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7 17:11:54 | 找车网
2020年在面对更加严苛新能源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节奏被打乱,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也发生变化。特别是对于传统燃油车企来说,新能源汽车积分不够就需要去找别家购买或者直接被罚款,单车利润则大幅降低。因此到了2021年,各家车企也迅速推出了自家的新能源车型来抢夺市场份额,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新的一年都有哪些重磅新车要来?
长安 2021款奔奔E-Star
指导价:2.98万-3.98万元
推荐指数:★★★★★
随着五菱宏光
MINI
EV的大卖,纯电微型车市场重新进入消费者视野。这不就在2021年1月份,2021款长安
奔奔
E-Star正式上市,单从售价来看就知道它的对手是五菱宏光
MINI
EV。
外观方面,长安
奔奔
E-Star沿用了此前长安
奔奔
的设计,但是采用了蓝白拼色的设计,显得更加时尚动感。进入车内,新车中控造型相对简洁,换挡方式采用了旋钮式换挡,其它的像是空调、收音机都有配备。值得注意的是,长安
奔奔
E-Star为五座车型,后排座椅还支持4/6放倒,内部空间更加灵活。
动力与续航方面,2021款长安
奔奔
E-Star入门版搭载功率为30kW的永磁同步电机,配备23.38kWh电池,续航
里程
为150km;高配版车型搭载搭载功率为55kW的永磁同步电机,配备31.18kWh电池,续航
里程
为301km。
编辑点评:
在纯电微型车市场,长安作为老牌厂商,在这方面有着极佳的技术储备。而相对于它最大对手五菱宏光
MINI
EV来说,在价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2021款长安
奔奔
E-Star拥有超过300Km的续航
里程
将变得更有吸引力。
一汽-大众ID.4 CROZZ
指导价:19.99万-27.99万元
推荐指数:★★★
一汽-
大众
ID.4 CROZZ在近期开启了预售,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9.99万-27.99万元。
大众
ID.4 CROZZ续航
里程
区间为400km-550km,它的目的就是抢夺
特斯拉
的市场。
不同于此前“油改电”的
高尔夫
纯电版或者找车网
朗逸
纯电版,
大众
ID.4 CROZZ来自纯电专属平台——MEB平台。外观方面,ID.4 CROZZ的外观与
大众
的燃油车明显不同,车头封闭式前格栅,可以点亮的LOGO加上贯穿灯带使其看上去更像是一台概念车。内饰方面,D.4 CROZZ一切从简,新车配备了5.3英寸全液晶仪表,还有12英寸信息娱乐系统。值得一提的是,换挡系统被整合到方向盘边上,看上去更为个性,使用起来也更便捷。
动力与续航方面,ID.4 CROZZ提供单电机后驱版和双电机四驱版,其中两驱标准续航版最大功率为125kW,长续航版最大功率为150kW,四驱版最大功率为225kW。续航方面,三个版本的车型分别对应400km、550km、500km。充电方面,ID.4 CROZZ在快充模式下45分钟内可以充至80%,电量30%-80%的充电时间仅需30分钟。
编辑点评:
一汽-
大众
ID.4 CROZZ的到来代表着一汽-
大众
全面进军纯电动车市场。但从目前的新能源市场趋势来看,自主品牌占据较大的优势,并且还有
特斯拉
这样强大的对手,ID.4 CROZZ要想突围还是比较有难度的。
福特Mustang Mach-E
上市时间:预计4月份上海车展上市
期待指数:★★★★
据悉,国产
福特
Mustang
Mach-E或将于4月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
福特
Mustang
Mach-E是开启
福特
电气化战略的首款划时代产品,新车基于
福特
全新的纯电动平台打造。
外观方面,新车虽然是SUV,但依旧能看到很多野马的影子。同时,新车预计将提供两种版本分别是普通版与GT版,普通版采用的是与车身同色的封闭式前格栅,GT版则采用蜂窝纹理封闭式前格栅。内饰方面,国产版的设计与海外版基本保持一致,10.2英寸的液晶仪表盘+15.5英寸中控大屏的设计,使整个内饰的设计更显科技感。
动力方面,国产后的
Mustang
Mach-E预计将提供两个版本,电池容量分别为75.7kWh或98.8kWh。官方数据显示,新车EPA工况下续航
里程
为370km-480km,而NEDC工况最高续航
里程
可达600km。
编辑点评:
福特
Mustang
Mach-E作为
福特
在全球布局的首款纯电车型,国产后的
福特
Mustang
Mach-E主要竞争对手预计将锁定
特斯拉
Model Y和
蔚来
EC6。
宝马i4量产版
上市时间:预计6月份亮相
期待指数:★★★
1月6日,
宝马
官方发布了i4量产版最新预告,并表示将于2021年6月正式亮相。新车上市初期或将推出3种型号,其中入门版车型或将命名为“i435”,中配车型或将命名为“i440”,顶级车型或被称为“i4 M50”。
根据目前得知的消息,
宝马
i4量产版车型会在很大程度还原概念车造型。而从i4概念车的造型来看,其拥有非常前卫、科幻的风格设计,虽然还是保留了
宝马
的标志性
元素
,但是与现在
宝马
车型相比,有很明显的新能源车型
元素
。内饰方面,新车采用了以驾驶者为中心的设计
理念
,整体内饰设计简洁且科技感十足。
动力方面,i4将搭载全新第五代BMW eDrive电力驱动技术,而根据此前消息,新车将配备80kWh的超薄锂离子电池,最大续航
里程
预计可以达到 600km(WLTP 标准),电机综合最大功率达到390 kW,0-100km/h加速只需要4秒。
编辑点评:
在2020年日内瓦车展期间,
宝马
正式发布了i4概念车。i4的发布也代表着 " title="宝马" data-keyTyp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314,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一线自主品牌中,
长安
汽车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而且这些年,长安频繁推出新车,许多新车获得了市场的肯定。
2023年,长安再接再厉,旗下深蓝、
阿维塔
齐发力,计划推出多款新车型。
我们也对长安2023年的新车规划做了盘点,为各位朋友筛选出7款新车,每款都是重磅级。
长安CS75 PLUS iDD
预计上市时间:2季度
一句话点评:延续燃油版车型设计,蓝鲸IDD混动系统加持
长安CS75
PLUS iDD基本上延续了燃油版车型的设计,只是在细节上做了调整,比如换装更显张扬运动的前格栅,并在尾门右侧加入了体现其混合动力身份的“iDD”标识。
动力部分,新车或将搭载1.5T发动机加电动机组成的蓝鲸IDD混动系统,预计油耗表现值得期待。
长安深蓝S7
预计上市时间:年内
一句话点评:长安深蓝首款SUV,对标特斯拉Model Y
长安深蓝
首款SUV
长安深蓝S7
基于EPA1平台打造而来,定位中型SUV,采用了和深蓝SL03相似的设计风格,整体看起来比较年轻时尚。
而且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或将成为深蓝C673的优势,并且这款新车将对标
特斯拉
Model Y
。
阿维塔E12
预计上市时间:年内
一句话点评:采用与阿维塔11相似设计语言,定位中大型轿车
作为阿维塔首款轿车车型,阿维塔E12定位中大型轿车,或将采用与
阿维塔11
相似的设计语言,并且有消息称,E12的购买门槛会更低,起售价或在30万元左右。
也就是说,这款新车未来将与
智己L7
、
蔚来ET5
等展开竞争。
逸达
预计上市时间:3月底
一句话点评:A+级定位,搭载蓝鲸动力
作为长安的全新家轿,
逸达
的设计风格与新能源汽车颇为相似,同时长/宽/高分别为4770/1840/1440mm,轴距则是达到了2765mm,妥妥的A+级定位。
动力系统部分,这款新车则是搭载了蓝鲸新一代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蓝鲸新一代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组成的动力总成系统,最大功率为170马力,峰值扭矩为260牛·米,日常出行够用了。
长安UNI-K 智电iDD
上市时间:2023.02月
指导价:18.79-21.59万
一句话点评:搭载蓝鲸NE 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综合续航里程超1000km
长安UNI-K 智电iDD外观上延续了燃油车的设计,中网延续了UNI序列的无边界设计,再搭配造型修长的前大灯租,显得比较有科技感。
而且这款新车配备了儿童交互模式(包含儿歌推送、后排儿童视频监控等)、3D智能助手、AR全屏导航等功能,可以较好地满足用户的智能用车需求。
动力部分,新车搭载了蓝鲸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电机组成的插混系统,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000km,匮电油耗5.5L/100km,比较出色。
长安UNI-V 智电iDD
上市时间:2023.02月
指导价:14.49-15.99万
一句话点评:匮电油耗4.2L/100km,支持直流快充
和长安UNI-K 智电iDD一样,长安UNI-V 智电iDD也已经上市了,这款新车延续了燃油版车型的设计,前包围扰流板有着很强的运动感,并且前大灯组看起来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动力部分,新车搭载了长安智电iDD系统,匹配了蓝鲸六速电驱变速箱,综合续航里程达到了1100km,匮电油耗低至4.2L/100km,并支持直流快充。
2023款长安UNI-T
上市时间:2023.02
指导价:11.59-14.99万
一句话点评:提供两种外观设计,沿用1.5T动力配置
2023款长安UNI-T基本延续现款车型的设计,只在细节上做了调整,并提供了普通版和运动版两种外观。
内饰部分,新车的方向盘采用了全新的样式,按键升级为触摸式,语音控制系统还升级为了免唤醒功能,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动力部分,新车沿用了现款1.5T车型的动力配置,取消了之前的2.0T动力,足够日常代步使用。
结束语
和吉利、长城汽车一样,长安汽车也在新能源领域布局了多款新车型,而且也有像阿维塔、深蓝这样的高端化产品布局。那么,你觉得长安这7款新车,哪款最具有吸引力呢?欢迎留言互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作为
长安
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品牌,
长安深蓝
主打15万-30万元之间的电动车市场,继
长安深蓝SL03
之后,深蓝系列的首款SUV车型
长安深蓝S7
也正式登场了。新车是一款新能源中型SUV,预计售价将在20万元上下,竞争对手就有
比亚迪
唐新能源
这样的实力选手。
3月5日,长安深蓝S7正式迎来了首发亮相。作为品牌的第二款量产车型,新车基于EPA1平台打造而来,并提增程版和纯电版给消费者选择,预计在上半年上市销售。而新款比亚迪唐DM-i车型也将于3月初正式上市,新车重点对车辆配置进行优化升级。同为20万级中型SUV,二者相比,谁更胜一筹呢?
外观对比
外观方面,长安深蓝S7延续了深蓝SL03的家族式设计风格,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的设计,增程式混动车型也是如此。前大灯造型颇为狭长犀利,搭配棱角分明的三段式前包围以及前舱盖上明显隆起的棱线,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和运动气息。
新款比亚迪唐DM-i依旧是使用了经典的龙脸设计,大尺寸前进气格栅内加入横幅式镀铬条,两侧大灯组造型犀利,上方还搭配了贯穿式龙须银色装饰条,看上去霸气十足。此外,新款车型或将增加冰川蓝色车漆,进一步展现个性化属性。
车身侧面,长安深蓝S7的线条比较流畅,营造出向前俯冲的态势,腰线勾勒的强劲有力,加上许多细节都使用了黑化处理,包含了窗框、轮弧等部分,而隐藏式门把手、空气动力学轮毂等,也都是时下的流行设计元素。
新款比亚迪唐DM-i的车身侧面采用了悬浮式车顶设计,一条腰线贯穿整个车身,车窗周围还加入镀铬装饰,尤其第三排车窗看上去十分别致。此外,新车前后宽大的轮眉与大尺寸轮圈,进一步提升车辆的力量感。不过轮圈没有改变,门把手也采用传统样式。
车身尺寸方面,长安深蓝S7的长宽高分别为4750/1930/1625mm,轴距为2900mm。新款比亚迪唐DM-i的长宽高分别为4900/1950/1725mm,轴距为2820mm。从数据上来看,长安深蓝S7的长宽高都不如比亚迪唐DM-i,但是2900mm的轴距着实亮眼,甚至已经超过了某些中大型SUV,优势明显。
车尾方面,长安深蓝S7同样延续家族式设计风格,贯穿式尾灯左右两侧灯腔内融入“三点”式发光单元,十分具有辨识度。尾翼和包围也使用了黑化套件,运动氛围很浓。此外,由于增程版车型采用隐藏式排气设计,因此两种动力形式的尾部造型也几乎完全一样,仅在标识等细节之处有差异。
新款比亚迪唐DM-i依旧配备贯穿式尾灯组,车灯样式采用流线设计,熏黑式的灯壳让新车更显神秘感。此外,后保险杠雾灯与车头相呼应,尾部有DM-i标识。
内饰对比
长安深蓝S7的内饰风格非常简洁,并且采用了拼色搭配,比较符合当下新能源车的设计趋势。中控区域没有配备传统的液晶仪表,而是用大尺寸AR-HUD抬头显示取代。大尺寸悬浮式中控屏可支持左右倾斜,预计其内部系统采用与深蓝SL03相同的深蓝智能座舱系统,并内置
高通
骁龙8155处理器。
新款比亚迪唐DM-i的内饰依旧采用了家族式设计,相信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中控区域依旧搭配全液晶仪表盘、两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以及大尺寸可旋转的多媒体显示屏。重点是新车将全液晶仪表盘和中控屏的界面进行了优化,采用浅色的底色,视觉感更清晰,系统内置多种App,包括B站、抖音、爱奇艺、腾讯视频、全民K歌、酷狗音乐、高德地图等,新车部分车宽将引入苹果NFC等功能。
座椅部分,长安深蓝S7也非常豪华,座椅采用质感上乘的皮革包裹,表面还加入菱形格纹修饰,其中副驾驶座椅还支持电动腿托和多向可调,而全景式天幕等配置也没有缺席,车内的空间感和采光度都不错。
新款比亚迪唐DM-i的座椅坐垫依然厚实,前排还包含有腿托,前排两个座椅均可电动调节,后排座椅靠背角度也可调节。车内采用2+3+2的座椅布局。
动力对比
动力方面,长安深蓝S7未来将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混合动力两种动力方案,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消息,纯电版车型提供了160kW或190kW两种功率的电机版本,电池规格上有68.8/79.97kWh两个版本,对应续航520或620公里。增程混动车型使用一台最大功率70kW的1.5L发动机作为增程器,搭配峰值功率75kW电机。动力电池容量31.73kWh,纯电续航大约为160km。
动力方面,新款唐DM-i依旧搭载1.5T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加电动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102千瓦,电动机总功率160千瓦,传动系统将匹配E-CVT无级变速箱。改款后的车型在部分配置上将配备FSD悬挂、铝合金底盘等。
小结:
长安深蓝S7除了让人感到惊艳的造型外,纯电/增程混动双动力搭配也是它的一大特色。而比亚迪唐DM-i车型大家就更熟悉了,新车针对内饰配置进行升级后,也将大大提升产品竞争力。不知道您对这两款车型如何看待,不妨一起讨论一下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世界周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8-15 15:50:42
2023-11-04 12:17:23
2023-08-27 14:00:28
2023-09-06 11:39:14
2023-09-03 19:32:37
2023-09-29 10:19:44