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2 05:24:18 | 找车网
长安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文 /《汽车人》黄耀鹏
在启源发布会72小时后,
长安
汽车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简单说,营收、销量(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五涨,扣非净利润跌了。
半年报的几个数字
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54.92亿元,同比增长1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5亿元,同比增长30.65%;扣非净利润跌了51.3%。
在销量、现金流增长的背景下,扣非净利润(即日常经营净利润)的下跌,既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单车净利润下滑)。同时,也反映了公司成本的上升。
对于长安汽车而言,既然净现金流有所增长(同比增长18.85%),公司赚来的钱都花哪儿去了?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4.27%)可以反映市场竞争烈度;管理费用只涨了4%,财务费用跌了3.49%,公司架构改革,多了好几个品牌,但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基本原地踏步,这证明组织架构效率提升。
重头戏在于研发支出,同比增长53.42%。长安对于研发投入的强度不降反升。这表明,长安第三次创业的背景下,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这种扣非净利润的收缩,股东方应该能理解并支持,这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何况,每股收益还涨了0.18元,眼前利益也并未损失。
现实产品结构
上半年,长安实现销量121.6万辆,同比增长8.0%,集团销量排名居行业第四,再次向前迈了一步,已经是连续3年半年破百万。
长安系中国品牌销量76.8万辆,同比增长22%。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17.6万辆,同比增长107.2%。相对于新能源整体40%左右的增速,长安汽车的新能源业务跑出行业前列的加速度。即长安中国系快于长安整体,新能源板块又快于长安中国系。
如此一来,业绩就能和长安这几年大手笔的资源和资本投入对应上了。“投资有效”,似乎略显平淡,却是业内不可多得的成绩。
其中,深蓝凭借一款车SL03站稳了新能源阵营,SL03的销量在新能源B级轿车榜上,也排到第二位。
长安的智电iDD家族,6月销量也实现破万。其中,欧尚Z6智电iDD销量7174辆,环比增长222%;UNI-V智电iDD销量2830辆。
长安Lumin
品牌在6月份销量也超过1万辆,达到1.26万辆。
从销量结构上不难看出,长安系中国品牌的产品量能,仍压在燃油车上。而长安已经承诺2025年停售燃油车。现实和目标之间,存在差距。
转向新能源的两条路线
长安当然清楚这个差距。所有产品在一年多以后全都转换为新能源方案,长安对此采取了两条线的做法:一种是将原有品牌的产品阵营,逐渐替代成新能源方案;另一种是直接创立新能源品牌。这两种做法是并行的。
长安母品牌旗下,UNI系列的趋势将是全系混动化;欧尚正处于燃油车向混动、纯电过渡;Lumin则一出生就是做纯电微型车。
阿维塔
作为独立运营的新能源品牌,走的是豪华高端化路线。有非正式的消息称,阿维塔有可能推出增程车型。长安汽车是有这个技术储备的,有些新势力的增程器,就是采购的长安产品。而阿维塔刚完成B轮30亿元融资,估值接近2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首轮融资方全部追投以外,重庆产业母基金、交银投资、广开控股等国有资本跟投。阿维塔似乎更青睐国有资本,并未开放给其他私募资本。这体现了阿维塔资本运营上的思路,同时意味着它将来大概率不会去境外上市,这是和新势力不同的地方。
面对主流市场的深蓝,也将扩张产品阵营。与长安旗下品牌相比,深蓝独立性更强,但并非像阿维塔那样三方合资建立。
而8月27日长安正式发布的启源品牌,则隶属于长安汽车母品牌旗下。
启源的“数智化”基因
启源品牌发布会上首发的启源A07,似乎比
深蓝SL03
高半个级别,如果按照同价位区间来算,两者会有不少重叠区域。
既然深蓝面向主流消费者,那么是否意味着启源定位更高呢?如果两者价格接近,产品区隔度够不够,会不会出现内部互相争夺市场份额的局面?这都考验长安的技术实力。
根据现有的信息,启源A07与深蓝SL03在设计风格上区别比较大,这样从浅层次上就先大致区分了受众。
启源品牌对新能源未来的思考,与长安旗下其他品牌区隔还是比较大的。
从长安的视角,未来的新能源,不止比拼续航、动力、双智能力,这些固然与体验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未来汽车的演化形势,必然是“数智化”为支撑。一个涉及到智能化运用;另一个是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应用。
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 朱华荣
车已经变成一个载体,搭载着一个“智能体”。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称其为“智能汽车机器人”。这个名字,就意味着要将智能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不止要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还要拥有智慧和情感,这可能代表AI方向的演化。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人、车、生活的关系可能会得到重塑。
从这个角度,长安提出,新能源只是序章,数智化才是未来。
在某种程度上,软件定义汽车发展到高级阶段,可能与长安对启源的设想殊途同归。启源承载了长安的梦想。朱华荣所称的六层智慧架构,并没有提及具体层级。
实际上,L1-L3可以称之为物理架构,即机械层(底盘、悬架等)、能量层(动力和传递)、E-E架构层。
而L4-L6,《汽车人》可以认为是软件架构,对应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和云端。其中双智能力,都属于软件应用。云端则用于模型训练,提升机器人的智慧。
对全球而言,训练大模型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体系,而启源居然将其纳入到量产车规划中,其实是很疯狂的。我们还不知道,启源未来的A系列、Q系列和E0系列,虽然都基于SDA架构研发,哪些车型会应用这些新锐技术。目前启源A05、A06、Q05都已经向工信部申报,技术状态应该都已经确定。
在技术上很大胆的同时,启源A07面向的却是家庭用户。它体现在变身空间,搭载其他生活场景软件模块。
朱华荣将启源的能力总结为“硬件可插拔、场景可编排、生态可随需、系统自进化”。这大体上可以理解。其中,“场景可编排”,比较特殊,可能与能够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有关。
多条技术路线并行
与启源不同,阿维塔是四大域控,深蓝是舱、驾、车控三域控制。而启源则可能由一个算力平台(可能也是一个主芯片+MCU)实现舱驾控一体。
那么,如果启源系列赢得市场成功,是不是所有的长安子品牌都将逐渐向SDA架构靠拢?而阿维塔和深蓝运营上保持独立性,技术上是否也转向平台共享?
技术路线即产品路线,如果市场最终证明控制和计算一体化的设计,效率最高,可靠性也不低于分域控制,从长远看,产品的演变也就像归一化方向发展。长安发布的新品牌,代表了各个方向的技术探索,并非仅仅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考虑。因此也就将技术战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
长安并不在意,这几条路哪条能彻底走通(即取得市场竞争的最大优势)。在2025年之前, 方舟架构(MPA,跨能源方案)、深蓝的EPA纯电架构、阿维塔的CHN平台,将继续多轨推进,它们将继续保持自己的品牌个性。
今年下半年到2025年,启源将推出10款产品,深蓝6款,阿维塔4款,这三个品牌就将推出20款产品。这个产品计划,同样说明了各品牌在2025年之前不会在技术上彻底融合。
截至2023年6月底,长安拥有国内外专利
9869件
、发明专利
2658件
,这和财报中的投入规模是相吻合的。相比净利润,长安更看重在智能制造和主机厂牵引的软件自研上,拥有核心竞争力。SDA的4-6层架构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由长安自研,这个还是比较令人惊讶的,只有很少的主机厂能做到这一点。
到2030年,长安将累计投入2000亿元,将研发队伍新增1万人,实现集团销量500万辆/年,长安系达到400万辆,其中启源150万辆。显然,在这个战略规划中,启源的地位举足轻重。
泰国项目进展
为了达成这个销量目标,光靠国内市场是不够的,长安的国际化势在必行。
今年4月份的
上海
车展上,长安发布了“海纳百川”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市场将实现“四个一”的发展目标:即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先东盟,后欧洲(美洲、中东择机进入),这是既定策略。东盟的首站是泰国,已经敲定。在眼下这份半年报中,泰国项目支出尚未列入。
不过,8月15日,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发布声明,长安汽车已经提交投资申请,将在泰国投资2.5亿美元,建设EV和PHEV工厂,年产10万辆。这个产能是留有后手的,如果东盟范围内需求扩张,扩产(二期工程)才顺利成章。
泰国只是长安经略海外的一个节点。海纳百川的特点,重点不只是销售,而是产能布局、品牌建设、营销服务网络、当地人才体系,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布局。其实质就是将目标海外市场,作为国内市场那样进行重资产建设。
想必,在今后几年里,长安财报中会批量列支这些支出,而收益则要滞后几年,需要等到体系基本成型,销量上了规模。这意味着,长安财报中的海外固投支出,还将上升。不过,长安可能采取分批投入,摊到每一个财季,形成可负担的财务负担。
财报能反映当季经营,但很难反映坚持长期主义背景下的研发和重资产、人力资源上的回报。应该淡化看待半年报的一些财务数字,重点是看当年的投入与现在产出对应关系,这样才可能对“收益滞后”保持耐心。【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蔚来又“出局”了?
5月20日,重庆长安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控股子公司长安蔚来更名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公告中提到
“长安蔚来新能源 汽车 科技 有限公司”
将正式更名为
“阿维塔 科技 有限公司”。
今后,阿维塔 科技 将会以独立经营、独立发展的形式,与长安 汽车 、华为以及宁德时代携手共创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网联 汽车 平台。
远不只是更名
虽然官方公告中只提到这是一次公司“更名”,但是这份公告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可一点都不少,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蔚来”被除名了。
在前两年工厂以及生产资质还没尘埃落定的时候,蔚来曾风风火火地与不同的自主品牌都成立了合资公司,比如广汽蔚来(合创)以及长安蔚来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随着合肥工厂的落成以及销量渐入佳境,
蔚来方面对于此前成立的这堆“备胎”们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比如已经实现了首款车型量产的广汽蔚来,早已是名存实亡:在去年底广汽蔚来“脑子一抽”宣布支持比特币购车以后,蔚来方面迅速发文与广汽蔚来“划清界限”,在后续广汽蔚来的增资计划中,
蔚来也没有再增投,导致蔚来在合资公司里的股权被大量稀释,
可以说除了名字以外,蔚来目前早已与广汽蔚来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而长安蔚来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成立于2018年的长安蔚来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推进,
而在2020年6月份,更是突然爆出李斌卸任长安蔚来董事长的职位,长安蔚来董事长一职由长安 汽车 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接任,后续长安 汽车 方面更是对长安蔚来进行增资,将原本所占的50%股权,增加至了95.38%。
早在这次更名之前,在与长安的这盘 游戏 中,蔚来其实早就已经退出了。
华为与宁德时代杀出!
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其实宁德时代与长安 汽车 早就有着较为紧密的合作。在去年的10月底,长安 汽车 公布了一份名为《关于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进展公告》的文件,里面显示从2020年7月30-10月30期间,长安 汽车 通过集体竞价的方式出售了宁德时代约2300万股的股票,
累计成交额42.6亿元,约占宁德时代当时总股本的0.99%。
在扣除成本以后,
单单是对宁德时代投资这一项,就让长安 汽车 在2020年获得19.71亿元的净利润,
这也为双方在后续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至于华为就更不用说,这家中国 科技 巨头可谓是将 汽车 行业搅了个“天翻地覆”。他们先是在四月份宣布将在北汽新能源旗下的高端品牌——极狐ARCFOX的阿尔法S华为HI版车型上搭载华为自家的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放出了一段该车型在市区内的自动驾驶演示视频,
宣称搭载了华为自动驾驶的阿尔法S能在市区内无需人工接管,即可实现1000公里自动驾驶里程。
随后,更是有媒体爆出,华为意欲直接入股北汽蓝谷旗下的极狐 汽车 ,成为这家新势力的大股东。
在双方传出绯闻的这段时间里,北汽蓝谷的股价也是实现了翻倍的壮举,
可惜的是,后续官方对该消息作了辟谣处理,北汽蓝谷在当天立马“炸板”......华为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除了北汽以外,另外一家与华为有着深度合作的车企就是隶属于小康股份的造车新势力赛力斯。在上海车展中,华为宣布联手赛力斯推出SF5华为智选版车型,新车将会同步在华为线上与线下实体店进行销售。
在“华为光环”的加持之下,小康股份的市值也从374亿一路飙升至800多亿,实属恐怖。
如今,
华为正式与长安 汽车 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华为在ICT技术方面的优势,
联合构建研发、渠道、服务、生态等全价值链环节,为用户提供全栈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提升电动 汽车 智能化水平。除了技术方面的合作以外,在今后长安还会通过阿维塔 科技 推出搭载华为HI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的全新产品。
阿维塔?阿凡达?
让我们把目光放回这次的“主角”——
阿维塔 科技
上。
根据长安在去年11月15日公布的计划,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巨头将会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 汽车 品牌,而从这次蔚来“退位”,华为“上位”的动作来看,毫无疑问
阿维塔 科技 将会是这个全新高端品牌的载体。
据官方的说辞表示,“阿维塔”之名取自英文Avatar(阿凡达???),
意为 游戏 或网络世界中的虚拟化身。
阿维塔 科技 则赋予了这个词更深的含义,即为每一位用户打造在智慧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未来,阿维塔 科技 将致力于通过未来前瞻的设计美学、随心所驭的驾乘体验和极富 情感 的人机交互,打造超越移动空间的新世代智能终端。
在未来,这个全新的高端品牌与目前的长安新能源品牌将会是两个独立的品牌,产品的定位与目标客户都将不同。
作为国内体量最大的自主车企之一,
长安 汽车 其实一直以来在新能源方面的推进都是比较保守的,
其主要的电动车产品都是以一些入门级小车或者热门车型的“油改电”为主,在电动化趋势愈发明确的今天,长安也确实是需要一个能撑起品牌价值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至少也要有属于自己的电动化平台产品。
从长安蔚来,到现在的阿维塔,长安对于推动高端电动车的追求其实一直都没有放弃,而这不仅仅是为了品牌发展,更是在“双积分”政策高压之下的无奈之举:根据长安 汽车 在2020年的财报,
由于新能源积分过低,长安 汽车 在2020年单车减利高达4000元,平均单车利润不足2000元。
如何在新能源车市场实现快速增长以提升积分,成为摆在长安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不过,新能源车市场虽然依旧潜力无限,但是也绝非前些年那般疯狂了,作为一个市场中的后来者,
长安这只睡着了的“兔子”能否在这场龟兔赛跑中反败为胜呢?
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来源网络)
撰文 / Ethan
不知不觉间,2023年已经走过了一半的时间,中国西部地区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汽车盛会——重庆车展也于6月9日如期拉开帷幕。找车网
重庆车展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重庆始终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重镇,而重庆能够在中国汽车工业的版图中能够有这样的地位,
长安
汽车的贡献更是不容忽视。
此次重庆车展,作为东道主,长安汽车自然也带来庞大的参展阵容,展示了企业在近年来取得突破,特别是新在能源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成果。这当中,与长安汽车产品家族一同亮相的
VIIA
概念车,以及原力技术带来的原力超集电驱、原力智能增程、高比能半固态电池、数智科技体验舱等,更是成为了本届重庆车展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庞大产品阵容,All in用户出行生活
长安汽车展台,
深蓝S7
、
深蓝SL03
、UNI-V 智电iDD、UNI-K 智电iDD、Z6 iDD、第二代CS55PLUS、
逸达
、第三代CS75PLUS等近20款产品悉数亮相,囊括了燃油、插混、增程、纯电、氢电等多种动力形式,纵贯主流
大众
、年轻化、高端等多种布局。
几乎覆盖了用户所有生活场景和出行需求的产品阵营,自然也引爆了消费者的参观热情,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用户除了可以近距离的来了解自己中意的产品,还能享受到长安汽车专门为购车用户准备的“618”惊喜好礼!无论是有着中国品牌SUV标杆形象的第二代CS75PLUS,还是经典的
逸动
PLUS,极具人气的逸达,抑或是UNI家族的新近上市第二代UNI-T、2023款UNI-V等产品,都带来了非常具有诚意的多重好礼和现金优惠。
市场持续增长,新能源迎来爆发
长安汽车展台人头窜动的场景,也真实的映射出了如今长安汽车市场表现!
相关数据显示,长安汽车进入2023年以来,前五个月累计销量已达98.99辆,同比增长7.8%,更难能可贵的是,随着产品结构和产品力的不断优化提升,5月份已经有包括CS75PLUS、逸动PLUS、UNI-V、Lumin在内的四款实现了月销过万,其中,CS75PLUS在5月份取得了超2万辆的销售成绩。
得益于香格里拉计划的持续推进,今年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在相继推出UNI-V智电iDD、深蓝S7等新车后,产品线更加丰富,市场竞争力也获得了显著提升,5月份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9288辆,同比增长113.4%,其中,深蓝SL03交付7021辆,
阿维塔11
更是凭借大定2366台,拿下了30万以上高端纯电SUV市场第一。
“海纳百川”计划落地,海外经销商组团亲临
在不断巩固国内汽车市场领军者地位的同时,近年来,长安汽车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愈发惹眼,以至于成为了很多海外汽车经销商心中理想的合作伙伴,此次重庆车展期间,就有来自海外的汽车经销商,组团来到现场与长安汽车接触洽谈海外业务。
事实上,得益于在技术和产品两端的快速且高质量的发展,长安汽车在海外市场竞争中的表现,已经愈发游刃有余起来。2022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69773辆,同比增长48.83%,在沙特、智利等10个国家销量排名中国品牌前列。
进入2023年后,长安汽车出口数字依旧保持着稳健的增长,1-4月自主品牌车型累计出口销量就已经突破7.5万辆,同比上涨16.7%。在国内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内卷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立足于海外市场竞争,无疑将成为长安汽车发展的新引擎。
也正是基于这样战略考量,在今年
上海
车展上,长安汽车发布了“海纳百川”计划,计划提出,到2030年,长安汽车将投资100亿美元,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产品,实现海外市场年销量逾120万辆,并明确了,将通过着力于加快产品和产能布局,强化品牌建设布局,加强营销服务布局,加快完善市场布局,以及加强组织、人才布局来推动“海纳百川”计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需要强调的是,长安汽车的“海纳百川”计划的这种“出海”形式,不只是简单让产品走出去,更多是让长安汽车品牌走出去,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品牌差异化的竞争能力,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实力,而这也是长安汽车想要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品牌的必由之路。
全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的科技公司转型
当然,成为世界一流车企,并不是长安汽车随着“海纳百川”计划的实施而提出的。无论是一直以来在国内市场中的强势表现,还是如今在海外市场中的亮眼成绩,乃至于“海纳百川”计划所展现的雄心勃勃,根本上都是源自长安汽车技术自信。
早在2017年,长安汽车就发起了“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此后,围绕新能源的“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的“北斗天枢”计划,以及代表高度未来主义的“纵横万象”设计理念……接踵而至,目标只有一个:全力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从市场反馈来看,目前,长安汽车已经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取得了突破,具备足够的市场规模、技术储备、体系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比如,长安汽车2022年底发布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智电iDD、长安原力三大新能源动力系统,越来越多的获得应用,就拿深蓝SL03来说,这款产品就囊括了纯电版、增程版、氢燃料电池版三种动力型式。同时,按照长安汽车规划,智电iDD插电混合动力系统将会在包括现有的燃油车,以及未来所有车型实现应用。
此外,面对“引领中国品牌汽车走向高端”这一目标,长安汽车也拿出了
阿维塔
这一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全球品牌。首款产品阿维塔11在30-40万元新能源市场中颇具竞争力。按计划,第二款车型阿维塔E12也将在今年上市,到2025年前,将推出4款全新产品。
近年来,长安汽车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指引下,正向着科技企业蜕变,在成功打造出智电iDD、原力电动、诸葛智能等新能源、智能化核心技术后,品牌和产品可谓焕然一新,进而使得长安汽车在2023年,得以实现新能源的全面爆发,而所有这些都预示着,长安汽车正在向着国际一流车企加速迈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猫叔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长安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文/《汽车人》黄耀鹏在启源发布会72小时后,长安汽车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简单说,营收、销量(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五涨,扣非净利润跌了。半年报的几个数字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54.92亿元,
长安汽车法务上班地点重庆市江北区单位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60号单位简介长安汽车是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拥有158年历史底蕴、36年造车积累,全球有16个生产基地、35个整车及发动机工厂。2014年,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2016年,长安汽车年销量突破300万辆,截至2018年7月,长安系中国品牌用户突破1700万,领跑中国品牌汽车。长安汽车始终打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长安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文/《汽车人》黄耀鹏在启源发布会72小时后,长安汽车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简单说,营收、销量(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五涨,扣非净利润跌了。半年报的几个数字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54.92亿元,
启源A07官图发布,长安按下新能源转型加速键2017年,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了“香格里拉计划”。在这个计划中,长安预计在2020年打造出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在2025年推出超过20款纯电动汽车和超过10款混动汽车。在六年前,长安的这一计划似乎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但是在今天,长安全新的新能源系列长安启源正式开局,并且首款车型A07也正式完成亮相,其用实际行动证明:2
年中销量报告:长安汽车销量稳步上升,燃油和新能源齐头并进近日,各大车企半年成绩出炉,在这半年车市跌宕起伏,多多少少困难也都挺过了。而长安作为一个燃油车、新能源车齐头并进的车企,在这三年来连续半年销量超过百万。长安集团整体销量有所增长长安汽车在今年1-6月销量为1215681辆,同比增长8%,在国内自主车企半年销量排行中排第三,仅次于第二名的比亚迪四万辆,而距离长安汽车上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产销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水平快速提升。1、产销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月-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产销量分别达到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和37.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比重已经达到29.8%。2、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中国大规模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纯电动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长安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文/《汽车人》黄耀鹏在启源发布会72小时后,长安汽车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简单说,营收、销量(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五涨,扣非净利润跌了。半年报的几个数字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54.92亿元,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长安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文/《汽车人》黄耀鹏在启源发布会72小时后,长安汽车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简单说,营收、销量(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五涨,扣非净利润跌了。半年报的几个数字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54.92亿元,
2023-11-04 12:17:23
2023-08-27 14:00:28
2024-01-11 10:15:36
2023-09-06 11:39:14
2023-09-03 19:32:37
2023-10-12 16: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