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0 13:34:12 | 找车网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0%,成为车市中最亮眼的板块。而在2022年,除了消费者熟知的造车新势力和自主品牌之外,合资车企也开始加速向电动化转型,以
大众
、
丰田
等为代表的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多款电动化新产品,也有部分产品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
韩系车也早早在电动车赛道布局,2020年
起亚
发布了“Plan S”中长期战略,计划在2026年推出11款电动汽车。2021年的
上海
国际车展上,EV6进行了首秀,这是起亚E-GMP平台首款专用电动车。随后在当年的广州国际车展上,
东风
悦达起亚发布了发布了E-GMP平台第二款专用电动车EV9预览图,时任总经理柳昌升表示:“明年起,起亚计划每年推出1款专用电动汽车,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但随着东风的退出人事的变动股权的更改,2022年的悦达起亚,计划跟不上变化,原本的豪言壮语淹没在了日常挣扎中。EV6尽管在全球市场上表先出众,在北美市场、欧洲市场及澳大利亚市场获得好评,但迟迟没有在中国市场登陆,而中国市场上全年不到10万辆的总销量,也让车企前景蒙上了一层迷雾。
当中国电动车赛道越来越拥挤的时候,回过神的起亚终于意识到他们再不拿出干货来,也许就永远没有出手的机会。3月20日,起亚中国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于上海开幕,到场的高层有起亚全球CEO宋虎声,江苏悦达起亚董事长张乃文,江苏悦达起亚总经理金京铉,从这个阵容来看,起亚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在发布会上,宋虎声重申了起亚扎根中国市场,还强调到“确保中国市场的成功是起亚全球战略的核心要素”。
如何保证中国市场的成功?对于起亚来说,产品是第一位的,没有产品所有的一切无疑是水中花镜中月。在此次发布会上,起亚不仅发布了中国市场的EV中长期战略蓝图,还带来了EV5概念车、EV9概念车以及EV6 GT。
在本次发布会上,起亚中国表示,基于纯电动平台打造的全新
起亚EV6
,将会通过进口的方式引入国内销售。对于这款车,熟悉起亚的消费者并不陌生,如同前文所说,两年前就曾在上海车展亮相。EV6是一款主打驾控的SUV车型,在外形设计方面,相当动感。EV6 GT版本,搭载双电机系统,最大综合功率为585马力,最高综合扭矩为740N·m。官方透露,零百时间仅需3.5秒,极速达到了260km/小时。
EV5概念车迎来了全球首秀,从现场实车来看,EV5采用了更高的车身以及平直的车顶线条,整车基于全新的“Opposites United(对立统一)”设计理念打造。全新数字化虎啸式前脸,以及隐藏式星图灯,将起亚电动化产品的未来感、科技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内饰方面采用贯穿式一体连屏、可旋转的座椅设计,材质上选用了生物聚氨酯等十种环保材料。官方透露,EV5拥有700公里以上的超长续航,将是起亚首款在中国首发的全球车型,预计将于今年11月份正式在国内上市。
而当年亮相概念图的EV9,此次也带来了概念版实车。从定位看,这是一台中大型SUV。从目前获得的消息显示,
起亚EV9
概念版的车长将会超过5米,轴距超过3.1米。EV9概念版车内空间采用了2+2+2座椅布局。得益于较长的车身,即便是第三排座椅,乘坐空间也不会特别局促。
智能化方面,EV9概念车拥有大尺寸HUD抬头显示,首次搭载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系统HDP,并将实现L3级自动驾驶。动力方面,量产之后的起亚EV9,将会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同时,在续航方面,将会提供多种容量的电池版本,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官方透露,EV9量产车将于2024年在国内上市。
除了三款车型之外,起亚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也透露了在中国市场的计划:1、开启向电动化品牌全面转型,计划到2027年推出6款EV车型,到2030年实现EV车型年销量18万辆、销量占比40%的目标;2、计划到2030年实现EV销量160万辆目标,力争在中国市场成长为电动车领域的头部品牌;3、加大电动化技术研发投入,通过中国前瞻数字研发中心,持续研发出更多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电动车产品;4、计划在2024年推出L3级自动驾驶技术,逐步扩大无人驾驶及高阶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和普及。
为了提振销量,除了新产品外,渠道网络也亟需重新布局。在本次发布会上,起亚宣布将对全国经销商门店进行SI 2.0升级,同时在一二线大城市的核心商圈建立和运营起亚City Store。同时上线全新品牌APP,覆盖购车、用车、保养等功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漫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尽管目前燃油车的保有量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很多汽车大厂都开始向新能源转型,就在近日,
东风
本田
就官宣在2027年后不再投放燃油新车,大力发展电动化转型,进而引发大家热议。
东风本田
停产燃油车时间:2027年
7月16日,东风本田官方宣布,今年下半年,东风本田将推出旗下全新自主纯电品牌,2025年前电动化比例达到50%以上,2027年后不再投放燃油新车,2030年前累计推出10款以上纯电车型。
6月本田在中国的销量仅为113133辆,上半年累计销量为529691辆,相比去年67万多辆的销售数据,今年下滑非常多,其燃油车的市场份额逐步被新能源汽车所蚕食,经济省油的优势也不是很明显。
目前东风本田在售的纯电车型仅有
本田e
:NS1一款,6月销量只有155辆,今年累计销量2882辆;下一款纯电车型e:NS2还需等到2024年才上市。以目前的东风本田的新能源发展速度来看,还是比较慢的。
另外,混动车型中,东风本田也仅推出了CR-V油混版,平均月销量也就三位数;近期完成换代的
英仕派
推出了插电混动车型,但未来销量如何,还需要时间和市场去检验。
奔驰
停产燃油车时间:2030——2035年
早在2021年7月,
奔驰
就公布了电动战略规划。奔驰表示,在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2030年全面向纯电动化转型,最晚2035年奔驰将在欧盟停售燃油车。
至于奔驰为何将时间定在2030至2035年,主要原因是因为此前欧洲议会正式批准了2035年欧洲停售新燃油汽车的议案。这样就迫使奔驰必须做出改变,需要尽早向纯电动化转型。
面对未来复杂的市场竞争,奔驰在这两年就已经着手于电动车开发。为了推动品牌电气化进程,奔驰先后推出了MFA II、EVA和MMA三个电动汽车平台,分别打造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
目前,奔驰电动产品阵容中已包括EQA、EQB、EQC、EQE、EQS、EQV等9款车型,与此同时,主打高性能的AMG系列也将进行全面电气化。
宝马
停产燃油车时间:2030年
宝马
集团董事长在德国尼尔廷根举办的一场会议上曾表示:“宝马集团已准备好应对2030年起关于燃油车的禁售令。”这意味着,宝马集团也将于2030年在欧盟停售燃油车。
面对中国市场,在2025年之前,宝马计划推出12款纯电动车型,覆盖目前几乎所有细分市场,宝马集团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中,至少要有四分之一将是纯电动车。找车网
在生产准备方面,宝马已经有所行动。去年,宝马已经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远景
动力等企业签订超过百亿欧元的电芯合同,积极推进电气化进程。
另外,宝马还对电气化工厂进行了相关的升级改造,以便满足电动车型的产能。包括总投资150亿元人民币的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以及沈阳生产基地将进行动力电池生产的大规模扩建等。
从新能源产品来看,宝马目前已推出了包括BMW i7、BMW i3、BMW i4、BMW iX和BMW iX3等多款车型。2022年宝马在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销量为41886辆,其中BMW i3为销量主力,单车交付了13310辆,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奥迪
停产燃油车时间:2026年
奥迪
中国官微曾发布信息表示:“从2026年开始,奥迪面向全球市场推出的新车型将全面切换为电动汽车,一步跨越到完全电动化,奥迪品牌未来的新车将连插电混动或增程汽车都不再有。到2033年将逐步停止内燃机车的生产,其全球所有自有生产基地都将投入电动汽车的生产。”这条信息,也充分表明了奥迪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决心。
不过从目前效果来看,奥迪纯电车发展的并不顺利,一季度在全球纯电车交付量仅为3.46万辆,而奔驰、宝马的全球纯电车交付量则分别达到5.16万辆、6.46万辆。
在中国,奥迪在售的纯电车型有 Q2L e-tron、 Q4 e-tron、Q5 e-tron 、e-tron Sportback 、e-tron GT quattro 、RS e-tron GT 。
据乘联会统计,今年前五个月,表现最好的是Q4 e-tron ,仅仅卖出6631 台,其他更不必说,Q5 e-tron 卖出1501 台,e-tron 卖出170 台,Q2L e-tron 交付量还停留在两位数。
其实,造成销量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奥迪并没有专属电动平台,其电动车型所使用的是母公司
大众
集团旗下品牌共同使用的四个电动车平台。
为了改变目前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缓慢的现状,奥迪正在考虑购买中国车企电动车平台授权,以缩短其车型的开发时间。
眼下,在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领域,能够帮到奥迪的无非就是
比亚迪
的e平台3.0、上汽星云、
长安
EPA1、
小鹏
-扶摇、
蔚来
-NT、广汽-AEP3.0等造车平台。
捷豹
停产燃油车时间:2025年
捷豹
在2021年2月宣布了“重塑未来”新战略计划:最快将于2025年取消现有车型系列,并从那时起只生产电动汽车,但是高性能车型依然是捷豹品牌所追求的目标,捷豹F-PACE SVR所采用的发动机,将是捷豹最后一款V8引擎,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宝马(BMW)的4.4升双涡轮V8发动机,之后V8引擎将与混合动力和全电动系统一起来组合捷豹
路虎
产品。
捷豹称未来五年将在电动汽车领域投资 150 亿英镑,目前位于英国西北部默西塞德郡的哈利伍德(Halewood)工厂将成为一家全电动制造工厂,其下一代平台架构 EMA 为纯电专属。这项投资将帮助捷豹路虎创造新
现代
豪华主义全面电动化的未来。
此外,捷豹将带来三款全新产品,首款全新捷豹产品将为一台四门 GT 纯电车型。新车基于捷豹专属的电动化架构 ——JEA 平台打造,续航里程为 700 公里,起价为 10 万英镑,2025 年正式上市。
沃尔沃
停产燃油车时间:2030年
沃尔沃
首席执行官汉肯·塞缪尔森(Hakan Samuelsson)曾表示,沃尔沃预计在未来10年内停产燃油车型,成为一家纯粹的电动汽车品牌公司。
早在2017年,沃尔沃便率先宣布实施全面电气化战略,即从2019年起,沃尔沃将为所有新上市车型配备电动机。此后,沃尔沃的电气化进程不断加速。2018年,沃尔沃提出新展望: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将占其全球总销量的50%,另外50%则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到2030年不再生产内燃机汽车,仅销售电动汽车,全面进入电气化时代。
沃尔沃新能源发展速度非常快,自全面电气化战略实施以来,沃尔沃相继推出了XC90、XC60、S90、S60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023年上半年,沃尔沃旗下的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48%。
另外,在2023年上半年,沃尔沃推出了多款备受期待的全新车型,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智能出行的选择,其中,引人注目的车型之一是
沃尔沃EX90
,并首次在中国亮相。6月7日还发布了全新小型纯电豪华SUV
沃尔沃EX30
,多方面产品线布局让沃尔沃不再局限于只卖燃油车,另外沃尔沃准车主们选择面也变得更大。
通用
停产燃油车时间:2035年
2021年1月份,通用宣布已拟定计划于2035年前停止旗下所有汽油与柴油车辆的销售,并着手打造全电动车系以实现“以旧换新”。
通用动力主席兼CEO Mary Barra将电动化设为了通用的首要目标,而
凯迪拉克
将成为电动化过程的“排头兵”,同时
雪佛兰
、
别克
与
GMC
的纯电车辆的研发也已经提上日程。
据悉,通用电动项目上拨款在2025年末将达到270亿美元,成果涵盖在全球发布30款不同价格、尺寸和定位的纯电车型,届时美国的路面车辆预计将有四成为纯电驱动。
同时,通用斥资22亿美元以改造其在密歇根的制造工厂,改造后该厂将专精于纯电汽车生产,包括2022款
悍马
纯电皮卡。此外,通用还将助力普及充电桩,并继续攻研Ultium电池技术,包括燃料电池科技等核心技术。
现代
停产燃油车时间:2040年
2022年7月,现代集团宣布了一项新的发展战略,在电气化和软硬件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到2030年,现代汽车的销售规模有望达到187万辆。到2035年,欧洲的所有的现代汽车都将是纯电动的,到2040年,现代汽车将只销售纯电动汽车,停止销售燃料汽车。
现代汽车计划与旗下高端品牌
捷尼赛思
共同加快电气化进程,计划引入集成模块架构(IMA)。到2030年,现代和捷尼赛思将共推出17款全新电动车,其中11款车型来自现代,6款车型来自捷尼赛思。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现代还将与各电池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必须确保2030年电池年产能达到170GWh,并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成本效率。
日产、丰田
停产燃油车时间:2025年
日产
宣布计划到2025年后停售燃油车,并将把研发与销售方向转向纯电动与混合动力车型。
另外,
丰田
也将在2025年前停止生产传统纯燃油汽车,转而研发生产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三个司机观点:
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时代交替之际,有着类似停产燃油车规划的车企并非东风本田一家,包括奔驰、宝马、奥迪、捷豹等,甚至像
兰博基尼
这种豪华车企也在为电动化转型做准备。各大国际知名车企都在转向新能源车领域,速度有慢有快,效果有好有坏,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企业面临的又一次重要挑战;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家也都期待着有更多新能源车型问世,在用车需求中,人们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撰文:朱玉冬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三个司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易车原创
在电动化的今天,大众汽车品牌作为传统车企,在转型电动化的道路上,虽然有着“巨轮难掉头”的困扰,但步伐却清晰笃定,在ID.4、ID.3、ID.6等纯电车型相继推出后,终于推出了基于MEB平台的ID.7,一台“VW”旗下的三厢纯电轿车,还标配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并搭载多项智能技术,可以见得,大众ID.家族的对中国市场的关注,以及努力加速转型的新探索。
在2023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Stefan Mecha)先生,也莅临进博会现场,并接受了媒体采访。
数据显示,2023年截止10月,大众汽车的市场表现,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协力下,虽然整个燃油车市场有所收缩,但燃油车市场的份额依旧有所增加,其中ID.家族的10月销量超过了2万辆,最为亮眼的是ID.3。而更让人期待的是,如今大众和小鹏汽车开展了合作,更进一步推进“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布局。
而作为
大众
汽车的基石,燃油车仍会在中国市场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对于未来的判,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Stefan Mecha)先生表示,预计至2030年,中国市场中或将约75%会是新能源车型,大众汽车也正在积极调整和转型,到2030年每10辆新售的大众车型中,将约有6辆是
纯电动
汽车。未来,我们也会对这一比例进行优化和调整。
对于大众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Stefan Mecha)先生表示:电动化时代的大趋势,大众汽车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与自动驾驶的脚步一直很笃定,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巨大潜力和能量,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需要补强之处。在中国每家车企、每个对汽车感兴趣的人都在谈论自动驾驶。大众和小鹏汽车,当下正处于合作的第一阶段,会共同研发并在2026年向市场推出两款新车。
此外,大众汽车品牌让研发“在中国,为中国”,不仅将在电动出行领域全面发力,CARIAD软件公司逐步调整布局,中国的软件专家人数在持续增加,通过加强本土研发实力,以更好加快在华数字化发展,并且携手中科创达等本土伙伴,在智能互联与信息娱乐领域打造中国市场专属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打造中国市场专属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而对于全新到来的ID.7 VIZZION,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Stefan Mecha)先生表示:今年,中国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占比是40%。作为ID.家族全新纯电旗舰轿车,ID.7 在中国市场将配备最新的全旅程智能辅助驾驶系统Travel Assist 3.0,以及标配AR HUD智能导视,提供中国市场更好用的大众电动化汽车。
从ID.产品阵容看,基于MEB平台开发的电动车型,包括ID.3、两款ID.4、两款ID.6和未来将推出的两款ID.7,大众各车型则定位于不同的细分市场。未来,与小鹏共同开发的产品会定位于纯电B级车市场,以此争取到更多的细分市场。而作为本土化的新成果,ID.7 VIZZION的人机交互界面,使用了源于在中国开发的系统,其他ID.车型有所不同,它有着优秀的语音识别能力以及符合中国用户习惯的导航系统。
2022年大众汽车品牌的全球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大约为33万辆,同比增长了23.6%,使其成为欧洲销量最高的纯电动车品牌。当中,品牌旗下纯电动家族ID.车型表现突出:ID.4销量17万辆、ID.3销量7.7万辆、ID.5销量2.3万辆、ID.6销量3.7万辆。
对此,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Stefan Mecha)先生也表示了,ID.家族的
SUV
车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未来要在中国市场投放的两款ID.7,要为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展示大众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最新成果。目前,大众汽车虽极大程度上依赖全球研发,但随着中国出行生态的逐渐完备,对于本土研发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中国,为中国”未来或将会成为大众汽车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作为全球市场中,电动化规模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早已不是单纯的市场需求,而已然成为大众品牌电动化、数字转型的蓝本。未来,待MEB+平台的推出,或进一步扩宽大众汽车在新能源电动领域的产品优势,更短的补能时间,大众汽车品牌的纯电车型可以走更远的“路”。
【以下为采访实录】
:
Q1:和小鹏的合作有什么可透露的进展?之前CARIAD透露出裁员的消息,小鹏提供的技术和CARIAD的业务有什么差异?在和中国创业公司合作时有什么特别的观察和体验?
孟侠:我们有两件事需要区分开来。首先,CARIAD面向全球,是我们未来软件的根据地,其CEO Peter Bosch正在领导公司架构的重新构建。最近我们也刚刚宣布了即将采取的措施,这些是在CARIAD全球层面即将采取的措施。CARIAD中国正好呈现相反的局面。CARIAD初始规模并不大,而现在我们的业务增长速度非常快。所以,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扩展其在华的团队规模,从而确保“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在软件开发领域得到贯彻。
回答一下有关
小鹏
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处于合作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双方会共同研发并在2026年向市场推出两款新车。我们当下非常重视按时完成这两款车型的研发和交付,为大众汽车开拓新的用户群体。同时,我们也为CARIAD制定了相应的规划,而且这些计划不与我们和小鹏的合作有任何冲突。我们仍是同步并行的状态。
Q2:现在的市场竞争比较复杂和激烈。这样的市场环境对我们后续要推出的ID.NEXT和ID.7 VIZZION有没有影响?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定价策略和市场推广策略?
孟侠:我们一定会做通盘考虑。中国市场参与者众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紧迫感,不断地利用优势,发挥长处,抢占市场先机。我们需要把精力和重点放在未来市场可能会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上。总体来说,中国的汽车市场注重长期主义。我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某个目标。
在过去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大众汽车和中国结成了深厚的友谊,推出了许多中国市场所需的产品,成为了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安全、可靠、优质的代表。虽然市场中有很多参与者,但长久积累的品牌形象对消费者决策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市场中有着不同的技术路径,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在这一领域中取得优势,比如,即将上市的ID.7 VIZZION采用了全新的人机交互设计,搭载15英寸显示屏,同时还标配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AR HUD)等一系列高科技配置,营造出惬意的车内氛围,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此外,价格也是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会为这款车型制定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价格。而且,大众汽车不会只追求走量而放弃品质。
Q3:确实,市场不是一天拿下的。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40%。大众汽车作为传统车企,现在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中,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大概会是什么样的比例?大众汽车如何协调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
孟侠:我们的观点是,必须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在我们品牌的身体内“有两颗心脏”同时跳动,一颗是德国心脏,因为我们是个德国公司,所以希望带来更多德国技术;另一颗是中国心脏,我们希望助力中国达成“双碳”目标,打造环保和“碳中和”的电动车型。
在中国,现在仍然有许多用户青睐我们的燃油车,他们有着多样的需求。作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我们倾听每位用户的需求,做到“油电并重”,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提升燃油车的能效和科技水平。而且,我们不会忘记智能网联汽车的开发和推广。
例如
途观L
、
帕萨特
等车型都是在我们未来燃油车升级计划当中非常重要的车型。我们让这些车型变得更高效、更加数字化,满足用户的需要。中国幅员辽阔,市场广袤,不仅有广州、成都、
上海
、
北京
这些一二线的大城市,还有很多其他的城市,这些城市有不同的用户群体和市场需求,因此燃油车仍会在中国市场存在相当长的时间。今年,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占比是40%,明年显然会高于40%,至2025年可能会达到50%,售出1000万辆新能源车。
大众汽车对于未来的判断是:预计至2030年,市场中约75%会是新能源车型。基于这一判断,我们正在积极调整和转型,大众汽车至2030年每10辆新售车型中将约有6辆是
纯电动
汽车。这一计划背后的原因是我们既会升级燃油车型,也会加大对于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的投入。未来,我们也会对这一比例进行优化和调整。
Q4:大众汽车是否针对中国新能源市场制定了新的战略规划?比如插混和增程式车型?
孟侠:我们的战略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战略的重点在于指引未来航程,稳固包括雇员、利益相关者等各方联系,协助品牌和消费者沟通。话虽如此,身处快速发展的市场当中,我们必须能够看到变化每天都在发生,这就意味着品牌必须非常灵敏,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并随之做出调整。我们正在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以便于充分适应中国的出行生态。
但如果缺乏坚实的战略基础,变化会让人困惑。因此,我们也明确了核心要素:
第一,基于ACCELERATE战略,大众汽车面向中国市场制定了具体措施,包括出色的产品阵容——无论是即将上市的
ID.7 VIZZION
,还是大众安徽明年即将推出的新车型,抑或是我们和小鹏共同开发的两款新产品,以及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助力我们设计和开发的更适合中国的产品等。
第二,我们坚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并不断将之付诸实践。我们正在中国开展很多研发的工作,包括CARIAD等都是该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第三,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我们与多方合作伙伴共同在中国取得了成功,我们相信在中国携手共进非常必要。比如我们和地平线合作,CARIAD也和中科创达进行了合作,而且我们也与国轩高科开展电池技术的合作,还有和小鹏的合作。这些都为我们在未来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应对在中国的短期变化,也能够清晰地引导我们的长远发展。
Q5:CARIAD和手机厂商VIVO开启了深入合作,请具体说明一下双方合作的内容?我们能够在何时见到应用VIVO技术的大众汽车车型?
孟侠:CARIAD对我们非常重要,是我们的全球软件根据地。Peter Bosch先生自就任以来就反复强调CARIAD未来的发展对于品牌的重要性。在CARIAD中国团队的领导下,我们能够加强本土研发实力。目前,大众汽车仍极大程度上依赖全球研发,但随着中国出行生态的逐渐完备,对于本土研发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进一步彰显了CARIAD的重要性。
如果看一下ID.7 VIZZION的人机交互界面,就能发现它与我们的其他ID.车型的不同。这是我们在中国开发的系统。它有着优秀的语音识别能力以及符合中国用户习惯的导航系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中国建立本土软件研发团队,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和中科创达以及VIVO展开合作。
几天前,我去了中科创达,看到了他们的研发成果,我们和CARIAD都受益于此。这里也展示了一些CARIAD针对中国市场的研发成果,比如,在车里可以玩游戏。对于全球其他市场来说,这可能不是很有吸引力,但中国消费者希望车里能有这样的交互。VIVO作为智能手机制造商,我们希望借助其技术让我们可以研发更多的人机交互功能。我们已规划了多个和VIVO共同开发的项目,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
大众汽车相信,战略合作能够为在华业务发展带来助力。我们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构成非常多元,不可能什么都由自己来做。中国有很多有能力的公司,我们需要相互合作,实现共赢。
2024-04-30 18:36:29
2024-03-23 10:41:41
2024-03-16 03:29:10
2024-04-30 18:02:46
2024-04-12 04:16:58
2024-03-30 02: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