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2 19:05:20 | 找车网
就目前国内的测试媒体来说,可以看到很多媒体已经做了一些纯电动车的全天续航测试和极限里程测试。但是这个很多都是以厂家作为背书的形式来进行的,而且设定的条件都很单一,并没有模拟到更多的苛刻条件和多维度的季节因素,以及驾驶习惯和负载等等条件。所以这个只能代表当时条件下的一个个体的参考例子为主。这个与燃油车的差异化会更大,因为要根据车载使用量,比如说用电量、空调开启时间、大灯开启时间等等,这都是因素所在,而燃油车这方面的负载不一定能在里程上体现出来,相对还是纯电动更加明显。
新能源车型的出场续航标准不同,电池和电机规格不同,车型尺寸不同,排行毫无意义
这个真的是这个新能源领域中最大的BUG,也就是这个续航标准不同,车厂宣称的续航里程都是能尽可能高就高,因此大多数都用NEDC这个古老的标准来做宣传。所以很难有厂家会将NEDC、WLTP和EPA三方面的标准都公示和测试出来,只有部分品牌比如说大众的新ID.4就使用了WLTP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续航里程,但是宣传的时候还是以NEDC作为配合,这个国内与美国的要求就差了很多,因为它们以EPA为主,WLTP为辅,所以这个标准不同就导致很多界定就不同了。所以厂家和媒体测试就有条件的说,你跑不到和我跑不到,不代表实验室里达不到。
但是很多人还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电池容量和电机的功率要根据车型和驱动方式进行综合判断,也就是说车型级别还是在实际表现中有很大差异化的,一方面是电池容量越大肯定重量就大,另外一方面还有两驱和四驱之分,加上轿车和SUV的不同,那么这个界定就很模糊了,只能综合个大概续航来决定续航里程到底可信不可信。而且媒体也没有这个真正科学的方法和能力去综合这些问题去测试出一个结果。因此这个排行测试就是个噱头而已,以自己的理论和标准去划定这个排行。
这就如同现在无论大小媒体买车拆来看用了多少材料,钢板多厚,隔音材料多不多,底盘平整不平整等等这种拆车形式来判定一个车型的好与坏。而不是从结构和配置的组合,以及动力和操控的调教,以及现代车型的科学设计等等,以至于用磁铁看用铝制材料还是钢制材料也能谈论好与不好。甚至还有拆开发动机的零部件,来说发动机的细节哪里用的材料不好会导致哪里不好。这种就是媒体的自我设定,也就是他们在定义这个车的好与不好,因为自己能拆车就是有能力去判定一个车型的好与坏。你觉得这事情哪个可信呢?
首先是因为热诱因导致的新能源出现事故。
所谓热诱因,说白了就是外部温度过高,或者内部电池散热不良,然后发生自燃。这个原因比较容易理解。比如
电池管理系统
有问题,电池温度控制芯片故障。失控,进而导致更多的热量产生,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发生自燃。当
电芯
温度达到135℃时,隔膜开始熔化,电压下降;电池电压在150°C时迅速下降;当温度达到245℃时,隔膜完全塌陷,电池会着火爆炸。
其次是由于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锂电池原因。
因此,业内有一些意见认为,动力电池的发展应摒弃安全性相对较低的三元电池,重点发展
磷酸铁锂电池
。电动车资源网认为,这种观点过于极端。只要我们对锂电池的热失控过程稍加了解,就会知道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只是相对的,动力电池整体安全性的保护和设计都没有做好。
再者是因为电池技术原因。
在充放电过程中,内阻会迅速升温甚至短路,所以充放电过程中的大部分热量都是在内阻较大的正极产生的,不管你是镍钴铝还是镍钴钴锰、
锰酸锂
或磷酸铁锂,都不能百分百避免。当这种热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火花。我们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引入了隔板进行分离,以确保安全。
要知道与主流车企相比,新能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把控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
尽管经过多年的国家政策,市场已经繁荣,但很多厂商在终端产品实施时,并不会为市场带来更可靠、更实用的产品。作为新能源汽车,无论是
混合动力汽车
还是
纯电动汽车
,车企都需要经过多年的技术公关和深入的
市场调研
,推出相关产品才能赢得市场认可。
自从
上海
车展后,打开短视频平台,经常能够看到
仰望U8
,在各种环境下原地掉头的演示视频。
让笔者一度认为,
仰望
U8是有什么「神奇的魔法」吗?也从未想到,原地掉头可以这么火,看来还是新手司机比较多,不会倒车,只想原地掉头。
仰望U8动力曝光
原地掉头,并非是仰望U8独树一帜的特点,只是仰望U8想要用原地掉头,来演示自己「易四方」系统的特点。
仰望U8采用轮边电机的驱动形式,每个轮都有一台驱动电机,形成4个轮子搭配4个电机,厉害之处就是每个轮子都可以因为独立电机的特性实现独立控制,这也就是为何仰望U8可以实现一边轮子向前转,另外一边轮子向后转的原因,所以原地掉头,就是仰望U8易四方的展现形式。
关于仰望的易四方系统,其实在仰望品牌发布之初,就已经公开过该系统的特点,而近期,仰望动力系统的具体参数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笔者也带大家一起来深度剖析一下仰望U8动力系统的秘密,当然,也有一些「未解之谜」等待仰望解答。
首先,虽然仰望U8在官方详情页上显示,仰望U8动力形式为「PHEV」,但参考易四方的四电机驱动形式,以及仰望U8的结构解析图来判定,仰望U8毫无疑问为一台「增程式电动车」。
其实在上海车展时,笔者看到了很多短视频平台博主,都对仰望U8的动力系统抱有怀疑,因为四电机驱动形式,就要确保电机全时驱动的特性,如果想要电机全时驱动,那么发动机在内部的作用只能用来发电,这就很像是
日产
e-POWER的宣传时所描述的一样, 「100%全时电驱」,就是增程结构。
其实增程式电动车,从宏观的角度来判定,也算是插电式混动车型的一种类型,这也是为何增程式电动车和PHEV在上牌的时候,也归属为同一类别的原因。找车网
根据官方详情页显示,仰望U8采用4个电机驱动,每个电机功率为220kW,整车最大功率为880kW,整车最大扭矩为1280N·m,其实仰望U8的四个电机功率和扭矩,和此前笔者猜测的参数基本持平,毕竟仰望U8整车质量为3460kg,在有驾驶员和乘客的情况下,已经超过3.5吨重,这么重的车身可以实现零百加速3.6秒,必须要有大功率、大扭矩的输出支持,所以即便是四电机,也要确保每个电机的功率不低。
除了电机,因为增程式的内部结构,必须要有一台能够发电的增程器,仰望U8采用了一台2.0T的发动机作为增程器,目前该发动机从未在
比亚迪
任何产品上使用,所以该发动机的参数、细节也并未公布。之所以采用如此大功率的发动机,仰望也考虑到了内部的电机功耗问题,但笔者认为,即便是用一台2.0T的高功率增程器,也无法保证仰望U8内部的「能量平衡」,这个后文我们再好好聊。
根据官方信息显示,仰望U8采用的仍旧为刀片电池,容量为49.05kWh,在CLTC工况下,综合纯电续航里程为180km,综合续航为1000km,油箱容积为75升,可以加92号汽油。根据电池大小以及纯电续航,可以计算出仰望U8纯电行驶时的能耗为27.25kWh/100km,这还仅仅是在实验室的环境下测试,如果日常城市路况下行驶,能耗妥妥30kWh/100km以上,如果要开着仰望U8越野,能耗怕不是要超过35-40kWh/100km,所以对于一台如此重的硬派越野车型,能耗一定不会低。
所以虽然仰望U8原地掉头看起来很帅、很酷,但背后隐藏的问题,比亚迪一直都没有公开回应。
仰望U8的困境?
前文提过,仰望U8很有可能会面临内部的「能量失衡」问题,相信说到这,很多小伙伴会问:“什么是能量失衡”?
其实很简单,仰望U8内部有增程器用来发电,还有电动机用来费电,如果在电池馈电状态下,仰望U8的易四方四电机就只能要求发动机发电来作为供给。
但前文提过,仰望U8在实验室下还得27kWh的能耗,如果在正常行驶,甚至开出去越野,这能耗如果超过35kWh以上了,就凭一个2.0T的发动机发电,如何能保证4个电机,最大功率880kW的功耗释放,就算是把发动机榨干了,想必也无法达到和电池电量充足一样的效果。
我们以当前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增程式电动车
理想L9
为例,理想L9采用双电机四驱形式动力布局,电机总功率为330kW,总扭矩为620N·m,搭载的一台1.5T增程器,即便是电机功率并不高的状况下,在馈电以后,理想L9的发动机噪音也会传递至车内,并且动力性在高速行驶时,也无法和满电状态下相提并论。
仰望U8的880kW总功率,比理想L9的330kW,足足多了550kW,如果只是采用一台2.0T增程器来发电,的确无法保证仰望U8的易四方电驱系统的满载释放,所以也就意味着,如果把180km的纯电续航跑完,是不是就没办法在野外继续「狂狼」了?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像跑马拉松一样,每个马拉松运动员都会自己携带一份路上跑步时所需的补给品,仰望U8四个电机就相当于四个马拉松运动员在一起共同前进,但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携带了补给品,所以在需要补能的时候,要不只有两个人能够正常补给,或者是四个人平分两人份的补给品,两种补给方式,要么两个运动员掉丢,要么四个运动员都无法发挥最大实力。
所以仰望U8在「能量失衡」的问题上该如何解决,只能等待产品上市以后,让产品自己“解答”。
第二个问题,刀片电池的「压力」。
其实刀片电池在最初推出市场时,比亚迪一直宣称将自燃从新能源字典里删除,但后来比亚迪搭载刀片电池的产品着火新闻仍旧是持续不断,刀片电池的「功力」也被大家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刀片电池和宁德时代采用的方形电池一样,都属于大单体电池,在纯电动车型上使用的单节刀片电池为0.44kWh,是
特斯拉
21700圆柱电芯的30倍左右,大单体电芯最怕的就是出现意外,因为电池能量大,无论是短路、着火后的威力都是更大的。
就是因为大单体电芯很多汽车品牌无法保证出现意外的控制力,所以只能OTA给用户偷偷「锁电」,减少功率释放,确保电池不会出现热失控问题。
但仰望U8四电机最大功率880kW,即便是「锁电」,也要比市面上99%电动车功率更大,刀片电池本身就出现过太多意外案例,仰望U8如何确保产品、用户安全?这也是比亚迪要给用户解决的最基础的问题。
所以「能量失衡」+「刀片电池大功率」两个问题,希望比亚迪、仰望可以给用户最合理的解答。
写在最后
如果你问我易四方系统和技术是否是超前、先进的,笔者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一项非常牛逼的技术,但牛逼的技术需要更多精湛的基础去「守护」,这也是笔者一直对仰望U8持有怀疑态度的基础原因。
仰望U8自亮相后的热度一直高居不下,此次正式官宣产品参数以后,上市的日期指日可待,但能否解决笔者疑虑的问题,还是留给比亚迪解答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4-04-30 18:36:29
2024-03-15 02:55:34
2023-09-13 23:20:34
2024-05-11 02:59:55
2024-04-05 05:28:02
2024-04-29 17: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