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找车网小编整理了4月底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4月汽车制造业出厂价同比下降0.6% 通胀趋缓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4月底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4月汽车制造业出厂价同比下降0.6% 通胀趋缓](/draw/thumb/31149/027624a3a7678482f064cf5126217948.png)
网传4月份汽车优惠会收紧价格要回涨,事实会是这样的吗?
进入三月底,掐指一算,距离东风汽车等车企的巨额补贴期限(3月31日)仅剩2天不足,很多人都在盲猜:进入4月份之后这些车企是否会重新涨价?怕啥来啥,这事还真有苗头了。
最近网上有传言说
日产
、
宝马
、
奥迪
、
奔驰
等已经发出通知,4月份起将全面减产,进入全面涨价。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涨价指的应该是回收优惠力度,由之前的大降5~6万调整为小降2~3万。
虽然消息虚实还不得而知,但已经有那味了。至少从3月的这波降价潮带来的影响中可以看出,部分车企回收优惠力度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首先,这轮降价高潮始于3月初的湖北东风汽车政企补贴政策,祭出了部分车型最高补贴9万的骨折价,一时间风起云涌,大小车企盲目跟进,开启了一场降价大戏。
消费者看热闹一时爽,但不得不说,这轮降价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消费者切实获得了一定利益,但因此带来的连锁反应也不小。市场秩序遭受破坏不说,还引发了一场恶性竞争,赔得起的大车企在降价,赔不起的小车企含泪也要跟进,最终或将导致那些小型车企直接消亡。
其次,本轮降价幅度过大。少则2~3万,多则8~10万,成都
沃尔沃
某车型甚至最高降幅达到了15万。这下消费者反而挑花了眼,哪家都想买哪家又都下不了手,总害怕买了之后又降价,不敢当这个大冤种,这时候“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又在作祟。好吧,那就继续持币观望吧。这也导致了3月前两周全国乘用车的销量反而环比上月下降了11%。
对于车企而言,既然这么大的降幅还不能刺激消费,那不如及时止损,把优惠控制在常规模式内,保持平稳持销态势。
最后,就是有关部门的发声。面对车企无底线的降价模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表态:降价处理库存,适当回收成本是正常经营措施,但不能因此沦为价格战。汽车企业应该着眼长远,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力等方面多下功夫,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在稳增长、促消费的过程中,方式方法要得当。
既然上级部门发声了,车企们自然要给面子,要好好反省,及时做出调整了。
综上所述,这轮降价来的凶猛,也并非出现在行业传统的降价节点上,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有利有弊。
而回到本质上讲,大部分车企本身也不愿意大降价,毕竟降价就意味着销售额的下降。而对于那些定位中高端的车企(车型)而言,一旦开启了大幅降价先例,品牌定位自然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多少有种虎落平阳被“消费者”欺的感觉。
找车网
其实部分车企降价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配合地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目的。既然前排的观众都站起来了,你也只能跟着踮起脚尖,那就一起卷吧。而眼看降价效果不好,作为车企便夺回了更多主动权,继续自己的常规营销模式。未来还想要5万以上的优惠?对不起,给不起!
但话又说回来,绝大部分汽车它毕竟是消费品,大趋势永远是越往后越降价,90年代刚进入中国的
桑塔纳
还卖20万,如今6万起步还处处遭人嫌弃。
那么,在当下新能源车已被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的前提下,如果4月开始大幅优惠被回收后,燃油车咋卖?马上又要执行国6B排放标准了,库存车何去何从?降也不是,不降也不是,不得不说,这届车商真的太难了。
写在最后
目前来说,虽然有传出涨价的消息,但也不能排除是某些车企为了促进消费而放出的“烟雾弹”,毕竟这种老套路上过小学的人都能想得出来。因此,我们还是那句话,买车一定要选择自己合适的,千万不能被价格诱导而盲目下手。捂紧口袋,静观其变。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知事,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4月底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4月汽车制造业出厂价同比下降0.6% 通胀趋缓](/draw/image/31149/94b0a9c2d99013a20a00c36338bf8ac7.png)
国家统计局:4月汽车制造业出厂价同比下降0.6% 通胀趋缓
5月12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了2020年4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4.0%。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2.3%。
值得注意的是,CPI和PPI两组指数分别反映出消费端和生产端的变化水平。而PPI将对CPI产生传导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在消费端存在一定程度通货膨胀,这主要受疫情的因素影响,随着食品行业出现的季节性恢复,这种通货膨胀的趋势正在和缓。
汽车行业作为交通和通信行业的范畴,其居民消费价格表现同比呈现4.9%的跌幅,这其中与国际油价大跌和受疫情影响有关。但交通和通信行业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然不能对冲CPI整体的增长。
受国际油价和疫情大环境影响,在生产端PPI指数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均出现下滑态势。其中汽车制造业作为生产端中的细分行业,其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6%,环比下降0.1%与3月份表现持平。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汽车制造业将呈现回暖态势,汽车制造业依然值得外界期待。
1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 通胀趋势缓解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4.0%;食品价格上涨14.8%,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4.7%,服务价格上涨0.9%。1—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5%。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9%。其中,城市下降0.8%,农村下降1.0%;食品价格下降3.0%,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1.3%,服务价格持平。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所谓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此次4月份出现CPI指数同比上涨反映出相比于去年同期出现一定的通货膨胀。但结合1月至4月单月数据来看,呈现CPI同比下降趋势说明通货膨胀现象出现缓解趋势。
2
食品价格成为影响CPI指数的主要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CPI上涨3.3%,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8%,涨幅回落3.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98个百分点。而在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又产生绝对影响,猪肉价格上涨96.9%,涨幅回落19.5个百分点。
从环比来看,4月份CPI指数环比下降0.9%,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食品价格下降3.0%,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0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继续下降的主要因素。
具体来看,天气转暖,鲜菜供应量增加,价格下降8.0%,降幅收窄4.2个百分点;生猪产能加快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7.6%,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鲜果和鸡蛋供应充足,价格均下降2.2%。非食品价格下降0.2%,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
可以说,“民以食为天”成为影响4月份CPI指数的绝对主流部分。
3
疫情导致交通和通信居民价格同比下降4.9%
作为反映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之一的CPI,4月份表现的同比增长3.3%。行业分析人士对汽车预言家表示,通俗的理解就是今年4月份购买同一商品,将比去年同期要多花3.3%的金额。
换句话说,CPI指数上涨或导致货币贬值,货币购买力下降。当CPI上涨时,意味着居民实际工资收入减少,居民收入缩水。这使得用车成本提高,对于汽车市场产生消极影响。
汽车预言家查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发现,涉及CPI七大类细分指标中出现了四涨三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4.8%和2.2%,教育文化和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0%和0.1%;交通和通信、衣着、居住价格分别下降4.9%、0.4%和0.3%。
或许有人认为,包含汽车的交通通信大类出现同比下降4.9%与整体通货膨胀相矛盾。对此,有行业人士向汽车预言家表示,交通和通信行业出现同比下降4.9%,这主要与2020年开年的新冠疫情冲击有关。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在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2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79.1%;中国2月份乘用车销量22.4万辆,同比下降81.7%;中国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75.2%。已经达到触底水平。此外,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下降7.5%、8.2%和3.7%。综合因素导致汽车交通和通信行业出现同比下降4.9%。
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数据依次为:环比、同比、1—4月同比表现
作为发展中国家,CPI指数细分类型中主要集中在衣、食、行以及教育、医疗等与每一个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作为中产生活标志的两大类房价和车价并未完全列入其中,这主要是因为这两项在现在阶段仍属于奢侈品消费。所以,仅以汽车出现降幅并未能对冲整体CPI指数的同比上涨。
4
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1%
2020年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2.3%。1—4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5%。
国家统计局官方解释,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for Industrial Products, 简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作为中间投入产品的购进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汽车预言家梳理发现,此次国家统计局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统计调查涵盖1638个基本分类的20000多种工业产品的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统计调查涵盖900多个基本分类的10000多种工业产品的价格。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涉及全国5万余家工业企业。
5
PPI 环比同比下降 汽车制造业或将迎来回暖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4.5%,降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3.31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11.6%,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8.8%,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2%。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7%,衣着价格下降0.6%,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1.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11.4%,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9.3%,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下降6.6%,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1.7%;农副产品类价格上涨6.8%,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上涨1.4%。
通过梳理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跌幅曲线图可以看出,2020年1月成为同比变化的一个分水岭。且生产资料同比出厂价格出现了四连降。且从细分种类来看,涉及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均为下降。而与民生材料直接相关的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上涨6.2%,涨幅回落0.5个百分点。
从环比来看,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下降的有30个,上涨的有8个,持平的有2个。呈现出此种变化,主要受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的影响。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两组数据来看,CPI反应在消费端,而PPI反应生产环节价格水平。行业分析人士指出,PPI对CPI会产生传导性的影响。
在汽车制造业出厂价格来看,同比下降0.6%,环比下降0.1%与3月份表现持平。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汽车制造业出厂价格环比将呈现回暖态势,这对于保持汽车制造业的积极性将产生更加利好的消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月底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4月汽车制造业出厂价同比下降0.6% 通胀趋缓](/draw/image/31149/9160d747fcfb95723fb915de185e2565.png)
4月轿车销量排行:朗逸丢了冠军,奥迪A6L大涨127.5%
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和各地复产复工的有效推动,4月的车市出现了明显的回暖态势。经过了3月环比暴涨317.3%后,4月再一次迎来了百万级销售规模。
数据来源:乘联会
从早前乘联会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销量总数为142.9万辆,同比下滑5.6%。值得一提的是,轿车车型仍是“主力军”,共售出约69.3万辆,环比上涨39.3%。
数据来源:乘联会
当然,在轿车版块也有诸多亮点:轩逸反超朗逸、英朗大涨97.4%、雅阁思域重回前十、BBA冲榜前十五……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4月的轿车销量榜单。
大众系表现强势,轩逸反超朗逸夺
近年来,在轿车销量榜单上,轩逸与朗逸一直都是“王者”般存在。如今,轩逸以39058辆的成绩力压朗逸,坐得4月轿车销量“老大”的位置,而这个数据整整比朗逸车型高出了4281辆。
作为两款换代车型,朗逸和轩逸都在老款车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配置提升!比如,第14代轩逸标配了胎压显示、上坡辅助、无钥匙启动、主动闭合进气格栅等配置,无形中提升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于大众系车型而言,得益于朗逸、宝来、速腾、桑塔纳以及迈腾的发力,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在4月依旧排名榜单前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4月,一汽大众再度超越上汽大众,并凭借162314辆的当月销量和11.1%的同比增长表现又一次成为了品牌销量冠军。相比之下,上汽大众的境况就没有这么好了,继1季度出现下滑后,上汽大众在4月又继续下滑了8.1%。
我们再来看看南北大众的车型表现,对于上汽大众而言,旗下的助力担当依旧为朗逸和桑塔纳。目前,由于车型定位以及竞品的原因,桑塔纳已多月出现下滑态势,而在这当中,捷达VA3和捷达车型就是它的最大敌人。
相比上汽大众,一汽大众4月有三款车型上榜,其中宝来更凭借大涨24.1%的成绩,夺得了大众系榜单增长第一的位置。不过,速腾与迈腾就没有它那样的“好命”,4月,两款车型分别下滑了10.5%和2.5%。
日系稳中有进,美系自主各一款上榜
前面主要聊德系,接着我们再来看日系,作为两个中场休息的“选手”,本田思域和雅阁在这个4月终于重回了榜单。4月,思域凭借18579辆的销量拿到了国内轿车市场销量第八名,又一次挺进前十。
思域的火爆并非一蹴而就,和其他畅销款家轿主打空间、配置、性价比等有所区别,思域的最大特色是激进的造型和动力性能。与思域类似,“大一号”的雅阁同样很有自己的特色。4月,十代雅阁还成为了进入前十唯一的中级车。
撑起一汽丰田“半片天”的卡罗拉,在4月也成功跻身轿车销量前三甲。在3月份,受疫情影响,一汽丰田卡罗拉的下滑幅度高达30.4%,直接跌出了榜单前三。不过,凭借扎实稳打的品质以及省油等诸多优点,卡罗拉的回暖还是在预料之中的!
换代后的雷凌同样也是榜单的常客,作为大众化的家轿车型,除了大空间与舒适性,雷凌还为我们提供了涡轮增压、油电混合以及双擎E+三种不同的动力,丰富的动力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目前还有不少人称呼雷凌双擎为“滴滴车”,原因不言而喻。
在轿车销量排行榜中,除了奥迪A6车型,当属别克全新英朗上涨的幅度最为显眼。4月,别克全新英朗凭借22880辆的成绩,实现了同比大涨97.4%。目前,伴随着动力的逐步完善,英朗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回升,当然,火热的销量也离不开英朗的“价格跳水”。目前,在英朗同级车型中,当属英朗降价幅度最大。
和混得风生水起的自主SUV相比,自主品牌轿车就显得很不占优势。在四月上榜的自主品牌轿车中,只有吉利帝豪一款。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合资品牌的轿车正呈现着稳步上涨的趋势,而自主品牌销量却原地踏步,甚至还有些下滑。
那么为何吉利帝豪卖得好?我们可以在车型上找原因!对于吉利帝豪而言,除了有竞争力的定价、有竞争力的车型设计、有竞争力的配置等,它的口碑也是依傍吉利这面大旗日益丰满。4月,吉利帝豪的销量为20930辆,同比增长31.3%,自主轿车“全村的希望”当之无愧。
奥迪A6L大涨127.5%,Model 3跌出榜单
在豪华品牌中,此次奔驰、宝马、奥迪悉数上榜,不得不感叹,有钱人真多!在之前的文章里也介绍过,目前,豪华车型的市场份额已由2017年的7.4%,持续上涨到了2019年的10.7%。
在1季度累计销量中,奔驰E级(32083辆)>奔驰C级(29503辆)>奥迪A6(29085辆)>宝马5系(24908辆).而4月,奥迪A6宛若“黑马”,以127.5%的增幅直接冲到了最前列。
奥迪A6L成绩如此好,当然也和降价不无关系。在奥迪所售的多款车型中,目前有不少车型都有存在着数万元的优惠,在这BBA车型中绝对走在前面。30多万买台中大型豪华轿车,不香吗?
与BBA的畅销有所不同,特斯拉Model 3“失足”了!2月份凭借3900辆的单月销量,Model 3首次进入国内轿车销量前十榜单,3月份,其销量更达到了10160辆,创历史新高,同时它还是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上3月份唯一一款销量破万的车型。
4月份,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只剩下3635辆,骤降的表现与国内汽车回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不难发现,此前的新能源政策,以及特斯拉的涨价再降价,对其销量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写在后面的话
总体来看,2020年4月国内轿车市场恢复的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销量前十五的车型中,有十款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当然,上涨的销量也传递出了另外一个信息:疫情压制的消费需求正在得到有效释放,同时厂家促销活动,以及政府的刺激政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于市场能否达到此前期望的“报复性回暖”,我们静待5月销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4月底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4月汽车制造业出厂价同比下降0.6% 通胀趋缓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