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资讯 > 正文

为什么比亚迪不像蔚来建设换电站或类似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

2024-03-16 23:08:52 | 找车网

为什么比亚迪不像蔚来建设换电站或类似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找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比亚迪不像蔚来建设换电站或类似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

为什么比亚迪不像蔚来建设换电站或类似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

我开比亚迪E5跑滴滴已经有一年多了,这段时间常有乘客跟我聊起以后电动车都会发展成换电,真的会发展成换电吗?我用开了一年多电动车的经验告诉你们换电可以跟常规充电并存绝对不可能代替常规充电桩充电。

实现换电需要符合几个条件

1:所有厂家电池形状统一标准(这点很难),每个厂家的电池容量都是不一样的,就算一个厂家的每款车的电池容量都有差别。

2:换电的场地问题,常规充电桩的场地按100个电庄算,换电设施大概也就10个左右。换电设施很占用场地,光储存电池充电仓库就能占用很大面积。换电一辆车按5分钟算一个窗口一小时最多换电12辆(实际达不到的总有一些司机墨迹) 一个换电场地一小时10个窗口最高可换电120辆车实际跟常规充电桩100个电庄速度差不多,按现在的车型正常都是一小时充满电。常规充电桩充满一辆可以立马换一辆车充,而换电站要确保高峰期换电能持续换电不出现无电池可换那么电池储量必须是一小时换电车次的两倍电池。那么场地就是一个大问题,在一线城市地皮贵以深圳为例 罗湖 福田 南山这三个区充电桩的数量比其它区要少,平均电价也高。充电桩不需要特别大的场地就可以少量安装电庄,而换电必须要一个大场地。

写的有点乱,欢迎大家评论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说一下,现在国内的充电桩标准就是比亚迪的。当时为了和外国标准抗衡(其实是特斯拉),避免国标落入他人之手,所以直接拿了比亚迪的充电标准。所以可以说除了特定品牌建设的充电桩外,全是比亚迪充电桩。

1,国家标准是比亚迪参与制定的。

2,比亚迪不需要“超级快充”这个唬人的名声就能达到100kw左右充电功率。找车网

3,比亚迪的100kw左右的充电功率在遍布全国的国家电网标准充电桩都可以实现(大多数高速路服务区都有)

4,中国正在制定350kw真正的超级快充,目前来说,这种超高功率,400v的平台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没有任何材料能够承受这么高的电流,只有比亚迪的800v~1000v高压电控平台可以做到。

5,比亚迪的iGBT是完全自主的,自己设计,自己制造,未来无限可能。

6,交流无法存储,只有直流能存储,转换功率越大,交流被淘汰的可能性越大。

换电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除非全球的电动车都是你一家来做,每个电池的技术路线根本不同,电池核心技术都花费巨资研发,也是电池厂商核心机密谁会和你共享换电?换电只有在某个城市政府专门和某个车企合作所有出租车公交车都采购同一品牌的车企新能源才能实现。至于特斯拉的超充不就是充电15分跑200公里吗,也就是充电10分跑133公里,和比亚迪的充电10分跑135有何区别?更何况比亚迪这个充电技术在普通国网充电桩上就可以实现,还用着去专门建设自己的专门超充充电站吗?高速上哪个服务区的国网充电桩不可以充?特斯拉的超充真不是什么不可超越的只是宣传营销的厉害吃瓜群众都记得死死的而比亚迪一个普通国网充电桩就可以做到超充的效果却没人知道。

在国内充电标准基本以比亚迪为蓝本,包括对电动车的一些实验要求。不需要自建充电站,但是车到哪都能充电。这个有点像手机充电器,苹果自己要搞一套,为了独立生态。但是通用才是未来,减少资源浪费!

国家标准都是比亚迪定的,原则上你在外面见到的桩包括高速服务区的桩都是比亚迪的标准。建立标准比自己出资牛逼多了

正规军制定标准,杂牌军只能玩点残羹剩饭

比亚迪就像个直男,钻研技术可以,就是不会讨用户欢心

换电模式,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基础设施和电池标准化。——威马沈晖

不管是换电站还是超级充电站,从技术层面来说都不是问题,以比亚迪的底蕴和实力,只要想就完全可以实现的,只不过每个车企的战略规划都不一样,比亚迪不这样做应该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不管是换电站还是超级充电站,其核心都是在解决能源补给的问题,但这两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一家车企,比如说如果要搞换电站,这就意味着要解决电池兼容性和标准化的问题,蔚来目前在售的有三款车型,但这三款车的产品差异化并不明显,都是中大型SUV,电池是通用的,因为是同平台生产的。

而比亚迪旗下的车产品种类就比较多了,各车型并非同平台生产,所以电池并不兼容,如果要建设换电站的话就需要储备不同型号的电池,因此整个换电站的运营成本是非常大的,如果换电价格高,以比亚迪的用户画像来说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买账的,所以这样吃力不讨好的能源补给体系并不适用于比亚迪。

国内电动车早期就出现过换电、超级充电站模式的 探索 ,不过当时都是地方政府主导,地方车企参与。虽然没法像特斯拉蔚来这样资本化运作和品牌宣传,但电池规格不统一,占地多,成本太高等问题,根本无法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所以运作了1.2年就倒闭了。

为什么比亚迪不像蔚来建设换电站或类似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

电动汽车换电国家标准过审,北汽和蔚来将成换电红利受益者

日前,汽标委电动车辆分标委在深圳组织召开2020年标准审查会,由北汽新能源、蔚来、中汽中心等单位牵头起草的GB/T《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通过了审查,标准的制定将为换电电动车行业的健康安全发展提供指导。

GB/T 《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将整车、换电系统、换电电池包、换电机构、换电接口等关键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充分分析换电过程及车辆行驶过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确定换电车辆的一般安全要求、整车安全要求及系统部件安全要求,并提出相应的试验检测方法。根据标准,通过分析不同技术方案差异、车辆实际运行场景及运行数据,分别规定了5000次(卡扣式)和1500次(螺栓式)的最低换电次数要求,确保用户在车辆设计使用寿命内换电时的安全性。

换电模式是电动汽车能源补给的主要方式之一,今年以来,换电模式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两会提出要加大充换电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换电站以新基建的概念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信部明确指出,要鼓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快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国家能源局宣布,将积极支持充换电商业模式创新,切实提升充换电保障能力。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继续大力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政策,鼓励企业研发换电模式车型。他指出换电模式的车电分离,可以大大降低消费者购车的成本;第二,换电池时间比加一箱油的时间还要短,可以增加消费者出行的便捷度;第三,由电池运营公司对电池集中进行监测、养护与管理,有利于延长动力电池的寿命、提升电池的安全性;第四,可以利用峰谷优惠电价进行充电,从而降低充电成本;第五,消费者可以根据每天的行驶里程考虑当天租多少电,节约能耗;第六,换电模式还可以催生新的服务业态,如换电车等。

作为《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牵头起草单位,北汽新能源与蔚来汽车近年来在换电领域动作不断。

北汽新能源在换电模式领域探索与布局已达10年之久,是最早将换电进行大规模商用的企业。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在全国19个城市建成并启用187座换电站,投入运营换电车辆达1.8万台,累计完成换电480万次。预计到今年年底,北汽新能源将在全国范围内新增3万辆换电车型(含网约车),建成超300座换电站。在当前换电模式政策信号更加积极的背景下,换电模式的市场认可度正在逐步提高,以北汽新能源在建站和运营车辆方面的推广进展来看,其或将成为换电红利的最大受益者。

据官方统计,截至2020年5月26日,蔚来车主累计换电已超过50万次,折合充电里程超1亿公里。蔚来已建131座换电站,单车最高换电次数达到了301次。蔚来ES6、ES8首任车主仍可享终身免费换电权益,服务不限距离、不限次数、不限换电站。

蔚来汽车的电池租用方案(BaaS)将于8月20日正式发布。此外,作为BaaS产品运营主体的新电池资产管理公司或将同时亮相。

在换电模式的助推下,首都出租车行业的转型升级正在加速进行。今年7月,北京市发布通知称,将针对2018-2020年到期报废、更新为纯电动车的出租汽车实行奖励政策,明确了“具备充换电兼容技术,以快速更换电池为主”为获得政策奖励的必要技术条件。政策出台近5个月以来,北京市已经陆续新增投放了超过2000台换电出租车。

目前,还有多家公司布局换电生态,7月,展鹏科技收购伯坦科技布局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其“车电分离、分箱换电”目前实际应用体量最大,在国内换电市场排名第一。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和蓝谷智慧能源在换电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率先试点车电分离,计划在2021年6月底前全面合作建设100座换电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什么比亚迪不像蔚来建设换电站或类似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

新能源车发力“主攻”换电模式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李志勇)在日前发布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成为一个亮点。

事实上,换电模式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与充电模式相比有很多优势,但在推广过程中也存在限制和不足。随着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迅速发展,换电模式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发挥换电模式的优势,弥补其短板,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利体验,成为 社会 各界关注的焦点。

换电模式迎来新风口

换电模式是指将电动 汽车 和电池拆分,当车辆电量不足时到换电站更换一块满电的电池即可。与充电模式相比,补电速度快是其突出的优势。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迅速发展,今年以来,换电模式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利好政策接连发布,众多企业也开始在换电领域加大业务布局。

今年4月,国家新能源 汽车 财政补贴政策明确,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必须在30万元以下”规定限制。5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换电站首次被纳入新基建范畴。7月,工信部明确指出,要继续大力推进新能源 汽车 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政策,鼓励企业 探索 “车电分离”模式,加快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并支持北京、海南等地方开展试点推广。

在此背景下,众多车企也加大了在换电模式方面的投入。作为国内最早在新能源 汽车 换电模式方面进行大规模投入和实际运营的 汽车 企业,北汽新能源的换电站几经升级。截止到现在,北汽新能源已在全国19个城市建设换电站209座,运营169座;全国累计投放换电车辆1.86万辆,累计换电667万次,累计换电9.64亿公里。

随着技术的提升,如今北汽新能源单个换电站的占地面积已减至70平方米,换电时间减至3分钟以内,比燃油车加油的速度还要快。而北汽新能源3.0版本的换电站,是在换电设备和云平台上进行操作,只需要1分钟的时间,而且电池适配率大为提高。在经济性方面,以公共出行领域的出租车为例,北京出租车采用换电模式后,日均订单数量增长了25%,运营里程提升了38%,司机收入增加了30%。

除了北汽之外,宁德时代、蔚来 汽车 、国泰君安和湖北省 科技 投资集团共同投资成立了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上线蔚来电池租赁服务,推进换电模式。

实际上,早在新能源 汽车 发展初期,换电模式就已经被提出,但最终充电模式成为主流。直到新能源 汽车 补贴政策推出后,车电分离诸多优势显现出来,逐渐成为国内外主流纯电动车能源解决方案。

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认为,换电并非新近出现的概念。新能源 汽车 的充电焦虑问题是阻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 汽车 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解决办法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把充电的时间缩短,就是快充;另外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解决电动 汽车 能量的快速补充,就是换电。同时,通过技术的不断迭代,换电不仅是“快”,还可以为用户打造一个全场景的能源补给服务解决方案。

两大掣肘制约“车电分离”

动力电池是纯电动 汽车 成本的重头,如果车主在购车时,只买 汽车 而不买电池,电池以租赁的形式使用,这样就可以减轻购车负担。同时,换电的“车电分离”模式除了可改善现阶段电动车续航短、充电慢的痛点外,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延长电池寿命、促进动力电池的标准化、梯次开发和回收利用等。

然而,换电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也存在瓶颈。电池标准不统一是制约换电站发展的一大掣肘。各个主机厂的电动车技术和电池标准千差万别,而车企之间不愿共享技术标准,换电行业仍处于企业间“各自为战”的状态。

对此,专家表示,标准化是换电模式大面积推广的基础。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 汽车 产品越来越丰富,而且 汽车 的大小、性能等方面各不相同,对应更换的电池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推广扩大新能源 汽车 的换电模式,动力电池的标准化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电池是电动 汽车 最核心的部分,电池的管理也是车企的核心技术,标准化以后整车厂的技术优势就没有了。”北京新能源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兼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玉军说,之前的充电基础设施大多是企业自己在 探索 ,而且每家企业的技术路线以及对用户体验的理解不同,无疑影响了可更换电池包的通用性和换电站的通用性,换电模式标准化并不容易。

另外一个掣肘就是经济性问题。据了解,目前在换电站运营方面,单个换电站的投入大概为300万元左右,如需电力增容,投入会更大一些。而且由于各地的电价、地价等都各不相同,更增加了保障换电站最终实现盈利的难度。

“北京换电站经济性不高,存在地价贵、电价贵等很多因素。但在广州、厦门,电价便宜,尤其厦门区域小,运营起来很好。”李玉军说。

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车辆持有方、换电运营方,还是电池的持有方,能否在这个生态中得以生存,是换电模式能否持续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换电运营商在电池梯级利用方面的 探索 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也就无法反哺动力电池的购买成本。

换电模式未来可期

“相比10年前,换电模式现在更有希望走向成功。”李玉军说,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现在的电池成本更低。同时,整车能耗不断下降。原来北汽EV200的能耗有可能做到百公里16度电,现在EU5已经降到了12度左右。而且,电池成本和整车能耗还在不断下降,这些都将帮助换电模式继续提升经济性。

针对换电模式存在的短板,业内也在积极地 探索 解决方式。对于电池标准化问题,今年8月,由北汽新能源、蔚来、中汽中心等单位牵头起草的“电动 汽车 换电安全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通过了审查。而对于盈利的瓶颈,一方面通过电池包的平台化、通用化开发,可以实现不同车型、不同电池技术路线的兼容,达到规模降本的目标;另一方面,围绕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推进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提高退役电池包的利用率,改善产品经济性。

李玉军认为,换电模式未来市场还是非常乐观的。北汽新能源未来将加强换电产业布局,计划在5个省份先期投放82座高端换电站,并与合作伙伴在换电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其中包括与国网电动 汽车 公司合作,力争在2021年6月底前建设100座换电站,服务全国不少于1万台换电车辆。(完)

以上就是找车网为大家带来的为什么比亚迪不像蔚来建设换电站或类似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为什么比亚迪不像蔚来建设换电站或类似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