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 16:09:17 | 找车网
近期,
长安
深蓝S7
正式上市。其中,14.99万元的121Pro增程版号称“价格屠夫”,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备受市场关注,讨论也不绝于耳。
增程赛道上的竞争极其激烈,出色的质价比和产品力则是制胜关键。与强大的对手相比,深蓝S7能否脱颖而出呢?让我们以如零跑C11增程最低配置的入门版为标准,看看深蓝S7增程是否具有
挑战者
的资格?
对比一:智能出行,车机交互与辅助驾驶
在智能化时代,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对于一款新能源车型来说意义重大。
在智能座舱方面,两款车都搭载了各自研发的车机系统。零跑C11增程的Leapmotor OS、和深蓝S7增程的Deepal OS智能座舱,不约而同地采用了
高通
骁龙的8155车规级芯片,以提升座舱算力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C11增程在将"满配、标配"贯彻到入门车型方面做得更好,即使是最便宜的180车型也配备了副驾驶第三屏。而深蓝S7增程的选装副驾娱乐屏则需要额外的费用,有些可惜。
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零跑C11增程全系标配了Leapmotor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传感器、辅助功能和安全检测等方面达到了完整的标准,即使是最便宜的车型也没有减配,诚意满满。但深蓝S7增程121Pro版本未能搭载其他配置具备的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缺乏竞争力,首战失利。
对比二:用车成本,纯电续航关乎通勤组合
对于用户来说,增程车型更接近纯电动车,虽然可以加油补能,但对应的成本也会提升。所以,纯电续航成为增程车的重要价值衡量依据。
作为入门版本,零跑C11增程180舒享版配备了一块30度电的动力电池,使得最低纯电续航里程(CLTC)达到了180公里。而深蓝S7增程的CLTC纯电续航则约为121公里左右。虽然两款车都有更高纯电的版本,但显然零跑C11增程在入门款型方面更具优势。
以工作日每天100公里的极限通勤需求计算,零跑C11增程180舒享版可以完全以纯电覆盖,但深蓝S7增程受制于纯电续航能力,则只能覆盖8成左右的流程,剩下能量来源则需要加油补能,全年用车成本直接提升一倍多。
就性能而言,两款车的入门款式均为后驱版本,但电动机输出数据存在明显差异。零跑C11增程的电动机数据更出色,加速性能也更好。此外,零跑C11增程全系标配了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悬挂,比深蓝S7增程的悬挂结构更先进,操控性和乘坐质感也更出色。
对比三:空间舒适,细微差异充分展现诚意
作为两款追求质价比的中型增程SUV,零跑C11增程和深蓝S7增程都需要在细节方面吸引用户,正所谓“细节定成败”。在空间和舒适方面,零跑C11增程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780mm、1905mm、1675mm,轴距为2930mm,而深蓝S7增程的身材数据为4750mm、1930mm、1625mm,轴距为2900mm。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两款车在综合车身尺寸上差距不大,但零跑C11增程在车长和轴距方面明显占优势。此外,从轴长比来看,直观体现空间利用率和组合自由度方面,零跑C11增程也更具优势,达到了61.3%,优于深蓝S7增程。
在与空间密切相关的内饰舒适度方面,零跑C11增程可选配更为舒适的真皮座椅,并且价格相对亲民。而深蓝S7增程如果想要选装更舒适的真皮零重力座椅,则需要选择价格为12000元的超感智享套件,成本稍高。
在质价比和配置方面,尽管深蓝S7增程已经超越了大多数竞争对手。然而仍难以超过零跑C11增程这个强势选手。凭借全面自研的技术基础,零跑C11增程一直处于增程赛道的领先地位,C11车系更是已经累计交付了10万台。基于出色的口碑和销量数据,零跑C11增程显然是那个更务实、更高配、更良心的“优选”车型。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搞噱头、一心为用户的品牌,其产品自然配得上更好的销量和认可。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今日资讯,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News
作者:凤梨
6 月 30 日凌晨 2 点 42 分,
深蓝汽车
CEO 邓承浩在微博上发了一段长文,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
SL03 是一个爆发力极强的百米冠军,而 S7 则是一个耐力极好的马拉松冠军。
发文起因,需要回溯到深蓝第二款车 S7 上市后的一周,舆论场上对于这款新车的讨论。
6 月 25 日,深蓝 S7 正式上市,有网友通过「订单中心调研」的数据报告,得出 S7 订单不达预期的结论,继而唱衰深蓝和 S7。
面对唱衰的声音,邓承浩很明确的表示:这是典型的杞人忧天,S7 订单增速完全符合预期。
如果说,深蓝汽车 CEO 邓承浩的凌晨小作文,是用一种私人方式为深蓝 S7 「正名」,那当晚的发布会,就是深蓝官方向看客们给出的正式回应。
6 月 30 日当晚,深蓝汽车在南京空港国际博览中心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正式开启深蓝 S7 的大规模交付;另一件事是,正式发布深蓝品牌战略。
不止于回应,深蓝官方拉出一条时间线,回顾了深蓝汽车过去一年的成就,同时,也完整披露了深蓝未来发展的逻辑、规划。
两个动作背后都在强调一件事:
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大洗牌,深蓝汽车并非「单枪匹马」上阵。
今天,我们就结合发布会内容,聊一聊深蓝 S7 产品力到底能跑多远?深蓝品牌的耐力究竟如何?
新能源赛道竞争激烈、四伏危机,为抢先破局,
长安
汽车在 2022 年 4 月 13 日正式发布全新数字纯电品牌——深蓝。
不同于
阿维塔
的合资身份,深蓝由长安汽车完全独资,背景更为纯粹。
这里还有一层「所见即所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深蓝旗下车型是长安汽车战略规划、前瞻技术的集合体,二者是划等号的关系。
对于深蓝的「入世」,市场上做出的高频评价是——
黑马
。
打铁需趁热,三个月后深蓝发布其首款战略车型深蓝 SL03,新车有增程、纯电、氢电三种动力形式,上市时售价 16.89 万元 - 69.99 万元。
参考邓承浩分享的数据,
SL03 订单过 3 万仅用了一周时间
。
那么,「一炮而红」的深蓝如何在变革与趋势中延续热度、触达更多用户?深蓝汽车董事长王孝飞认为,深蓝能立住得益于两个能力。
首先,是有
一套具有突破性的技术架构
,能够在性能、效率、智能以及安全这四个板块做到集成与覆盖。
长安深蓝先后发布 EPA1 全电数字平台,以及原力电动技术,前者作为地基承托了纯电、增程、氢燃料等多动力构型;
后者则重点发力增程品类,方案包括聚焦极致体验、效率、里程的原力智能增程技术、原力超集电驱技术。用直观的数据说明,就是电驱总成效率最高 95%、续航 1200km、超 181 项专利技术。
除此之外,深蓝自研的 800V 高压的原力超集电驱、氢燃料电池系统、以及半固态电池,目前也在稳步推进中。
除了技术层面,服务生态层面的能力同样重要
,这是车人交汇的第一步。
与传统车企不一样,深蓝在营销模式上将现有 4S 店模式与直营模式融合,构建了直通直联的「四中心」渠道模式。
这里的四中心是指,以一个线上线下联动且覆盖全国的管家中心为基础,辐射至咨询、维保、预约、救援等服务等板块,这也就是深蓝自建的闭环服务生态。
数据显示,深蓝汽车已在全国布局了 746 个订单中心、390 个移动展厅、427 个交付中心、528 个维保中心、1 个线上线下联动覆盖全国的管家中心。
最后回到这一章节的标题,深蓝过去一年做了什么?我们能看到的是,品牌体系化能力初显、生态布局已成规模、新一轮攻势即将到来。
蓄力一年,深蓝的下一步又将怎么走?
深蓝汽车董事长王孝飞将目标聚焦于
「智能平权」
与
「150 万辆」
这两个方向。
1. 智能平权
「智能电动」作为一个复合名词,意表新能源未来发展的终极形态。对多数车企来说,从电动走向智能电动,中间存在一段过渡期。
深蓝现有 SL03 和 S7 两款车型,均采用多动力路线,起售价分别为 17.19 万元和 14.99 万元。在深蓝 S7 上市当天,有用户评论表示,这完全是「掀桌价」。
毫无疑问,用超级增程将入手电动车门槛拉低,带来电动平权只是深蓝的第一步,
「智能」才是下一阶段决胜的关键
。
王孝飞在发布会上宣布,深蓝汽车将自研 ADAS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基础平台,聚焦解决城市堵车和车库泊车两大场景。
除此之外,更为系统的智驾规划也得到了据透,包括短期的 APA6.0、A-B 记忆行车、城区加强 IACC 等辅助驾驶功能;中长期的高速 NOA、记忆泊车、自动泊车、城市 A-B 领航等多元智驾功能;更远的未来,就是视觉方案和跨域融合芯片的应用。
而电子电器架构、智能座舱、AI 神经网络算法模型、软件生态也会成为「科技普惠」目标中的一部分,同步推进。
智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智能驾驶的平价普及化,考验的是深蓝汽车的降本能力、规模化能力以及体系化能力。
2.150 万辆
其实在深蓝品牌战略发布前夕,长安汽车召开了 2022 年度股东大会。
会议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分享了一组数字:
从全球考虑,深蓝到 2030 年计划是 100 万到 150 万台的规模。
问题来了,目前,深蓝汽车凭借 SL03 单车型拿下近 6 万辆的销量,与 150 万辆的销量目标差距不小,中间的空白怎么补齐?
昨晚的发布会,官方为该目标的实现划定了大致的方向,总结就是:
产品矩阵、加速出海、营销创新、研发投入。
深蓝汽车董事长王孝飞透露,深蓝汽车未来三年将深耕 6 款产品系列,以每年 2 款以上新产品的节奏,共推出 12 款以上全新及改款车型。
其次是国际化战略,深蓝将打造全球化车型,加速出海东盟与欧洲等重点市场。
需要补充的是,今年 4 月,长安汽车推出了「海纳百川」计划,目的同样是为了海外市场的销售,预计通过 5-6 年的时间推进新能源战略,铺进从经济型汽车到高端豪华型汽车。
这与深蓝的国际化战略达成一致。
除此之外,更多营销服务触点的建立、每年不低于 10% 的研发投入、技术尖点的打造等,也将成为补齐 150 万辆的重要拼图,参与其中。
再次亮剑,深蓝 S7 能给深蓝跑出新的加速度吗?
6 月 25 日,深蓝 S7 正式发布,新车推出三款增程版车型,售价 14.99 万元 -16.99 万元;两款纯电版车型,售价 18.99 万元 -20.29 万元。
这个价格一经发布,网络上、车友群里,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 S7 的讨论,最多的评价是:这个起售价把桌子掀了。
当晚,我们也发布了一则投票,将深蓝 S7 增程版拿来与 10-20 万区间的热门增程 / 插混 SUV 车型对比,对比车型包括
比亚迪
宋 PLUS DM-i 冠军版、银河 L7、零跑 C11 增程版以及枭龙 MAX。
投票结果显示,有将近
59%
的用户觉得深蓝 S7 在这个赛道更具竞争力。
当然,从价格单一维度去比较,得出的结论会稍显片面,最终还是要落到新车配置层面去讨论,也就是 14.99 万起的价格,你能买到什么。
深蓝 S7 是深蓝汽车的首款 SUV 车型,长宽高分别为 4750/1930/1625mm,轴距为 2900mm。
与 SL03 一致,深蓝 S7 同样基于 EPA1 全电数字平台打造,这让两款车有着相同的轴距,但由于车型定位, S7 会更高、更宽,进而有更好的空间表现。
外观造型大家会比较熟悉,S7 沿用了 SL03 的设计语言,包括家族式断面的鲨鱼鼻前脸、星能之瓣的日间行车灯、可编程的智能交互灯、D 柱的萤星呼吸灯等等,都在高调彰显自己的科技感身份。
深蓝 S7 外观、内饰方面的信息早在 4 月开幕的
上海
车展上公布,我们此前也做了详细的体验分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下方视频号。
面对新能源赛道多选手同台竞技的局面,深蓝 S7 的核心底气来源——超级增程,这背后是深蓝团队 22 年混动技术的储备、12 年增程技术的研发。
深入理解
「超级增程」
的技术逻辑与能力边界,需庖丁解牛。用最简单的表述解释 S7 超级增程就是:底层架构的 5 大创新 + 控制层面的 5 大创新。
前者包括 EPA1 全电数字平台、原力超集电驱、原力智能增程、不起火动力电池以及超级热管理;后者包括智慧能量管理、增程系统无感启停控制、超低能耗集成、全场景动力协调控制以及微核高频脉冲加热。
5+5 的技术群落在产品层面,构建了深蓝 S7 的竞争力核心:
- CLTC 工况综合续航 1120km,纯电续航 200km
- 发电机最高效率 96%,可实现 1L 油发电约 3.3 度
- 综合油耗最低 0.63L/100km(CLTC)
- 馈电状态下,油耗低至 4.95L/100km(CLTC)
- 风阻 0.258Cd
蛰伏与蓄力一年,深蓝 S7 作为「智能平权」的初步尝试,攻城拔寨的决心与魄力尤为明显。
从战略和目标数据上看,长安与深蓝的电动化进程并不算激进。
长安汽车没有像比亚迪那样完全放弃燃油车市场,燃油车目前还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正如深蓝汽车没有专注于纯电赛道,因为市场用户也处于能源过渡阶段。官方数据显示,
深蓝 SL03 已销售车型中,纯电和增程的数量比值为 2:8。
作为长安新能源的后继者,深蓝品牌承载了长安新能源在新能源领域深耕 20 余年的成果,是一次新能源研发能力、技术积累、管理体系、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厚积薄发。
智能化趋势势不可挡,深蓝 S7 能跑多远,深蓝汽车又能跑多久?150 万辆的目标能按时达成吗?找车网
暂时没有答案,但我们保持乐观态度。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十点汽车知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这是今年目前为止,我用时最长、里程也相对较长的一次对比试驾。历时两天,每天实测一款车。考虑到入冬,所以特意选择了两座北方城市——
北京
和唐山分别作为起始点,往返超过380公里。
先来介绍一下本次应考两位选手基本情况——
深蓝SL03
2023款135Plus增程版:定位中型轿车,基于深蓝行业首创EPA1数字纯电驱动专用平台开发,前悬架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选用了将纵臂集成化的铝合金H型多连杆独立悬架结构,电动后驱。
比亚迪
海豹
2023款DM-i 1.5L 121km 精英型:同样定位中型轿车,基于全新 DM-i 超级混动中型车平台开发,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五连杆独立悬架,
前置前驱
。
作为当下20万级最热门新能源“红蓝CP”车型,同为入门款,但仅从基本介绍来看,两款车型就已经拉开差距:相较于海豹,深蓝SL03出身更新一代的EPA1平台,更长的135km纯电基础续航,常见于高档车上的电动后驱,入门即高配!话不多说,我们来看看两辆车的具体表现。
【静态对比】
外观&内饰&动力
看脸的时代,颜值当道。深蓝SL03延续了品牌设计语言,通过星能之瓣日间行车灯、 星焰贯穿式LED 尾灯、悬浮蓄能尾翼、无框车门等经典元素呈现出动感时尚外观,整体造型凌厉运动。此外,全新设计的侧裙同时为SL03增加了一些机械未来感。海豹DM-i则车如其名,采用独特的海洋美学设计理念,进气格栅、大灯组和导流槽均高度仿生海豹,车身整体更偏圆润,与深蓝SL03相比,则少了一份运动气息。
进入车内,深蓝SL03采用环抱式布局,中控屏幕采用14.6英寸悬浮式设计,并可向驾驶员或副驾驶偏转15度,以提供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方向盘经过优化,升级为双色设计,材质采用超纤皮质包裹,握感更加舒适。此外,扶手箱增加了2个杯架和1个大功率手机无线快充功能,为驾乘人员带来了更多便利性。海豹DM-i座舱则与外观设计相同,依旧以海洋美学为设计理念,相对SL03座舱的极简科技感而言,海豹DM-i则是保留了诸多物理按键,尽管对操作便捷度影响不大,但较多的功能按键设计会拉低座舱的视觉效果,在整体质感与科技感上显的远不如SL03。更重要的一点是,深蓝SL03的前排座椅可实现加热、通风和电动记忆功能,而这皆是同价位的海豹DM-i所不具备的。从内饰对比来看,深蓝SL03无疑是高级智能美的代表,更加符合年轻新世代的口味;海豹则略显中庸,在舒适度和体验感方面相比深蓝SL03差距不小!
动力方面,深蓝SL03搭载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和后置单电机,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75千瓦、238匹马力,扭矩达到320牛·米,CLTC纯电续航里程135公里,综合续航1140公里。海豹DM-i的1.5L自吸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1kW,匹配E-CVT变速箱以及145kW前置单电机,最大扭矩325N·m,WLTC纯电续航里程100km,WLTC亏电油耗4.8L/100km。对比来看,深蓝SL03可以用更少成本,获得与海豹相当的续航里程,在经济性、续航里程上都更胜一筹。
【动态对比】
城区环路——日常短途用车场景里的“柔性对决”
起步方面,深蓝SL03提速有力,起步快,线性推力明显,无论是变道还是超车,操作起来都很丝滑。此外,采用了14.43:1小转向比设计,SL03方向盘圈数只有2.6,方向控制非常灵敏。面对拥堵路况,接近5m长、1.9m宽的车身也可实现轻松穿梭!
再来看下海豹DM-i,尽管在拥堵路况下,其并没出现某些电动车存在的头段输出前冲问题,但在提速感上,则是与SL03有着些许差距。不同于SL03起步劲头十足的体验,海豹DM-i着重突出一个“柔”字,尽管城市道路开起来还相对平稳,在起步加速上,能明显感觉到它劲头不如SL03。通过实际驾驶对比,相较海豹DM-i,深蓝SL03在动力输出、操控体验上,更加得心应手,对于喜欢掌控自由穿梭感觉的用户而言,无疑更具吸引力!
能量管理/回收方面,深蓝SL03基于导航的智慧能量管理,根据导航信息,智能分析特殊工况,通过提前控制SOC,提升通过特殊路段的NVH与动力性,确保驾控体验始终如一。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上,无极调节滑行动力回收可以精准调至1%,车辆基本可以保持很好的行驶平稳性,没有出现加减速情况,刹车减速时也没有明显拖拽感,平稳、不晕车,兼顾了能耗和行驶体验。比亚迪海豹DM-i能量回收设定并不像SL03无极调节一样自由便捷,其仅提供两种挡位选择,在不同路况行驶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存在拖拽感,影响晕车消费者的乘坐体验感。
高速路考验——长途驾驶里的“刚性PK”
在驾乘体验上,对于深蓝SL03着重要说的非
后置后驱
莫属,主要是真的太香了!凭借EPA1平台提供的高级车才有的后驱驱动,转向轮和驱动轮优化前后布局,带来更强操控性的同时,驾驶感和舒适度得到越级提升。此外,黄金轴荷比整车重心居中,更不容易出现推头甩尾现象,还有横向稳定加强杆的加入,可以降低车身倾斜晃动幅度,带来优于同级的舒适性与稳定性!海豹DM-i方面,高速行驶还算平稳,整体驾驶风格并不激进,对于日常驾驶来说算是够用,但其采用的是前驱布局,自然是少了些后驱带来的驾驶乐趣享受。
在智能驾驶方面,深蓝SL03标配L2级驾驶辅助。除了全速自适应巡航、限速识别、车道保持辅助、倒车横向预警等常见功能外,还搭载了更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NID高速领航智驾辅助、APA
远程
代客泊车等,在高速全程基本保持100-110公里时速情况下,明显感觉驾驶负担减轻不少,驾驶环境安全舒适。此外,深蓝SL03智能座舱搭载了目前业内顶级的8155芯片,支持例如超强连续对话、10余种座舱智能情景模式、3D全息人脸登录等智能体验,为驾乘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直接将驾乘品质感拉满。
反观海豹DM-i,其选用了
高通
骁龙sm6350芯片,在算力表现上显然不如深蓝SL03,另外在功能表现上,除了车联网系统、OTA升级功能、语音交互等基操外,海豹DM-i并未配置深蓝SL03所支持的系列智能化功能。
380公里实测跑下来,两款车综合表现:在基本解决新能源车普遍存在的里程、续航焦虑的前提下,深蓝SL03整体更加激进,可以带来更多智趣和驾趣;比亚迪海豹DM-i则显得略显中庸,尽管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但却并无太多亮点可言。
且在价格方面,深蓝SL03起售价14.59万元,海豹DM-i起售价16.68万元。而根据12月份最新促销政策,深蓝SL03享定金1999元抵8000元购车款,海豹DM-i享2000元抵7000元,海豹DM-i依旧不具备优势。
综合上述对比表现来看,凭借“卷王”体质,深蓝SL03将性能优势发挥到极致,将“质价比”全维度拉满,无疑是更懂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名车观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4-05-21 00:31:51
2024-03-15 02:55:34
2024-05-16 20:43:59
2024-03-23 10:41:41
2023-09-13 23:20:34
2024-05-11 02: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