军前往榆林增援。
11、到黄昏前,歼灭了胡宗南最精锐的3大主力之一的整编36师,成为西北战场的转折点,是西北战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
12、被军史家称为“沙家店大捷”。
![湖南郴州萧克故居景点介绍 萧华与萧克(萧华晚年的特别荒唐) 开国上将萧克:被敌军追击时下令丢掉草帽,随后敌人被炸人仰马翻](/draw/image/60784/ad9e3708490ba9046008407a358bca46.png)
开国上将萧克:被敌军追击时下令丢掉草帽,随后敌人被炸人仰马翻
萧克上将,一位天资极高、资历极深的“老革命”,是真正的文武全才,不仅作战勇猛,被称为“猛打、猛冲、猛追”的“三猛”北伐战士,更是茅盾文学奖荣誉奖的获得者,是一位我军的传奇将领。
萧克上将是湖南嘉禾县人,他在家乡的时候,名字还并不叫萧克,当时叫做萧克忠,因为他在家祠当中排“武”字辈,在去县立甲种讲习师范读书时,就改名为肖武毅了。
直到参加湘南起义时,才正式使用“萧克”这个名字。
萧克上将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清朝的秀才,家里条件还凑合,有6亩薄田。
因为有父亲的支持,萧克在六岁时,便已经早早来到私塾学习,由于萧克天资聪慧,打小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后来又继续读了高等小学三年,从而去了嘉禾县立甲种讲习师范读书。
读书时期的萧克,就已经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资来,无论是挥毫泼墨,还是吟诗作赋,对他来讲似乎天生就擅长,而且内心极为热爱。
不过萧克又与大多数的书生不同,他虽然喜欢学习文章,却并不迂腐,其爱国主义情怀便在这读书之间悄然澎湃。
有一次,萧克的父亲在屋外时,忽然听到屋内有哭声传出,当他急忙冲进屋中时发现,萧克此时泪流满面,当父亲问及原因时,见到他的手中正捧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传》阅读,才欣然发现,萧克之所以且读且哭,是因为爱国之心热切,有感而发。
1926年1月的冬天格外寒冷,萧克的心却充满热情,因为在这个冬天他踏上了去往广州的路,一个人,七块大洋,徒步九日到达韶关,才乘上去往广州的火车。
本想报考黄埔军校的萧克,却意外错过了报名时间,等他抵达黄埔军校时,第四期招生已经结束。
无奈之下,萧克只好另谋出路,最终考入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在这里的经历确实一波三折,他在2月份入学,4月份开学,7月份便毕业了,原因是当时学校内的军士有些多,无法分配,但是毕业证照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之后,这座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便被归入黄埔军校,所以有许多人认为萧克是黄埔军校毕业,其实这也符合逻辑,但是他老人家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却认为自己并不是黄埔军校毕业。
萧克毕业后加入到五团当兵器员,团长是蒋先云。北伐战争此时已经爆发,吴佩孚的军队很快就溃败下来,萧克辗转来到武昌,投奔堂兄萧武慧。
萧武慧则是当时被称为“铁军”的第四军,他见到萧克以后,就劝他留下来,不要再走了,萧克便留在北伐军补充到第五团辎重队。
次年的3月份,萧克终于达成所愿,成功加入到叶挺任师长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凭借突出的各方面能力,在队伍中很快得到提拔,一度在第七十一团三连担任政治指导员,成为“铁军”一员。同月,萧克在连长的推荐下,成为优秀的共产党员。
1927年8月1日,萧克参加了南昌起义,此时的他,已经是抚州叶挺部第二十四师七十一团二营当四连连长。
当时他们行军赶路时,路过一些村子,就会有人插上一些牌子,标明那些当地土豪的名字,可以到他们那里挑土豪的谷子,也有不少人选择买米,因为买米会方便一些,挑来的谷子还要磨成米才行。
南昌起义以后,形势发生变化,老蒋在四月份时悍然发动“四一二”政变,萧克所在的南征起义军遭到巨大压力,面对闽、赣、粤三省敌军,情况十分危急,萧克所在连队的20人,也正是在此时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
很快,萧克这支孤军便成为俘虏,包括他在内的战士们,被关了近一个月时间后,遣散到广东街头。萧克选择回到湖南老家,回家后不久,便与组织取得联系,重新回到队伍当中,成为碕石独立营的副营长。
这支队伍非常不一般,因为萧克带领的这支碕石独立营非常幸运,它是第一支在静冈上与毛主席会师的湘南起义部队。
在湘、粤两省军阀的夹击下,萧克所在碕石独立营再次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他们一边打游击,一边判断主力移动的方向,并且决定向东行进。
在这个艰苦的环境下,碕石独立营依然坚持游击,并且在游击的过程当中,不仅没有人掉队,而且队伍越来越壮大,等到4月份的时候,已经发展到500多人的规模,同时装备了60多杆枪,300多杆梭镖。
当毛主席的秋收起义队伍遇到碕石独立营时,这支精神头十足,背上背着梭镖的队伍让毛主席不仅感叹:
这一幕直到多年以后,1968 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时,萧克参加活动时再次遇见毛主席,二人紧握双手,回忆峥嵘岁月,提及当年的见面时,毛主席再次问道:
萧克激动的回答:
毛主席问道:
萧克:
毛主席赞叹:
1930年,萧克被任命为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红军队伍随后打下吉安,令当地的百姓热情高涨,一时间都选择踊跃参加,为国效力。
红军因此在这个时段,迅速扩编,当即由红一军团指挥部拍板,决定将纵队改为师,红四军第三 纵队改为红四军第十二师,师长便是萧克。
升任师长后的萧克继续努力,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被任命为红八军军长。
1933年6月,红八军再次改编为红六军第十七师,依然是萧克任师长,而且在这一年,萧克接到一个命令,由他率领十七师的军事行动,他的任务便是率领十七师配合中央红军作战。
在萧克的率领的下,第十七师迅速行动,参与到战局之中。当萧克率领的十七师迅速渡过袁水,奉新黄沙地区疾进时,国民党军西路军总司令何键为此大吃一惊,因为萧克的举动确实令他出乎意料,他赶紧派出国民党军第十六师主力对萧克部进行尾随追击。
萧克之所以选择快速渡过袁水,其目的就是想快速与红十六师会合,等到何键明白萧克意图时,再次派了一支堵截部队,当时他派的是第十八师师长朱耀华执行此次任务。
朱耀华根据当时的地形和萧克行军路线进行判断,决定由万载小源 (今仙源) 地区东进,抢在萧克的前面,阻止萧克继续北上的路线。
萧克的第十七师行军速度极快,在日夜兼程之下,很快就赶到修水间的黄沙地区。因为急行军的原因,战士们有些疲惫,萧克决定在修水间的黄沙地区做下修整,再继续前进。
哪知道,就在这个休整期间,国民党的两个旅、一个师追击而来,二话不说,立刻对萧克部发起进攻。
原来,这正是朱耀华率领的军队,与萧克部一见面,便发起猛烈攻击,不仅有陆军,而且还有空军支援,一时间,萧克的十七师陷入险地,面对敌人飞机的狂轰乱炸和俯冲扫射,根本无法展开有效反击,只能在轰炸的间隙进行反击。
萧克率领战士们积极修建野战工事,以此据守阵地,艰难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对峙。
在此期间,萧克发现一个疑点,他始终没搞明白,自己的阵地与朱耀华的部队这么近,为什么国民党的飞机却能精准的投弹到他的阵地上,却没有一颗炸弹投到朱耀华的阵地上,他们是如何区别敌我信息的呢?
在一次敌军飞机轰炸的间隙,萧克趁机登上高处,利用望远镜向朱耀华阵地上瞭望,他惊喜的发现,此时朱耀华的阵地上分布着不少的大块白布,看到这一幕,萧克立刻明白过来,原来敌军是依靠白布作为与空军沟通的作战信息,这才避免导弹投放到朱耀华阵地。
萧克立刻组织部队在自己的阵地上布满白布,等国民党飞机再次来袭的时候,果然就越过了萧克阵地,直接飞到朱耀华阵地上空投放炸弹。
国民党军意外遭到轰炸,毫无防备之下乱作一团,萧克找准时机,立刻对包围的敌军发起冲锋,不仅成功突围,而且歼灭了国民党军第一八四旅1000多人,他们的旅长钟光仁也在这场战斗中负伤。
说道此次的计策,萧克上将确实技高一筹,而且他用计导致敌军误炸自己军队的事情还不止一次发生。
1934年7月23日,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六军团决定离开湘赣苏区。
红六军团从遂川横石地区出发,势如破竹,一路过关斩将,突破了国民党整整四道防线,成功突围。
红六军团此举,令何键大为恼怒:
广西的白崇禧见红六军团突围,害怕攻入自己的老巢,赶忙派了两个师到边境阻击。
红六军团刚刚突围成功,立刻又陷入前有堵截后又追兵的境地,因为军情紧急,萧克与领导商量后,决定立即行动,目标是抢渡湘江,进军新化、溆浦地区。
国民党部发现红六军团的目的后,立即派兵到湘江西岸,阻止红六军团渡过湘江,加之白崇禧部的军队,国民党军队的数量迅速集结,高达我军的4倍之多。
渡江无望之下,萧克改变行军路线,率部东行到阳明山区,转而继续南下,脱离包围圈。
恼羞成怒之下,国民党再次派出飞机对红六军团进行追击轰炸,以拖延其行军速度,帮助陆军进行追击。
烈日炎炎,红六军团的战士们都头戴草帽避暑,却依然热的大汗淋淋,就在此时,萧克却下达了一个命令:所有人将草帽摘下放在路边。
这个命令下来以后,指战员们有些不明所以,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下行军,为什么要丢掉这唯一能够避暑的草帽?
但是他们的军事素养极高,虽然心中有嘀咕,但是行动却一点都不满,很快,红六军团的战士们便都将草帽放在路边了。
国民党军第十七军的先头部队紧随其后,这支先头部队整整有一个旅,时任旅长的高福祥,带着部队急行军追赶,烈日炎炎,令他十分苦恼,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了萧克部队留在路边的草帽。
高福祥见到这么多的草帽如获至宝,赶紧令他的士兵带上草帽避暑,突然来到的清凉让他们很开心,不过他们的笑容很快就僵在脸上,因为国民党的轰炸机对草帽十分敏感,在他们看来,带着草帽的队伍就是红军。
所以,国民党的轰炸机来临时,对高福祥部的队伍进行一番狂轰乱炸,顿时高福祥部人仰马翻,伤亡惨重,直到此刻,才知道自己中了萧克的计谋了。
萧克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懂得“礼贤下士”,在1934年10月1日,红六军团攻旧州时,曾经遇到一家外国人,将他们抓了以后,得知他们是传教士,名为薄复礼,对他们礼遇有加,正是因为萧克的宽容,在红军无法识别一张发文地图时,正是获得薄复礼的帮助,才成功完成行军任务。
萧克上将堪称传奇,因为他不仅早在19岁时就已经参加北伐战争,而且他在25岁时就已经是军长,27岁时则成为军团长了。
全国解放后,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成为开国第一名上将。
致敬!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湖南郴州萧克故居景点介绍 萧华与萧克(萧华晚年的特别荒唐) 开国上将萧克:被敌军追击时下令丢掉草帽,随后敌人被炸人仰马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