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赛道试驾新款沃尔沃S60 迁徙的门徒

2023-05-12 07:17:49 | 找车网

动力升级/弯道乐趣依旧延续!赛道试驾新款沃尔沃S60

不知道昨天对于其他媒体同行们是不是快乐的,反正我在厦门国际赛车场度过了难忘且乐趣十足的一天。不光因为我在这条首次踏足的赛道上首次试驾了新款沃尔沃S60,还因为…我在全赛道计时赛段的圈速获得了当天第一名的成绩!我本来预想的文章开头不是这样子的,怎奈无法压抑住心中的喜悦,此刻我依然还沉浸在这个意料之外的获胜情绪当中,所以,朋友们请见谅!接下来咱们来聊聊这次新改款的沃尔沃S60。

首先,如果你想在外形当中找到新款沃尔沃S60的改变之处,从车头观察是很难发现的。实际上它的整个车身轮廓、整体造型设计都与此次改款之前保持不变。难道这就意味着S60的外形不值得说了吗?并不,我的同事洪柳(点击进入他的主页)同期也在上海本地拿到了新款沃尔沃S60的试驾车,在他体验完一天过后,首先赞不绝口的依然是它的外形设计。

直观来说,它的车头很宽、很扁,很符合我们心目当中对于运动型轿车的预期。与此同时,新款沃尔沃S60的外形轮廓相当简洁、且通过硬朗的线条带出了足够强的力量感。车身比例这方面,也是新款沃尔沃S60的拿手好戏,从车头到A柱、再到前风挡玻璃的倾斜角度,这个比例和角度也在流露出一种运动感。它停在那里,就能让你感受到一种运动的气质和特立独特的范儿。

从车外,如果你想分辨这是不是一辆新款沃尔沃S60的话,主要看车尾的字母标识,没错,B4和B5代表着新款沃尔沃S60搭载了带有48V混动的全新动力系统,跟之前的T4和T5形成区分。与此同时,新款沃尔沃S60 T8插电式混动车型依旧在,所以新款沃尔沃S60目前可以说是完成了全系混动化。

在新款沃尔沃S60的车内,造型设计同样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沃尔沃标志性的T字形中控台和层次分明的细节设计。它看上去足够运动,体现在类似金属拉丝材质的银色装饰,也体现在看上去足够运动化的方向盘,更体现在它包裹性和承托性都相当出色的运动型座椅。有了这些,再加上眼前还有一条此前从未踏足过的赛道,似乎也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容易激发出一个人内心对于驾驶的渴望了!

新款沃尔沃S60豪华版车型搭载的水晶挡把

差一点忘了提,新款沃尔沃S60依然采用了豪华版和运动版这两种不同的设计风格,除了车头造型不同、车内座椅造型不同之外,它们的挡把也发生了一些细微差异。同样都采用了电子档把,其中运动版采用的是皮质包裹挡把头,豪华版采用的则是水晶档把头。当你在夜间、或者在地库进入车辆的时候,水晶档把头还会有背光缓缓亮起,想要这份仪式感的话,可不要错过了。

厦门国际赛车场,总长度2公里,共设有11个弯道,赛道依山而建,赛道高低落差达到11米。一天的体验下来,不难发现,这条赛道基本只有主看台的大直道路段能够释放出车辆的绝大多数动力,其余赛道部分均为连续弯道,对于车辆过弯性能、驾驶人员对于行进路线的把握提出了比较严苛的挑战。

找车网

再回到新款沃尔沃S60本身,此次我们主要在赛道上试驾的是新款沃尔沃S60的B5车型,它搭载了由2.0T涡轮增压发动机+48V电机组成的混动系统,最大功率为250Ps、峰值扭矩达到350Nm,匹配的是8AT手自一体变速器。说到弯道性能,新款沃尔沃S60前悬架采用了双叉臂结构,本就为车辆在转弯时的支撑性提供了更好的角度;后悬架为多连杆结构,不同于其它同级别车型的是,新款沃尔沃S60后悬架不具备传统的螺旋弹簧,而是采用了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弹簧,对于运动性这方面而言,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它进一步减轻了后桥的“簧下质量”,提升了整体行驶品质。

拐过赛道的11号弯、进入大直道的区域,就是释放新款沃尔沃S60全部动力的最佳时机,刚巧这时候还能借助一部分赛道下坡的走势,所以整个加速阶段相当迅猛、流畅。毕竟对于这样一辆中型豪华轿车而言,250马力的数值是不容小觑的,它在日常道路上的“破百”成绩为6.9秒左右,而在赛道大直道上,你想做的只有将右脚死命地踩到底,不想让任何一丝的动力从你的脚下溜走。

在通过大直道过后,就是考验新款沃尔沃S60弯道能力的1号弯,全力重刹让速度从140km/h左右降到60km/h左右之后,紧接着就是朝着弯心打方向、眼睛瞄着出弯的地方。即便是调到运动模式下,新款沃尔沃S60的转向手感依然偏轻(针对一辆运动型车而言)。这样的转向手感设定,在日常驾驶时一定会带来更多的轻松感和快打方向时的易操作性,但在赛道上,我依然希望它如果能更沉一点、甚至更较劲一点的话会更好。

在弯道中,能感受到新款沃尔沃S60的底盘整体柔韧度比较出色,它并非是一味的硬,而是能用车身姿态的变化来告诉你车辆目前所承受的压力,究竟是能够让你再激进一些、还是需要收着点。没错,这时候你并不需要一个坚如磐石的底盘,反而通过这种互动性,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车的极限在哪里、人的极限又在那里。

四条米其林PS4轮胎在弯道中同样功不可没,它提供了非常优异的抓地力表现,能够纵容你的各种走线不到位、甚至是误操作现象。当然,它也有互动,从响胎到推头之间的跨度很大,这期间都是你可以做修正、让车辆回到正常发力状态的时机。一般来说,我们在经过弯心之后才逐步补油来跟上动力,但在新款沃尔沃S60上,建议你在到达弯心、甚至快要到达弯心的地方就开始补油。

这是由于它稍微偏慢的油门响应导致的结果,如果想要在出弯的时刻获得最大的动力支援,就必须找准动力实际开始发力的时机。当你在经历过连续两三个弯道、适应了这种节奏以后,眼前的这辆新款沃尔沃S60也就能被轻松地被驾驭了。想必会有不少人认为一辆前驱中型轿车跑赛道没有什么看头,但实际体验过之后你就会发现,当它的转弯姿态比较可控、当它的悬架反馈效果让你欣喜的时候,你就会进一步想要去驾驶着它劈向每一个“下一个弯道”。

话又说回来,新款沃尔沃S60毕竟也还只是一辆民用车,并非赛车,所以在轮胎、刹车、乃至机油等各种设定上,依然是服务于日常道路环境的。能够在赛道上行驶、并且让大部分人从中收获到一定的驾驶乐趣,是它运动型基因里带有的东西。但即便是这样,当你购买了一辆S60,想要在赛道日里去感受激情的话,也要时不时地注意一下刹车温度、轮胎磨损以及水箱温度等等。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今天在赛道里驾驶的几个遗憾之处吧。首先是,对厦门国际赛车场的11个弯道依然处于不够熟悉的状态,每次在进弯、出弯的时候依然拿不准最优的线路;其次是,对于新款沃尔沃S60的掌控程度,依然没能达到熟练的状态,如果驾驶的时间再长一些的话,应该会对它的转向、动力以及刹车特性有更好的掌握。期待下次能再有机会来挑战厦门国际赛车场,也希望能再次打破今天的成绩(1分16秒723)!

迁徙的门徒 试驾沃尔沃S60

反复说一件事的原因大致有两种,要么是因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要么是实在缺少内容丰富的话题,而这一点也正是我担心的。因为之前的经历,即便这是一款全新引进的车型,在我眼中它仍然像一辆改款车一样难以下手,其中的理由也再简单不过。说起驾驶乐趣,你大概总能想到“激情”,不过我可不是冲着它去的,相比之下,我更想去验证当初的一些猜测是否应验。

其实这些所谓的猜测,之前都可以算作厂商面对中国市场的一种“惯例”。当然,我无意去评论厂商面对不同市场的产品策略,毕竟有些东西要经过市场的实际检验才能说明问题,不过绝大多数引入国内市场的产品的确经过了所谓的适应性调整。哪怕仅仅是几年前,因为使用环境、市场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的是产品技术层面的差异,比如缸内直喷、复合增压、限滑差速器、主动转向等技术都与我们无缘,就更不用说其他一些看着花哨、用起来有趣的电子设备了。不过现在不同了,戴上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帽子,再也没有哪个厂商敢忽视红色市场的存在,不用说技术上的倾尽全力,哪怕是产品投入的反应稍慢,大概他们的CEO在召开股东大会时也会遭受非议。

尽管斯蒂夫·马丁离开了沃尔沃公司,但它留给沃尔沃的XC60以及S60概念车却把下一代沃尔沃车型的设计语言真实地展示了出来,早已经明确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已经确立了沃尔沃未来的产品发展方向。因此无论英国人是否离开,接下来的沃尔沃产品都很容易让人找到它与前者之间的延续性。相比之下,正是这种简约、大胆的线条才能让沃尔沃的产品在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比拼中保持自身的独特性,从而赢得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虽然内饰的变化与我们熟悉的其它沃尔沃产品相差不大,但它强调的同样是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没有那些为了豪华而豪华的繁复设计,但却能够通过不同色彩、材质的应用,达到如同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视觉效果。

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早在去年的全球媒体试驾会上,沃尔沃的工程师们就向我们详细讲解了新车型的一系列大胆变革。当然,为了实现“最具驾驶乐趣的沃尔沃车型”的这一目标,工程研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悬架以及底盘系统上。比如增加前悬架弹簧滑柱的直径、提高车身刚度、采用更短更硬的弹簧,同时将悬架与车体相连接的衬套刚度提升了一倍,并且将后悬架减震器支座的由传统的橡胶部件改为聚氨酯材料等等。不过技术说明会上也提到,欧洲规格车型使用运动调校的悬架,而美国、俄罗斯及其他市场将采用舒适型悬架。尽管当时并未明确提到中国规格车型采用何种底盘调校,但多数中国媒体心中已经有了准确答案。而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一点,虽然中国市场对于原汁原味的欧洲车型更加买账,但豪华品牌的消费者未必全都会对我们所执着的操控性能买账,他们似乎同样注重乘坐舒适性的考虑,即便拥有技艺高超的工程师,不同的调校方式,肯定会对中国规格S60车型的操控感受产生一些影响。

而新车型在中国市场上也并不提供省油、耐用的D5和D3柴油发动机。3.0升的直列6缸增压发动机被原汁原味地保留,而当时我没找到试驾机会的,搭载2.0升直列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将成为扩张市场份额的主力。其实对于这两套动力总成并不会让人觉得太陌生,它们同样服务于国产的沃尔沃S80 L车型,不过3.0升T6车型经过了一些特殊改造,重新调校之后,它能够为S60车型提供304马力的最大功率和440牛·米的峰值扭矩。比起S80 L车型要分别高出将近20马力和40牛·米。由于采用同等动力配置的S60车身重量要轻一百多公斤,因此新车型的动力性能非常出色。

从北京出发前,参加这次S60试驾会的媒体就与沃尔沃签订了一条保密协议,在3月10日新车正式上市之前,关于S60车型的任何信息都不得向外界透露。以此为代价,我们才能拿到试驾车的钥匙。事实上,我一点儿也不在乎能否开上中国规格的沃尔沃S60 T6 AWD车型,反而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2.0T车型上,所以第一天开着T6车型上路时有些心不在焉,而这一天的主要任务则是配合摄影师拍照。

至于为了体验行人安全系统和城市安全系统而安排的场地体验环节--我与Mr. Bob(沃尔沃用于安全系统研发的假人)和气球车也没有太多交集。至少我从骨子里对这一类电子装备并不怎么信任,哪怕副驾驶席上的陪驾提醒我放心大胆地保持速度,但我还是会在“紧急”关头到来之前,下意识地减速。按照古斯塔夫先生的观点,无论何时,对车辆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并且,这种由雷达、激光传感器和数码摄像头组成的探测机构并不总能保持优良的工作性能,起码在恶劣天气情况下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也就是说,这套先进的电子设备所要做的只是在驾驶者注意力不集中时起到接替者的作用,而我宁愿它一辈子都没机会启动。

还记得我上次说过的4C主动底盘么?这东西也出现在中国规格车型的选装配置清单里,它有些像奥迪的“驾驶模式选择系统”,只不过舒适、运动与高级三种模式之间切换所带来的变化并没有那么明显,因为它并不会与转向系统、变速箱和发动机响应联动,如果只是为了得到一套实时可变阻尼的减震器,多少显得有些浪费,大概它最大的优势能够体现在赛道中。次日,我又体验了搭载4缸发动机的2.0T车型。与那台6速的爱信自动变速箱相比,它的双离合器变速箱换档更加平顺,响应也更加积极。虽然采用了舒适型悬架,但S60在整个沃尔沃车型系列当中,仍然是悬架调校最硬朗的一个。不过单就驾驶感受而言,中国规格车型与欧版车型之间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当我快速通过一组组合弯之后,来自转向系统的问题便暴露了出来。新车型的方向盘虽然有不错的路感,但它的响应速度与敏捷、扎实的悬架相比显得不够犀利。另外,它的转向力度属于不折不扣的重口味,我甚至第一次觉得一辆新车的方向盘竟然这么重。而在我的记忆中,S60的方向盘力度同样是可调的,当然要通过中控台上那个“My Car”按键,但这一次,我翻遍了所有菜单都没能找到与转向系统有关的选项。(本文来源:名车志)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赛道试驾新款沃尔沃S60 迁徙的门徒”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