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 08:46:41 | 找车网
上半年的业绩,特别是新能源业绩的快速拉升,标志着长安转型正在进入快行线。
文 /《汽车人》张敏
2023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竞争烈度前所未有。
国外同行说中国有100家新能源车企,这个数字已经不能反映现实。6年来,中国市场上出现过400多家新能源企业(这与新能源资质从核准制转向备案制有关),但现在根据中汽协的数据,目前还有50多家品牌有规模销量。而市场的无情之处在于,未来几年这个数字还要大大萎缩,甚至可能掉到个位数。
“沉舟侧畔千帆过”,市场的活力取决于整体。只有看清流向、顺应潮流,才能在竞争中幸存。
转型节奏,与政策和市场合拍
国家对新能源作为战略行业的政策面支持,已经长期化。
6月份,多国家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改变了此前新能源购置税减免一年一延期的惯例,一口气延续到2027年底。该政策不但稳定了市场预期,还表明了国家监管的决心,即站在经济有陷于紧缩周期的可能性之前,拉动长链产业和大宗消费的“牛鼻子”。
新能源产业则同时兼具两个特点:消费规模大;带动工业生产的能力强。事实上,经过智能网联、AI和新能源给汽车行业注入了新活力之后,汽车行业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战略行业,没有之一。经济引擎的活力,不能用经济盘子和税收多寡来定论。
长安 汽车管理层,在多年前就已经捕捉到这一信号,并着手进行坚定不移地战略转型,那就是2017年长安制定的第三次创业计划。与现在国家一再强化的政策风向完全吻合,也和市场的演变趋同。
不得不说,长安汽车长期规划的战略眼光,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至少看到了10年之后。多年来的铺垫、一步一个脚印的战略执行力,以至于对长安汽车今天的成功,我们毫不奇怪。
2023年上半年,长安汽车销量达到121万辆,同比增长8%;6月份,长安汽车销量22.57万辆,同比增长8.8%。这已经是连续3年,实现半年销量破百万的业绩。这也体现了长安汽车各业务板块的韧性,不但旗下多个品牌没有在竞争中掉队,而且还扩展了地盘,这是很难得的。
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半年销量102万辆,同比增长13.4%;6月销量18.5万辆,同比增16.4%。显然,长安汽车业绩的主要支撑在于旗下中国品牌。如果只看乘用车,长安系中国品牌半年销量76.8万辆,同比增长22.1%。
业务占比最多的板块,增长率反而更快,似乎违背直觉,但事实就是如此,这反映了长安内部最具创新和开拓意识、最具战斗力的板块,集中于长安系乘用车。
而长安系乘用车战斗力最强的,莫过于新能源。上半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计销量17.6万辆,同比增长107.2%;6月销量突破3.5万辆,达39734辆,同比增长117.5%。
如果按照品牌分别来看,6月份,深蓝汽车品牌销量就突破万辆,并且第二款产品S7在6月25日发布,6月30日举行了大规模交付仪式,在7月初就开始实现交付,其产品发售节奏令人耳目一新。
而长安的智电iDD家族,6月销量也实现破万辆。其中,欧尚Z6智电iDD销量7174辆,环比增长222%。 长安Lumin 品牌在6月份销量也超过1万辆,达到1.26万辆。
这些新能源品牌和产品,都是生力军,是长安系坐稳百万销量的新援。不知不觉间,长安已经正在移换重心,从燃油车业务为主,逐渐向新能源业务为主的方向转型。
当前我们看到的局面,只是转型的“半渡”阶段,还远不是长安“香格里拉”计划的完成体,但场面已经令人震撼。这不禁让我们好奇,长安新能源战略整体实现之际,将迸发出什么样的力量。
品牌“矩阵”成型,标志转型成功
目前,长安汽车已经形成 阿维塔 、深蓝、长安主品牌为主的品牌架构。而6月26日刚发布的启源序列,将在长安主品牌之下。
阿维塔定位高端智能化,而深蓝则面向大众化,加上长安母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车系,长安覆盖了从10万-60万元的主流新能源市场区间。
各品牌中间,有一些价格和细分市场区间,不可避免存在重叠部分。这其实符合新能源品类变得更细化、更具针对性的趋势。多个企业也在沿用这种策略,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在竞争中过度集中。
阿维塔和深蓝,都非长安独资,长安作为主力投资方参与其中。而 长安启源 则是长安100%掌控的产品序列,其首款车型已经确定(内部代号A07),将是长安主品牌电动化承前启后之作,得到长安的大力支持。
按照长安的规划,2025年前启源将推出5款全新产品,销量突破80万辆。
而阿维塔在首款车型亮相之后,2025年前还将有3款整车产品发布,今年下半年将发布新车(E12)。在主流乘用车市场,深蓝已经推出2款车型,还将推出3款产品。欧尚、UNI系列,Lumin都将推出各自的新产品。
业内有人称,2022年是长安的产品大年。其实在2025年前,每一年长安都推出众多新能源产品,每一年都是“大年”。长安的产品节奏,如同高手的内功,经过4年蓄势之后,有如钱塘叠浪,一潮更比一潮高,显示出雄厚的研发和生产组织实力。
近一两年来,长安凭借日益完备的产品矩阵,市场声望和流量都在明显上涨。这是对长安坚定不移执行新能源战略的长期回馈。长安因此更加坚定了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信心。
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在日益丰富的产品线背后,长安的技术货架变得前所未有的丰盈。2022年部署的新一代七合一集成电驱、电驱高频率脉冲加热技术、长安“智慧心”(“七合一”智能整车域控制器)、蓝鲸iDD混动技术,都已经成为现实,并在量产产品上落地交付。
在技术底层,是长安自研多个E-E平台架构。很多创业品牌,不管有多少产品,其平台就是一个,而有些车企尚未拿出主流智能化的E-E平台。平台的研发周期和资源投入,都远大于产品本身。
长安的方舟架构(MPA)兼容ICE和电气化产品,集成多元形态、多种能源路线、多重场景的智慧型架构,方舟架构在长安UNI-V上首先落地。
而EPA则是彻头彻尾的纯电架构,其首先应用于深蓝品牌,能效比和零百加速性能超过全球先进水平。
更加著名的CHN平台,则是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的智能电动平台,应用于阿维塔品牌。阿维塔凭借该平台,在智能化表现上领先同侪。
如果认为这就是长安2025年的技术规划,那可能错得离谱。长安的后手令人惊艳。长安正在打造的超级数字平台,已经亮相,SDA平台让汽车从移动机器转向“智能机器人”。
SDA平台按照软硬解耦、软软分离的理念,分为6层架构,实现从集成数字底盘到动力、中央数据、智慧OS、服务层和端云一体数据闭环;从传感-控制的电子电气回路,到算力算法数据的数字化回路,实现双商在线。
这就是很多跨国车企梦寐以求的终极数字架构,长安已经实现,并即将部署落地到量产车上,这个差距可能是3-5年。
长安在智能化道路上走得比公众和对手想的都远,也比自己当初设想的更远。战略只能指明路径,而这条路径通向的远方,一直笼罩在战场迷雾之下,长安已经探索到非常前沿的位置。在诸多平台架构的赋能下,长安未来推出的车型,将与过去大不相同。
海纳百川,此其时也
今年 上海 车展上,长安发布了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市场将实现“四个一”的发展目标:即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将之总结为“四个一”。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产品出海,并非始于“海纳百川”,后者是对海外业务进行梳理和重新部署。一句话,就是将海外运营提升到长安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做。这里面固然树立了“四个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
“海纳百川”计划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将全球海外市场实施统一布局,对海外产能、品牌建设、营销服务网络、品牌推广、当地人才体系,都纳入一体化考虑。划定运营区域,制定了优先级顺序,但服务和营销体系,有全球统一的基本原则,也有一国一策、一区一策的具体措施。这是两个层面的做法。
长安已经确定,在欧洲、美洲、中东/非洲、亚太、独联体五大区域市场中,优先部署亚太(产能基地在东盟),两三年后扩展到欧洲,而美洲、中东等则适时进入。
长安目前已经确定向泰国基地投入40亿元人民币,建立“右舵生产基地”,辐射东盟、澳洲、英国、南非等市场。
长安谋求将泰国生产线打造为海外产能的样板基地,为此投入了精兵强将、大量资金和运营资源。目前泰国有18个在建新能源供应链项目,涉及电池生产、模块生产、模块组装等,建立总装厂的条件已经接近成熟。
在“海纳百川”计划中,长安着重强调坚持长期主义,不止卖车,而是要建立销售网络、充电桩、用户体验中心等一系列软硬设施,将前端和后端服务联系在一起。目的是逐步建立海外区域的品牌认知,树立品牌形象。
实际操作中,长安可能考虑的更多。长安不仅是产能出海,还包括技术出海、供应链出海、服务出海,即彻底地扎根本地化,致力于成为当地知名品牌,并向处于优势的日系品牌发出挑战。
至少在新能源技术储备上,长安颇具信心。而商务实践上的经验,可以通过运营过程来逐步丰富,拉近与海外经营更久的跨国公司的差距。归根结底,品牌的竞争其实是技术的竞争、工业生产和研发实力的竞争,运营只是兑现的手段。
长安为此要大大强化海外人才培养,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国际化人才,聘用海外本地化人才。长安预期,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业务从业人员将突破10000人。这里面可能就包括学习跨国公司的海外运营经验,吸取高质量人才为我所用,并实现跨越式发展。
今年1-6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1.6万辆,同比增长14.3%。而“海纳百川”计划才刚刚展开,好戏还在后面。
上半年的业绩,特别是新能源业绩的快速拉升,标志着长安转型正在进入快行线。长安在苦练内功、夯实技术实力的基础上,在“第三次创业计划”的指引下,提出“海纳百川”计划,既是实力发展成熟的阶段性需求,也是扩展生存空间、经略全球市场的战略需求。
这一思路,是所有跨国车企发展的必然产物。长安也不例外,只是需要对自身实力的准确估量和对出海时机的把握。长安作为中国制造先进性的代表,此时大举出海,意味着长安正在迈向世界一流车企的路上。【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我们印象中,新车刚推出时一般都采用平价销售策略,每到节假日或者产品推出一段时间后,买车才会有一定程度优惠。可有些车偏偏不走寻常路——想买新车可以,你得加价。
近日,一位喜提新车的福建网友,就在论坛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购入是一台丰田RAV4荣放风尚版。出于抢购心理,他于9月21号预售期便下了订单,并且提前交了定金。
等了两个月后新车落地,这位网友计算了一下,买车前后共计花费22.3万元。因为订车时间较早,所以加价还不算多。
可不是每个消费者都有他这样的“好运”。在动辄四五万的加价面前,有些消费者已经放弃了丰田荣放,转而目光瞄准了同为20万的福特锐际——原因很简单,目前长安福特官方出了公告,禁止经销商加价销售新车。
加价卖车的底气在哪里?
长安福特的公告严格来说是被“逼”出来的。
早在2019年6月,因长安福特在重庆地区涉嫌价格垄断,市场监管总局对其开出了一张1.628亿元的罚单,当日长安汽车股价跌幅一度超过7%,截止当日收盘,长安汽车股价报收6.49元,跌幅4.42%。
2019年12月27日,因旗下雷克萨斯涉嫌价格垄断,丰田汽车同样也收到了来自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被罚款8761.3万元。只是这一纸处罚,并未对丰田汽车在美股市场造成大的冲击。
然而从最近的报道来看,目前部分地区的雷克萨斯4S店仍存在加价行为。
作为一款典型日系车,丰田车的品质有目共睹。并且在中国市场,丰田还做出了一定的本土化调整,不断推出全新车型。良好的品质加上庞大的国内消费群体,使得丰田新车的销量一直不错。所谓供求决定价格,丰田车价格的上涨有一定的市场原因。
但市场潜力大,还不足以撑起新车长期加价售卖这面旗,怪象的产生,恐怕和丰田的营销策略密不可分。
有业内分析指出,目前之所以丰田车供不应求,一个重要原因是销售终端受到供货限制。毕竟对于厂家来说,采用“造多少卖多少”的策略,一来没有库存压力,二来在市场反馈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制造出供不应求的假象。如此厂家不仅能吃到品牌溢价带来的红利,也能保证自己品牌力不会因为折扣而掉价。
这招儿几乎是屡试不爽。
如今,“饥饿营销”被车企们看作是一种侧面助力的促销手段,从市面上需要加价购入车型的短期表现来看,这种行为确实让它们吸引了消费者更多注意力。
现在问题来了,加价的钱最后去了哪里?
据透露,加价售卖产生的额外收入,最后几乎都落进了经销商的口袋。因为有底气加价的车型都是抢手货,不愁销路。某些地区的经销商为维持畅销车的“行价”,甚至不惜结成价格同盟,比如重庆地区的长安福特,再比如江苏等地区的丰田汽车。
新车加价卖并非偶然,更不合法
早在2017年7月,为了遏制新车出售过程中,经销商在指导价基础上额外提价的行为,国家开始实施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其中明确说明“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以适当形式明示销售汽车、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
虽然法规明令禁止新车加价售卖,可这种现象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找车网
就目前来说,消费者要想购买到热门车,少则需要在买车的同时,再一同购入近万元的购车礼包,相当于变相加价;多则需要在原有售价的基础上。额外再多花上几十万。
事实上,经销商也知道加价卖车行为不当。为避免“落人话柄”,他们在销售汽车时,一般不会将“加价”二字写入购车协议和票据中。
为了“洗白”加价不合理行为,4S店使出的花招可不少。比如要求客户购车时签署加价自愿书,或者在收据和购车合同中,把“加价”改成“订车费”、“服务费”、“提车费”、“选装配置费”等。
有些经销商不会为加价的部分开具发票。而能开出发票的经销商则表示,发票需要再额外交钱补税点。
此前有媒体统计过多家经销商报价,发现所加税点额度普遍在13%至17%的范围内,加价部分的发票可以算在车价上。如此一来,消费者便需要多加购置税。如果加价部分另开发票,那么项目只能开服务费、装潢费、维修费、配件等。
这种现象还不仅仅出现在福特锐际、丰田荣放和雷克萨斯上,汉兰达、奔驰、奥迪、林肯领航员等热门车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加价售卖行为。
对于消费者而言,想要原价购车也不是没有希望,只是可能需要多等上几个月才能提车,交车日期有时会显得遥遥无期。
当泡沫散去,什么才是车的“试金石”?
那些加价买下来的新车,最后都怎么样了?
以前加价严重的本田思域、CRV,到2019年基本底气尽消。2018年出的新款雅阁不仅不敢加价,甚至开始有打折优惠活动,同样加入促销大军的还包括大众途观L、途昂等车型,降价幅度都在2万左右。
其实,“饥饿营销”这个策略要实现起来并不难——将新品定出低价,然后人为制造缺货便可。但这种策略要想长期有效,还必须有两个大前提,一是产品本身质量过硬,二是市面上没有更强的产品,二者缺一不可。
我们下面就用汉兰达的加价历史为例,来讨论下什么才是车的核心价值。
在2009年“爬坡门”爆出之前,由于性能优越,上一代汉兰达的销路一直非常好,甚至一上市就要加价三万五左右。厂家对此解释为“产能不足”,价格上涨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可有消费者却发现,这辆打着性能旗号大幅加价的越野车,却连普通的30度斜坡都上不去。媒体对此进行报道之后,汉兰达一度出现了滞销。此时它不仅没有加价售卖,甚至在原价的基础上,还优惠了三万五。
随着更新换代,汉兰达的性能有了提升,这也使得它又“回归”了加价售卖的老路。有些消费者甚至把汉兰达封为“加价神车”。
近些年来,由于汉兰达一直没有做出大的改进,加之市场上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其销量渐渐趋于平缓。在2019年9月合资SUV销量排行榜中,汉兰达仅仅排名15位。虽然销量不算大,可作为一款即将被更新换代的老车,汉兰达在国内的一些地方依然需要加价才能购入。
近日,全新一代汉兰达在北美正式上市,新款相对于老款还要贵2770美元,至于新款汉兰达国产后会卖多少钱?还会不会继续加价,似乎这些问题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比起新车加价,或许二手车保值率更能反映出什么才是车的“试金石”。这么说可能还是有些抽象,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陆巡新车报价为76.5万起,目前保养不错的2004、2005款的老陆巡在二手市场还能卖到30万,而2008款、2009款的“准新车”保持在55万以上的价格;
普拉多新车报价45.8万起,十年车龄的普拉多依然能在市面上找到残值超过25万的“高品质”车型;
作为美式越野经典的牧马人,新车报价为43万起,近五年市场残值在32万到43万之间;
三菱帕杰罗新车报价为39.8万起,近五年市场残值在22.5万到32万之间,内部大空间和低廉的维修成本,让帕杰罗一直以高保值率活跃在二手车市场;
路虎发现新车报价83万起,近五年市场残值在57万到98万之间,作为路虎品牌里最接近“工具”的车款,路虎发现的保值率近年开始直线攀升。
铃木吉姆尼新车报价14.18万起,虽然车“身材”迷你,但由于改装潜力巨大,加上经久耐用,操控灵活,它的近五年市场残值为10.5万到13.8万。
有些新车加价出售,短时间便迅速跌落“神坛”,有些老车却历经时间的考验依然坚挺。
其实,在市场浪潮的冲击下,所有的“花瓶”都会被摔得粉碎。只有那些本身有着坚固的底盘,良好的耐久性,多元化的兼容性和便捷的保养需求的车辆,才能在爬过高山,涉过深水后,依然不改本色。
现在的车市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此起彼伏,要在大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没有真正的产品力和底蕴,只靠营销和信仰,这行得通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车型精简/起售价涨4千!新款长安CS15值不值得买?的相关内容。
随着年底新年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人想在这时候购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对于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一款好看、好开、配置高以及售价还不能太贵,也是多数人的需求。咖哥觉得对于喜欢SUV车型的用户来说,相比大尺寸SUV不够亲民的售价,一些这些售价不高且实用性很强的小型SUV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咖哥给大家介绍一款性价比不错的中国品牌小型SUV:长安CS15,日前,这款车型迎来了年度改款车型,新款长安CS15的上市,其售价区间为6.19-7.69万元,车型数量由原来的7款精简至3款,并且起售价格相比老款上涨了4000元,同时配置有所调整。那么新款长安CS15到底变了些什么?它又值不值得年轻用户去购买呢?接下来咖哥就和大家好好分析一波。
新款长安CS15车型亮点解读作为年款车型,新款长安CS15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基本和老款车型保值一致,只是在配置和车型上有所调整,首先咖哥带大家回顾下这款新车设计亮点。可以说现在的小型SUV主要消费群还是年轻人,从外观设计上来看长安CS15也是比较年轻,前脸采用了长安最新的蝶翼式家族前脸设计,更具视觉冲击力,前进气格栅采用大量镀铬饰条进行装饰,进气格栅上端两侧折角与"开眼角式"大灯相连,除了顶配车配备了全LED大灯,其余均为卤素大灯,日间行车灯采用"双L形"设计。
车身侧面线条不像前脸一样凌厉,并没有明显的硬朗线条,看上去会更加圆润一些,后视镜采用双色搭配设计。轮圈采用了16/17英寸两种规格,造型上采用了运动感十足的镰刀五幅样式,并搭配了红色卡钳。车身尺寸上,其长宽高分别为4135/1740/1630mm,轴距为2520mm,和老款车型也保持一致。
车尾采用撞色晶体贯穿式设计,两侧尾灯中间加入了黑色高亮饰板,尾灯采用卤素光源,折角较为凌厉,与前大灯形成了呼应。此外,尾部雾灯区域采用了L型镀铬装饰,一定程度让车尾看起来元素还是比较丰富。
内饰整体设计同样延续了老款车型,依然采用了长安最新的家族化设计语言,环抱式驾舱设计,整体布局倾向主驾驶位,中控台上的银色装饰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提升了车内质感。
平底式多功能方向盘造型运动,握持手感比较舒服,顶配车型采用真皮包裹,其余均为塑料材质,多功能按键功能全面,能够实现定速巡航、多媒体控制等一般功能。
中控区域内嵌了一块7英寸触控屏幕,三款车型均标配,内置了智能互联系统,可实现蓝牙/车载电话、智能场景等多项实用功能,信息显示较为全面,但是功能上现在看还是表现一般,并不具备车联网以及语音识别控制功能。
空调出风口采用隐藏式设计,中控区域看上去更加整齐简洁,多媒体操控按键采用黑色高亮材质装饰,下方空调控制保留了旋钮及按键的机械操作,并配备了一个USB充电接口。
新款长安CS15依然采用传统的机械手刹,虽然相比电子手刹看起来有个落伍,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咖哥而觉得还是会更安全一些。
前排座椅采用皮质包裹,黑/棕双色搭配的设计,造型看起来也比较运动,内部填充软硬适中,比较遗憾的是全系车型都不支持电动座椅调节。
后排座椅材质前前排也保持一致,后排座椅靠背较为平直,遗憾的是并没有配备独立的头枕,而且后排座椅放倒方式与其他车型不同,需先将后排椅垫向前翻折,再将椅背放倒,在日常使用上会带来一定的麻烦。
整车在空间上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了,毕竟它只是一台小型SUV,后备箱容积达到了230L,将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出一个1100L的储物空间,满足日常使用还是足够。
动力方面,新款长安CS15继续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8.5kW(107Ps),最大扭矩为145N·m,传动系统,与之匹配5挡手动或5挡双离合变速箱。官方百公里综合油耗为6.1L(手动挡)和6.6L(自动挡)。
底盘悬架,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的组合。
车型精简起售价上涨后,值不值得购买?新款长安CS15在外观内饰以及三大件上和老款车型基本保持一致,最大变化是有原来7款车型精简至3款车型,1款手动挡2款自动挡,其次在配置上也有所小幅度提升,但是入门版相比老款还是有所上涨,增加了4000元,并取消了过去售价为8.09万元的顶配版(1.5L自动旗舰型 国VI)车型,目前新款顶配车型就是指导售价为7.69万元的1.5L 自动悦享型,这个售价也和老款1.5L 自动悦享型国VI车保持一致。
具体配置变化来看,入门版车型起售价虽然上涨,但是也增加了:胎压报警、倒车影像、定速巡航、铝合金轮圈、多功能方向盘、7英寸中控大屏、大灯延时关闭等功能,增加的这些功能咖哥觉得可以大大提高用车体验,并且也更要符合年轻人的需求。而1.5L 自动进取型配置上没有增配,但还取消了自动大灯功能,实用性不如老款,顶配的1.5L自动悦享型配置上增加了:17英寸轮毂和前排侧气囊,不过将老款的可开启全景天窗改为了普通天窗,这个做法还是有些奇怪。
综合来说,新款长安CS15变化并不大,只是在配置上有所升级,尤其是入门版1.5L手动挡车型,售价上涨也带了配置上的提升,但并没有达到大家增配不涨价的效果,性价比提升有限。如果大家预算有限,一款顶配版不超过8万元的小型SUV,在外观和动力看起来也都还算不错,那么新款长安CS15依然还是一款性价比不错的车型,值得推荐购买!
以上就是找车网为大家带来的【汽车人】长安半年业绩拉升,转型和出海走向深入(新荣放未封神先加价?这几款硬派越野告诉你何为汽车“试金石”),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东风汽车:自主羸弱何时休?伴随着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纷纷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东风公司开始发力新能源,欲解自主羸弱之困。12月4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发布11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东风公司11月销量为36.23万辆,同比增长2.7%,1-11月累计销量为305.45万辆。在乘用车领域,东风公司11月销量为29.68万辆,同比增长1.5%。其中,自主品牌
【汽车人】长安半年业绩拉升,转型和出海走向深入上半年的业绩,特别是新能源业绩的快速拉升,标志着长安转型正在进入快行线。文/《汽车人》张敏2023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竞争烈度前所未有。国外同行说中国有100家新能源车企,这个数字已经不能反映现实。6年来,中国市场上出现过400多家新能源企业(这与新能源资质从核准制转向备案制有关),但现在根据中汽协的数据,目前还有50多家
价格只要普拉多的一半,这些硬派越野车值得买吗?提到进藏越野车,大部分首先想到的都是丰田普拉多(霸道),空间大、减震行程长,乘坐舒适性好、脱困能力强。几百公里的复杂环境的无人区,普拉多也能Hold住,让人心里有底,即便是国产版换了分时四驱也挡不住粉丝的追捧。然而,随着国六标准和更严格油耗指标的实施,国内市场基本所有四缸以上的车子都面临“被砍掉”的命运,丰田普拉多、三菱帕杰罗这类越野车更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长安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文/《汽车人》黄耀鹏在启源发布会72小时后,长安汽车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简单说,营收、销量(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五涨,扣非净利润跌了。半年报的几个数字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54.92亿元,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长安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文/《汽车人》黄耀鹏在启源发布会72小时后,长安汽车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简单说,营收、销量(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五涨,扣非净利润跌了。半年报的几个数字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54.92亿元,
长城越野车有哪几款只有一款车型,长城汽车推出的哈弗h9品牌。该车型为高端越野SUV,车辆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越野能力强。2019年8月,全新哈弗H9上市,匹配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长城越野车哈弗h9价格h9的车辆售价在20.98万元-36.88万元之间。现在在售的车型有7款,车型年借2020。目前各地经销商优惠力度不大,最高优惠在5000元左右。如果想购买车辆,可以去当地的经销商处看
启源A07官图发布,长安按下新能源转型加速键2017年,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了“香格里拉计划”。在这个计划中,长安预计在2020年打造出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在2025年推出超过20款纯电动汽车和超过10款混动汽车。在六年前,长安的这一计划似乎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但是在今天,长安全新的新能源系列长安启源正式开局,并且首款车型A07也正式完成亮相,其用实际行动证明:2
vev汽车是啥车VEV汽车似乎并不存在,而WEY汽车是与其相似的品牌。WEY汽车,也被称为魏派,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SUV企业长城汽车历时四年打造的豪华SUV品牌。该品牌的中文名“WEY”取自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先生的姓氏,这是第一个以创始人姓氏命名的中国汽车品牌。WEY的“竖型”LOGO灵感来自于其家乡保定,具体含义可自行查阅资料。2019年5月15日,WEY推出了1.5T版本的VV5
2024-10-24 21:16:03
2023-10-14 19:34:59
2024-10-27 12:51:11
2024-01-03 15:03:43
2023-10-08 07:53:49
2024-10-30 1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