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9 16:24:08 | 找车网
看得见的增长,当然值得高兴!可是······
3月21日,
吉利汽车
正式发布了2022年财报。我们也可以看做是班级里的优等生发布了年度终极考试的成绩单。
从“成绩单”上看,吉利2022年还是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不少原来的“拉分科目”,都做到了补强。
吉利2022年全年销量143.3万辆,同比增长8%。虽然没达到预订的153万辆的目标,但在复杂的车市环境下,依旧算得上丰收的一年。
全年营收1480亿元,同比增幅达到45.6%,并创下历史新高。这部分怎么理解呢?
全年营收增长,而且是大幅增长,肯定是车卖得越来越多了!但这并不能证明吉利的盈利能力变得更强。不过,这依旧是值得肯定的数据之一。
实际上,2022年吉利汽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仅8.5%,至人民币52.6亿元。也就是说,营收增长45.6%,利润增长8.5%。营收多了,投入也高了,但利润增长依旧能证明吉利的实力。
总现金水平上升20.4%,至33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个数据就证明了,树大根深的吉利现金流很充沛,而且越来越充沛。这也是体现一家制造业公司的实力的参考指标之一。
另外,吉利汽车还有技术授权收入,16.6亿元。虽然占比总营收很少,但是!它的出现意味着吉利的技术并不弱!而且还有其他车企需要这样的技术!所以才会花钱买!而所谓的“其他车企”,正是韩国
雷诺
汽车。此前,吉利曾出资收购韩国雷诺。两者将于2024年推出首款合作车,而技术授权收入正是来自于韩国雷诺向吉利支付的费用。
钱算完了,接下来我们算销量和一些大家感兴趣的数据。
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300%,占比总销量达22.9%。这两个分开看,再合起来看。怎么理解呢?
还是先看新能源车销量,销量同比增长300%,乍一看很猛啊,但细想之下你就
发现
,其实不然。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发展,该有规模的其实早就有规模了,要论最有规模的,建议去隔壁看看
比亚迪
,或者
特斯拉
。总量超级高,同比增长可远没有吉利这么吓人。
回到吉利,销量同比增长300%之后,2022年新能源车全年销量328727辆。虽然体量还可以,但其实与头部车企一比,就显得弱了不少。不过,新能源车销量大涨对吉利日后的发展,绝对算得上是好事情。实际上,2022年的新能源车销量中包括吉利、几何、
领克
、
极氪
和睿蓝共5个品牌。
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总销量达到22.9%,这个数据也是挺不容易的。在燃油车时代,吉利能够玩得风风火火,但新能源汽车时代,吉利还颇有点水土不服的。所以,前几年虽然一直加码新能源车市场,但一直没有激起太大水花。
几何独立之后推出的产品销量并不好,吉利新能源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领克的插混更是卖得很惨。也就是极氪001开始交付后,吉利的新能源销量的数据开始好看起来了。
再和起来看。吉利自己算了,他们是2022年国内新能源增速最快的车企。这就能看出来,吉利是真要押注新能源了。所以,进入2023年后,吉利动作更大了,不仅极氪要上线,领克也要进一步推出插混车,吉利更是搞出了中高端序列银河。
虽然在我看来,银河的定位有点高,不一定能换到好销量,但事在人为,如果价格合理合适,很有可能还能进一步提高吉利新能源车销量。另一面,几何的存在感就更低了,没准后期会回归吉利也未可知。
新能源车是吉利2022年的亮点,但不是唯一。更多的我认为还是在燃油车领域。
2021、2022两年,吉利开始比较大范围的调整产品结构,淘汰了
远景
系列所有车型,并且把“博”字辈车型和“找车网
帝豪
”系列车型定位为品牌入门产品。
图为远景X6 PRO
这就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变化。要知道,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接受程度远没有合资品牌、豪华品牌高。那我们就再看一些数据。
2022年,吉利汽车单车销售收入10.3万元,同比增长29.6%,平均单车毛利1.75万,同比增长11.1%。尽管单车毛利仅为1.75万,但单车销售收入已经突破10万元大关。
2022年,“中国星”高端系列总销量达到25.3万辆,占吉利品牌比重近23%,单车平均售价超15万元。毫无疑问,“中国星”系列产品,大幅拔高了吉利汽车的单车销售收入。这意味着吉利开始注重高价值产品,继续带动吉利实现品牌升级,价值升级。
除此之外,极氪、领克品牌对集团的贡献也愈发明显,其中极氪2022年交付71941辆,完成了全年7万台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极氪的平均订单金额超过了33万元。而极氪第二款车,豪华MPV极氪009也于2023年1月开启交付,平均订单金额更是高达52.7万元。极氪为吉利汽车整体向上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对于吉利汽车来说,海外出口的增长也值得肯定。2022年全年出口量19.8万辆,同比增长72.4%。其中,Coolray(
缤越
)、Azkarra(
博越
PRO)、Tugella(
星越
)在海外市场的表现相当强劲。
另外,领克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颇为抢眼。2022年,领克继续推进其欧洲、亚太战略,全年出运整车35588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97%。
编辑点评:
2022年,吉利的成绩其实并不算太过耀眼,因为光芒都被比亚迪抢走了。不过,吉利的表现依旧值得肯定,销量依旧增长,新能源车销量大幅增加,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绩,谁也不能视而不见。相比较比亚迪全面押注新能源车,吉利依旧坚持、肯定燃油车对集团产生的积极作用,并且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两方面彼此呼应,这样可以让集团的转型更稳。毕竟,行稳方能致远。只是,对于吉利汽车而言,技术研发、智能座舱的调校以及产品体验方面,或许还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在智能汽车时代,产品体验好坏正越来越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此前,极氪曾多次出现产品问题,也一直在给吉利汽车以启示。2023年,吉利汽车集团的年销量目标定为165万辆,相比2022年要多卖20余万辆。根据吉利的规划,这部分增长主要靠新能源汽车来填充。解决问题得秘方,我认为一个是年初宣布推出的
熊猫mini
,另一个就在新推出的
吉利银河
身上。这两个板块能不能大卖,直接决定吉利能否完成165万辆的销量目标。(文 车视界科技 李亮)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视界科技,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从未停止,直到1883年,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使用火箭发射太空船的伟大构想,为研制克服地球引力的运载工具,提供了依据。到今天,人类已经实现了太空行走,建立了空间站,迈出了探索宇宙的坚实步伐。当然,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目标绝不止于此,而是“星辰大海”,
吉利银河
亦是如此。
2月23日,
吉利汽车
在杭州亚运会主场馆召开了以“智能电动,依然吉利”为主题的“吉利银河新能源战略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一句话总结:2大序列、2年7车、多项领先技术发布,吉利银河只做高价值新能源汽车,不仅是吉利全新向新的标志,更将推动“智能吉利2025”战略加速实现。
定位清晰明了 吉利银河只做高价值新能源汽车
“吉利银河只做高价值新能源汽车”,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咋一看,“高价值”三字也许有些空洞,也无法准确界定究竟何为“高价值”,其实从市场发展趋势、用户当前痛点出发,就能大致理解了。
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67.43万辆,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7.6%,新能源汽车持续保持了高增长势态。不过,随着国补政策退出,行业正在从“政策培育期”向“全面市场化”驱动转变,并且,新能源车依然存在“续航打折”、“电池不安全“、”智驾失控频发“等用户痛点。
此外,尽管吉利汽车在电气化的道路上走的并不慢,
极氪
、几何以及睿蓝都有尚佳市场表现,但是在吉利银河发布前,单就吉利品牌旗下面向C端消费者的新能源车屈指可数。
因此,无论是从市场发展趋势、用户当前痛点,还是吉利自身品牌产品布局来看,吉利都必须加快转型脚步,为用户带来“高价值新能源汽车”。
L/E两大序列 吉利银河以领先技术赋能高价值
既然响亮的口号已经公诸于世,那就得有详尽的规划和真正的本事才能实现目标。
具体来看,吉利银河将推出智能电混L系列和智能纯电E系列共两大序列,前者采用吉利银河智能“电混”架构,覆盖A0级到B级的智能电混产品,后者采用吉利银河智能“纯电”架构,覆盖A级到D级智能纯电产品,并在2年内将推出7款产品。其中,4款归属智能电混L系列,首款电混SUV
银河L7
、首款电混轿车银河L6将在今年二、三季度分别交付;另外3款归属智能纯电E系列,首款纯电产品E8将于今年四季度交付。
同时,无论是智能电混L系列,还是智能纯电E系列,都将基于吉利银河一系列具有颠覆实力的新能源电气化技术打造,以领先技术赋能产品高价值。
首先是“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其融合了架构、整车、智控、云端多方面安全设计因素,可有效预防电芯自燃,能够通过“架构十宫格专利、整车笼式防护、快充安全无忧、BMS3.0‘电池医生’智控系统”等8重护盾,保障电池包Pack及电池模块等系统安全,电池寿命也将提高20%。
其次,新一代雷神电混——“雷神电混8848”,在热效、性能、智控均实现了显著升级进化,其搭载的新一代雷神电混引擎B-Plus热效率高达44.26%,而“三挡变频电驱”则是全球首个实现P1+P2双电机超频驱动的智能电驱,两驱综合功率达到287kW,后续还将推出488kW的超级性能版本。此外在智控方面,得益于预测性能量管理系统,雷神电混8848节能率最高可提升15%。
其三,吉利全栈自研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银河N OS”,不仅拥有全新的UI风格和优美丝滑的银河微动效,并通过系统层与全新语音引擎的联通,可带来识别更准、全场景可见即可说、毫秒级响应的交互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吉利卫星的“天地一体”版银河智驾方案也将很快推出。目前,银河智驾在90km/h高速巡航时,面对静止目标可及时刹停,相比市场主流的60km/h可刹停,安全性进一步提升。另外,吉利自研的厘米级卫星高精度定位模组也已通过车规级认证。
“银河之光”亮相 吉利银河L7登场即预订
在此前吉利官方发布的预告视频中,曾有一款轿跑风格的车型“犹抱琵琶半遮面”,彼时不少人都以为其将成为吉利银河首款车型,但事实并非如此,而在发布会现场,它也正式亮相——“银河之光”。
该车是吉利银河智能电动原型车,在造型设计上传承了吉利家族标志性的涟漪美学,并融合了时代科技新美学,体现了吉利天地一体化造车理念,吉利银河品牌所有车型都将以此原型车的设计为底进行打造,就如吉利银河首款量产产品——吉利银河L7。
设计上,吉利银河L7采用银河涟漪美学设计语言,并是目前同级唯一一辆全封闭式格栅的智能电混SUV,而银河炫彩白车身配上黑色悬浮式车顶设计,营造出更加时尚的视觉效果。
内饰方面,吉利银河L7配备10.25英寸仪表+13.2英寸中控屏+16.2英寸副驾屏,科技感十足,辅以25.6英寸AR HUD,可实现四屏智能交互。而
高通
骁龙8155芯片、50w无线充电、晶耀星环光幕氛围灯、隐藏式门拉手、头枕音响等配置一应俱全。
甚至,吉利银河L7还以百万级标准为副驾驶打造“女王级”奢享体验,副驾位630mm的腿部空间为目前同级最大,且座椅可放倒至125度,眼睛与屏幕的间距为860mm,辅以4向电动腿托、infinity音响、座椅按摩理疗等,充分体现高价值的驾乘感。
动力上,吉利银河L7搭载雷神电混8848“三挡变频电驱”动力系统,零百加速快至6.9秒,性能领先绝大部分同级2.0T燃油车,并支持弹射起步,同时,其百公里亏电油耗仅5.23L,CLTC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370公里。
汽车渝评
正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所说,“吉利银河新能源战略的发布,不仅是“造车者”吉利对自身尖端技术的一次集中展现,更是以吉利银河为载体,开启吉利品牌全面向新。”面对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吉利汽车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一步一步迈出坚实的步伐,朝着“星辰大海”前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白话,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刚拿下吉利
银河L7
的销量开门红,
吉利汽车
又获得了中汽研的权威认证。
7月12日,“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与管理发展研讨会”在杭州湾吉利研究院召开,吉利汽车荣获由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诚认证”)颁发的行业首张“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国内首家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车企。
同时,吉利汽车还与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新能源联合创新实验室”。这一实验室将集合双方资源,进一步攻克新能源汽车“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前瞻引领技术,持续打造更安全的新能源汽车。
这里需要明确一下这张证书的意义,随着智能电动车时代的加速到来,新能源车需要一套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因此2022年3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华诚认证也为此建立了一套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标准,而现在吉利汽车成了拿下首张认证证书的车企。
能在一众车企中率先拿下这张证书,吉利汽车对安全的重视和安全管理实力可见一斑,那么问题也就来了,为什么是吉利汽车?吉利汽车拿下这张证书又意味着什么?
先给结论:因为吉利汽车是真正的“造车者”,始终坚持正确的造车价值观和转型价值观,而这张证书是对吉利汽车现阶段高质量转型和未来转型潜力的双重认可。
坚守安全底线,重塑行业价值观
众所周知,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获得了迅猛发展,发展速度甚至超出了行业和国家预期,而这也导致了行业相关标准和法规的滞后,时至今日,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超过30%,有关智能新能源车的相关标准和法规,仍存在很多空白。
这就使得各个企业的产品研发制造标准存在差异,有的车企面对发展窗口期,更侧重于发展速度,难免就会选择以“下限”标准为企业标准,但任何一个坚持长期主义的“造车者”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以远高于行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尤其是在安全方面。
这就是吉利汽车为什么要花费大力气去打造这样一个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的原因,在吉利的造车理念中,无论是燃油车时代还是智能电动化时代,安全都是第一诉求,而且必须遥遥领先于行业。
为了打造一套符合吉利标准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吉利专门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并从安全管理机制、产品质量、运行监测、售后服务、事故响应处置、网络安全6 大维度、23 个层面、99 个单元逐级细化新能源汽车安全要求,让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这套体系的管理有多全面呢?不仅覆盖进货检验、下线检验及交付全过程的产品安全流程,还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质量控制和质量溯源能力,比如,通过动力电池安全系统安全性能综合测试,进行动力电池系统测量,完成动力电池系统段SOC、单体电芯压差、端口电压以及绝缘电阻等关键数据读取。
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制造的13个关键控制点,包括动力电池运输卸货、入库三电检验、动力电池存储等,吉利也已实现生产要素100%标准化,以极致品控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
简单来说就是,吉利会对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进行全面安全管理,绝不错过任何一个环节和细节,以确保消费者在产品全生命周期都能“安全用车”。
以超高标准为企业标准,不断探索更高安全
仅是这样还不够,既然已经有了一套高标准的安全管理体系,自然要切实落实在产品上,所以吉利将产品功能安全全面融入了整车开发体系,并进行大量软硬件测试验证。
以核心的动力电池为例,吉利独创了电池安全技术——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首创基础安全、整车安全、智能安全、健康安全四大安全标准,不仅更全面,而且各项具体标准全面超越行业标准。
比如,基础安全方面,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共进行100+项电池包级测试,比国标强制测试需求多了80多项;整车安全方面,吉利首创了底部碰撞防护设计及验证,解决消费者行车场景中切实的安全痛点。
作为中国品牌引领者,吉利始终愿意为行业发展出一份力,所以其联合华诚认证,制定了业界首份全面、系统衡量新能源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的规范指导文件——《新能源汽车生产组织产品安全管理规范》,还与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共建了新能源联合实验室。
这一实验室将由“多域融合电驱实验室、高压电磁防护实验室、高压电池安全实验室、充电体验开发实验室、能量管理创新实验室”五大实验室共同构成,目的是对各种不同场景、极端工况、前沿技术等做实验和验证,全面支撑吉利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一致性管控,以覆盖全研发流程链、全产品链、全生命周期和全应用领域的“一站式”综合研发验证和测试技术服务,提升吉利智能新能源产品的试验验证技术水平。
造更先进的车、造更安全的车、造更能解决消费者痛点的车,绝不为销量牺牲安全和质量,这是作为造车者的吉利始终坚守的发展理念,也是行业该有的“价值观”。
造车26年,强大的新能源体系力和完善的全球化生态链,以及十年来覆盖三电、芯片、智能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算中心,接近千亿元的研发投入,这样的吉利拿下行业首张“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毫不令人意外。
体系力即发展动力,开启新能源产品强周期
正如前文所言,这张证书是对吉利高质量转型的认可,而实际上,就在吉利获得行业权威机构认可的同时,也正在获得消费者的追捧。
前不久,吉利汽车公布了上半年产销数据,上半年吉利累计销售69.4万辆,同比增长超13%,并实现连续5个月同比环比双增长,展现出无惧市场波动的向上势头。
其中新能源车的表现格外亮眼,6月吉利新能源车销售38572辆,同比增长约30%,环比增长约43%,新能源车渗透率约28%,再创年内新高;上半年,其新能源车累计销售157889辆,同比增长约44%。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上半年新能源车不止整体规模在提速向上,更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其中5月底才上市的
吉利银河
系列首款车型银河L7在6月这首个交付月就交出了9673辆的好成绩,爆款势头已显,而银河系列第二款车型
银河L6
也即将上市,未来几个月,吉利银河系列有望持续向上突破。
极氪
品牌上半年销量稳步提升,在极氪X交付贡献增量后,6月交付量再度站上万辆关口,上半年累计交付42633辆,站稳高端纯电动车第一梯队。几何品牌和睿蓝品牌上半年也有不错表现,在各自细分市场处于销量榜前列。
从入门级车型到高端车型,从纯电动到电混车型,吉利不仅形成了覆盖个主流细分市场的新能源车阵容,更在各个细分市场都有不俗表现,这种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在中国品牌中并不多见,而其之所以能在今年有这样的表现,绝对离不开企业在安全方面的不懈努力。 在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0%后,新能源车市场已经从尝鲜期进入普及期,主流消费群体开始成为新能源车潜在购车者,他们对于安全、质量等汽车基本产品点更为在意,而过去一段时间行业虽然迅速发展,但快速发展下的很多安全质量问题也暴露出来,成为消费者当前的最大痛点之一。
在今年吉利银河新能源战略发布后,吉利新能源正进入加速发展期,吉利新能源车安全管理体系也已经成型,所以吉利发布了新一代雷神电混8848、星睿智算中心、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等核心技术,与各个子品牌新车同步推向市场,让消费者看到了造车者的实力,获得了销量上的突破。
写在最后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初期,市场难免混乱,难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但在汽车这样一个马拉松式的长周期行业,要想跑得远,绝对不是靠抄近道、走捷径就能行的,即便靠着抄近道获得了一时的领先,也一定会在长期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吉利汽车前期的新能源车发展速度可能不是最快的,但从当下其展现出来的转型后劲儿来看,其绝对是走得最稳、最有耐力的,今年无疑是吉利的转型提速年,伴随着其后续诸多新车的投放,已经打好基础练就内功的吉利将迎来新能源高速增长的新时代。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壹条,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11-04 12:17:23
2023-08-27 14:00:28
2023-09-06 11:39:14
2023-09-03 19:32:37
2023-08-19 14:45:09
2023-09-10 2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