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8 12:49:07 | 找车网
首先,丰田一直倡导的混合动力是丰田二十年不变的坚守,在研究混合动力的二十年,丰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成效卓著。在今天,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行业的标杆,如果贸然更改方向,丰田也许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其次目前纯电动车的理念多用应用于国内汽车产业,对于丰田的原产国日本和很多欧美国家,混合动力汽车销售额才是占汽车销额的大比例。丰田是一个面向全世界的品牌,如果仅仅是为了中国,放弃熟悉的混合动力,转投纯电动车,改变整体的战略部署显然有点因小失大。
就目前国内纯电动车的发展来看,依旧槽点颇多。纯电动车不仅造价高昂,技术也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续航、储能等依旧是困扰纯电车的大问题;纯电动车相关配套设备也不完善,充电桩数量不位造成纯电动车充电难;折旧率就目前的市场来看也很难估算……
远的外(合)资车企暂且不提,即便是力推新能源转型的国内,纯电动汽车也远未形成气候,街道上真正能和丰田的新能源产品产生直接竞争的新能源车,也还是混动的居多。从市场角度来看,丰田的解释似乎并不牵强。
对此,丰田北美部门经理杰克·霍利斯(Jack Hollis)直言,他认为当前销售纯电动汽车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如果“经销商认为纯电动汽车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那我们早就在卖了。”
如下:
一、电池亏电,导致电动车一骑就掉电
如果用户充满电,长时间不骑车,再次骑车时,就会发现显示满电,但是一骑就掉电。其主要原因是电池存在自放电现象,如果长时间不骑,电池会出现亏电现象,这时候仪表盘虽然显示满电状态,其实只是虚电,真实电量只有70%,甚至更低。那么,对于这类情况该怎么解决呢?需要做到每隔一星期进行一次充电,防止电池亏电,另外最好每月进行一次深度放电。
二、电池已经老化,导致电动车一骑就掉电
一般来说,当电动车使用多年之后就会出现电池老化的问题,而电池老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电池已经出现硫化现象,而这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出现充电很快就满电情况,但是一骑仪表盘就会立马出现掉电。那么,当用户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可采用脉冲修复去除结晶,但如果老化现象已经很严重,那么只能选择更换新电池。
三、电动车线路受潮,导致电动车一骑就掉电
夏季是个多雨的季节,同样电动车受潮的概率也比其他季节更高。如果电动车线路出现受潮现象,那么整个线路电阻就会增大。这意味着电动车在启动时,电压会出现偏低的情况,从而导致一骑就掉电的情况发生。对于这种情况又该怎么解决呢?雨天骑行归来时,擦干电动车关键部位,尽量避免在积水深处行驶。
最近一直在了解新能源房车,其实就是吉利的RE500底盘房车。目前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在B站看到了小花哥的视频。文字归纳出来分享给大家。
小花哥对RE500是持否定观点的。认为RE500并不是一款专用的房车底盘,不适宜做房车底盘。关于这点我同意,也不完全同意。同意是因为,确实,这款底盘的设计初衷是城市物流。但因为其增程式、轻卡的特点被房车玩家们看中了,所以在房车界反而更火了。不同意是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继续观察它的发展。也许,慢慢的,它就进化为一款成熟的房车底盘了。
当然,小花哥在视频中也对增程式的概念表示认可,这确实是房车发展的一个方向。
除了小花哥提出的问题,我自己也对RE500进行了思考。从一开始的推荐转入一个相对中性,理性的态度。
首先,增程式最大的优点无非就是电量充足。但其实房车大电量也有其他的解决方案。现在就有厂商再推48V电力系统。48V 200AH锂电,存8
10度电,6
8KW逆变器,1000W太阳能充电。所以增程式并不是无可替代的。
其次,经济性。新能源车其中的一个卖点就是各种优惠。免指标,免购置税,补贴,省装太阳能。但是从一个更长的周期来看确实更经济了吗?第一,电动车多了一次油电的转换。一般情况下在两个条件下才会更经济。1、长时间怠速运行。2、及时充电。但从电池保护的角度,锂电又应该是浅充浅放的,不能充满或过充。第二,汽油。使用汽油显然是比柴油贵的。若平均每天跑200公里,每100公里贵20到30元。一天是50~60元,一年是18250。这笔账长期算下来可不少。再有,汽油发电的成本是更高的。太阳能系统一次投入后基本就是免费了。第三,维修保养。更复杂的,一体式的系统故障必然更多,维修也更贵。不像传统动力汽车,新能源车一代的周期都没完成,究竟能有多大保障,说实在大家都没底。
后记
新能源底盘能走多远还有待观察。但一些厂商的努力我觉得还是值得认可的。例如法美瑞多RE500得不断改良,今年有推出了“头号玩家”的新款。新款增加定速巡航,可以双拓定制。定速巡航值得点赞,但双拓的载重问题值得探究。
另外在今年,法美瑞也推出了传统燃油动力的“海角七号”。从这里看出,市场上轻卡房车确实更流行了。除新能源外,不断的有新车和新方案推出。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2024-05-21 00:31:51
2024-03-15 02:55:34
2024-05-16 20:43:59
2024-03-23 10:41:41
2023-09-13 23:20:34
2024-05-11 02: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